《球报》昨日东进之今日辽足

球报 球报记者 金桥


 《球报》独家报道:

这个冬天对于整个辽沈球迷来说显得特别漫长,因为疫情阻断了看球之路,2月又传来辽足因欠薪面临解散,这是所有球迷都无法接受的,更是本报无法接受的,辽足和此前已经解体的沈阳东进足球队都是本报看着长大的,为了追忆这两只球队,本报现在和辽沈球迷一起重温“沈阳东进沉浮录”。同时,本报近期将刊登辽足灭亡大事记,详情请关注近期《球报》和网络平台懂球帝共同出版的珍藏版——辽宁足球队是怎么来的?辽宁宏运队是怎么没的?

 

 本报记者现场采访刘勇

沈阳东进沉浮录之——缘起

 

当得知同城球队沈阳东进足球俱乐部被取消联赛资格的消息时,现沈阳城市建设俱乐部总经理刘勇说他感到心里顿了一下,一阵短暂的沉默后,涌上来的是有些遗憾和异样的心情,瞬间也有点恍若隔世的感觉。

记忆的闸门一开,时间回到了十一年的宁波。时任宁波慈溪中豹总经理的刘勇在2007年年底一个普通的日子里接到了一个可以转变他未来命运的电话,时年47岁他已经在外地漂泊多年,他的父亲得了重病,作为家中的独子,在那段时间,家乡沈阳波段的电话是让他驱散工作焦虑和思乡情绪最好的办法,接通后,他听出电话另一端的人是沈阳市体育局的一位领导,也是他的老相识。“还在宁波呢啊,有没有想回沈阳干足球的打算?”短短的一句话,迅速的击透了刘勇的内心,“现在新民的东进集团老总王进基有投资足球的想法,想在沈阳重新搞起一支足球队,冲中乙打起,你能不能回来帮这个忙······”

   也正是这一通电话,拉开了沈阳东进足球俱乐部十一年的联赛征程,从此,东进集团董事长王进基与这支球队的命运紧紧的连在了一起。

 

王进基其人

  在2007年,除了新民地区的本地人之外,沈阳人还很少了解到一家名为沈阳东进集团的企业,更想不到这样一支以医药化工产业为主的民营企业会添补沈阳金德队迁往湖南长沙后,沈阳地区留下的足球真空期。而作为沈阳东进的拥有者,王进基成功的经商之路极富传奇色彩。

  祖籍山东的王进基在16岁那年来到沈阳东北制药总厂,成为一名普通员工。一年后,他考进职工大学,开始钻研制药。在厂里,王进基从工人做起,技术员、化验员、检验员、销售员,他几乎从事过厂里任何一个环节的工作。与很多商界人士的经历一样,在东药工作了整整17年后,王进基从东药辞职并独自创业,从收购一家大型原料药生产企业开始,王进基驶上了积累财富的快车道。数年之间,他创立的东进集团从一家小工厂逐步发展成为了一家拥有员工一千多人、占地一千多亩的规模化大型集团企业,并成为国内重要的维生素C和磷霉素两大类原料药的生产企业,产品主要销往海外市场。其后,东进集团在加拿大注册成立的公司,王进基也拿到了绿卡并长期在国外对企业事务运筹帷幄。

    对于这样一个在商界耕耘多年,已扩展出大片疆土的成功人士来说,他起初介入足球的动力一方面自然是提升企业的形象和文化,另一方面也来自于他本人对足球的一往情深。

王进基经常对周围人说,他就是个地道的球迷,他对辽沈足球有着一份最原始的 “情怀”。

    二十多岁时王进基,每天下班后最开心的事就是骑着辆吱吱作响的破旧自行车穿过小半个沈阳,一路蹬到太原街北口的邮电局球迷角去听“圈内人”们胡天海地侃球,作为一名东药厂的普通员工,王进基当时还没有能力直接参与到东药与辽宁队合作中,但他能体会到老东药人的那份自豪。在旧体制下,东药厂与辽足的合作奠定了辽宁足球“十连冠”的基础,也为东药集团在国外同行面前争得了脸面,这个双方共赢开头确实很动人,同时也把拥有一支足球队的种子埋进了一个年轻人的心里。时隔20年,创业成功的王进基希望自已站在绿茵场边的迹象已越发明晰。在沈阳金德迁往湖南长沙的那年冬天,他决定在一片足球荒地的沈阳竖起旗帜,和曾经的梦想掰掰手腕。

   此致,辽沈足球江湖上的很多人都开始明里暗里打量着王进基和他从宁波买来的这个“壳”,从议论到观望,从参与到疯狂,人们想象着,憧憬着,能从这锅乱炖中分到本不属于自已的那一勺羹。

连载1

请关注明天连载2

本报记者 金桥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