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足球,那些你曾经忽视的历史与球员

永远的米兰王朝 永远的米兰王朝


       湖北,素有江南米乡之美誉。长江之水,浩浩荡荡,而武汉,则是湖北的省会,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形成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四分之一。作为中国经济地理中心,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其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楚文化的发祥地。境内盘龙城遗址有3500年历史。春秋战国以来,武汉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明清时期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天下四聚之一。清末汉口开埠和洋务运动开启武汉现代化进程,使其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被誉为“东方芝加哥”。武汉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地,近代史上数度成为全国政治、军事、文化中心。

       作为中国职业足球历史上不能抹去的印记,武汉这座城市不仅孕育了大批足球人才,而且都是精品:当年被誉为亚洲第一中锋的蔡晟,张斌、王文华,郑斌,后有曾诚、蒿俊闵、张稀哲、梅方、荣昊等无数国脚名将。

       那么有人不禁要问了,为什么武汉的足球底蕴这么好呢?答案很明显,那是因为足球在当地非常受欢迎,群众基础非常好。中国足协大力推广的校园足球其实就是武汉足球模式。四大国脚小时候都是从校园足球踢出来的,蒿俊闵(江汉区万松园小学)、梅方(江汉区展览馆小学现辅仁小学)、张稀哲(新华路体校幼儿园)、曾诚(青山区钢城十小)。此外武汉四中、十二中、万松园小学均是传统足球强校,培养出蔡晟、郑斌等众多国脚。

        他们都经历了中国足球的兴衰荣辱,而武汉这座城市更像是一块饱含着历史与温情的见证之地,无论岁月怎样洗尽了他的风华绝貌,无论物是人非时代变迁,再看一眼总会勾起你一丝怦然的心动。武汉足球兴衰的,从1994年甲A时代的开启,武汉职业足球名讳无数次更迭,从最初的武钢,到改名一年后几乎退出的美尔雅,到97年成功冲上甲A的雅琪,再到红桃K、红金龙、东湖高科、国测蓝星、黄鹤楼,还是如今已经搬离新华路体育场的武汉卓尔,在这座城市的眼中,名字的数度更易更是中国职业足球历年沉浮飘摇的一个缩影。

      附上历年武汉队的更名史:

      从1994年甲A联赛至今这18年间,武汉队已经数次改名:
      1994年—1996年湖北武钢(主教练:丁三石)
      1996年湖北美尔雅(主教练:殷立华)
      1997年武汉雅琪(主教练:朴中焕)
      1998年武汉红金龙(主教练:戚务生)
      1999年—2000年武汉红桃K(主教练:科萨诺维奇)
      2001年武汉红金龙(主教练:殷立华)
      2002年武汉东湖高科(主教练:赛哈范)
      2003年武汉国测蓝星(主教练:刘五一)
      2004年—2005年6月武汉天龙黄鹤楼(主教练:裴恩才)
      2005年6月—赛季结束武汉天龙黄鹤楼(主教练:陈方平)
      2006年—2007年9月武汉光谷(主教练:裴恩才),后因战绩不佳下课,继续由陈方平率队
      2008年武汉光谷南益(主教练:朱广沪)
      2009年—2010年湖北绿茵(主教练:李军)
      2011年湖北中博(主教练:卡洛斯)
      2012年武汉卓尔(主教练:郑雄)
      2013年4月22日 武汉卓尔(主教练:图拔科维奇)

       自上世纪70年代,湖北武汉足球队曾在全国五项球类运动会上夺冠;80年代,湖北武汉足球各梯队人才辈出。中国足球实行职业化后,先后在1997年、2004年冲超成功。1997年的甲B联赛,本土教练殷立华带领武汉雅琪双杀徐根宝带领的广州松日提前三轮冲甲成功,最后一轮主场战胜造访的上海浦东队,将武汉的足球热情点燃到高潮;武汉足球教头的指挥棒历经转手来到了前南教练科萨诺维奇手中,也正是武汉红桃K的惨遭降级,而转投大连的前南教头则在大连城实现了三连冠;04年的中超元年,黄鹤楼时代的武汉足球经历了重组改制和大笔投入,在本土名帅裴恩才的带领下,时隔五年重回顶级联赛;05年武汉黄鹤楼以升班马的身份在中超赛场豪取7连胜,包括在新华路体育场战胜了拥有李霄鹏、郑智等名将的山东鲁能,更在当年的中超“联赛杯”一举夺冠;08年本土名帅朱广沪和国足队长李玮峰来到了武汉光谷,然而他们的到来并未帮助日渐衰微的武汉足球走出低谷,在中超第18轮客战北京国安的比赛中,李玮峰疑似蹬踏犯规引起国安球员路姜的不满,双方发生严重的肢体冲突,当值主裁王津将后者红牌罚下,但对李玮峰毫无表示,赛后足协对李玮峰追加的停赛8场处罚,引起光谷不满,强硬的俱乐部遇到了强硬的足协,便引发了光谷退赛的事件,而光谷队中的球员们也不得不远投他队,这其中不乏曾诚、邓小飞、邓卓翔、荣昊等悍将。

