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TA:弗格森对年轻球员的痴迷

吴文博ATZ 吴文博ATZ

来源:The Athletic

作者:Oliver Kay,Adam Crafton & Laurie Whitwell

弗格森将近40年的执教生涯临近结束时,有好几次他似乎被自己麾下的年轻一代给整懵了。

他对于贝克汉姆的文身和变来变去的发型极为不爽,以至于2000年曼联对阵切尔西的慈善盾比赛之前,小贝走进更衣室摘下帽子露出莫西干发型,弗格森明确告诉他,要么把头发都剃掉,要么就别指望首发了。

弗格森那一代人庆祝进球也就是跟队友握个手或者举起手臂,他讨厌看到球员进球后冲向角旗寻找摄像头。这似乎反映了球员作为一个个人品牌并不讨喜的理念。“净是那些自我美化的东西。”弗格森经常摇着头说道。

至于社交媒体,弗格森在距离正式退休还有两年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们这些新兴人类到底是怎么挤出时间玩社媒的?”他在2011年问道,“即便没有社交媒体,你这一生中还有太多事可以做。还不如去图书馆看本书。说真的,那就是浪费时间。”

年轻一代的记者也会感觉到他一定程度的轻视。他在2012年时曾说:“现在有许多年轻人都懒得刮胡子,你们是怎么说的来着?胡茬配牛仔布?”

所以,没错,弗格森有时候好像真的跟年轻一代合不来。

但毫无疑问,弗格森喜欢年轻人提供的能量。好吧,不包括年轻记者的(他绝对不喜欢),不过他跟年轻球员合作时会觉得自己也找回了青春。

“他们能帮助我保持年轻。”弗格森曾不止一次谈到自己与鲁尼、C罗,还有菲尔-琼斯以及达席尔瓦兄弟合作时的乐趣。

在《领导力》一书中,弗格森表示:“对于年轻人而言,一切皆有可能。他们会拿出勇气直接朝着带刺的铁丝网冲过去,而年长一些的球员们会尝试找到大门。”

弗格森尝试确保自己执教的每一支球队都有健康的青春活力,不仅仅是知名的“92班”,长达26年的红魔生涯以及之前在苏格兰的日子都是如此。

1986年11月首次跟曼联董事会沟通时,弗格森就明确表达了对于青训事业的重视。他呼吁曼联高层不要只着眼于自己在阿伯丁获得的奖杯,还要关注他在阿伯丁以及之前的圣米伦都做了些什么,简单来说,他围绕年轻球员自下而上搭建了俱乐部。

有些人觉得弗格森非常幸运,他遇到了“92班”。还有另一种解释,内维尔兄弟、贝克汉姆、巴特、斯科尔斯和吉格斯能一同涌现,正是得益于弗格森搭建的环境和俱乐部文化。从许多层面来说,那才是一份终身事业的终极呈现。


……………………


你应该知道“92班”,你可能还记得“弗格森的雏鸟”这一说法。但是你听说过“弗格森的狂怒”吗?

1974年10月,执教东斯特林郡四个月后,32岁的弗格森转投圣米伦。当时圣米伦俱乐部陷入萎靡,在苏格兰第二级别联赛表现困顿,那支老迈的球队每场比赛只能吸引1000人左右的球迷到场。弗格森决定采取比较激进的改革手段。

他想要打造一支能跟当地人形成情感共鸣的年轻球队。有人告诉他,圣米伦最出色的年轻球员是中场托尼-菲茨帕特里克。但是这名18岁的年轻人当时正在跟胸膜炎作斗争。弗格森索要菲茨帕特里克的医生的号码,询问他能否出战一场预备队比赛,以便让自己好好考察一下。菲茨帕特里克超前一步,给了自己爸妈的联系方式,让父亲假装医生给出场许可。

菲茨帕特里克最终踢了那场比赛,给新主帅留下了深刻印象。“之后他把我叫到了楼上,我以为他会跟我解约,因为我当时只是个兼职球员而已,同时还会画画,而且胸膜炎还没好。”他告诉The Athletic,“人们总是说我太过瘦小了,没法成为球员,我的速度也不够快。我以为他对我的看法也是一样的。”

