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足球氛围解密 | 北京理工大学

高校足球圈 高校足球圈

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之间
真的有无法逾越的鸿沟吗
今天 小圈带你走进北京理工大学
感受独特的校园足球魅力

一、 学校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校联盟、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成员。

二、北理工足协

1. 足协成立

北京理工大学足球协会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年,2018年起,校足协成为直属于共青团北京理工大学委员会的学生组织,并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足球协会。在校团委、体育部的大力支持下,2019年,校足协获得北京理工大学优秀体育社团荣誉称号。

作为北理足球发展的中流砥柱,足协长期主办着“延河杯”足球赛等大型校级比赛,并不断创新。2018-19赛季成功举办第一届校内超级、甲级联赛,为我校足球输入新鲜氧气。

眼界开阔的北理足协更与北京各大高校足协、校外大型企业有着合作关系。成功举办2018F5WC五人制足球世界杯(北京赛区)、“全网足球Big Date杯”全国大学生足球赛等重要比赛。

另外,北理工足协主席团采取一年一换的制度,而小圈采访时正值足协换届:2019届主席是2017级信息与电子学院的本科生梁君肇;2020届主席是2018级计算机学院的本科生梁鹏晟。

2. 指导老师

目前,足协的指导老师有三位:李海河、王勇、郭翔宇。其中李海河老师是前国家级裁判员、现任中超联赛裁判监督、北京理工足球俱乐部助理教练,郭翔宇老师是北理工2015届本科毕业生,目前为预备国家级裁判员。

3. 足协架构

-裁判部-

裁判部是保障各项赛事的公平公正性的主力军,在各项足球比赛中,裁判部秉持着公平的态度为每场比赛调派裁判员,每位裁判也都会以严谨负责的态度为比赛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对于每位加入的同学来说,裁判部都会是一个实现足球裁判员梦想的绝佳平台。裁判部既能请来中国足协高水平的现役裁判员开展培训工作,又能提供宝贵的实战锻炼机会,在理论与实践并行中提升新裁判们的执法水平。与此同时,裁判部会将优秀的学生裁判推荐到北京市足协,培训获得国家三级裁判员资格,在更高的平台上发光发热。

-竞赛部-

竞赛部的工作贯穿赛事全局——从赛前收集信息、安排赛程、通知球队,到比赛时记录比赛、维持秩序,再到赛后撰写战报、数据统计……每位加入竞赛部的同学都能为比赛的顺利举办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于重要的比赛,竞赛部要对各队进行详细介绍,为比赛宣传提供文稿;每场比赛进行时,竞赛部都需要负责全程的赛况记录,在赛后形成战报,再由宣传部在公众号上推出,让未能亲临现场的同学也感受比赛的激烈与精彩;在一些大赛中,竞赛部还要派出场监,协助裁判维持场边秩序;赛后,还会对每场比赛的战果、进球信息与得牌情况等数据进行统计,录入数据库,便于赛事结束后成绩与奖项的颁布。

-宣传部-

宣传部是校足协对外交流与宣传中最重要的技术性部门,承担着各项赛事活动的宣传工作,是足协一切活动的对外宣传窗口。

宣传部负责“北京理工足协”公众号中校内各项足球比赛相关赛事的赛前前瞻、赛况直击和战报的日常推送,也承担了北京理工足球俱乐部各项赛事的宣传工作。不仅如此,每次赛后的球员采访任务,也让更多的同学体验了一把体育记者的感觉。

除此之外,宣传部还要以外场、海报等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宣传工作,给热爱足球的同学们提供一个宣传、展示自我的平台,也使更多同学了解、参与校园足球。

三、精彩赛事

1. 足协联赛:
北理足协联赛是校内时间跨度最长、比赛场次最多的足球赛事,前身是“迎新杯”足球赛。迎新杯采用传统的小组赛+淘汰赛的杯赛赛制,从9月一直到12月。

2018年起,校足协对迎新杯进行升级,推出以循环赛为主的联赛,分为理超/理甲两级,从每学年10月持续到次年4月。两级联赛间存在升降级,超级联赛竞技水平较高,规模在6-8支球队之间;甲级联赛竞技水平次之,在队伍数量、参赛球员数量上更多。

2019-2020赛季,理超、理甲联赛共有18支球队、450余名球员参赛。

2. 绿茵杯:
绿茵杯足球赛是由校学生会主办的七人制赛事,在联赛结束后举行,赛程持续1个月左右。绿茵杯采用单败淘汰制,参赛球队较联赛相比更多,球队的组队形式和命名也更加开放。2019年绿茵杯足球赛共有32支球队参加,参赛球队包括赶紧踢完ktv队、烤冷面队等许多极具趣味性的名称。

