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坛新趋势:多俱乐部持有者
Uesugi
多俱乐部持有人(multi-club ownership)指的是一个个人或者由一个组织,拥有一家以上的足球俱乐部。人们花费大量的金钱从各家俱乐部主席手里获得俱乐部的所有权的初始目的多种多样,但是最后的落脚点只有一个——收益。
从我们找到的文档中发现,最早的一个多俱乐部持有人的先例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家名为ENIC的公司收购了大量足球俱乐部的所有权,其中包括托特纳姆热刺、巴塞尔、格拉斯哥流浪者、雅典AEK等多家球队。这家公司对于足球本身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他们就希望像投资股票一样,期待球队的价值在未来增加,而不是为了入主俱乐部管理球队的日常事务。现在他们还控制着热刺队85%的股份。
但是说起真正意义上的多俱乐部持有人,我们还是要把时间拨回到1986年。
【波佐家族】
在1986年,詹保罗-波佐买下了意大利的乌迪内斯俱乐部。在刚刚入主球队的时候,乌迪内斯的日子并不好过,他们被卷入到一系列假球案当中。然后他们保级失败惨遭降级,再之后的几年里他们也是一直扮演着意甲意乙升降机的角色。而到了1993年,詹保罗的儿子吉诺-波佐接手了这家俱乐部,也正是这位少东家让乌迪内斯真正取得了进步。
但是波佐家族在当时并不是特别富裕,至少在意大利顶级联赛范围内他们还没办法与那些富裕的大球队竞争。而吉诺的想法很与众不同,他想要建立起一个遍及全球的、庞大细密的球探网络,这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也没有人真正做过这样的事情。
吉诺的想法是要在其他俱乐部之前抢先发现那些天才球员,并把他们带到乌迪内斯让他们正式走向巨星之路,这将有利于让乌迪内斯在意甲站稳脚跟,并为球队招揽来很多的球迷。这样的做法看起来的确出自商人的手笔,但是确实能够让乌迪内斯获利。而且之后他们还可以把球员卖掉来获得大量的利润,根据《转会市场》网站的信息,他们的“淘宝”行为斩获颇丰。
比如汉达诺维奇、桑切斯、伊斯拉、因勒、坎德雷瓦、阿萨莫阿、多塞纳、贝纳蒂亚和费雷拉,这些是乌迪内斯近年来在转会市场上的得意之作,这9名球员当年乌迪内斯花了750万英镑就得到了,而之后卖掉他们,光现金他们就斩获了1.21亿英镑,还不包括交换来的球员,比如贝纳蒂亚转会罗马,红狼除了拿钱之外还搭上了尼古拉斯-洛佩斯;这名球员现在被乌迪内斯租借到维罗纳,后者可以以1500万英镑的价格买断他。除了这九名球员外,吉安、蒙塔里、比埃尔霍夫也是他们发掘出来的优秀球员。
对于乌迪内斯来说,这样的好处不仅仅体现在俱乐部的财政报表上,在球场上他们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最近10个赛季乌迪内斯六次进军欧战,在11-12赛季他们更是取得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意甲第三这样的好成绩。
然而,尽管这样,乌迪内斯的经营模式仍有漏洞,比如说他们招募来了很多的球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小甜菜都有机会进入到他们的一线队,有很多球员浪费了自己的天赋,他们试过将球员外租,但是这也不能保证他们的一线队出场机会,这样的球员没办法发挥自己的潜力。因此詹保罗和吉诺这对父子也开始考虑这一点,希望球队能够纠正这样浪费人才的错误。
苦思冥想之后他们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就是在另外一个国家再买一个球队,来解决本队人才过剩的问题。而且他们还不想花费太多的金钱在这个新俱乐部上,于是他们决定去购买一家国外的低级别联赛的球队,并且帮助这家球队向上升级。于是在2009年,当时在西班牙第三级联赛挣扎的格拉纳达队进入了他们的视线,这支球队当时也深陷财政危机,于是波佐家像天使投资人一样入主了这家俱乐部。
