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讲述:14年陕西五洲收购广东日之泉为何以闹剧收场?
2014年陕西五洲对中甲广东日之泉的收购一事无疑令很多陕西球迷至今印象深刻。在陕西职业足球近3年的空窗期后,这支“新陕足”的到来让陕西球迷充满了期待与遐想。然而,从2014年底官宣收购完成、召开新闻发布会,到2015年初因未通过联赛准入而解散,陕西五洲仅仅存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也被冠以了“中国足坛最短命职业俱乐部”的称号。
(图)2014年12月,陕西五洲成立新闻发布会
陕西五洲对广东日之泉收购的前后经过到底是怎样的?陕西五洲最后到底是因何而走向消亡?很多球迷不知道的是,原陕西国力队的翻译官刘斌正是这次收购的主要牵线人和全程参与者。在接受《圣朱雀1看台》采访时,刘斌向我们详细讲述了这桩收购的来龙去脉,以及诸多细节故事。他坦言称,五洲方面对于困难的准备不足,最终造成了资金链断裂,俱乐部就此解散。
Q:很多球迷不知道的是,您正是2014年陕西五洲收购广东日之泉的全程参与者之一。这桩本来让陕西球迷非常期待、非常兴奋的收购,最后却是以一场悲剧甚至是闹剧的形式来收场,这着实非常令人匪夷所思。您能给大家讲一讲这件事情前后的大致经过吗?
A:这件事的起因可以追溯到2011年底那会了。因为参加一些活动的原因,我经常来陕西,也经常和一些有志于陕西足球的朋友们一起聊天。最开始是聊天、开玩笑的形式,就说到了现在陕西缺一支队伍,那用陕西话来说,能不能给陕西“弄”一支球队。当时我也开玩笑地回答说没问题啊,只要你肯出钱,我就给你找一支,其实当时就是开玩笑。但是后来这个玩笑越说越真,到了14年的时候,这件事就真正地被拿到议程上来了。朋友就正式跟我说了,我真的要干这件事。我说那你想好了吗,我问你几个问题,你能不能解决,能解决咱就往下“弄”。我就问了他几个问题,他也给我解答了,说收购的资金大概能储备多少,我们后期能够投多少,我们未来大概有怎么样的意向。Ok,我说这事咱们能“弄”,就这样开始了。其实就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一个事聊了两三年,聊到最后大家开始干了。
观察数月决定收购日之泉,企业拿出真金白银的勇气值得钦佩
Q:根据当时对外公布的信息,这次收购是由五洲集团、陕西卫视还有当时西安一家体育公司来发起的,当时这个名字公布出来之后我就觉得他们的资金各方面实力没有给人说非常雄厚的感觉,但也有传闻说他们背后还有大国企的支持,他们只是在台前来运作这件事。我想问一下当时的出资方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A:很多在面儿上的人,都不是最后的金主,对吧,金主在后面。金主我也是远距离地见过几次,没有跟他真正地对接过,因为毕竟前面有操盘手,我是来负责外围的沟通包括协议的起草这些比较繁琐的工作。他们背后应该是一家民企。最早李志民李总也是民企,中国很多足球的老板都是民企,民企有它自身的局限性,从资金各方面来讲它不是那个最有钱的,但甭管它有多少钱,它真敢把钱拿出来干这件事,这个勇气真的是值得钦佩。很多国企或者其他企业很有钱,但它能拿出多少来干这件事,它没有这个勇气。但人家可能家底不是那么厚,但能把多半家底或者全部家底拿出来干这件事,这个确实是一种勇气,这个事是要肯定的。最后有很多问题导致了结果不是人们所期待的那样,但这个行为绝对是勇敢的行为。这是我对这件事的评价。当时是一个民企在后面是金主,但它后面还有其他人在支持,但具体的......还有很多一些复杂的环境,造成了这件事情不是大家看到的那么简单。
Q:根据当时的报道,陕西方面从2014赛季开始就对日之泉投入了真金白银,我看到之前的报道是说投了2000万,最后全部收购用了3500万,这笔钱当时都花在了哪方面呢?