联赛和绿茵杯都可以自由组队,联赛的参赛俱乐部会把自己的球队分成1-2支队参加,还有一些“路人”球队组队参赛。

3. 延河杯:
延河杯足球赛是全年最后一项,从5月份开始,为期1个月,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校内足球赛事。2019年,北理工加入首都高校冠军杯体系,延河杯冠亚军将有机会代表北理工参加首都高校校园足球冠军杯。

延河杯采用小组赛+淘汰赛的杯赛赛制,最终决出冠亚季军。参加延河杯的各支球队均为学院/书院代表队,因此,为本学院/书院荣誉而战是延河杯当之无愧的主题。每年的比赛都相当激烈,且从来不乏精彩的进球。随着学校书院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延河杯的组队方式、竞赛赛制也将做出相应的调整。

四、校园俱乐部职业化
1.俱乐部制度:
在北理工,俱乐部的概念很早就有了,但是在之前的赛制下,俱乐部和球队是等价的概念。在二级联赛建立之后,俱乐部和球队两个概念被剥离开。
关于俱乐部和院队之间,二者是并行的,代表院队的就是延河杯,在延河杯之外的其余时间里,都是以俱乐部为单位比赛。
俱乐部的注册本身没有限制,限制的是俱乐部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可以参加联赛。在注册通知里的《管理办法》当中,主要规定的就是参赛俱乐部的人员,转会来的、新报名的、留学生都有怎样的限制。

2. 梯队式探索的理念:
理超(一级)联赛是竞技性比较强的,参加理超的俱乐部可以通过自身的平台优势吸引水平高的球员来踢水平高的比赛;甲级(二级)联赛就属于培养兴趣的全民健身性质的比赛,也没有降级,可以让水平不高的同学依然享有踢球的机会。

那么对于大俱乐部来说,可能一个俱乐部有五六十人,如果让他们都踢超级的话,最后一个赛季下来能出场的也就是那十几个人,所以说就打破原来一个俱乐部一个队的习惯,让水平不高的同学也能在低级别联赛获得充分的比赛机会。

在联赛的举办过程中,北理工在尝试着校园俱乐部职业化的探索——将职业足球的内容与校园足球相结合。他们在探索,职业联赛中什么样的内容可以被搬移进来,什么样的内容需要加以改造。

首先,将俱乐部与球队这两个概念独立开,允许一支俱乐部派出多支球队参赛。俱乐部体现的是球员的社交属性,球场外的团建活动都是一个俱乐部一起展开的。球队体现的是球员的竞技属性,球场上要以球队为单位进行比赛。

第二,要让每一位球员意识到,他们是这个联赛的一份子。本赛季的联赛虽然因为新冠疫情腰斩,但是北理工足协所建立的数据库留存着每一场比赛的数据,在赛季结束后以球队为单位绘制出赛季数据总结表。

不光是进球的、吃牌的要被记录下来,所有出过场、报过名的也要被记录下来。这也是他们对每一位参赛球员服务的体现。

(数据统计)

第三,引导俱乐部形成历史意识,良性发展。职业俱乐部有青训,而校园足球有源源不断的新生。北理工足协希望每家俱乐部每支球队都能通过吸纳新生的方式将俱乐部一年年地传承下去。

校内现在有一些五年、十年甚至更长历史的球队,一直保持着竞争力,发展也很健康,希望能够通过一些引导,让这样的俱乐部多一点、再健康一点,俱乐部延续的这条线保持得更长久一些。虽然每个人只能在这个位置上两三年,但是对联赛建设的视角却要向百年俱乐部看齐。

(绿虎俱乐部-十年老字号)

最后,关于资金——金钱是职业足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是校园足球和钱的关联性却相当小,大家来到球场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快乐。也正因此,联赛里的一些内容与规定才能够得以推行,比如同一俱乐部可以派队参加不同级别的联赛,通过一些报名上规定,引导各个球队吸收新生球员,保证一个稳定的年龄结构,这样也就保证了俱乐部的延续性与可持续发展性。

五、校队以及荣誉
1. 男子超级组

北理工高水平男子足球队可以说是不平凡的一支队伍,因为它在探索校园足球转向职业足球的可能性上,迈出了具有深刻意义的一步。这支完全由大学生组成的球队,非但代表中国队参加本届大运会,更是连续多年出现在中甲联赛的赛场上,在众多职业球队之中显得尤为另类。

