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临场指挥,佩兰有四个优点

金安亭

国足连胜沙特和乌兹别克之后,已经小组出线。尤其是在对乌兹别克的比赛里,在比分落后的阶段,我们没有看到球员们的慌乱和急躁,相反,经过中场调整后,下半场的中国队仿佛换了一个队,不断的用高位逼抢和快速流畅的传倒寻找着进攻机会,而对手在下半场完全被中国队的战术压制几乎没有任何机会。

图:佩兰带队的两场亚洲杯,中国队的表现超出球迷预期

值得一提的是,在接连取得扳平和逆转的两粒进球之后,中国队依然能够牢牢的控制住场上的局势,球员们利用传球从容的控制着比赛的时间,而已经被中国队将体能消耗殆尽的对手再也无心逼抢,就这样,我们放心的看着中国队的小伙子们轻松的控制着球,直到主裁吹响终场哨。

以往看中国队比赛时,特别是最后几分钟时,无论领先还是落后时的那种担心和不确定,早已烟消云散。为什么下半场的中国队能够做到这一点?

这里不得不赞一下佩兰教练的临场指挥能力。这两场比赛,体现出佩兰在指挥当中的四个优点。这四个优点,在以往国足主教练当中是比较少见的。

【一:当机立断】

上半场中国队进攻乏力,场面被动。主要原因,是前场没有能拿住球的球员。代替于海出任中锋的郜林在对手的贴身肉搏下很难从容的拿到球。而作为361里面的唯一的1,郜林需要付出更多的跑动来替武磊和边路插上的球员扯出空档,这一点郜林也做的不是很好。

图:上半场中国队的进攻其实打得不太好

而负责给他传输炮弹的于海和张呈栋,上半场明显踢得过于温柔。在边路对乌兹别克队的后防线没有压迫,进攻速度起不来,无法打破对手的防守节奏。他们拿球时不够自信,没有大胆的突破,也没有快速的跑位,一直在用一个很稳的节奏在和对手纠缠。很怵对手的贴身逼抢,进攻不求成功率,但求没有失误。

从上半场的统计来看,中国队的控球时间虽然不比对手少多少,但主要都是回传,后腰吴曦和郑智不得不在进攻后无法展开时选择回传后场,而那粒失球最终也由此产生。相反乌兹别克斯坦虽然对场地的适应能力比中国队慢,但他们在稳住局面后就开始不停的利用中路渗透和边中结合来冲击中国队的防线,最终利用远射取得领先。

上半场中国队之所以打得不好,这和边路球员不敢主动要球,不敢做动作以及前锋前卫球员的过于谨慎是有很大的联系的。佩兰清楚的看到了这一点。在中场休息的时候,他强调(这是赛后佩兰透露的):大家要踢得主动些,要敢于传,敢于跑,敢于打出自己训练里的东西。不能因为对手强就踢得畏首畏脚,我们来参加亚洲杯就是要取得每一场比赛的胜利。

图:佩兰看到问题后迅速做了调整

下半场开场,佩兰用控球能力更强的蒿俊闵替换下于海。曾经在对阵吉尔吉斯斯坦的热身赛中,蒿俊闵和姜至鹏有过极为默契的配合,让佩兰决定首先从左路打开进攻的突破口。蒿俊闵出场后,中国队的左路进攻立刻丰富了,他出色的带球吸引了更多的防守,把边路更多的空间让给姜至鹏自由发挥。同时,他内切后再度分边也让中国队的进攻层次更加立体。

下半场中国队的两粒进球全是从左路发起的,无论是先换上场的蒿俊闵还是后换上场的孙可,他们都是在一出场就立刻改变了场上的局势,说明教练对于球员的了解,也说明了球员对于战术的执行能力很强。

