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老特拉福德那脚无解电梯球,开启了C罗追求完美的十年

10年前对阵朴茨茅斯之夜,C罗的无解电梯球破门燃爆了整个老特拉福德球场。从很多个角度来看,这粒电梯球都是完美的。在人们的一片赞美声里,《planetfootball》的作者汤姆-维克多却从这粒进球中发现了更深层的意义:他认为正是这粒完美电梯球所树立的标杆,让电梯球风靡了世界足坛。而对于C罗本人而言,这粒进球的意义可能更大,正是他努力再度达到完美的十年,让我们邂逅了如今这位伟大的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
完美的电梯球:2008对阵朴茨茅斯之夜,开启C罗追求完美的十年
2008年,C罗在曼联对阵朴茨茅斯的比赛中打进了一粒电梯球,这不仅仅是一个美妙的进球,它还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自打踢进那粒任意球以后,这位专家级的“扑克牌高手”一直都在引领着自己的牌场对手们发起一场场挑战电梯球的竞赛。
2008年1月30日,老特拉福德人山人海,在众多红魔球迷面前,C罗上演了自己在足坛永不磨灭的精彩表演。对于一位职业生涯充满了如此多无可比拟成就的巨星来说,这种说法听起来很奇怪。但我可没有夸大其词,那天晚上C罗绕过戴维-詹姆斯的完美任意球改变了他自己和其他许多人的足球生涯。
(C罗的这粒任意球在很多人看来都是最完美的电梯球)
在那个寒冷的1月份晚上,C罗的这粒任意球帮助曼联把整场比赛的比分定格在了2-0。这不是C罗的第一粒电梯球进球,更不是葡萄牙人的第一次如此尝试,这粒任意球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为以后的10年定下了一个基调。
这种任意球的风格可能不是最有效的,也不是最让人赏心悦目的,但自贝克汉姆式弧线流行以来,它却可以说是人们最乐意去模仿的。尽管这一种类型的定位球并不是没有瑕疵的,但这些瑕疵也是使皇马前锋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球员之一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意球大比拼:贝氏弧线、香蕉球和电梯球对比,电梯球进回报很低
我们为什么要这么说?好吧,让我们从基础开始讲起。贝氏弧线之所以常被人们复制,其原因就在于——即使你复制的不完美,你照样可以进球。看看帕耶对阵利物浦时踢入的这粒任意球吧,门将只能无可奈何地看着皮球从指尖划过。
(帕耶的弧线令门将无可奈何)
最棒任意球类型的排名中也一定少不了另外一种标志性的弧线——罗伯特-卡洛斯的香蕉球。为什么人们对这种球的拷贝这么少呢?答案就是:即使你把皮球的弧线踢出来了,你仍然需要一点点儿运气。我们可以看看前曼城球员迈克尔-塔纳特的这脚尝试:他的任意球连贯得近乎完美,精准地达到了德国人想要的目的,但最终能进球还是要依赖于对方的那位状态不稳的门将。
(迈克尔-塔纳特的香蕉球)
电梯球则有所不同。它几乎就像足球本身的运动一样,这是一种奖励少而乏味,而失败司空见惯的任意球踢法。根据去年10月份的数据统计,C罗在皇马期间的任意球进球率堪堪刚过7%,而据说他在葡萄牙国家队和曼联时期的数据和这个并没有太大的不同。C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任意球专家之一,他的任意球技艺久经磨练和球场上的考验,但他从电梯球中收获的回报却只能用微不足道来形容。
但这种极低的回报率没并有吓走那些希望比肩巨星的模仿者们,他们的想法或许是“也许我踢的电梯球就不是这样的”。于是,其他人无数次地尝试模仿这种任意球风格或踢法,C罗本人这些年也在继续着自己的尝试。到底包括C罗在内的人们为什么这样热衷于罚回报率并不高的电梯球呢?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了解C罗这个男人。
(14年世界杯巴西队大卫-路易斯的进球,神似C罗无解球)
低回报与跟风:罚电梯球就像是一场赌博,C罗的完美一击引领了赌场的潮流
C罗为皇马打入了很多粒进球。请注意,我指的是所有进球,他目前为皇马打入了424粒进球,但只有不到10%的进球来自于任意球。这大概与鲁尼的左脚进球占比或者马赫雷斯的头球进球占比相同。