A:对于日之泉这支队伍我还是特别了解的,在这之前我跟他们有很多接触和往来。当时我为什么把日之泉推荐给了收购方陕西五洲呢?是因为日之泉是一个相对“干净”的队伍,它的过往没有多少负面的债务,因为其他球队可能会有很多债,但日之泉之前的债确实没有什么,比较“干净”,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所以我说与其收一支不了解历史、有很多隐债暗债的球队,那不如收一支踏踏实实的球队。日之泉曾经也是冲超的热门,所以它实力各方面还不错,底子不错,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最后选择了日之泉。
(图)广东日之泉征战中甲联赛
收购款是这样,从14赛季的后期才开始介入到收购这件事,因为中间谈了有几个月的时间,大家在起草一些文件、包括互相交流信息等等。最终的收购方案里,费用也不是一次给的,而是分为头期款确定、中期、尾款等等,还有很多细节。所以大家看到的是里里外外花了不少钱,收购一支队伍有很多很多钱要花。日之泉那个赛季在为保级而战,如果它能保级成功,那它是有价值的;如果它不幸降级了,就没有这样大的价值了。在这支球队没有明显保级成功的时候,收购的合同已经预签了,只是先交了一笔定金,等于是赌一把,如果这个队确实保级了,ok我把后面的钱给你支付了;如果没有保级我可能就止损了。
在这种情况下五洲的人还是很有魄力的,说我看你保级这么艰难,这场比赛又不是很好打,我们能不能帮你一把?日之泉的老板说你们能怎么帮忙呢,我现在经济上确实不是很顺畅......五洲的人说那我给你们提供一点奖金吧,让球员们手里更充裕一点,子弹足了自然就卖力了。后几场比赛五洲支付了很多奖金,这都是在整个的费用里面的,有的比赛很重要甚至奖金会翻倍,也花了不少奖金,这个我确实能看得到,比赛一结束奖金马上就到位。当时球员确实也存在一些欠薪的问题,奖金不到位的问题,所以球队的心气很重要,确实收到奖金之后就跟打了鸡血一样,最后几场比赛顺利拿下来实现了保级。
Q:这件事从14年夏天就开始在传了,一直在发酵,后来有很多的说法,说今天要官宣了、明天要官宣了,大家一直都在等。我看到有消息说本来是联赛一结束陕西方面就要官宣收购了,但最后一直拖到了11月底。这种时间上的延后是出于什么因素呢?
A:这件事从夏天开始就确定要干,之前也选了几支队伍进行跟踪了解,但是可靠性都不是很强,里面有很多问题。有些球队也看上了,还可以,但是他们桌面上的帐能看得到,桌面下的帐太复杂,根本就弄不清楚。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了日之泉,签约之后就开始帮助他们来保级。
为什么官宣用了这么长时间呢?一支球队的迁出不光是球队老板说了算,还需要处理体育局、足协等方面的关系。当时呢,当地的体育局也不放,在这种情况下打报告什么的被拖来拖去,在没有得到官方回复之前,这件事一直不敢对外宣布,就一直拖到了11月底。
五洲方面前期对困难准备不足,年底收不回应收款导致资金断裂
Q:11月底是官宣了收购,12月开了新闻发布会,但马上转过年来到了15年1月、2月出现了很多关于五洲资金链断裂的报道。我不知道当时他们的资金情况有多严重呢?