在新老板治下,格拉纳达的第一个赛季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了帮助这家球队实现重建,他们从乌迪内斯队租借了10名球员,这显然成为了他们的关键战力。于是那个赛季他们升入到了西乙联赛,然后他们又从乌迪内斯租借来了6位球员,其中包括现在效力马竞的西凯拉。这次他们再接再厉,一口气升入了西甲联赛。
波佐家花费了多少钱购买格拉纳达我们没有一个明确的数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不会是一笔太大的数目。而且他们也获得了巨额的回报,购买这家新的俱乐部意味着他们有了新的青训学院,而且他们可以专收一批讲西班牙语的球员,从而他们在南美洲寻觅球员时有了更广阔的空间,以前那些没有兴趣去意大利的小甜菜可能会欣然选择去西班牙。
而且,升上西甲意味着球队能够从转播权中获得一大笔收入,虽然在西甲转播权分成最大的一块蛋糕被皇马巴萨这样的顶级球队分走了,但是格拉纳达也能在里面赚上一笔,据可靠信息,在12-13赛季格拉纳达的电视转播权收入估计会有1200万欧元左右。
但是以上这些对于波佐家来说都不是主要收获,他们最主要的目的——让他的球员们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这一点已经达到目的了。在西甲,格拉纳达踢了3个完整的赛季,他们已经取得了800万欧元的转会利润,而且这支球队现在还有一批优秀的年轻球员,他们会在未来几年登陆到更大的俱乐部,比如哥伦比亚的后卫穆里略,这个赛季他有着不错的发挥,22岁的他已经为哥伦比亚国家队出场4次了。
现在波佐家已经找到了这种商业运营模式的模板,下一步就是如法炮制了。这一次他们把目光放在了英格兰,要知道英超的转播收入分配额可是高得惊人,一个赛季下来电视转播权收入最少也会有几千万英镑,对于波佐家来说这笔钱不算是个小数目,于是他们决定入主沃特福德。
和格拉纳达一样,这家球队现在也是财政吃紧。而同时,沃特福德队在培养年轻球员方面向来口碑不错,本-福斯特、克莱维利、汤森以及阿邦拉霍都有在这里租借效力的经历。而且他们的青训系统也很不错,他们习惯于售出自己带的优秀青训球员以换取利润,比如阿什利-扬,可以说沃特福德队的各方面条件都符合波佐家的期望。
于是在2012年夏天,波佐家花费大约1200万英镑入主沃特福德,在那个夏天,有一大批球员来到了这里,其中12名球员来自乌迪内斯,2名球员来自格拉纳达。而由于英格兰联赛对于租借球员的上场人数有限制(在一个比赛日阵容中,只能有五名租借效力的球员),他们本以为这样的行为会使得英足总在这个问题上作出让步,但是他们失算了,最后他们不得不选择以永久转会的方式签下几名球员。
沃特福德在波佐家族入主后的第一个赛季打到了英冠第三位,但是在升级附加赛中他们功亏一篑,而第二个赛季他们只取得了令人沮丧的第13名,现在沃特福德的阵容实力是波佐家族入主以来的最高峰,他们将很有希望在下赛季杀进英超联赛。
如果沃特福德队成功登上英超联赛,我相信波佐的球员网络会为沃特福德队带来更多更优秀的球员,也许会有更多来自格拉纳达或者乌迪内斯的球员从这里登陆英超,在乌迪内斯队里现在有一些边缘球员都很不错,比如说布鲁诺-费尔南德斯,他会在英超有着更好的发挥。
你也许想知道为啥波佐家族能找到那么多优秀的、却没能被其他俱乐部发现的球员,是否他们有一个天才的球探系统呢?讽刺的是,他们的球探网络成功的秘诀可以归结为一个——钱。也许全世界没有谁能够像波佐家族一样在球探网络上这么烧钱了,在全世界他们有将近50个球探点,而且都设置在那些水平较低的国家联赛中,比如说如果你在巴西设立球探点,那么你为了获得某些球员遭遇的竞争压力肯定要比在智利挖人大,同时也将提高他们获得球员的初始成本。
这样一来,他们又在一个大区域设置一位首席球探,然后他们会进一步考察下属们推荐上来的球员,所有的数据又会被发到波佐家族的总部汇总。那些可以低价拿下的球员将会被他们列入到名单之中,如果他们的球队里有人要转会,他们就会在这份名单里找寻一个合适的替代品人选,通常这笔钱只是他们转会收益的一小小部分。这是个很聪明的运营方式,而且他们还可以辅助新加入的俱乐部,比如现在的沃特福德。未来还会有新的濒临破产的球队进入到他们的视野当中。
