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关于李铁、媒体、武磊、水庆霞和一位大学老师的日常

魏一佩 魏一佩

今天的内容分为五个版块,关键词分别是李铁、媒体、武磊、水庆霞和大学老师,总字数估计不会短,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各取所需。

李铁做错了什么?

12强赛前6轮结束后,很多球迷都在问,李铁让国足少拿了多少分?我直接说我的结论,如果有更高水平的主帅,国足也许可以多拿3分,也就是说积分能来到8分。其中踢阿曼那场可以赢下来,客场踢沙特能平。6轮8分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们可以超过阿曼排名小组第四,与小组第三的差距也比较小,但要想真正争夺小组前三,还是很难,很难。

具体来说,第5轮踢阿曼的比赛,如果国足对于出线还有想法的话,必须要赢。虽然场面不占优,但凭借武磊的进球,国足长时间领先,直到李铁开始换人,上吴兴涵下洛国富、上蒿俊闵下徐新。如果当时李铁用蒿俊闵换下张玉宁,让洛国富顶在前面缓冲和等待机会的话,大概率是能赢下来的。第60分钟,张玉宁前场护球失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基本上没有体能了。当然长时间缺少比赛的洛国富在高强度、快节奏的情况下踢了60多分钟,体能肯定也大幅下滑。作为主教练,正常的思维应该是,张玉宁体能下降后,最多最多能在前场造个犯规,基本不可能给对手带来直接威胁,而洛国富如果能顶在前面缓一缓,积蓄一点能量,也许冲一次就有可以杀死比赛。我个人认为,李铁不会想不到、看不出这些,但他执意要按照实战来换人,不排除真的有其他方面的因素。

客场踢沙特,国足下半场换下洛国富、阿兰后跟换了一支球队一样,为什么不能首发呢?李铁认为,归化球员的体能、防守都有问题。好了,这就是李铁在球场内最大的问题——对国足在整个12强赛中的认知和策略问题。作为第四档次球队,我们如何争取小组前三?只能以一种搏的心态!靠什么来搏呢?自然是武磊+归化!如果不敢把归化堆在场上,等于接受了球队的平庸,小组第四、第五那是最正常不过的结果了。

另外,李铁骨子里还是逃不掉本土教练的保守和患得患失。比如,一个进攻型的球员,去考虑太多的防守。比如,不敢使用“新人”,徐新、高准翼、郭田雨、李昂这些没有国家队洲际大赛经验的球员,李铁前几场不太敢冒险使用,这也是他不敢搏的表现之一,这些所谓的新人,当然也包括洛国富、阿兰两大入籍球员。

相比场内的问题,李铁的场外问题更大。作为土帅,他应该非常清楚,中国足球关键时刻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包括但不限于球员、媒体、球迷、领导层等等,但他一次次用很不中听的话语,将自己放在所有人的对立面。更可怕的是,李铁不但不承认自己的问题,而且从不反思自己的问题,就凭这一点,我认为他不适合长期带国足。

那么,足协会选择换帅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讨论足协为什么会选择李铁作为主帅?当时,里皮带队输给叙利亚暴怒辞职,足协在选帅的过程中非常短视的将目标锁定在晋级12强赛。作为所谓“最了解这批国脚”的李铁,自然而然成为首选,而且带领国足进入12强赛。保底目标,李铁完成了。

但是,李铁真的合适吗?作为球员,他参加过世界杯,有过留洋经历;但作为主教练,他几乎是一张白纸。不否认,李铁执教河北华夏和武汉的成绩不错,甚至高出预期,但他没有经历过任何一场关键比赛。普普通通的30轮联赛,每场都同等重要,但每场又都不那么重要,不涉及争冠、亚冠、保级,心态自然很轻松。在此之前,无论是高洪波还是朱广沪,至少带队拿到过中超冠军,参加过亚冠级别的比赛。所以,当李铁以主教练身份承受压力时,他有些不知所措。

目前国足6轮5分,出线仅存理论希望,但又还有希望。正常情况下,足协应该不会换帅,一方面本来就与李铁签了5年长约,这届为下届“练兵”的说法,是有一定依据的,虽然很诡异;另一方面,确实没有合适的接任者。我个人一直支持郝伟,攻防两端都有想法,也有一定的个性,但还是等他带领山东泰山夺冠之后再说吧。

在12强赛之前,我大体上预测过国足的走势,出线无望但不会特别拉胯。前两轮踢澳大利亚、日本,因为中超密集赛程导致国脚疲劳,不可能发挥出高水平,所以很难抢分。但面对越南,我们有身体优势,最后艰难拿下。为什么不看好赢阿曼?因为失去主场让对球员心态影响很大,加上阿曼整体比想象中成熟,不然也不可能客场赢日本。为什么踢澳大利亚有戏?我大概罗列的几点,在比赛中或多或少呈现了一些。从2000年亚洲杯开始,国足的比赛我一场不落,很多比分甚至看过很多次,这是一种基于长期了解后的一种感觉。当然,国足之前赛训的采访,我都会熬夜看看,虽然没有太多信息,但每天短短20分钟,多少还是能感觉到队伍的情绪。

