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分析|整体防守(四):低位防守

足球译语面面观 雪中抱薪人

作者 | David Seymour

译者 | 雪中抱薪人(公众号: 足球译语面面观)

来源 | Total Football Analysis

本次教学分析,旨在培养球队对低位防守(low block)的理解。谈及低位防守,通常会这么描述:某支球队防守落位非常深,很少在中前场压迫对手,经常让尽可能多的本方队员退至球后(Behind the ball,从球相对于本方进攻方向而言,球员的纵深位置与球相比,更靠近本方球门);对阵擅长控球的对手时,通常采取低位防守,坚决顶住对方攻势、伺机反击。

(图) 本赛季欧协联决赛,罗马面对费耶诺德下半场的进攻狂潮,退入低位防守

训练计划中,必须明确几个要点:低位防守时,顾名思义,首先要阻止进攻方射门得分。因此,无论对方是尝试连接性传球,还是送出直塞,都要防止对方传球打穿中路。理想情况下,也要避免对手轻松传中。整体的防守阵型,无论横向或纵向,都要步调一致、保持紧凑,尽可能压缩对方可利用的空间。

一. 6v5传抢

练习创造进攻过载(offensive overload, “过载”较之创造人数优势,更强调形成整体人员分布不平衡,牵制对方防守队员)时,很适合引入低位防守的主题,给防守方布置相对难一些的任务,阻止进攻方得分。

下图所示6v5对抗,场地中央标出的圆形区域,是防守方要保护的空间。防守方得球后进攻场地四周的球门,鼓励防守方争抢球权,而不仅是保护空间;进攻方丢球后要反抢,迅速夺回球权。

进攻方为了得分,要尝试传球渗透中央的圆形区域,而且需要有一名队友进行穿插,进入圈内接应传球。为了避免接应队员只是停留在中心圈内等球,可以设定三秒原则,迫使接应队员把握穿插时间。

这样的设置,使得防守方在无球状态下要保持观察,留心自己周边的进攻球员,注意其潜在跑动。下图示例,一名红色防守人,意识到蓝色进攻方的穿插跑动,收紧自己的防守站位,阻止对方渗透传球。

防守方要在场上保持移动、保护中路空间。圆形区域要设置得足够大,这样防守方便无法在圈外摆大巴,无法轻易封堵全部传球线路。理想状况下,防守方应当交错站位、连结有序,而并非单纯地跟球跑。

如果防线总被轻易穿透,对于教练员来说,是介入训练就防守站位进行提问的良机。比如,当三名球员在圆圈的前面,身后的两名队友能否和他们保持及时沟通,并确保拦截对方潜在的传球线路?

为了避免防守方只是停留在圆圈前、跟着控球方的传球而勉强移动,我们可以计算传球次数,控球方完成一定的传球次数,也能得分。当然,这不是说向圈内渗透前必须传够多少脚,而是另外一种得分机制。同时,又鼓励了防守方向持球人施压。比如10-15脚传球,相对多的传球次数,反而意味着:如果不主动渗透中心圆圈,单纯地圈外传球,是很难完成得分的。

这个项目能有效改善球员的防守配合:横向移动、观察周边,留心可能暴露的空当,以防被对手直塞球渗透,随时为队友补位、填补其防区……如上要点,必须在低位防守中落实到位。

二. 6v7+GK后场对抗

有限人数、贴近实战,重现本方后场(同时是对方的前场)频繁出现的情景。正如先前章节,训练时的防守,旨在阻止进攻方渗透场上某一特定场区,同时要确保贴近比赛情景,防守方不能落位太深。因此,如图,点球点所在水平线后,要保留一片区域。场区宽度可以直接取全场宽度,或者取18码禁区边线。进攻方可以从场区内任何地方射门,但在点球点后的区域内射门,进球得两分。

防守方不能退进点球点后的区域,鼓励防守方在这片区域之前完成防守;同时,蓝色进攻球员不能提前进入这片区域,否则教练员应判其越位。红色防守方一旦断球,发动反击,进攻对面的两个球门,择其一即可。

下图可见,我们将场区划分为五条纵向通道。本系列的第二、三篇文章,已经指出:“由五入三(Turn-5-into-3)”,防守人应占据离球最近的三条通道,形成紧凑的防守站位。