【红牛集团】
2005年4月,能量功能性饮料大厂兼大体育集团红牛收购了奥地利俱乐部萨尔茨堡,并将俱乐部重新命名为萨尔茨堡红牛队,并且将球队的主场改名为红牛体育场。这样的行为激怒了球队的球迷们,这也使得很多原萨尔斯堡队的球迷不支持新的红牛队,他们的一个球迷团体甚至以俱乐部原来的名字组建起了一支新的球队,现在这支球队还在奥地利的第三级联赛打拼,每个主场的上座率也不过1000多人。
尽管球迷们反对新的萨尔茨堡红牛队,但是这支球队在新的老板入主之后一直在蓬勃发展,最近9个赛季他们拿到了5个联赛冠军,剩下的4个赛季他们也都是联赛亚军。而萨尔茨堡红牛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财大气粗,奥地利联赛的球队普遍都是小本经营,而且他们只有一个欧冠席位,因此萨尔茨堡红牛队很容易地就能利用资本优势来对奥地利联赛形成统治,而且几乎年年都有欧战踢。
根据《转会市场》的信息,萨尔茨堡红牛一线队总身价为5315万英镑,而奥地利联赛全队身价第二高的不过才1870万英镑,因此我们可以断言,萨尔茨堡红牛队对于奥地利联赛的统治地位短时间内难以撼动。
在入主萨尔茨堡一年之后,红牛集团再度出手,这次他们的目标是美国职业大联盟的新泽西都会之星。入主之后他们将球队更名为纽约红牛队,球队的主场名没有当即变更,直到2010年,他们才迁入了新建成的红牛竞技场。但是不幸的是,纽约红牛没有像萨尔茨堡红牛那样在奥地利联赛里呼风唤雨,最近几个赛季他们总是在季后赛中折戟。但是他们为美国带来了很多足球明星,比如亨利,还有蒂姆-卡希尔。他们促进了足球在美利坚的普及,在美国,近年来球场的上座率有增无减,我们可以相信,在未来纽约红牛还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红牛集团最近一次在足球界的收购是在2009年,他们买下了德国的SSV Markranstadt队,并将其更名为莱比锡红牛队,当时这支球队还是德国第五级联赛的球队,红牛集团为其提出了10年之内冲上德甲的目标。这五年来他们正在朝着这个目标高歌猛进,过去的五个赛季里他们连跳三级,现在他们在德乙积分榜上位居第六位,距离榜首也不过是六分之遥。
但是对于这支球队来说,他们的前景并不太乐观,因为他们有着很多的反对者,他们一度被德国球迷视为全民公敌,当初更名时由粉转黑的球迷也不少,球迷的抗议或许只是暂时的。不过他们有着一个共识就是——莱比锡足球需要重振雄风,在俱乐部升上德乙之后,很多过去反对更名的球迷也回到了球队的主场。
除了这些,红牛集团至少还握有两家球队,一个在巴西一个在加纳,他们的运作模式在商业上已经被证实是可行的,而且在未来他们还会寻找更多的球队。
和波佐家族一样,“红牛们”之间也有球员的流动,但是规模不是很大,过去的5个赛季里,有四名球员从萨尔茨堡红牛加盟莱比锡红牛。相反他们更多的还是从各自国家选拔优秀人才,在必要的时候他们更多还是从别家俱乐部购买需要的球员,他们更倾向于选拔那些年轻才俊,根据莱比锡红牛和萨尔茨堡红牛的足球总监说,他们考察的球员大都是在17岁到23岁之间。
而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红牛集团不采取类似波佐家族的运营模式呢?我认为这是因为他们对球队在转会市场能够取得多大的转会收益并不感兴趣,他们在意的是利用球队的声望扩大自己的品牌影响力,他们有着富可敌国的经济实力,想建立起一个覆盖全球的球探网络实在是易如反掌,尤其是他们现在已经“渗透”到了很多国家。
但是他们不必担心球队的财政状况,也不必担心没钱为球队购买那些天才的球员。他可以很轻松地让莱比锡红牛升上德甲,也可以轻轻松松让萨尔茨堡红牛在奥地利联赛称王称霸,纽约红牛队夺得美国大联盟冠军也只是时间问题,而现有的球员既没有能力让五大联赛的顶级球队看上眼,也不会委身于下一个红牛集团的目标球队,那还费什么劲呢?
