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璀璨却大赛疲软,探索阿根廷锋线十年乏力之谜

随着终场哨的吹响,梅西一脚将球踢向空中,这样发泄情绪的方式在梅西身上很少出现。可能是对自己罚丢点球的不满,或是对收获平局感到郁闷。总之,梅西所率领的阿根廷,面对牌面实力相对较弱的冰岛,没有收获胜利,只是依靠阿圭罗的进球勉强得到平局。
(图)比赛结束后,落寞的梅西
阿根廷1-1战平冰岛,球队从开场的排兵布阵到三次换人调整完成,一共派遣了五名前锋,包括帕文、迪马利亚,含盖西甲、意甲、英超金靴得主。然而阿根廷不仅没有战胜对手,连带阿圭罗的进球都存在运气成分。
梅西、阿圭罗、特维斯、伊瓜因、迭戈-米利托、迪巴拉、伊卡尔迪……阿根廷国家队自2006年以后,就被一个问题所困扰。作为一支拥有豪华锋线群的国家队,锋线球员一直无法在大型国家赛事发挥出俱乐部的实力。如果这是一种诅咒,也已经有效12年了。如何破解?那是桑保利的问题,但形成的原因,我们还是可以说说滴。
原因一:无组织无分工,任由锋线放飞自我
随着时代的进步,足球也趋于科学化和专业化,战术执行更加严密,战术设定更加团队,顶级球员能够在场上随意挥洒个人技术的场面,已是凤毛麟角。因为个人球员实力再强,你将面对的是对方整条后防线甚至整支球队。在足球这项团队运动中,个人只能成为整体的一部分,而无法凌驾于整体之上。
(图)如今,在世界杯上,很难再有人能复制马拉多纳的壮举了
再强悍的球员,没有合适配搭的战术,是无法将个体实力最大化实现的。这么思考,如果足球比赛只需要一群很会踢球的人,那主教练是干嘛的?站在场边蹭镜头?以梅西为例,瓜迪奥拉未接手巴萨前,阿根廷人是一名带球速度快、技术能力超强的天才球员。在瓜迪奥拉调整梅西的位置,为其建立“伪9号”空间,打造N套进攻套路后,梅西一跃从妖人边锋晋升为世界足球先生,从此开启传奇之路。这种情况,其目的就是为将球员个人实力发挥到极致(还有一个前提是球员的能力值得这样安排)。
回到阿根廷国家队,教练需要做的,是为队内前锋打磨出常规的进攻套路和习惯的踢球模式。只是,多数阿根廷本土教练都认为,锋线球员的临场发挥会更好,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马拉多纳。
(图)马拉多纳作为阿根廷教练,带队成绩并没有像他球员时代那样辉煌
2010年南非世界杯,从小组赛开始,就能够看得出,马拉多纳很乐于看见前锋球员临场发挥,瞬间决策。在这种情况下,球队能够相对顺利地闯进八强对阵德国,是仰仗球队的中后场。那个时候就被诟病攻强守弱的蓝白军团,怎么也想不到,8年的时间只是让这个问题严重发酵了。
马拉多纳在0-4惨败德国的比赛中,排出实为505的4231阵型,中场搭档是马斯切拉诺和马克西-罗德里格斯。前场四人组在场上各自为战,包揽了前场左、中、右及禁区弧顶,却只在自己习惯的位置踢着陌生的足球。马拉多纳预想中的巨星火花没有摩擦出来,相反,面对年轻的德国队,阿根廷却很难制造威胁。
(图)0-4不敌德国,阿根廷豪华锋线组合并未产生化学反应
阿根廷的锋线球员,每一个都是自家俱乐部顶梁柱,侧面说明了,每个前锋都有自家的一套模式和套路。没有明确分工安排,冒然让四名核心球员在前场自由发挥,结果就是阿根廷锋线在场上踢着自家俱乐部战术下的足球。一个球员孤军奋战不可怕,可怕的是所有球员都在孤军奋战。
原因二:前锋非正常使用,球员状态难以保持
现存的中生代阿根廷球员,单就前锋而言,堪称“黄金一代”。但后续力量,阿根廷年轻球员的发展就萎靡了,球队青黄不接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严重。中后场迟迟找不到接班人选的情况下,阿根廷教练看菜下饭,改造前锋,挖掘潜力。囤积在中路的前锋,往中场或者边路移动;囤积在边路的,往后场移动。
而那些在前场无法撼动的世界级球员,要么替补、要么去陌生位置。毕竟,许多球员在国家队踢新位置,都是在俱乐部被开发,比如皇马改造迪马利亚踢中前卫,给当时的阿根廷中场带来相当不错地补充。
(图)私交甚好的两人,在比赛中的默契度远不及友谊深度
