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杀慕尼黑》电影的背后,是奥运史上最黑暗的24小时

劳尔专栏

这个夏天,俄罗斯电影《绝杀慕尼黑》火了,这部讲述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的电影,重现了前苏联篮球队绝杀逆转美国队的传奇故事,就连国家体育总局也发文号召大家观看这部电影,学习前苏联队那种“创造奇迹”的精神。大连一方、北京人和等俱乐部也纷纷组织队员前往影院观看。

这部电影和足球几乎没有一点关系,里面唯一和足球“沾亲带故”的人,就是该场比赛的计时员是约瑟夫-布拉特。没错,就是后来成为国际足联主席的那位。

1972年,布拉特担任了奥运篮球比赛的计时员

因此,以上这些人都不是本篇故事的主角,我们今天真正要回顾的,是1972年在慕尼黑发生的奥运会历史上最血腥的事件——慕尼黑惨案!

当人类的历史进程来到20世纪70年代时,整个世界好像都变得欣欣向荣了起来。冷战虽然还在继续,但在美苏相继签下《禁止核试验条约》和《防止核扩散条约》后,人们逐步从“古巴导弹危机”那种文明毁灭的恐慌中走了出来。

对于当时的联邦德国来说,1972年的奥运会是一个重新向全世界证明自己的机会!36年前的柏林,希特勒和纳粹德国让以和平为宗旨的奥运会变了味,而两次世界大战让德国人背负着沉重的负担,他们渴望通过举办奥运会,向全世界展示德国人的善良和友好。

1936年,纳粹德国将奥运会变成了向全世界“展示肌肉”的舞台

也正因为此,西德政府为了72年的奥运会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这是一次空前的盛会,有多达121个国家的7000多名运动员来到德国参赛。考虑到后来的蒙特利尔、莫斯科、洛杉矶三届奥运会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抵制,慕尼黑奥运会的盛况也显得更加难得。

西德政府斥巨资建设了最先进的体育馆和奥运村,电子计时器、镭射测距仪和可以加热恒温的跑道让运动员为之惊叹。奥运会历史上也第一次出现了吉祥物——一只名叫瓦尔迪的德国猎犬。德国人甚至将奥运村警察的服装设计为最具亲和力的天蓝色,他们誓要把这次奥运会变成一个欢乐的海洋。

奥运村内一片祥和,安保人员也穿上了天蓝色的制服

然而,在1972年9月5日凌晨,奥运村外出现了8个黑影,他们将人们从天堂拖向了地狱。

这8个人来自一个叫“黑九月”的恐怖组织,大多数都是旅居欧洲的巴勒斯坦人,他们在凌晨4点左右翻过了奥运村外的围墙,期间还得到了一些加拿大运动员的帮助,随即聚集到以色列运动员所在的31号大楼外,他们互相拥抱,做了最后一次祷告,然后持枪冲进了公寓内。

电影《慕尼黑》当中,恐怖分子最后的祷告

以色列裁判约瑟夫-古德菲尔德听到门外有异常的响动,在恐怖分子撬开房门的瞬间,他用125公斤的身躯死死顶住房门,大声呼叫提示队友们危险的来临。这挽救了他的室友索科尔斯基的性命,索科尔斯基慌乱中打开窗子逃走,蹒跚着找到奥运村的警察,报告了恐怖袭击的发生。

与此同时,摔跤教练莫舍-温伯格因试图反抗而遭到枪击,身负重伤的温伯格被恐怖分子押着去指认其他以色列运动员所居住的房间。

古德菲尔德的呼喊救了同室队友的性命

面对恐怖分子的枪口,温伯格没有指认女运动员所在的2号房间,而将恐怖分子们引向了举重、摔跤运动员所在的3号房间,温伯格希望这些身强力壮的运动员们可以抵抗恐怖分子的袭击。

然而一切抵抗都是徒劳,只有举重教练萨巴利趁乱逃跑,他幸运地躲过了恐怖分子的枪击,但帮助他逃走的温伯格则中弹身亡。

恐怖分子劫持了10名运动员,将他们关押在一楼安德烈的房间,运动员约瑟夫-罗曼诺试图反抗,他重击了一名恐怖分子,队友们眼睁睁地看着他被四颗子弹打死在了房间内。

事后媒体拍摄的恐怖袭击的现场

为了震慑德国警方,恐怖分子将温伯格的尸体抛出了窗子,在警方抬走尸体的同时,也收到了恐怖分子用英文打出的声明,他们要求以色列立刻释放关押的234名巴勒斯坦人

恐怖分子要求在9月5日上午10点以前满足要求,否则就会在一个小时枪杀一名人质,德国警方一方面联络以色列政府请求回应,另一方面派出前去送饭的女警察与恐怖分子谈判,请求将最终期限延后。

但以色列政府却迟迟没有发回是否同意释放巴勒斯坦囚犯的回复,德国警方只能一次次地向恐怖分子请求延后时间。上午11点,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终于回信:以色列政府绝不向恐怖分子妥协,拒绝释放被关押的巴勒斯坦人。