       光谷退赛无疑是武汉足球最悲痛的一夜,在遭受打击后,湖北省足协为了延续湖北足球的火种,决定以原有的武汉U-19梯队(即湖北十一运队)为基础,成立新的足球俱乐部。受退赛风波影响,2009年始湖北武汉足球陷入低谷。 2009年2月,湖北绿茵在中国足协注册成功从乙级联赛开始肩负着湖北足球重返职业联赛的使命。
       湖北绿茵从乙级联赛一开始就展示出了非同一般的实力,10场比赛绿茵取得7胜3平是分区赛中唯一一支保持不败的球队,获得分赛区小组第一直进入半决赛。半决赛,湖北绿茵在两回合的比赛合计以1-0的比分将杭州三超淘汰出局,获得2010年中甲联赛的参赛资格,从而也完成湖北足球重返职业联赛的使命。总决赛冠军争夺战中,湖北绿茵在点球大战告负,不敌湖南湘涛获得亚军。
        2010年湖北绿茵在中甲联赛取得了第五名。从最低级的乙级联赛起步的武汉足球终于在12年实现了冲超成功,时任武汉市市长唐良智发贺电给予了高度评价:“武汉足球一举冲超成功,重振了‘汉军’雄风,可喜可贺,必将载入武汉足球发展的史册”;然而重返中超的卓尔并没有美妙的一年级之旅,提前三轮降入中甲,而彻底断送他降级的是同样保级艰难的青岛中能;尽管时隔五年后,武汉卓尔在李铁的带领下再一次实现冲超成功,到“中超武汉回来了”的标语,非常醒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体育中心成为武汉足球新“福地”。而新赛季武汉卓尔的球场则放在了五环体育中心。

        2011年1月10日,武汉中博置业集团联合湖北东方国际旅行社与鲁巷广场共同出资2300万元收购湖北绿茵,俱乐部正式更名为湖北武汉中博职业足球俱乐部。
        2011年湖北中博在中甲联赛取得了第七名。2011年12月俱乐部再次易主,原本亨达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接手球队,但由于武汉亨达睿未能如约履行先期支付9600万股权转让款的义务,因此湖北中博正式解除与武汉亨达睿签署的《股权转让协议》和《补充协议》并保留追究权利,事件最终以闹剧收场。但一日后,武汉中博置业集团与武汉卓尔签订转让协议,俱乐部更名为武汉卓尔职业足球俱乐部。
       卓尔控股董事局主席阎志表示,公司将在球队建设、引进外援、硬件设施上加大投入,以使卓尔队的配置和水平,能配得上武汉这座伟大的城市。俱乐部当期目标是全力冲超。俱乐部还将对球队未来发展做出10年乃至20年的系统规划。

       重回中超,第二次站在中国足球顶级联赛舞台的卓尔已经比2012年时更富有经验,更具有决心。而武汉足球一路跌跌撞撞,似乎也已经从10年前的那场闹剧中真正复苏过来了。在冲超这一刻,留给球迷们的是欢呼雀跃,而留给俱乐部和投资人的更多是思考,在登上一层台阶后,该如何继续走下去?这是卓尔要布局筹划的。

       俱乐部表示,将加大投入让球队在中超站稳脚跟。不过在全新的形势下,卓尔如何去找到正确的方向还是令人期待。不过,无论如何,历经磨难的武汉足球看起来并不会继续坎坷了。我们需要在保证人才储备的前提下,不断的去挖掘新人,做好青训,打好湖北足球人才的根基,这样湖北的足球人才才不会断档。最后,希望湖北足球越来越好,在国字号的队伍中,能够出现更多的湖北人身影。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