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梅尼格:从倒霉前锋到大嘴名宿

据说足坛有个定律:越是大嘴巴的名宿,踢球的时候就越厉害。
久远一点的,比如说贝氏乌鸦嘴,马拉多纳每周一次的Freestyle,马特乌斯的喷人模式,赫内斯的花样甩锅表演。近一点的,西班牙第一大嘴哈维了解一下……
还有,我们今天的主角,鲁梅尼格。
=============================
靠《足球小将》启蒙的球迷们,应该更了解这个球员,漫画中德国队的头牌球星卡尔·海因茨·施耐德,原型就是鲁梅尼格。当然,火焰射门鲁梅尼格是不会的……
鲁梅尼格出自于普鲁士·利普施塔特青训。这支球队简直就是一个惨兮兮的段子:1908年建立,之后始终在低级联赛兜兜转转。1997年与同城死敌合并,改名为利普施塔特08俱乐部,2015年将主场更名为破树球场(你没看错,我也没打错字,真的就叫这个名字)。除了足球俱乐部,他们还经营一家健身房……
总之鲁梅尼格就出自这样一家段子般的俱乐部。19岁那年,他转会到拜仁(挖掘机请认准拜仁)。作为一名年轻球员,他原本是来抱大腿的,结果刚过了一年,他就意识到,自己居然是队中最粗壮的那条大腿……
第一年他各条战线出场28次,打入6球;第二年,他就出场50次,打入13球,还帮球队卫冕了欧冠。此时的他,只不过是个21岁的小屁孩罢了。
鲁梅尼格的打法,就不太像是个德国人:他身高1米82,身体强壮,但脚下活儿异常细致,最喜欢的踢法是从禁区弧顶内切,甚至是从中圈开始带球,沿着边路切入——你可以把他理解为速度没那么快的亨利,或者是过人削弱,身体加强版的梅西。
很多人都只记得他是一个前锋——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他其实是个影子前锋,穿11号球衣。与9号相比,他更像个10号,与10号相比,他又更像个9号。这个位置,反而注定了他的悲剧。
在俱乐部他可以呼风唤雨,作为一名射手,他的作用非常大,得分能力强,还能串联中前场。在拜仁的最后一年,他交出了29轮联赛26球的亮眼数据。10年时间,他拿过两个联赛冠军和两个欧冠——然而在国家队,他参加了3届世界杯和2届欧洲杯,拿到一个欧洲杯冠军,以及两个世界杯亚军。这个运气也是没谁了。
是因为他实力不济,才导致连续两届世界杯折戟吗?或者是单纯因为运气?
我觉得,是由于他的位置与德国足球传统天生八字不合。
=============================
鲁梅尼格是个天生的影子前锋。现在很多人说他的射术出众,但他的射术其实在德国都排不上号——他外脚背弹射的确有两把刷子,但他最大的作用,还是对于中前场的串联。对应现在的球星,其实最像的是托蒂,不过他比托蒂更会射门。
但偏偏德国足球传统中,是没有影子前锋的位置的。
德国足球一定需要中场指挥官。无论这个球员是以中场形式出现的,还是以自由人形式出现的,总之一定得有这么一个人,否则全队立刻不会踢。在勒夫改造德国足球之前,德国在大赛上发挥好不好,完全取决于有没有中场指挥官。
1980年欧洲杯,基本靠的是舒斯特尔的发挥。到了1982年,舒斯特尔退出国家队,马特乌斯还是个年轻新秀,德国队瞬间没了主心骨。加上鲁梅尼格带伤出场,面对意大利,他完全无力回天。
1986年就更惨,我始终觉得德国队在决赛中派马特乌斯与马拉多纳兑子的行为,是德国队历史上最大的昏招——先不说这样相当于自己献祭了队中的中场核心,他们究竟哪里来的自信,觉得自己能单防限制马拉多纳的……
结果那年决赛,鲁梅尼格打入一球,但失去了中场核心的德国队被动了整场,马拉多纳最终还是送上了绝杀助攻。
顺便说一下,86年鲁梅尼格也受伤了……这个运气,简直了。
===========================
其实鲁梅尼格只要上场,就肯定有发挥。82年世界杯半决赛对法国,加时赛开始不久,德国就1-3落后,主教练不得不派出了有伤在身的鲁梅尼格。5分钟之后,他就打入一球。最终德国与法国120分钟内3-3打平,点球淘汰了法国。
问题在于,他几乎每届大赛都要受伤。1982年世界杯,他决赛带伤上阵,70分钟就无法坚持,被换下。1986年世界杯,他全程都伤病缠身,仅在决赛打入一球。
俱乐部也是一样。他每年都能奉献出色的表演,但在拜仁的最后几年,球队陷入困境,成绩也不甚理想。1984年,29岁的鲁梅尼格被卖到了国际米兰,然而那几年的国际米兰同样发挥不佳,从未夺得联赛冠军。
运气太差,是阻碍他成为巨星的最大阻力。
=======================
退役之后的鲁梅尼格同样走上了大嘴道路,作为拜仁的主席,与赫内斯每天对喷消磨时光。对此,鲁梅尼格表示:老子喷你两句怎么了?84年你把我卖掉还债,我说过什么了?
拜仁球迷们表示:少见多怪,你们怕不是忘了十年前鲁梅尼格贝肯鲍尔与赫内斯互喷的时光……
毕竟俗话说的好,在拜仁,你甚至可以踢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