当然,也有在这种情况下沉沦的,曼城10号阿圭罗就是典型代表。作为梅西的至交好友(大家都懂的),阿圭罗在球场上与梅西的默契,似乎想表达两人其实是表面兄弟。频繁互动这种场面从没出现过,连应有的连线都比较少。当然,这和阿圭罗在诸多阿根廷教练心目中的地位有关。
除了2015年美洲杯,其余关键场次,阿圭罗都是替补出场。实际在比赛中,他是和梅西磨合最少的前锋,指望两人产生多高的默契,相当不现实。这也导致阿圭罗在世界杯和美洲杯决赛替补登场后,不仅没有加强进攻,相反,球队不会进攻了。状态不好是原因,但与队友磨合不够同样是重要原因。
(图)世界杯决赛上,伊瓜因这次打偏的单刀,让其成为了失礼的罪人
在阿根廷中,谁和梅西锋线搭配多?小烟枪伊瓜因,现尤文图斯锋霸,技术型的高中锋向来受阿根廷教练喜欢,但似乎每个教练都认为他是绿叶,为了帮衬梅西而存在的锋线球员。在国家队,伊瓜因需要做得事情同样很多,首要任务是想办法给梅西喂球和做球。这种踢球方式,让伊瓜因相当别扭,一个专心致志进球的锋线球员在长时间不干正事以后,进球的感觉自然找不到了。
(图)特维斯,梅西之前最有希望继承马拉多纳衣钵的球员
“野兽”特维斯,在阿根廷国内人气极高,是非常传统的阿根廷矮壮型前锋。技术特点融合了南美和欧洲两种风格,能够作为核心完成高输出赛季,也能够作为球场杀手,独闯龙潭,唯独不适合当绿叶型球员。2007年美洲杯决赛,特维斯与梅西联袂登场,作为球队双前锋首发,两名都喜欢持球的锋线球员并没有出现1+1〉2的效果,加上身后站着里克尔梅,被攻守更加平衡的巴西3球完胜。
原因三:对梅西的错误使用和理解
梅西成为世界足球先生以后,在阿根廷国家队中,他就是头号球星,所有阿根廷教练执教时,都会先处理梅西的使用问题。从马拉多纳一直到现在的桑保利,8年时间,阿根廷经历了六任教练,其中只有两名专门去拜访瓜迪奥拉,讨教梅西使用说明书。萨维利亚收获满满,最终带队获得2014年世界杯亚军;桑保利世界杯前夕去交流,从目前来看,似乎没有太明显的效果,有可能是瓜迪奥拉离开巴萨太久了。
(图)他恐是最会使用梅西之人
其余教练中,瓜帅球迷马拉多纳还没来得及询问就离开了帅位;巴蒂斯塔(不是战神)按照自己的想法带队征战2011年本土美洲杯,刚小组出线就被淘汰;马蒂诺,从执教巴萨的赛季里就能够看出,他是真的不会使用梅西,花了一年的时间终于摸索出雏形,结果两届美洲杯决赛直接打回原形;还有嘴炮王者巴乌萨,有个性的教练往往语出惊人,巴乌萨则像现实版键盘侠,差点让阿根廷无法冲出预选赛的存在。
(图)近几年最成功的阿根廷教练——萨维利亚
可能是受到巴萨战术的影响,阿根廷教练们都或多或少认为:梅西只适应正面控球打法。除了萨维利亚聪明地看菜下饭,利用梅西的推进能力和出球能力,制造反击空间并建立攻防转换框架外。剩下的教练都认为用梅西,就要复制巴萨那套短传,结果没学到精髓,还让梅西非常不适应:是这种踢法,但绝不是这种感觉。进而导致,球队不管具备多强的反击能力,就是坚持打地面,哪怕萨维利亚的珠玉在前,也不愿意效仿。
除了对梅西认知有误差外,针对梅西的安排也很奇怪,听说过一己之力改变比赛,但没听说过一己之力托着球队走的。阿根廷在比赛中表现最差的时候,通常是两种情况:1、梅西不上场。2、除梅西外所有队友在场上的任务只有远射和无时无刻都把球传给梅西两项任务。
(图)球队下半场,梅西反动进攻时,部分球员状态
在巴萨,梅西能够在舒适的位置接到合理的传球。只有这样,巴萨10号才能肆无忌惮的发挥实力,而不是身前站着两条防线,31岁的梅西还要生吃硬冲进去。
在桑保利手底下,梅西再次出现了一人拿球,众人不敢动的场面。这对于阿根廷来说,绝不是利好信号,梅西作为球队核心,并不代表其他球员都是绿叶;绿叶球员的任务也不是站着看大佬一个人发挥。六任国家队主帅,都给予梅西相当高的战术地位,却只有萨维利亚为梅西赋予相当高的战术意义。当然也有本场比赛的桑保利,让梅西一人承担全队进攻。
结语
阿根廷大赛锋无力,坐拥豪华锋线却迟迟无法在国家队层面更进一步,解决这一顽疾,除了教练自己调整,更需要球队强大的“补血”能力。持续的青黄不接,让阿根廷国家队阵容越来越畸形,这并不是教练上任就能解决的。而且,豪华锋线锋无力的局面应该也快结束了,毕竟,对于“黄金一代”前锋们,这可能是他们最后一届世界杯了,他们离开后,阿根廷再无豪华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