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圈中也有足球:格陵兰岛的故事
立夏到了
坐落于寒冷的北极圈中,在因纽特人为主,世界人口最稀疏的国家里,足球这项运动是如何开展的?让我们讲一个格陵兰岛的故事。
(图)格陵兰岛外貌。
格陵兰岛是个与冰雪覆盖、异常寒冷相伴的国度。虽然它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但是仅有57000名常住居民,使其成为了地球上人口最稀疏的国家。以格陵兰因纽特人为主,格陵兰丹麦人为辅的常住人口日常用语是丹麦语或是格陵兰语。 坐落于北大西洋,格陵兰岛是丹麦王国的一部分,同苏格兰以西的法罗群岛一样。由于各散落分布的定居点距离遥远,格陵兰岛上几无道路,这样的情况自然会让足球运动的开展变得异常困难——话说回来,这样看来,足球人口超过总人口百分之十就太引人注目了。
事实上,足球是格陵兰岛的国家运动。1958年格陵兰岛进行了第一届锦标赛,1971年成立了格陵兰足协(GBU)。 近年来,随着一块人工草地球场在卡科尔托克(格陵兰岛南部小镇)落成,足球这项运动在这个国家平稳发展着。
(图)卡科尔托克的人工草地球场。
自从1989年开始,格陵兰岛国家队就开始参加“岛屿足球杯”——那次巡回赛,他们闯入半决赛,以第四名完赛。过去几年,格陵兰岛在这项赛事中表现越来越好。在2013年的比赛中他们获得亚军,最终输给了东道主并且是国际足联成员国的百慕大群岛队。像这些成绩,让格陵兰岛足协坚定了格陵兰岛人民的愿景,那就是球队能在更高级别国际足球比赛中登场。
(图)2013年“岛屿足球杯”,格陵兰岛获得亚军。
然而,仅仅是在格陵兰岛上踢足球就比看上去的要艰难。举国整年冰层覆盖,一年仅有三个月可以踢球。进一步说,由于相隔范围之广,从一个定居点到另一个,需要坐飞机或轮船,国家队的训练异乎寻常的昂贵。再把格陵兰岛的偏远地区,放在已列的一长串难题里,就会又出现新的问题;而同时机票的平均价格都在1000欧元左右。
这些复杂的情况部分解释了为什么国际足联始终拒绝为格陵兰岛提供一个成员国的席位。他们说,尽管格陵兰岛在2001年成功举办了一场高水平的比赛,吸引了国际足联决策机构的目光,但是对国际足联来说,这些理由还不充分。
格陵兰岛上的锦标赛,由于俱乐部之间的距离太过遥远,只能在几天里面进行比赛。地区间的淘汰赛先于大型巡回赛之前进行。但是,如果有国际足联的成员国资格,同时又有稳定的现金流,那么是不是可以确保,通过长时间的比赛,决出一个格陵兰岛冠军呢?
如果有国际足联的成员国资格,那是不是可以保证格陵兰岛国家队可以参与比“岛屿足球杯”更高等级的比赛呢?如果国际足联同意格陵兰岛的请求,让它成为和刚刚变成国际足联一员的法罗群岛一样适格的国家 ,那么该国的足球运动一定会更进一步的。
这些日子,格陵兰岛足协并没有强求要获得国际足联的成员国资格。是不是因为他们对现状满意,抑或是他们觉得只关注明年在海峡群岛泽西举办的“岛屿足球杯”就可以了?我们不得而知。
(图)2015年“岛屿足球杯”在海峡群岛泽西举办。
但是,由于有像尼古拉斯-卡祖曼和约西-斯凯德这样的球员在丹麦知名球会中效力,这个模式是不是格陵兰岛足球前进的方向呢?虽然呼吁让格陵兰岛的队伍参与丹麦的比赛的的声音犹在,就像格恩西岛足球俱乐部在英国比赛一样,但是目前看上去这还不可行。毕竟,如果格陵兰岛已经为派支队伍参加“岛屿足球杯”而抓耳挠腮了,那么又怎么可以寄希望一家格陵兰岛的俱乐部每隔两周派一支18人的队伍去丹麦呢?
在这样一个一年大部分时候,由于极端气候原因,寸草不生,足球变得不可能的国家,足球的影响力却不可估量。他们不但孕育了一个国家间的巡回赛,他们还有一支国家队。在困难重重,土地广袤的格陵兰岛,足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至少,足球已经起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