“但与此相反,他跟我讲述了俱乐部未来5年里的规划,我们将会挑战流浪者和凯尔特人,他还希望我日后能出任球队队长。我真是不敢相信。居然有人如此信任我,太不可思议了。他改变了我的人生。”

接下来的12个月里,弗格森招募了一批年轻球员,这些球员构成了球队的核心阵容,他们也在1977年升上苏格兰顶级联赛。弗兰克-麦克加维被推荐给了一位流浪者球探,他对凯尔特人的球员没有兴趣,但不想看到这名球员的天赋被白白浪费。比利-斯塔克是被一名出租车司机举荐的,当时他还在业余俱乐部Anniesland Waverley。莱克斯-理查德森、博比-里德、德雷克-海斯洛普和博比-托伦斯也为这支被苏格兰媒体称作“弗格森的狂怒”的球队增添了活力。

“球队非常团结,人们也开始涌向主场。”如今身为圣米伦CEO的菲茨帕特里克表示,“对于我们这些当事人来说,那是一段不可思议的经历。他接手的是一支老化的球队,然后加以改造,还就此改变了整家俱乐部和整个社区。他相信年轻球员。没错,准确地说是有着合适经验的年轻人,但他相信年轻球员。后来他去了阿伯丁和曼联,也同样做到了这点。”


……………………


尼尔-辛普森当年才16岁,在阿伯丁当学徒而已,还不是正式球员。“那个时候我还在为儿时的俱乐部效力。”这位前苏格兰中场说,“才刚刚成为阿伯丁预备队的一员,我们跟斯特林大学踢了一场比赛。我完成了完美帽子戏法(左脚,右脚,头顶),下一周他(弗格森)就征召了我,让我出战对阵汉密尔顿学院的联赛杯比赛。”

“他总是鼓励年轻球员,不仅仅是给机会,还会口头鼓励。我16岁时就完成了一线队首秀,尼尔-库珀首秀时也只有16岁,约翰-休伊特和埃里克-布莱克则是17岁。这可不是偶然,就是他身为主帅的特质。他想要确保年轻人有通畅的晋升通道,而且年年如此。”

阿伯丁的青训发展计划是前任主帅比利-麦克尼尔建立的,弗格森则很高兴在乔治-亚当斯和莱尼-泰勒的帮助下继续推进。

到了1980年,当弗格森率领阿伯丁打破凯尔特人和流浪者的统治,夺得队史第二个联赛冠军时,21岁的亚历克斯-麦克利什是他们的防线核心,23岁的戈登-斯特拉坎和斯蒂夫-阿奇博尔德则是进攻端大腿。

三年后阿伯丁在决赛中击败强大的皇马,夺得优胜者杯冠军。阿伯丁首发阵容的平均年龄仅有24.9岁,门前站着24岁的吉姆-莱顿,防线上有24岁的麦克利什,中场有21岁的辛普森和19岁的库珀,锋线上有19岁的布莱克,而板凳席上20岁的休伊特替补登场攻入制胜球。

“我不相信你能找到许多赢得过欧战决赛而且比我们当年更加年轻的球队。”现在出任阿伯丁拓展经理的辛普森说,“那肯定是你能在欧战决赛中看到的最年轻的中场之一。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很神奇。”

“我们都很年轻,但是在他手下学习得很快。与弗格森合作,只要你表现不错,你就能一直出任主力。如果你踢得不好,就会掉出首发。他会树立高标准,要求球员们足够努力,有坚定的决心,而这些品质你都能在他身上看到。他是一位动力十足的足球人。”

“他对球员也很好。他有自己的一套办法让你感觉不错,能给你信心,让你不希望令他失望。他常常在走廊里朝我走来并对我说:‘我最喜欢的中场球员最近过得咋样啊?’这确实让我很爽。过了好几年后,我才知道他会对库珀、道吉-贝尔和斯特拉坎说一模一样的话……”