A:其实在11月、12月的时候都没有明显迹象显示资金链断裂,当时的形势一片大好。后来到了1月份的时候,我也听到消息了,也在反复追问。我说大钱你们都花了,这些小钱你们能不能顶住。我在做预算的时候就跟他们说过,你收购一支球队明面上看需要多少钱,但很多事你需要再加出比如说10%左右的预算,有可能会出现想象不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你们是否能把事情平稳地度过。当时他们说“没问题,没问题。”
后来我也进行了了解,确实资金出问题了。民企它的现金流会出现问题,它不是没有钱,但是有三角债的问题,他们拿了一堆合同给我看,说我都是应收款,说实话这些应收款真的不少,不是用千万来计算,而要用亿来计算。但是应收款是不是你的钱呢?没到你兜里就不是你的钱。所以他们资金链的断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种三角债,正好赶上年底,它资金收不回来,年初钱最紧的时候它有点顶不住,这时候又出现了其他的问题,所以确实当时资金断链了。他们开始的预测、包括准备的资金都没有问题,但就是差了那么一点点。但如果当时那一点点顶过来之后,后边会不会还出现新的问题,谁也不知道。
(图)陕西五洲俱乐部公布的队徽
Q:五洲最后直接的“死因”就是没有按时提交准入材料,其中缺少了球员的工资确认表。但您刚才也提到14赛季中五洲已经在为日之泉提供资金支持了,那签名上的问题应该是14赛季之前跟日之泉的历史欠账吧?比如说12、13赛季的,但不涉及14赛季陕西方面已经出资的部分。
A:这主要是涉及到保级后那两三个月的薪水。最早谈的是由转让方负责,但转让方确实很紧,五洲当时又没有考虑到说后期会有那么多麻烦,当时的资金也没有什么问题,所以他们也是好心,(对日之泉)说我们帮你担一部分吧,结果导致了最后在薪水上面有一些纠纷。其实跟收购款的数额来比的话,这部分钱真的不多,但确实是就欠了这一口气没倒上来,导致没能按要求提交准入材料。
因为五洲是作为一个新的俱乐部,日之泉的球员们也比较较真,说新老板应该有钱,这点钱不应该成问题,所以双方就卡在这了。信任还没有完全建立的情况下,谁也不相信将来能把这个钱补齐,所以谁也不愿意在表上面签名,就导致这件事一拖拖很久,一直拖到了昆明的冬训,所以这支球队的直接“死因”就是卡在了这里。
Q:其实就是2014年11、12月可能这两三个月的钱没有解决好,非常小的一部分钱,直接导致所有的努力都失败了。
A:可以这么说吧。后来有很多日之泉的球员也后悔,说“当时还不如签了,签了回来之后肯定能解决。你不签,大家都死在那了。”
五洲方面曾向其他企业求援,但无人伸出援手
Q:那么在15年初那会,当问题开始出现的时候,五洲都做了什么努力来解决问题呢?
A:最后五洲是这口气没有顶上来,但当时我们发现陕西的很多企业也不是特别支持足球这件事。五洲确实去找了很多陕西当地的大企业,但他们都没能伸出援手。我也劝过他们,你可以把股份稀释一下,跟新的投资者去分享,开始大股东不同意,但后来也松动了,但这些企业对于投资足球这件事都是画了一个问号,所以这也导致了后期的资金是越来越紧。说白了你这支球队没有最终注册下来,那后面的事情就没法谈了。这就造成了五洲的这次收购最终草草收场。很遗憾,真的很遗憾,大钱都已经付过去了,但就在这些小钱上五洲确实准备不足,造成最后的结果。
(图)陕西五洲俱乐部公布的球衣款式
Q:在五洲解散之后,我也看到一些报道说俱乐部内部有些混乱,事情找不到对接人,或者对于运营管理、包括联赛的注册准入知识有些匮乏。在您看来他们是不是有一些缺少经验的表现呢?
A:中间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我当初给他们做过一个简单的团队构架建议,但没有完全被采纳。对于一个新入场的企业来说,有很多东西需要储备,人才、管理经验等等,谁都不是从开始就会的。也赶上了足协的政策出现了变化,给他们造成了认知的不足。这赖他们吗?不赖他们。但是新的政策你是否能马上适应,这确实是需要他们去吸取一些经验吧。
Q:我们来总结一下,最后五洲没有注册成功、就此解散,您觉得归根结底他们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A:从客观的角度来讲,是因为资金在后期出现了问题,这是最直接的原因。还有一个间接原因就是在收购之前的准备不够充足,对困难的准备不够,没有完全预料到会出现这么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