【二:信任球员】

信任有两个含义:一个是相信,一个是任命。佩兰和球员之间的关系很好的诠释了信任这个词。

在佩兰的阵容中孙可一直是一个重要球员,但和武磊郑智吴曦张琳芃相比,孙可还不能算是绝对的主力人选。因为预选赛累积黄牌,孙可无法参加第一场比赛。如果是稍微保守一点的教练也许就不会带上孙可来澳大利亚。

佩兰不单把孙可带到了布里斯班,而且在孙可因为训练中受伤,无缘首发阵容,对自己的亚洲杯旅程感动迷茫时,佩兰给予了孙可鼓励和信任,在和乌兹别克斯坦赛前的发布会上佩兰坚定的说:孙可完全能出战下一场。

于是我们看到第65分钟,佩兰帅旗一挥,孙可拍马出战。孙可上场后第一次拿球就成为对手的噩梦,只见他犹如赵子龙附体单枪匹马杀入对方的腹地,面对5名乌兹别克斯坦球员的围追堵截:摆脱,过人,起脚,一气呵成。

图:孙可用进球回报了佩兰的信任

上场108秒就斩获进球,孙可的惊艳表现帮助国足一扫两届亚洲杯不能出线的颓势。佩兰没有因为孙可脚伤初愈而对他使用有任何的担心,在最关键的时刻将最重要的任务委派给他。这是一种坚定选择,也是一种让人不肝脑涂地无以为报的信任。

在赛后谢场时,可以看见孙可走的很慢,甚至有点一瘸一拐,他的脚一定还很疼,但面对一个如此信任自己的指挥官,他必须拼尽全力。

【三:不保守】

在67分钟中国队获得领先后,佩兰并没有要求队员们踢得过于保守,而是示意中前场的球员持续压迫对手,不要给对手任何喘息的机会。

张琳芃的空门和在武磊在禁区内的被侵犯,都让乌兹别克斯坦队感到紧张。第82分钟,佩兰还遣上了快马刘彬彬。意图非常明显,要利用速度优势冲垮乌兹别克斯坦人最后的心理防线。

图:国足领先后依然积极进攻

刘彬彬出场后不久,就获得空门的机会,可惜当时武磊没有及时将球分到右路,错失良机。当时距离比赛结束还有10分钟,虽然领先一球,但要说胜利到手还维持尚早。保守的教练这时多半会换上有过大赛经验的中生代球员控制住局面,可是佩兰没有。

无论你是资历丰富的老兵还是初出茅庐的小将,只要有才华,佩家军就有你出彩的地方。

【四:灵活多变】

本场比赛,第一场首发的吉翔,和替补的杨旭、于汉超都没有获得出场机会。这不是因为他们的实力问题,而是佩兰根据不同的对手,制定了不同的战术。在下半场换于海的时候,佩兰没有因为于海在上一场的优异表现而出现犹豫。

在有惊无险的获得首场比赛胜利之后,今天佩兰把阵容从第一场451改成了的更有弹性的361,让第一场的左后卫梅方改打右中卫,用攻守更平衡的张呈栋代替吉翔打右边翼卫。

图:佩兰变换了阵容,也一定程度迷惑了对手

这样的阵型变化,让对手完全摸不着头脑。所以我们看到在吴曦打入第一粒进球之后,卡西莫夫立刻做出换人试图加强右路的防守和对蒿俊闵的限制,这时佩兰又立刻换上了孙可打左边前卫,姜至鹏收到左后卫,蒿俊闵移到前腰位置,将阵容改成4231。

这样,卡西莫夫刚刚布置好的防线再次被轻松瓦解。整场比赛佩兰的调整一直领先对手,而乌兹别克斯坦正是输在了缺乏变化上。

也许到此刻我们才能理解,热身赛时佩兰对不同阵型的尝试,并非因为他没有固定打法,第一场比赛佩兰对球员位置的乾坤大挪移,也是建立在训练基础上的融合。

水无常形,战无常阵,多次将弱小球队从低级别带入高级别联赛并且成功保级的佩兰,在中国足球的土壤里,了解怎样才能出奇制胜。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