在比赛中,C罗所罚的任意球被一次次地踢到人墙或者飞过横梁,他在皇马期间所没罚进的任意球次数已经接近400次了。不过,C罗不会对这些失败的数据感兴趣。他总能在比赛中找到更好的进球机会,在90分钟的时间内皇马也有足够多的其他天才们可以创造大把的破门良机(就像C罗在英格兰身穿红魔球衣的时候一样)。
(C罗在西甲赛场尝试罚任意球301次,进球20个,进球率6.6%;在欧冠中尝试106次,进球10个,进球率9.4%;合计共尝试407次,进球30个,进球率7.3%)
然而,那些电梯球的其他尝试者却很少能有同样奢侈的机会。对于皇马之外的许多球队来说,定位球可能就是他们球队最好的破门机会,此时选择踢电梯球就相当于选择大概率地将球打在对手脸上或者人墙中最近的人身上,选择了一种更低的回报率。但即便情况是如此,违背常理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那些电梯球的追随者们似乎被C罗鼓舞,他们也在一次次地尝试电梯球这种任意球风格。
C罗和电梯球的追随者们之间的关系有点像一位熟练的扑克牌玩家和他的牌友。C罗会先向牌友们展示出一张虚张声势的牌(类比于电梯球没有踢好),然后在下一手牌的时候他会马上出一张你意想不到的更大的牌(类比于罚进的漂亮电梯球),这就会让牌友们为此迷惑。于是,那些人可能也会慢慢地放弃他们前面数个小时的推理和积累的常识,转而参与到虚张声势和猜牌的牌路中来。
(2017年12月16日,东亚杯郑又荣的电梯球为韩国反超)
再打个比方吧,这些电梯球的追随者们非常擅长于踢足球,但C罗给他们的却是在海滩边小摊买的99便士便宜皮球。于是这些人们聚集了起来开始欣喜地用这个皮球踢比赛,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如果连这个球都踢得好那就有的炫耀了。
而且,就像最好的扑克牌手一样,C罗的唬牌战术总是奏效的。当然,极个别场合也有一些牌场对手会因为深思熟虑的一博而得到奖励,但这些罕见的场合绝不足以证明C罗本人也必须要在(罚电梯球)这条道路上一遍又一遍地走下去。
巅峰后的不断尝试:不完美的电梯球,完美的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
以上说的好像都是电梯球的反面,然后我们还有另一种看不见的正面:C罗自己。
你可能会对他反复尝试他尝试了很多次的电梯球策略感到困惑,你认为C罗应改换个策略?不,你只是在错误的地方寻找答案罢了。C罗所参与的不是那种不断改善以获得完美的成功者游戏,他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在于——他一直都在不断地尝试。
(C罗一直都在不断地尝试)
对阵朴茨茅斯时的那脚任意球基本上是完美的。当皮球划过空中时它的速率可以让大卫-詹姆斯做出预测,但他来不及反应。皮球运行的方向尽可能地靠近了上角,而在最后挂入球网的时刻它还在向右方飞行。对于这粒无解的电梯球,即使守门员做出了飞身救球的动作,他也会立刻认识到这是徒劳的,他离扑救到这个球差的太远了。即使是完全复制这粒任意球也将是一项巨大的成就,但是你要改进它是非常困难的,这会困难到让人感觉几乎不值得去尝试。
(C罗标志性站姿)
然而,C罗一次又一次地走向罚球点来,他用同样的战斧式站姿,从右边、左边或者中间的位置一次次地罚起了电梯球;无论距球门30码、35码、45码,还是禁区的边缘,到处都有C罗电梯球飞过空中的轨迹。C罗就是一位永远不会安于现状的球员,他总能在别人都止步的情况下看到前进的空间,正是这种态度让他在曼彻斯特和马德里重新升级了自己,他永远都会将自己的现有能力最大化的利用。
当评论员和专家们抱怨那些被踢到人墙或者场外的任意球时,他不会退缩;当人们谈论罚电梯球是多么需要好的运气时,他不会退缩。对于C罗来说,所谓运气那只不过是只会发生在他人身上的童话故事罢了。当他的尝试失败之时,他只会认准一件事情——自己需要更努力地工作,更多地练习。这就是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这就是他的这种态度。
(让我们再欣赏一下C罗那个无解的电梯球吧)
在打入对阵朴茨茅斯的任意球后,C罗本可以一遍遍地看自己的进球回放,认定这就是自己电梯球的最高成就,认定这就是自己任意球技术的巅峰,但他没有那样做。事实上,这很好地解释了一件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那位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之所以如此伟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