2000年,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成立。2006年,北理工足球队参加中国足球协会乙级联赛并取得冠军,进军2007年中国足球协会甲级联赛。2015年11月1日,北理工客场2:1战胜江西联盛,但依旧不幸降级,从2016年起征战中乙联赛。现参加中国足球协会乙级联赛和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

它是中国第一支全部以在校生为球员参加职业联赛的球队。

2002年
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总冠军

2003年
足坛名宿金志扬受聘球队主教练
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总冠军
代表中国参加韩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取得世界第七名

2004年
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总冠军

2005年

代表中国参加土耳其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2006年

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总冠军
首次参加乙级联赛,并以乙级联赛冠军的身份顺利晋级中国足球甲级联赛

2011年
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总冠军
代表中国参加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取得世界第七名

2012年
全国学生运动会足球冠军

2013年
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超级组总冠军
代表中国参加俄罗斯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2014年
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超级组总冠军

2015年
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超级组总冠军
代表中国参加韩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2016年
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超级组总冠军

2017年
足球队青训体系改革
全国学生运动会足球冠军

2018年
在大体联足球亚洲杯比赛夺得亚洲第三的战绩2019年
CUFA超冠联赛冠军

(P.S.超冠联赛是2019年CUFA赛季改革后高水平组中分出的最高级别赛事,由上赛季南、北大区赛的前12支队伍参加)

截至2019年,北理工超级组男足已经获得了十次大足联赛全国冠军。而大足联赛从2000年开始创办以来,一直到目前为止,一共也就进行了20届。可以说,北理工是校园足球里真正的王者,也是实至名归的“十冠王”。

(北理工的大足联赛十冠王时代)

2. 男子校园组
北理工男子校园组足球队的前身是成立于2010年的北理工的少年足球俱乐部,近年来作为北理工校园组足球队征战多项赛事:

2016年 全网足球bigdata北京赛区 亚军
2016年 大足联赛北京赛区 第六名
2017年 北京市高校联盟杯 第三名
2017年 大足联赛北京赛区 第三名
2018年 大足联赛北京赛区 八强
2018年 JFC青锦赛高校组华北赛区 八强
2019年 JFC青锦赛高校组华北赛区 八强

3. 女子校园组
2018年,北理工女子校园组校队成立,首次参加首都女子大学生足球联赛。

4. 院系队伍
2019年的首都高校校园足球冠军杯,由机车学院代表学校参加的比赛并获得了第五名的成绩。

六、校园足球氛围
1. 足球场地
北理工有两个校区——中关村校区和良乡校区。

良乡校区位于市郊,大部分本科生都在良乡生活,校足协的工作重心也在良乡校区。大部分的联赛,和全部的绿茵杯、延河杯都在良乡校区南操场进行,这三项赛事也填满了一年的时间。除此之外,也有学院/书院举办本院院内足球比赛。良乡全年将举办超过100场足球比赛,足球从未在良乡“断档”。

中关村校区位于市中心,北理工校队在此驻训,中关村校区东体育场也是校队与俱乐部的主场,征战CUFA超冠联赛与中乙联赛。

(良乡球场)

2. 北理工的“粉丝后援会”

在北理工,除了各个级别的球队,还有一个特殊的存在——北理工球队的球迷俱乐部,也可以说是球队的“粉丝后援会”。

由于踢职业联赛的大学生球队,就属北理工最长。于是自然而然地,就像别的中乙球队一样,北理工球队也有了属于自己的铁杆球迷和忠实粉丝。在这个自发形成的组织中,北理工的学生占多数,但是也不乏外校的和一些社会球迷。

球迷组织成立于2010年之前,成立的最初叫做球迷俱乐部,后来为配合北理工球队主场队服颜色,便改名为“京橙风暴”。

大家都会看球,关注球队,所以会经常到主场看比赛,给球队加油助威。同时,球迷俱乐部也有统一的“队服”和应援口号标语:“北理工永远向前。”

当被问到为何会成为北理工的粉丝时,京橙风暴的球迷领袖雍安泰这样说道:“首先北理工肯定是中国校园足球的代表了。球队成立20年,10次夺冠全国大学生比赛,代表中国多次参加国际比赛,职业联赛坚守15年。其次呢,这是一只比较积极乐观向上的队伍,要比许多职业联赛球队更具正能量,也是一只敢于挑战的球队。”

从校园足球到职业足球北理工一直都未停下探索的脚步上下求索二十年只是为了让每一个热爱的足球的孩子能够拥有更多的可能和未来。

-END-

文案 | 李悦心 梁君肇
图源 | 北理工足协
责编 | 李悦心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