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分析 | 整体防守(一):前场压迫
来源 | Total Football Analysis
作者 | David Seymour
译者 | 雪中抱薪人(公众号: 足球译语面面观)
一、作者自序
本文是整体防守六篇之首,着眼于球队整体战术,而非球员个体战术。实际训练中如有需要,可以指导个人技战术,但并非本次训练课的主要目的。
其次,需注意,文中观点仅是笔者个人想法,并不完全适合每支队伍或每个年龄段。不过,若能激发各位读者产生新想法,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合理的训练方案,笔者便是抛砖引玉、如愿以偿。生硬“复制并移植”文中计划,效果可能不如人愿:可能与心目中的比赛模型相矛盾,可能球队现有水平未达到练习要求、或早已超出计划设想达到的水平(计划难度不足,对球队无挑战性)。
(图)本赛季欧冠决赛,利物浦开局的前场压迫,极大限制了皇马的后场组织
二、训练课分析
前场压迫,是本系列首篇的主题。打造球队的防守队形,比如压迫,妄图一堂训练课就实现质变,无异于痴人说梦。压迫需要在防守站位练习时演练,或者贯穿一整个赛季都需要不断调整改善。
该系列文章将突出讲解整体防守各方面的要点。本节训练课分析,旨在使球员清楚意识到实施压迫的条件,理解如何通过压迫“延缓、阻止、诱导”对手(Delay, deny, dictate),而后有能力在实战中运用整体防守策略。
(一) 战术要点
通常,球队会在边路或中路发起压迫;随着对方攻势演进,我方回落本方半场防守,保护中路;而后,防守重心如何变化,具体随球路发展而变。训练课可以根据教练员战术设置作一定修改,但“延缓、阻止、诱导随手”原则要贯穿训练课的始终。
另外,不可忽视的是,中前场队员一旦意识到压迫条件充分,不仅要驱赶对方持球人,迫使对方攻势往预设方向发展,而且其他队员要及时横移且保持阵型紧凑,诱导对方传球进入特定场区。
(二) 4v2传抢
在正式进入本章节前,大家需要意识到:由于本次训练课包含大量加速、减速环节,如果球队一周有三至四堂训练课,就不应该把本次训练课设置在恢复日,这样球员才能全力以赴,保证训练强度。热身环节应包含加速、减速运动,加入多组冲刺跑,使得肌肉得到充分拉伸、准备好投入训练。
第一个项目很简单,但教练员要处理好“压迫和保护”的关系,懂得适时介入,带动球员思考如何意识到实施压迫的条件。当球员们落实上述要求后,便可加入进阶目标:寻找可以诱导对方传球进入的特定场区。
抢圈能帮助球员发现这片特定区域。为了达成效果,在4v2或6v3传抢练习中,每组人数要可控,使得每一位防守队员都能支援彼此。场区大小要适中,太小的话,防守方几秒钟的功夫就夺得球权,反之,防守方很难达成目标;同时,要使得控球方可以保持20次以上的传球,否则就无法呈现我们希望看到的效果。该环节如下图示:
首先,防守方行动要步调一致,彼此间要避免暴露空当,防止对方直传穿透防线。当然,为了鼓励控球方传球渗透,一次渗透,可算一分。
其次,防守队员要通力协作、分工明确:一人压迫,一人保护。
关于这些要点,教练员要懂得向球员提问“为什么?”,我们并不想看到控球方是受指令被迫传出渗透球的,也不希望任何一位球员跑个不停、一直上抢,实战中不可能长时间保持持续的压迫,防守球员会被调离正确的防守位置,对手将利用空当,直传穿透防线。
当球员们对自身的压迫和保护移动有信心,教练员应该提问:应该从哪边上抢持球人?正如上图所示,球转移后,角色变换:原本进行保护的第二防守人决定上前压迫持球人,而原本的第一防守人回收保护队友,而此时上抢队员应该从哪边上抢/面对持球人应该是怎样的身体朝向?理想状况下,假设队友刚在一侧进行逼抢,而这一侧的空间会更狭窄(防守强侧),上抢队员希望将持球人往这一侧驱赶(将球往狭小空间驱赶)。
最后,需要强调的一点,这种情形需要在一个尺寸稍微大一些的场区进行:对方控球,我方压迫的阵线被撕开了口子,我们该怎么办?取决于球员们的水平,怎样才具备实施上抢的条件,是需要讨论和评估的。总的来说,我们希望,当球员发现对方传球力度不足或过大时,或对方触球质量差或过于粘球,就应该坚决且有侵略性地上抢。而球传向某个特定球员,也可以是一个触发压迫的实施条件。但我们并不希望在训练中运用这种方式,以致给自家球员带来过多的压力,除非这名球员实力强劲,心态上能从容应对这种压迫强度。