……………………


艾伦-汤格仍然清楚地记得弗格森来到曼联第一天的情形。

“那是1986年11月6日,是个星期四。”他说,“我当年才14岁,每周一和周四晚上会在曼联卓越学校训练。在那个特别的周四晚上,我们正在克里夫基地的人造草皮上训练,他走过来观看了我们的训练,并和家长们打招呼。入主俱乐部的头一天就这么做,他确实惊到我了。”

在罗恩-阿特金森麾下,诺曼-怀特塞德、马克-休斯和克莱顿-布莱克莫跻身一线队,但弗格森很快就做出了判断,曼联对于青训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弗格森想知道为什么曼城拿下了那个赛季的青年足总杯冠军,以及为什么斯蒂夫-雷蒙德、安迪-海奇希利夫、保罗-莱克、大卫-怀特、保罗-摩尔登和布莱特维尔兄弟等球员最终选择了曼城而不是曼联。

弗格森与青训教练埃里克-哈里森坦率地交换了意见,后者并没有照单全收他的批评。弗格森表示自己认为曼联这个体量的俱乐部理应培养出足以晋升一线队的年轻球员。

“没错。”哈里森告诉他,“你给我更好的苗子,我就会给你更多的一线队球员。”

“成交。”弗格森痛快地答复。之后,情况有了变化。

来自博尔顿附近的边后卫汤格是弗格森掌权后首批签下的年轻人之一。他还记得当年被叫去了弗格森的办公室,目前和弗格森聊起了苏格兰的邓迪市。“然后他对我说,‘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已,你得非常努力才行。’”

其他人也遵照他的嘱托完成各自的工作,他们都被弗格森告知,接下来数年里培养一批顶级的年轻球员无比重要,优先级不亚于率领一线队赢得一座奖杯。他任命大学讲师莱斯-克肖来掌管曼联青训学院,让布莱恩-基德与哈里森和诺比-斯蒂尔斯一同负责梯队的教练工作。弗格森对于曼城在当地的青训战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以及父母们(其中还有一些就是曼联球迷)认为加入曼城青训会有更好的职业前景的看法非常不爽。

1987年11月,弗格森早早地迎来了一次扭转青训战局的重大考验,当时有一名曼联的安保人员告诉他,斯文顿有个年轻人叫瑞安-威尔逊,他被广泛认为是这个国家最有天赋的孩子。威尔逊是曼联球迷,但他在曼城那儿训练,预计14岁生日时就要跟他们签订学徒合同了。

到了最关键的那天,威尔逊回家时发现门口停着一辆金色的梅赛德斯。车里的弗格森打算截胡威尔逊。之后,这个后来被人们称作瑞安-吉格斯的孩子书写了一段传奇。曼城之失,曼联之幸。

汤格还记得弗格森说过,自己不仅仅想要网罗每条街上最好的年轻球员。他还想要大曼市所有地区的最佳球员,以及更广大地区的最佳球员。他指示曼联在纽卡斯尔和贝尔法斯特等人才温床设立新的青训中心。

到了1987年,艰难的第一个赛季结束时,弗格森接受了曼联观赛指南的采访,那次采访的主题是“老特拉福德如火如荼的无声革命”。他谈到了俱乐部在提升人员招募以及提升教练团队实力等方面完成的出色工作,还强调从一线队到各级梯队都会确立快节奏踢法。

“我认为这些措施对于俱乐部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我们能够培养出一些令人兴奋的年轻人,他们能在梯队一路晋升,并且有朝一日成为一线队球员。”他说。

这番话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


早在“92班”名扬英格兰之前,曼联就培养出了“弗格森的雏鸟”。李-马丁、大卫-威尔逊和托尼-吉尔都是1986年青年足总杯决赛中不敌曼城的那支曼联梯队的成员。罗素-比尔斯莫尔、马克-罗宾斯和迪尼奥尔-格雷厄姆则是更低级别梯队的成员。然后还有爱尔兰后卫德雷克-布拉济尔、李-夏普和朱利亚诺-玛伊奥拉纳。