在这部分的最后,我还是想说,这届12强赛国足遇到了很多从未遇到过的困难和挑战。比如,失去了主场,在这种情况下亚洲任何一支球队都难保一定出线。比如,12强赛期间国脚无法正常参加联赛,多说一句,这不是李铁想搞长期集训,是因为疫情防控政策导致至少国脚是肯定无法在这期间参加联赛的,至于非国脚踢不踢联赛,那跟李铁没啥关系,是足协决定的事情。再比如,包括恒大在内的多家俱乐部出现经营危机,这对国脚能没影响吗?

一直扰乱军心的媒体

很多球迷听完李铁的赛后发布会后说,李铁这是疯了吗?如果李铁心态、情绪真的出问题了,有一半也是被媒体逼的,另一半是李铁完完全全不会与媒体相处。

这届世预赛受到疫情的影响,很特殊,能去现场的媒体就那么几个,其他媒体坐在家中也得干活儿啊、也得抢流量啊。如果李铁聪明的话,应该更坦诚的对待媒体,甚至主动放出一些消息,开放更长的训练直播等等。你让媒体了解到一些事情,那人家就写了解到的内容。李铁是怎么做的呢?我不想说太多……我不想谈论技战术……结果说一大堆我很难,非常难,太难了……我是最了解国足的……有什么用呢?

你一直这样封闭着(这里说的封闭不是疫情的封闭,是对待外界态度的封闭,是内心的封闭),那媒体就干两件事情。猜!比如:李铁为什么不用归化啊,是他的原因还是陈戌源啊,或者更高的领导……编!比如:越南主教练说国足体能只有30分钟,阿曼主教练说不赢中国就辞职,总之,球迷想看什么,媒体写给球迷看就对了。

这其中,影响力和争议最大的是某著名解说员和某专业性报纸。因为没钱充会员,所以对解说员的言论不完全清楚,只知道他力挺李铁。当然,他在个人直播间的有些表达带有强烈表演性质,单就观点本身而言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大V当然更有。他最大的问题是不允许任何反对的声音,只要有反对的声音,那通通都是黑子、喷子,这点真的是和李铁一模一样。中国足球的舆论环境需要不同的声音,大家有理说理,很多事情因为没有如果,所以找不到一定正确的答案,谁不想中国足球好呢,谁不想国足赢呢?比如对归化的使用,谁能保证前面几场让归化首发就能拿分?谁又能保证前面机会让归化首发就会输的更惨呢?

相比于著名解说员,某专业足球报纸更可气,完全超出了输出观点这个层面,从12强赛开始到今天,各种带节奏。前面说的越南主帅言论、阿曼主帅言论,先出自自媒体,然后专业媒体没有经过查证就发出来了,这是新闻素养、能力态度层面的问题。某报是直接自媒体化,用一些或明或暗、或真或假、道听途说的消息,用一种匪夷所思方式传递,留给自媒体大幅创作,这是思想道德层面的问题,看上去巴不得国足输球输人。中国足球的现实环境就是这样,一环套着一环,足协、主帅、球员、媒体、球迷,下定决心、花大力气都不好解决,更别说永远敷于表面。

30岁的武磊

今天武磊正式步入30岁。在武磊留洋之前,我对武磊的认知就是国家队的主力前锋,没有特别的喜爱或者怎样。但当他用于跳出舒适圈,远赴西班牙人之后,我看了他每一场比赛的直播,因为他代表着中国足球。

将近三年的时间,武磊经历了站稳主力的高光时刻、感染新冠的不幸、随队降级的痛苦、浪费机会的失落、不被重用的无助……无论何种处境,武磊始终不惧竞争、压力,甚至是嘲讽,始终保持着正确的自我认知和平常心。从40强赛到12强赛,武磊在14场比赛中攻入12球,他用这样的数据告诉大家,不管艾克森、阿兰、洛国富上不上,他为什么必须首发。

在电视剧《三十而已》中大概有这样一段台词:20岁和30岁的最大区别在于,20岁的时候可以不顾一切的向前看,到了30岁就会看到100条退路,找不到1条向前的路。武磊一边经历着进球的喜悦,一边承受着国家队和俱乐部的双重打击。他可以选择回来,但他要坚持,他早就知道,这个年龄段留洋无法对国足带来质的飞跃,但他希望学到更多经验,为后人铺路。因为,中国足球和世界足球是两种游戏。