时任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

这时,西德政府的最后希望落空了,他们“快乐奥运”的梦想就此破灭,这注定会成为奥运会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谈判仍在继续,恐怖分子的首脑伊萨并不是市井之徒,他是在德国生活了十年的巴勒斯坦人,拥有博士学位。德国谈判专家直言:“伊萨,你不可能活着离开这里。”但这位恐怖分子头目却笑着回答:“没关系,反正有许多人陪我一起上路。”

时间在慢慢流逝,德国警方决定向奥运村31号大楼发起强攻,此时在附近拍摄的来自全世界的媒体记者却将警方的部署全部曝光在电视前。

电视机曝光了警方的行动,恐怖分子焦躁不安

当恐怖分子在电视前看到德国警方狙击手向对面顶楼跑动的镜头时,他们感到自己的智商被侮辱了,伊萨立即停止了谈判,并宣称要杀光所有人质,解救行动被迫中止。

就在以色列运动员被劫持的同时,奥运会的比赛竟然还在进行当中,愤怒的示威者们要求立即终止比赛,直到下午3点,奥运裁判委员会才发布了暂时中止比赛的公告。

在德国警方一筹莫展的时候,以色列则组成了一支突击队,准备前往德国去救援。但当时的联邦德国宪法禁止外国任何军队持枪进入德国境内,只有以色列情报局局长扎米尔和通晓阿拉伯语的谈判专家科恩准许加入危机处理小组。

直升机将恐怖分子和人质送往菲尔斯滕费尔德布鲁克空军基地

下午五点,恐怖分子终于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要求西德政府提供一架飞机,将他们送往阿拉伯国家埃及。警方一方面和恐怖分子谈好了具体路线,另一方面紧急联络埃及政府请求回应,但埃及拒绝让恐怖分子入境,德国警方只能先假意答应恐怖分子的要求,然后准备在机场展开营救计划。

但缺乏训练的德国警方这时却暴露了严重的经验不足的问题,当恐怖分子和人质乘坐的两家直升机抵达菲尔斯滕费尔德布鲁克空军基地的时候,警方甚至没有互相通报过恐怖分子的具体数量——机场只布置了5名狙击手,但恐怖分子却有8个人!

装甲车被围观群众阻挡而姗姗来迟

而守候在客机上假冒机组人员的16名警察,在行动的最后时刻单方面选择撤离,他们认为守在客机里去解救人质毫无希望,只会搭上自己的性命。最令人叹息的是,前来执行攻坚任务的装甲车,竟然被围观的人群堵在了慕尼黑的街道上,而没有及时赶到机场。

当恐怖分子们发现客机上空无一人的时候,立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此时机场内的五名狙击手选择开火,却只打伤了一名恐怖分子,交火持续在进行,黑暗的空军基地缺乏照明设备,狙击手无法认清目标,有一名直升机驾驶员和一名德国警察被狙击手的子弹误伤。

当装甲车现身机场的时候,所有恐怖分子意识到末日的来临,头目伊萨用手榴弹炸死了第一架直升机内的五名人质,随后死在了狙击手的枪口下,而另一架直升机内的四名人质也遭到了行刑式的枪决。

直升机内的人质惨遭杀害

当枪声平息以后,9名以色列人质全部被害,8名恐怖分子中有5人被击毙,另外3人投降。1名德国警察误中了狙击手的子弹而牺牲。

9月6日上午,奥运会比赛全部停止,改为悼念活动。组委会将田径主体育场改为悼念会场,著名的巴伐利亚管弦乐团演奏了贝多芬的《埃格蒙特序曲》。

以色列代表团团长在悼念仪式上发布了催人泪下的演讲:“现在,我必须带着11名以色列运动员的遗体回国了,但是奥林匹克精神是永存的,我保证,四年之后我们会出现在蒙特利尔奥运会的赛场。”

奥运会的悼念仪式上的以色列代表团

但故事还没有结束,在“慕尼黑惨案”发生的45天以后,一家德国客机被恐怖分子劫持,德国将关押的三名恐怖分子送到了利比亚,换回了14名机组成员。时任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亲自到飞机上迎接了三名巴勒斯坦人,他们在阿拉伯世界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

于此同时,愤怒的以色列人开始了他们的复仇计划,以色列情报和特殊使命局(简称摩萨德)展开了一系列复仇计划,他们暗杀了11名“慕尼黑惨案”策划者,为死去的以色列运动员报了仇,但同时也误杀了许多无辜的平民,遭到了许多国家的强烈指责。

2010年,“慕尼黑惨案”的幕后策划人阿布-达乌德去世,他躲过了以色列特工的数次暗杀,在去世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达乌德说明了策划这次恐怖袭击的原因。

“我们想让全世界看到巴勒斯坦在战斗,另外,奥运会邀请了以色列,却拒绝了我们的参赛请求,这让我很愤怒。”

如今,虽然“慕尼黑惨案”已经过去了47年,但以色列和阿拉伯许多国家的仇恨还未能化解,和平总是那样弥足珍贵,相信这一天终会到来。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