弗格森执教的第二个完整赛季的半程,曼联还徘徊在积分榜中游,他对一些资深球员无法保持健康状态愈发恼火。迫于无奈,他将视线投向了年轻人。

1989年元旦,马丁、夏普、比尔斯莫尔和罗宾斯在曼联主场戏剧性逆转利物浦的比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比尔斯莫尔还攻入制胜球。罗宾斯在之后那年的足总杯征程中也贡献了关键进球,尤其是第三轮客场挑战诺丁汉森林,当时外界盛传弗格森输球即下课。到了对阵奥德汉姆的半决赛重赛,罗宾斯再次成为关键先生。年仅22岁的马丁在决赛中打进制胜球。

“你需要些运气来得到机会。”比尔斯莫尔说,“我们就很幸运,当时球队遭遇了伤病危机。我们四五个年轻人得到了机会,接下来就看你能否把握住机会了。哪怕是客场挑战米尔沃尔,他也会让你出场。他的哲学就是只要你表现够好,那你的年龄就合格了。”

弗格森的雏鸟不仅在他入主曼联后的首次捧杯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他最艰难的头几年里能保住帅位的重要原因。不过,俱乐部高层相信他谈到的“无声革命”也是关键。种子已经种下,然而即便弗格森自己也想象不到之后的收获会是如此丰厚。


……………………


阿兰-汉森的态度非常坚决。“靠一帮孩子你拿不到任何荣誉。”1995-96赛季揭幕战,祭出青年军的曼联1-3不敌维拉,前利物浦队长在MOTD上说出了这句名言。“只要他还靠一群孩子踢球,同样的结果还会一次次重演。他必须引进新援,就这么简单。”

弗格森在1993年和1994年终于率领曼联赢得了英超冠军,吉格斯成为球队的明日之星,但汉森并不是唯一一个怀疑弗格森是否失了智的人。曼联在1995年夏天接连出售保罗-因斯、坎切尔斯基和休斯,引发了巨大争议,仅用一帮户口本小将顶替他们的做法令人费解。

吉格斯已经在一线队站稳了脚跟,但加里-内维尔、巴特、贝克汉姆、斯科尔斯才只是出场职业足球的味道而已。他们自己也没想到会直接被推到弗格森计划的最前沿。

巴特回忆说:“当时我正在塞浦路斯跟朋友们一起度假。你看到那些巨星离队,很自然就会想,‘他们走了,会有新的巨星加盟,我们永远无法跻身一线队了。’你会为自己感到遗憾。”

然而,回到俱乐部参加季前备战,在马来西亚热身期间,巴特和小伙伴们了解到,没有所谓即将加盟的巨星。弗格森给了他们一项挑战,去跟一线队的前辈抢位置:加里-内维尔(有时还包括菲尔-内维尔)是右后卫保罗-帕克的继任者,巴特顶上了因斯走后的中场缺口,贝克汉姆接过了坎切尔斯基的右路,而斯科尔斯,至少短期内,将填补休斯离队以及坎通纳停赛导致的空当。

弗格森一直在等待这样一个机会。第一次看到他们代表A队或B队征战兰开夏联赛时,他就觉得他们非常特别。梦剧场的所有人也都感觉到了,甚至帕克和比尔斯莫尔等球员发现自己被搁置到一旁,而比92班大了几届的球员,比如汤格,没能等到为一线队效力就离开了曼联加盟埃克塞特城。

“当我们主场作战时,我们会在克里夫基地碰面,如果‘A’队在主场比赛,我们就会在楼上观看。”比尔斯莫尔说,“我们很早就知道他们有多出色了。他们才16岁而已,但是面对已经成年的对手完全不落下风,而且传球非常棒。他们都是很出色的球员,说真的,都好到离谱了。”

帕克还记得,当年弗格森把巴特和斯科尔斯带到了一线队更衣室,跟一线队球员们说这些离开校园的孩子未来会取代他们。弗格森有两个目的:让资深球员有危机感,给年轻人信心。只要这些年轻人下定决心,之前在克里夫基地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就可以实现。

“92班”的天赋值得称道,但真正让他们显得与众不同的(甚至比自身天赋更为重要),还是他们的职业态度和充分兑现天赋的坚定信念。年仅16岁的时候,加里-内维尔、克里斯-卡斯帕、贝克汉姆和巴特等人就已经展现出比一些资深球员更加职业的态度。