从十年前开始,中国足球一直在寻找郑智的接班人,如今41岁的郑智还在球场上奔跑;十年后的今天,恐怕我们需要想想谁是武磊的接班人。韦世豪、张玉宁、郭田雨、何小珂……他们是各自年龄段的佼佼者,但在中国足球目前的大环境下,要想达到武磊的高度,真的很难。若有一天,国足首发阵容中一半以上来自留洋球员,那主教练叭叭叭说320分钟也无所谓。

水庆霞和中国女足

我之前说,中国男足和中国女足不需要水平多高的教练,只需要正常一点的教练就行。里皮二进宫为什么离开?因为他设计的战术国脚执行不出来,国脚的能力达不到,再好的战术也没用。水庆霞,我觉得是一个正常的教练,但她上课的方式太不正常了。

贾秀全率中国女足惨败奥运会,用人、技战术打法被骂,确实也该骂。水庆霞临时被安排出任中国女足奥运联合队在全运会上的主教练,跌跌撞撞总算是保住了冠军,但场面确实难看,当然不能指望新帅一上来就有多大改变。中国女足选帅竞聘,肇俊哲、陈婉婷、王军等教练参加,没有水庆霞的名字。匪夷所思的是,最终竞聘结果作废,水庆霞上!至于为什么竞聘结果作废,为什么最后会是水庆霞,那就不知道了,总之足协内部肯定有巨大分歧。

水庆霞上任将要面临的大赛是亚洲杯、亚运会、世界杯,上一届中国女足的成绩是亚洲杯第三、亚运会第二,世界杯16强。水庆霞有她的优势,起码一直从事女足工作,作为女性跟球员交流起来方便,对这批球员也熟悉。但我的判断是,从成绩角度出发,水庆霞超不过上届,当然这不是她能解决的,随着吴海燕、王珊珊年龄增大,虽然我们有王霜、唐佳丽、沈梦雨,但整体竞争力不够。

中国女足需要一个专项能力突出的主教练,重新回到10年最低谷的时候,从单点开始突破,整理出一套适合中国女足国家队踢球的方式,尽量与强队周旋,这方面不是水庆霞的优势。无论是中国男足还是中国女足,最害怕的一件事儿就是,我们在一次次失败和一次次救火中循环着,这是真的看不到希望。希望这一次水庆霞不是背锅侠,希望她不是在救火,至少应该带到2023年世界杯结束吧。

大学老师的日常

前几天我在下午14:30左右发了一条朋友圈,几分钟过后我打开朋友圈一看,有不少学生短时间内“点赞”。我一下子意识到,他们当时应该是有课的,不然也不能那么统一的玩手机……

在此之前,有领导突然到教室来听新老师讲课,我事前并不知道,学生呢也在领导面前展现出了比较真实的一面。领导下来并没有对教学内容本身说什么,只是告诉我后排有人玩手机和睡觉,得管管才行。我差点想说:我比任何人都了解学生……想了2秒说了句:好的。

领导说的一点都没说,在一个普通本科院校,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很重要。我并不是不想管,只是有些时候管多了,学生就更烦了。现在的大学生各个都很有想法,看似认真听课的,不一定专心在学;看似上课玩手机睡觉的,没准课下在某个技能点上有研究。所以我一直认为,上课固然重要,但对于大学生,课下的生活和学习可能更重要。

学生在活动课上画的我……

我比较高兴的一点是,有一次作业,我让每个学生交了两次。第一次交了,我总体上点评了一会儿后,他们自己修改交了第二稿。明显感觉到绝大部分学生,完成质量有质的提升。他们并不是不能做好,只不过他们之前养成了一种习惯,作业随便写写吧,反正期末有个平时成绩的分就行,但不修改的作业有什么意义呢?

因为比较高兴,当他们把第二次作业交给我的时候,我给每个人回复了一封100-200字的邮件。有学生问我,老师你是不是每个人回复的内容都一样?我说你跟你室友对比对比嘛,除了最后几个字四六级考试加油,前面的都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中,每个人在一定的时间段都需要被鼓励,才会有更大的前进动力。

最近,因为成都的疫情,大二两个班和大三一个班都有1-2个同学被隔离了,耽误的两周的课程。课堂上90分钟的内容,我大概发了12-15段微信语音,给每个被隔离的同学讲了一遍。之前基本上也会利用上课前或者下课后的几分钟,给缺席的同学简单讲几句,虽然知识点本身不那么重要,传递出的温度很重要。

我:昨天你是不是没来上课?

学生:对,但是老师,我请了假的,我是因为……(惊恐的表情)

我:我知道,我简单把昨天的内容给你讲一下啊……

学生这几秒钟情绪上的转变,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忘。

这两个多月,我的感觉就是,作为大学老师,上好一节课很简单,但上好一门课真的很难,要想真的给学生带来帮助,那就更难了。每个职业都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抱怨解决不了问题。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