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认真对待欧洲足球青训体系

五一期间,南充奥航U7足球小将获得了2021年成都“卓越杯”冠军,冠军背后的数据是6场全胜、进56球,失15球,有两名关键球员进入射手榜前四,而另两名队员的进球数也名列前茅,在比赛过程中关于技术的正确运用、无球的跑动、视野的观察以及合理的传球,广泛的得分点等,通过有内容有过程的打法展现了这支队伍的强大整体性。
奥航U7队伍的优异表现,也让成都足球青训界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而另一个让大家关注的则是这是一支来自一个三线城市的俱乐部——南充奥航。
对这支队伍和俱乐部平时是怎样训练和成长的,大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笔者也带着同样的疑问采访了南充奥航足球俱乐部的青训总教练何敏先生。
何敏先生是这样回答的,球队有这样的表现,得益于他们采用了欧洲的青训体系,准确的说,在幼儿园启蒙阶段主要采用了德国青训体系中的足球游戏。一年级时开始逐渐植入西班牙的青训体系。目前,U7这支队主要走到了西班牙青训体系的第二阶段,准确的训练时间也就半年,每周训练采用的是三次训练加一次实战比赛的模式。
何敏先生说,他是在德国讲师“欧洲C级标准”培训班中接触到的德国青训体系,西班牙青训体系则是在近距离观摩西班牙教练的训练中和平时与西班牙教练的深度交流中了解的。而欧洲青训和国内传统青训在启蒙阶段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欧洲启蒙阶段主要是练“脑”,而国内传统模式主要是练“脚”,中国教练练个人技术,国外教练练个人战术,目前南充奥航足球俱乐部的训练已经摒弃了原来很多的大量枯燥、无味的单一且重复的机械训练,转而采用了大量的场景模拟式训练,当然并没有完全忽略掉传统模式下那种单一的纯技术训练,(比如射门、对高球的处理)但那种靠时间堆积的纯基本功训练已然不再是当下的主流了。
他还谈到,国内的传统训练最大的问题就是脱离了实战练习,很多训练的东西在比赛场景中根本就不会出现,而欧洲青训则将训练与比赛很紧密的结合了起来,可以参照中国针对性很强的“应试教育”,我们将其称之为“应赛训练”。
笔者反思,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我相信国内很多足球青训俱乐部应该从不同的渠道获得了国外的先进青训体系,并且也在运用,但多数看到的还是传统的模式居多,或许他们坚持传统训练的理由很充分,因为我们以前的教练就是这么教的,为什么不可以?或许他们觉得传统的训练更能取得最终的结果,换而言之就是他们觉得国外的青训体系不能给我们的球队在小年龄段短时间内带来胜利等等。
但是,何敏教练指出了关键的一点,那种传统靠时间堆积的基本功技术训练能在青少年五人制阶段非常管用,能形成一对一突破,而队员更多的是依靠个体能力(力量、速度等射门能力)来碾压对手,直接有效的取得进球,而忽略了比赛中其他优势(人数优势及位置优势)所以进攻和得分的手段显得非常单一,但是足球是在不断发展的,一旦忽略了个人战术及球商培养的队员到了五人制转换八人制甚至是十一人制,随着球场队员人数增多,场地变大后,这种光靠基本功训练出来的队员就不再那么有用了。脱离了思维、观察、判断、决策、有球处理和无球跑动训练的队员就会在场上不知所措,变得越来越平庸而显得不再管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会被逐渐淘汰。与其说这是职业或竞技足球的残酷,不如说是中国功利式足球的悲哀。所以,我们国内12岁之前很多队员从单体看都是天才,一到了12岁之后要讲团队融合,就会“陨落”甚至“泯然众人”,这就是青训环境和土壤造成的。欧洲青训之所以成功,真正的秘诀就在于12岁之前坚持正确的理念,可能成绩不会过于突出,但12岁之后每一名队员都有对足球正确的理解,逐步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最后一个强大的团队力量就会展现出来了,而踢球的队员有自己的思维,优秀的足球苗子也会涌现出来,取得好的成绩也就水到渠成。
上面奥航U7的例子就告诉了我们,欧洲青训的体系确实先进,有科研,有体系,有计划,有步骤,有手段,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去实践,我们也更希望在未来的青少年足球比赛当中,可以看到更多的球队是依靠团队协作,利用整体,比赛展现出来东西是有过程,有内容,有思想,有内涵,而不是简单粗暴去战胜对手,在U7这个年龄段也能完完全全的通过“欧洲先进的体系”在中国这个足球贫瘠的土壤里同样能开花结果!
这样的坚持和良性发展才是中国足球想要追赶欧洲强国的正确方向!
只要选对正确的方向——道路再远也不怕!加油,中国足球!共勉足球从业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