一些天赋极为出色的球员,比如约翰-奥卡恩和拉斐尔-伯克,觉得曼联的生活太过紧张。这是一所不会让年轻人好过的足球学校,尤其是哈里森,只要事关年轻球员的成长,他从不妥协。哈里森总是密切盯着这些孩子,以至于他的那些教诲(始终要争取球权,接球前一定要环顾周遭环境,永远不能让对手通过跑动或对抗击败你)植入了他们的潜意识。

相比之下,弗格森会对年轻球员采取更加温和的态度,直至他们升至一线队进入自己的管辖范围。弗格森以知道他们的所有细节而感到自豪,他复刻了当年在阿伯丁创造的紧密环境。

巴特说道:“他真的堪称执教天才。他在我们还小的时候就发现了我们,然后逐渐了解我们,还有我们的父母,我们当时可能才12、13岁。他知道学校里是什么情况,知道曼彻斯特男孩队发生着什么,知道我们为郡代表队效力……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不可思议。这不是讲故事,而是陈述事实。他会去你的学校,会去你家,知道你爸妈的名字。”

“他是否真有那样的远见,我说不准。我不认为你真能做到那么就之前就告诉其他人会有一群孩子成为曼联一线队球员。但他会跟年轻球员沟通,希望孩子们为自己冲破成长道路上的重重阻碍。我认为这就是他的成就。”

吉格斯从小就是天才,17岁时就准备好在一线队大显身手了。其他人花费了更长时间来适应英超联赛的竞技要求,但是到了1995-96赛季初,加里-内维尔、巴特、贝克汉姆和斯科尔斯都20岁了,准备直面职业足球这个新世界。然后一起证明:没错,你可以靠一帮孩子们赢得荣誉,就靠这帮孩子,在弗格森的带领下做到。


……………………


C罗将会成为足球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之一。但是在看过他效力曼联时头几个赛季的表现后,还有几个人能像弗格森那样继续给予他充分的信任?花哨但低效的踩单车接传中被挡的次数过多之后,C罗被范尼当面吼了一通,还被斥责分明是属于马戏团的球员。其实不止一名队友私底下同意范尼的说法,他们对这名年轻人感到失望,在职业生涯的那个阶段,葡萄牙人没能展现自己的巨大潜力。

临近2005-06赛季结束时,也就是C罗来到曼联后的第三个赛季,弗格森在一次采访中谈到了自己执教过的世界级球员。他提到了舒梅切尔、吉格斯、坎通纳、基恩、斯科尔斯,以及年仅20岁但表现比C罗稳定得多的鲁尼。

“而且我认为C罗也会成为世界级球员。”弗格森说,“他踢的是足坛最难踢的位置,边路,而且他从不拒绝接球攻击防守人。他双脚均衡,踢球很勇敢,只要临场决策能够提升,他肯定能成为世界级球员。”

C罗当时才21岁,据他的主帅所说,他还没有达到比自己多踢了10个月职业比赛的鲁尼的级别。但弗格森确信葡萄牙人能够完成巨大的飞跃。“克里斯蒂亚诺的天赋没得说,但当时他还不是成品。”穆伦斯汀表示,“在弗爵爷麾下历练了5年后,他的成熟度、进球数,还有转变,都是非常可观的。太惊人了。”

当然,最大的功劳还是属于坚持不懈地让自己迈向传奇行列的球员,不过C罗一直以来都盛赞弗格森在最初那几个赛季对自己的悉心指导。有些暖心的细节也很重要,在训练场上搂住他的肩膀,训练过后稍微聊上几句,甚至是两人打赌C罗能否在加盟曼联的第三个赛季打进15球。C罗最终打进了23球,弗格森输掉了这场赌局,但两人都赢了。

弗格森极为细心地管控C罗,他知道这个18岁的年轻人是从葡萄牙来到英格兰的,会面对内维尔、巴特、斯科尔斯、吉格斯和其他人都不必操心的困难。

如此坚定地支持C罗,确信他能够兑现自身天赋,需要出众的勇气和远见。为了有助于C罗茁壮成长,愿意放走范尼这个级别的球星,就更需要超乎常人的信念。而且,就像每一次弗格森豪赌一名年轻球员的未来一样,他收获了惊人的回报。


