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换人怎么换,这个问题很重要
林苑
足球场的换人到底是门科学还是门艺术?《每日电讯报》的专栏球评人若纳坦-刘带您一探究竟。哪些英超教练不喜欢用完换人名额,哪些教练常常拖到不能再拖了才换人?
有时候,你很想改变场上的局势,却发现事与愿违……2004年欧冠半决赛首回合比赛,摩纳哥与切尔西暂时1:1战平,坐镇主场的法甲球队还少一人作战,蓝军主帅拉涅利准备趁势追击,于是他用哈塞尔巴因克换下梅尔奇奥特,胡特替下斯科特-帕克,但最后的结果却是摩纳哥连入两球,最终3:1取胜。据说回到更衣室后,某球员愤怒地质问拉涅利:“你xx到底想干啥?”
有时候,你的选择却可能带来奇效。同样是拉涅利,2010年的罗马德比,他率领的罗马队上半场0:1落后拉齐奥,“补锅匠”中场休息时出人意料地连换两人,下场的竟然是球队正副队长托蒂和德罗西。万幸的是,罗马下半场连入两球,最终2:1逆转取胜。
有时候,你坚持信任某名球员,什么调整都不做,效果确实会令你满意。2010年欧冠联赛四分之一决赛,拜仁慕尼黑与曼联狭路相逢,带伤上阵的里贝里下半场伊始与对手发生碰撞,但由于拜仁0:1落后,主帅范加尔决定继续将法国球星留在场上,随后正是里贝里帮助球队扳平了比分,然后德甲班霸在第92分钟由奥利奇完成了绝杀。
也有时候,你对场上的形势变化无动于衷,最后就只能吞下失利的果实。2012年5月,英超进入收官阶段,正在为第二年的欧冠席位拼争的热刺需要客场击败阿斯顿维拉。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急需进球的热刺迟迟没有做出换人调整,尽管他们的替补席上坐着迪福和萨哈这样的名将射手。第88分钟时,老雷德克纳普终于换人了,范德法特下场,上场的竟然是斯科特-帕克。热刺最终与阿斯顿维拉1:1战平,目送切尔西拿到了欧冠门票。
那么,问题就来了,究竟何时换人才最好呢?这个问题实际上没有绝对的答案。我曾经到一位主帅的办公室对他进行了专访,墙上贴着一张纸,标明了换人的最佳时间:59分钟、68分钟和77分钟。但如此标准的执教“窍门”最终没能拯救他的工作。
总的来说,不同的教练对换人的人员选择和时间把握都有着各自独到的见解。弗格森和范加尔都是敢玩命的主儿,而温格和罗杰斯尽管执教风格偏重进攻,但在换人方面却被认为是相对保守的,至少是换人的时机方面略显拖沓。上赛季对阵切尔西的比赛,温格甚至一个人都没换。赛后,教授耸耸肩说道:“我觉得场上的球员踢得不错,平衡就好。”
英超的教练中,最喜欢换人和换人最谨慎的分别是谁?谁偏好接近补时阶段才换人?谁敢于在中场休息时就做人员调整?让我们用数据来分析一下,我们选取了目前英超已在现球队执教至少20场的16位主帅(埃尔文、罗纳德-科曼等四人除外),以他们上赛季各项赛事的换人次数为样本,这16位主帅在826场比赛中一共做出了2250次换人。看看各位主帅的具体数字,毫不奇怪,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至少会用掉两个换人名额。是啊,为什么不换呢?再仔细瞧瞧哪些主帅每次都会用完三个换人名额呢?
使用换人名额的比例
穆里尼奥几乎总是换满三个人,事实上,葡萄牙人上赛季只有两场比赛没有用完换人名额,分别是对阵阿斯顿维拉和巴黎圣日耳曼,切尔西两场皆负。与诺维奇一役,穆里尼奥预感到金丝雀要起势,于是提前换上了威廉和阿扎尔,最终确保球队取胜。“比赛过程中我一点儿也不紧张,我能感知比赛的氛围,嗅到比赛的变化,甚至预感到进球的发生。这也是我为什么在1:0领先的时候也要让阿扎尔提前热身的原因,因为我发现对手起势了。”
斯旺西少帅加里-蒙克是另一位极少浪费换人名额的教头,不过他的前任米歇尔-劳德鲁普在任时却并非如此,丹麦名宿只有86%的场次会用完换人名额。与此同时,罗杰斯和兰伯特也属于不爱用光换人名额的主帅。对换人名额使用最极端的当属伯恩利主帅戴克,他浪费了手中超过30%的换人名额,如果你坐上了伯恩利的替补席,那么你替补登场的几率真的相当低。接下来我们看看替补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替补球员的效果
几个月前,Opta做了个有关中场休息时就换人会给比赛结果带来什么影响的研究。他们选取了1998年至今的所有世界杯比赛的数据,发现如果你中场休息时落后一球,然后下半场刚开始就做出换人调整的话,你最后取胜或者常规时间内追平比分的概率将从24%上升到40%。
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布雷特-迈尔斯教授的研究成果表明,足球比赛最佳的换人时间分别是58分钟、73分钟和79分钟。迈尔斯教授表示,如果你按照他给出的时间做出调整,那么你的球队在落后情况下最终反超或是扳平的几率将因此翻倍。
而BSports的丹尼尔-奥特曼(Daniel Altman)和StatsBomb的科林-特雷诺都发现那些替补登场的球员确实拥有比打满全场的球员更高的进球效率。想想埃尔南德斯和哲科这样的杀手吧,他们替补登场时的效率有时反而比首发时还高。当然,这主要是由于替补登场的大部分都是攻击型球员,他们在与对手拼争了大半场的后卫们的较量中会占据一些优势。
统计数据和球员体能状况必然下降的趋势足以证实这样一个结论:主帅们实在没有借口浪费手中的三个换人名额。及时进行换人调整不仅可以避免场上球员因为疲劳而受伤,还可以让教练员们更好地掌控比赛,争取赢球机会。不过,换人太早了也不行。
换人的时机
场上局势不利的时候,我们总会在心里催促主帅“快换人啊!”而当他们进入补时阶段才换人的时候,我们总会嗤之以鼻。阿德巴约效力曼城期间,就有段时间总是在伤停补时才能捞到出场机会,大概能有那么100秒的奔跑机会吧。
那么,我们选出的16位主帅做出第一个换人调整的平均时间是何时呢?我们排除了开场三十分钟不到就做出调整的数据,因为那样的情况一般都是因为红牌或是伤病被动做出的调整。第一次换人调整的时间又会给比赛结果带来什么影响呢?