为了达成训练目的,可以引入两个关键短语:“摆动+保护”(shift & protect)“横移+屏蔽”(slide & screen),帮助球员理解前卫线如何随球横向移动、保护前卫及后卫的两线空间。

我们希望红色防守方压缩两线空间,使得蓝色进攻方难以通过中场;红方封堵传球线路,阻止蓝方传出直塞球。

下图可见,蓝方已经将球转移至一侧,而红方前后卫两层防线向球侧摆动,且保持在离球最近的三条相邻通道内。

防守方的中场球员应靠近持球人,向其施压,但不应离持球人太近,否则中路会暴露较大的空当。如图,红方防守站位就很好,压缩了持球人的空间,同时限制了对方向中路传球。

不过,如下图,球再次转移向另一侧,若要求红方中场球员再次横移,难免疲于奔命,同时也来不及阻止蓝方另一侧边前卫长驱直入。蓝方左边前卫获得充分空间,持球内切,直指球门。

此时,红方右边后卫可以向边路摆动,压迫持球人,但他与右中卫之间将暴露大片空当。不过,如果红方双线足够紧凑,离球最近的右边前卫能迅速支援后卫线,填补右边后卫留下的空当。

蓝色进攻方的中场应大胆穿插红方边后卫的身后空当,同时,后卫线要及时应对对方的穿插。

三. 11v11压缩场地比赛

经过练习后,后卫线、前卫线都知晓阵型横移时应如何协作,中场球员知道必要时应落位支援后卫线。中场球员要意识到:既要避免拉得太靠边,又要及时压迫对方持球人、避免让对方获得充分空间,但最重要的是阻止对方向中路传球、保护后卫线身前空间。

若上述要点都已领悟,就可以进入11人制对抗(视球员年龄段而言),防守方在这明显的进阶环节中学以致用。

如下图,蓝方控球,进攻阵型1-4-3-3;红方防守阵型1-4-5-1。如下图所标识经过点球点的水平虚线,类似越位线的设置。不过,如果场地足够大,后卫线懂得要压上前提,就不用设置这样的越位线了。

进攻方转移攻势时,教练员应提醒防守方及时向球侧横移。

防守方边前卫应主动压迫对方边路持球人,限制对方下底。同样地,边后卫也要准备好随时参与边路的逼抢。然而,防守阵型为了保持紧凑,还是要随球横移的(再次强调,“由五入三”,保持在离球最近的三条纵向通道内)。下图的红方前后卫双线,显然没达到上述要求。

可以加入这样的限制:除非每一名球员都向三通道收紧,否则只能有一名队员向边路摆动、压迫持球人,一旦另一侧的边前卫和边后卫已经内收中路,而左边后卫同理也应该向边路摆动。

当左边后卫向边路摆动,左中卫可能会支援防守、保护其身后,或者整条后卫线都向球侧横移。但是,类似先前例子,只要中前卫在纵向上与后卫线保持足够紧凑,他就应当主动填补后卫线的空当。

最后,低位防守要做到——化解进攻压力,你的球队不可能一直蹲坑摆大巴而让对方持续的狂轰滥炸。注意,当对手将球回传、转移攻势时,我方防线应及时压上,远离本方球门,同时保持阵型紧凑。

然而,很关键一点,阵型压上不能太冒进。如果压上得太快、急于压迫持球人,本方防线身后就会暴露大片空间,让对方有机可乘。如图,对于成熟的球队而言,进攻受阻时将球回传,是一个有效吸引防守方放弃低位防守的策略,若防守方主动放弃低位,对于此时的控球方应是喜闻乐见的事。

其次,防线迅速压上,需要防守队员步调一致,否则阵型很可能出现脱节,前卫线和后卫线之间出现大片空当,使低位防守的努力功亏一篑。如果,防线压上前提,能做到避免冒进、有条不紊,整个防守阵型就可以保持紧凑。

四. 结论

上述计划若能给各位同仁提供借鉴思路,与有荣焉。训练课最后,应向球员稍作总结:

1. 无论横向还是纵向移动,球队防守阵型应始终保持紧凑,并避免对方渗透中路;

2. 球员作为整体,步调一致地移动,设法限制对方传中;

3. 中场队员基本在中路活动,如果后卫线向边路摆动时出现了较大空当,一名中场应主动填补后卫线;

4. 阵型压上前提时,注意避免冒进、有条不紊、保持合适节奏,防线之间不能给对手留下大片空当。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