(三) 6v4小场地对抗
接下来,就可以在球场意图实施压迫的特定场区上进行练习。比如,我们前场压迫时保持4-3-3阵型,那么我们的10号位球员(通常代指前腰)就应当支援锋线三人进行逼抢,局部就形成一个5v4对抗的情景。在这项训练中,球员们得以在贴近实战的情境中提升压迫和保护移动的质量。
应设置守门员的角色。如果压迫方夺回球权,便要在3-5秒时间内完成射门,尽可能贴近比赛情景。然而如果守门员不方便参加该项目,那么应该由一名教练员充当他的角色,而压迫方赢得球权后也应当在同样的时间限制内完成射门。
训练情景如下图所示。压迫方的底线上,鲜绿色标志筒摆成两个球门,控球方选择任意一个球门将球传进即可,门要设置得小一些,避免控球方贸然传球,促使控球方创造更好的传球角度。压迫方应有一名支点球员,给控球方施压,阻止对方向中路传球。
刚开始时,尤其是压迫方中锋没能有效驱赶、诱导控球方传球的时候,压迫方会比较难断球,更多是在防止控球方传球穿透他们的防线。
这种情景,我们就可以引入我们第一个训练要点:压迫方中锋需要驱赶、诱导控球方的传球。如果控球方后卫线四人完全没有受压迫,他们可以轻松地将球横向转移。如果中锋可以封堵控球方向另一侧的传球线路、驱赶控球方向一侧传球,就能为压迫方防守阵型横移、实施前场压迫争取宝贵时间。
如果压迫方是希望在中路而非边路设陷阱引诱对方,那么也可以依样画葫芦:不过,边锋上抢的角度应该是由边路向中路弧线移动,而且中锋要稍微向后退深一些。
由于断球后要在3-5秒内形成射门,那么教练员应该加入奖励机制,激励压迫方主动施压,而不是靠指令操控队员的行动。
压迫方底线的球门可以放在肋部半区(Half-Spaces),教练员应该给控球方设目标:如果中卫向小球门的直传,穿透了压迫方的防线,那么就算两分。
这样就可以保证压迫方会自发保持阵型的紧凑。边锋选位会更收中一些,压缩与前腰之间的距离,避免对方利用他们之间的空当直传穿透防线。然而,压迫方还是需要去预判对方分边的传球,由此迅速收紧边锋和前腰之间的距离。
如果要求边锋一直落实这一点,是很困难的,所以需要有替补球员可以随时轮换,保证训练质量。然而,还是有机会增强实施前场压迫的条件的,尽管,我们希望边锋能主动向前压迫持球人、封堵中路、将球向边路驱赶,但与之同时,球员们只要意识到,前场压迫一旦条件充分,就可以自行决定全力逼抢对方的时刻。
(四) 7+GKv6半场对抗
以下状况,可能需要教练员下场指导;同时,要鼓励压迫方自行解决潜在问题、对自身压迫体系的运转进行反思。在训练环节中,可稍作休息,诸如补水时间此类,实质是给球员们一个集体讨论的机会,自主思考如何改善前场压迫。
接下来的训练项目需要更大的场地空间、更多的球员参与,是上述项目的进阶。小球门可以放置在中线后,代替原来控球方进攻的标志筒小门。
该项目的球员参与人数可以有变化,但控球方最好还是守门员+四后卫+三中场的配置,压迫方至少三前锋+三中场。然而,我们可以给控球方安排一名目标中锋,或给压迫方安排双边锋或双边后卫等等,不用太纠结这些问题。当然,上了11人制对抗就需要和实战一致了。但是,为了确保压迫方能重复练习相似情景,练习应该由控球方门将发球开始,而压迫方应该在断球后8秒内完成射门。如此设置,可保证贴近实战,同时也激励压迫方主动逼抢。
不管你希望球队的压迫阵型是怎样,项目中的具体细节可以调整。对于水平更高的球队,可以不断提出新问题,引导他们探索解决方法。例如:
1. 压迫方面对对方双后腰,且本方十号前腰位置靠前、尚处于高位,该怎么调整?
2.控球方有四中场,压迫方该怎么办?
3. 压迫方无球侧边锋是否应该收中?
4. 如果压迫方中锋没有去驱赶对方持球人,而是选择盯防对方中路球员,10号位前腰该怎么办?
三、总结
本次教学分析目标,在于改善球队前场压迫时的队形,以延缓对手攻势,诱导对方将球传入我方设定的特定区域,从而阻止对方向前推进或夺回球权。训练课及相关分析,不过是一个基本架构,或者说是笔者作为一个教练员,将自言自语汇总提炼的观点罢了,没必要把它当宗教一般遵从,毕竟远远谈不上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