一般来说,替补球员出场的时间越早,他们就有越充足的时间来改变比赛,阿勒代斯就是最深谙此道的教练。“大山姆”通常不到60分钟就会做出第一个换人调整。上赛季对阵埃弗顿时,阿勒代斯30多分钟就换下了卡尔顿-科尔;而迎战切尔西时,阿勒代斯甚至上半场未结束就连换两人。“没有人愿意上半场就被换下,但单纯从战术角度出发,我必须做出些改变,这就是我的工作。”阿勒代斯说道。
伯恩利主帅戴克则再次证明自己是个慢性子(你也可以说他最保守),他的第一个换人调整到来得相当晚。不过,最喜欢换人的蒙克和穆里尼奥做出第一个换人调整的时间可是大有不同,前者通常早早就换满三个名额,后者则没这么着急。或许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下换人时候的场上比分因素。
比分的因素
下图就展示了主帅在做出第一个换人时本队的状态,是落后、领先还是战平?通常来说,当本队落后或是迟迟打不开局面的时候,主帅都会更早地做出调整,为的就是尽快改变场上的局势。老雷德克纳普和佩莱格里尼都加入了阿勒代斯的行列,球队无法取得领先时,他们都会在55分钟前就做出第一个换人调整。而马丁内斯和温格都属于比较保守的,即便本队落后,他们也极少在60分钟左右就换人。
穆里尼奥的换人则最为典型,当球队领先的时候,他更愿意相信场上的球员;而当本队局势不利的时候,他的换人相当果敢。“怎样换人其实是你如何阅读比赛的体现,你不可能在赛前就规划好换人,因为比赛都是不可预测的。”除了上述的图表,我们还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
(1)平均而言,波耶特对第三个换人名额的使用时间(79分钟)要比其他主帅都要早;出手最慢的不用猜了,还是伯恩利主帅戴克。
(2)波耶特还是最喜欢同时更换两名球员的主帅,他有三分之一的比赛都这么干过;最墨守成规,一张牌一张牌出的是加里-蒙克,他只有5%的比赛曾经同时更换两名球员。
(3)最喜欢中场休息时就换人的教练是谁?老雷德克纳普,他有35%的场次在下半场刚开始就做出了调整;排名第二的则是阿兰-帕杜,纽卡主帅有30%的场次在下半场开始就换人。而戴克当然是最不喜欢中场休息就换人的教练,他只有5%的场次半场就完成换人;其次是温格,教授只有11%的场次在中场休息就换人。
结语
首先,如何换人怎么换并不是衡量教练水平高低的指标;此外,你还需要考虑到有些主帅的手里是否有好的替补可用。比如上赛季最后阶段,切尔西作客安菲尔德2:0击败利物浦一役,蓝军的大巴虽然摆得好,但罗杰斯何尝不想派个奇兵上场?只是红军的替补席真的无人可堪大用,而穆里尼奥先后派上场的加里-卡希尔、托雷斯和威廉最终帮助球队取得了胜利。
至于主帅的个人偏好问题,每个人确实有各自的战术思路和执教理念,主帅们在做出换人决策的时候通常都要考虑如何规避风险,如何让本队的收益最大化。毕竟,不是说早早换人就一定能取得胜利,迟迟不换人也未必就一定输球。通常来说,主帅们还是更愿意相信自己选择的首发阵容,他们也更希望看到场上的某个球员能在几分钟内突然灵光闪现,不然,赛后媒体们又该批评他选错了人了。所以无论主帅们到底何时换人,是早还是晚,换人究竟会对比赛带来什么影响,其实不仅要看主帅是否相信队员,还要看他对自己的选择究竟有多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