也许未来他们会对这样的运营模板做出更改,我相信他们的终极目标是在顶尖足球联赛里有他们品牌的身影,但是在某些国家这样做或许行不通,比如在英格兰,赫尔城的老板想要给俱乐部改名结果弄得天怒人怨,他最近也不代表宣布放弃这个计划。当然他们或许会有法子来钻这个空子,比如当年在莱比锡,我们声称莱比锡红牛(RB Leipzig)中的那个RB不是代表红牛(Red Bull)而是草坪球运动(RasenBallsport),因为德国足球对于俱乐部广告有着严格的限制。
【罗兰-蒂萨特莱】
罗兰-蒂萨特莱是比利时的亿万富翁,在今年一月他收购了在英冠联赛打拼的查尔顿队,这是他入手的第四个足球俱乐部,之前的三支球队是比利时的标准列日队、德国的卡尔蔡司耶拿队(FC Carl Zeiss Jena),西班牙的阿尔孔科队。另外他的儿子还是匈牙利的新佩斯(Ujpest)队的老板。在波佐家族和红牛集团建立起自己的足球帝国之后,蒂萨特莱也开始经营起自己的足球事业,2011年夏天他第一次出手,就购买了比利时的标准列日队。
蒂萨特莱手下球队之间的网络似乎还没有建立起来,球队之间的人员流动很有限,在过去两个赛季,只有五名球员从列日队加盟他其他的下属球队(包括新佩斯队),不过今年入手的查尔顿是个例外,一年之内查尔顿就从标准列日队先后弄来了7名球员。而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在刚刚入主查尔顿以后,他卖出了很多队内的核心球员,这使得查尔顿的战绩一路下滑,于是他紧急从列日队弄来了一批救火球员,以保证球队能在13-14赛季英冠联赛中保级成功。14-15赛季他们开头打得不错,但是他们不被看好能进入升级附加赛。
他其他的球队也没能惊艳到世人,卡尔蔡司在上赛季的德国第四级联赛中位列第三位,现在他们位列联赛第四,距离第一还有7分。在收购查尔顿的几天之后,阿尔孔科也列入到了他的名下,在他治下的第一个赛季里,他们拿到了西乙第九,距离附加赛资格有4分的差距。如果上个赛季他们成功升上西甲的话,蒂萨特莱在转会市场上的运作将会非常有趣,事实上他常常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卖出队内的天才球员。
在他接手标准列日之后,他低价卖掉了很多球星,比如维特塞尔(800万英镑),本特克(不超过100万英镑)还有德福尔以及曼加拉(都是500万英镑)。今年夏天他又卖掉了巴舒亚伊和埃泽吉尔,这对年轻的锋线组合上个赛季为列日队贡献了28粒进球。结果卖出这两位前途无量的球员,列日队一共才收到1100万英镑的转会费,这个赛季标准列日战绩不佳,18场比赛仅仅赢下了8场,不得不说简直活该。
红牛集团和波佐家族都希望自己所有的俱乐部能够取得成功,尽可能达到最高竞技水平。我们很怀疑蒂萨特莱是不是这么想的,在购买查尔顿前夕他接受采访时说:“不能排除这一点——有些查尔顿的球员会被卖到标准列日队打欧冠联赛。”在我看来这套说辞无非是想说他不在乎除了列日队之外任何一支球队的财富缩水,他很乐意让这些球队的明星球员来到列日队打比赛。
这样看来或许年年流失球星的标准列日会是最终受益者,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也许蒂萨特莱对于他的足球帝国有着庞大的计划,但是之前的经验证明,一个好的商人不一定就是一个好的足球俱乐部管理者。如果我的主队是他掌控,我会感到不寒而栗。
【其他人呢?】
上面提到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未来还会有很多人以及组织加入到这个行列,曼城的老板建立起了一个名为“城市足球小组”的组织,未来他们可能会有所动作,曼城很可能会是他们计划中的核心,但不排除他们还会买下其他世界级的俱乐部。
他们已经建立了纽约城和墨尔本城俱乐部,因为美国或者澳大利亚的足球运动已经很普及,他们希望能够从这种高普及率中获益,同时培养出新的足球人才。这样的运营风格或许与他们过去疯狂洒金的习惯很不一样,要知道自08-09赛季以来他们已经为曼城花掉10亿英镑的转会费了。
【多俱乐部持有人的未来】
我相信,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多俱乐部持有人出现,在这一方面投入的金额也将逐年增加。不论是像波佐家族这样靠培养年轻才俊赚钱还是像红牛这样宣传企业品牌,越来越多的人和企业会投入巨额的资金来从事这一行业,原因很简单,有利可图。
而这也会使得球员的转会费水平进一步上涨,但是我们应该更多看到的是这对于足球的帮助,越来越多的俱乐部开始投入大规模的资金去建设球队网络。他们已经发现,如果收购一位14-17岁的小甜菜可以只需要花上很少的一笔钱,但是一旦他的职业生涯在之后腾飞了,在未来他可以进入到球队的一线队里,而在成长的过程中,当他需要外租去其他低水平联赛球队效力,以获得更多出场机会时,借入球队的教练水平以及比赛水平往往会影响到他的成长,而如果这个球队和主队是同一个老板所有的,那么这个风险将会得到控制,而且他的成长也可以得到密切监测。
而同时,大企业的投资能力也在上升,毫无疑问在未来的几年里,至少还会有一家公司像现在的红牛那样,加入足球世界以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这样的宣传或许会成为一种全新的广告形式。但是问题在于,商人们的这种行为对于球队支持者来说很伤心,而且这样的更名行为对于俱乐部的文化历史也是很大的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