……………………


有些人会说曼联的“92班”也不过是仅有一次的盛景。好吧,当然是。他们是英格兰足坛现代史中罕见的例外。到了弗格森退休的2013年,围绕户口本打造球队的想法似乎已经过时了;早在1999年,也就是92班帮助曼联实现三冠王伟业的时候,切尔西已经在对阵南安普顿的联赛中排出了全部由海外球员组成的首发十一人。

然而,弗格森始终坚持对于户口本的信念。2001年加入曼联出任青训教练的穆伦斯汀回忆说,弗格森会定期探访青训学院看看孩子们的情况,就和之前在圣米伦和阿伯丁时一样,他会了解孩子们的父母,尝试理清是什么因素让这些小球员脱颖而出。其中就包括拉什福德等球员,曼联现任10号在弗格森退休后的将近三年后迎来了一线队首秀。

韦斯-布朗、约翰-奥谢、达伦-弗莱彻和乔尼-埃文斯从来都不是曼联阵中的明星,但弗格森给了他们最高的批评,部分原因是他们所代表的的传统价值观。而汤姆-克莱维利和丹尼-维尔贝克这两位曼联青训毕业生都在弗格森的最后一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放下教鞭的日子越来越近,弗格森选择了20岁的德赫亚接替伟大的范德萨出任曼联门将。

回过头看,弗格森又做出了一个了不起的决定。德赫亚当年在马竞实现了的惊人的职业生涯突破,但他的身体显得非常单薄,似乎无法胜任英超的要求,而且曼联吸引的注意力会放大任何一个失误。之后德赫亚确实有过数次失误,有时候还会被保护性地带离火线,但弗格森坚称曼联可以在德赫亚守门的前提下赢得英超冠军,西班牙人的价值会在数年内展现出来。这两点都说对了。

弗格森十分欣赏拉斐尔和法比奥两兄弟的韧性和性格,他说即便只是提及两人的名字都足够让自己会心一笑。他喜欢安德森的比赛气质,尽管巴西人随性的训练态度和营养管理拖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他在退役时曾说菲尔-琼斯会成为曼联队史最伟大的球员之一。这个预测肯定是没法兑现了,但假如让琼斯再和弗格森合作两个赛季,继续体验不断胜利的球队环境,谁知道他的生涯轨迹会有多大的转变?

达伦-吉布森、克里斯-伊格尔斯和马切达的红魔生涯都比较短暂,但他们三人都能至少举出一例说明自己曾在关键比赛中用进球回报了弗格森的信任。有几个主帅敢像弗格森这样,2009年4月对阵维拉的争冠关键战,球队正1-2落后,结果他果断换上了一名17岁的前锋——马切达。和前文说的一样,就是信任,以及对年轻人勇往直前的勇气的信念,相信他们会直接冲向铁丝网而不是先找大门在哪儿。

还有些球员没能在曼联一线队得到亮相机会,或者成了匆匆过客在其他地方收获了不错的职业生涯——罗比-萨维奇、基兰-理查德森、大卫-希利、菲尔-巴尔兹利、丹尼-辛普森、丹尼-希金博瑟姆、约书亚-金以及其他许多人。前曼联助教麦克拉伦还记得弗格森在办公室里放着一张活动挂图版,上面详细记载着离开梦剧场的青训球员,以及俱乐部在这些转会中获得的收益。

但是对于弗格森来说,发展青训的目的从来都不是赚钱。甚至不仅仅是为一线队培养球员。而是相信年轻人,并希望给他们的足球生涯和人生提供最好的机会。通过这样的大事业,为自己和球队提供保持成功的最佳机会。弗格森曾说,任何行业的任何组织都应该围绕年轻人的热情和活力来打造。

靠孩子什么都赢不了?他在《领导力》一书中写道:“我一直持有相反的想法。没有孩子的话你永远无法获得任何荣誉。”

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能让你持续感觉自己还年轻。只要你能忍受他们的文身,他们花里胡哨的发型,以及他们的胡茬和穿着等就行。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