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vs巴西:整体差距,够滑头的阿尔维斯和不够好的梅西

以现有人员配置来说,阿根廷虽然输掉了比赛,但阿根廷人已经表现得足够好了。在这场美洲杯半决赛中,阿根廷在控球率、射门次数等技术统计上都压过了巴西一筹,考虑到这还是在巴西人的地盘上,有些虎口夺食的意思,算是不容易了。这就是为什么本场比赛的比分很是刺眼,但梅西赛后却认为他们踢了一场很棒的比赛,最近三届美洲杯失利后,态度最坦然的一次。
可终究,阿根廷和巴西的实力差距还是摆在台面上的,光是一个36岁的阿尔维斯,就让阿根廷的左路防守几近瘫痪,如果今天巴西左边锋上的不是几乎隐身的埃弗顿,而是这个星球上最好的几个单挑手之一的内马尔,那么阿根廷的防线可能无疑会更加得顾此失彼。可以这么说,本场比赛在内马尔观战、库蒂尼奥磕磕绊绊、埃弗顿隐身的情况下,仅靠热苏斯和菲尔米诺正常发挥,巴西的火力对付阿根廷都显得绰绰有余了。
面对只有大概七成攻击力的巴西,阿根廷的后防线已经难以消化了,而反过来,巴西后防线在面对阿根廷的大举反扑,捎带被打两次门柱的情况下,丝毫没有一点凌乱的感觉,阿根廷所有的招数包括全力的梅西,好像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这场半决赛大概已经是阿根廷本次美洲杯表现得最好的一场比赛了,但就是这样阿根廷奋力挥出去的一拳,却撞在了巴西这块海绵上,显得软绵无力。说到底,双方整体的实力差距已经有点过于大了。
阿尔维斯的“妖”
让埃弗顿在前45分钟隐身的并不是福伊特的防守有多么出色,而是阿尔维斯加上热苏斯的在右路太过于予取予求了,根本不需要埃弗顿的横冲直撞再添上一把火,巴西的右路进攻都已经撩着了整个阿根廷的大本营。阿尔维斯和热苏斯的进攻组合很是咄咄逼人,一副“阿根廷左路我吃定了,神仙也救不了”的架势,逼得塔利亚菲科在第8分钟的时候就吃到了一张黄牌。
36岁的阿尔维斯失去了速度,也丢掉了些身体,但他本场比赛却踢出了最聪明的足球。他敏锐地观察到了阿库尼亚、帕雷德斯和塔利亚菲科这个三角地带肋部的盲区,而他总能在合适的时刻出现在这个真空地带,没有贴身、没有合围是阿尔维斯这个锈了的发动机最好的燃料,他有足够的经验和技巧让巴西的进攻运转流畅起来,在库蒂尼奥进攻表现得浑浑噩噩一整场,还打丢一个单刀球的情况下,阿尔维斯,一个右后卫,成为了巴西进攻的指挥官。
比赛进行到第19分钟的时候,阿尔维斯改变了比赛的平衡。他先是在与劳塔罗的对抗中耍了点小聪明,拿到了球权,然后顺势挑过扑上来的阿库尼亚,再次利用节奏的变化晃飞了帕雷德斯,面对回收的塔利亚菲科用了一记no look pass传给了边路的菲尔米诺,制造了热苏斯的进球,而阿尔维斯完成上述一系列的动作仅仅用了不到6秒钟的时间。他确实没法靠硬件再捞到什么好处了,但其对比赛阅读的能力却足以改变比赛的走势,这就是一个36岁老将压箱底的东西了。
阿尔维斯在攻得欢的同时,一点也没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在上半场阿根廷求稳时,他肆无忌惮地往前插,而下半场阿根廷反扑后,他又老老实实地钉在了本方半场。他踢球真的太过老油条了,他只会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比如全场他尝试了5次过人,就成功了5次,作为右边后卫的他几乎没有给阿根廷利用自己身后空档的机会。这场半决赛,“油腻”的阿尔维斯真的把足球场上的“滑头”演绎到了极致。
在阿尔维斯的映衬下,帕雷德斯就显得木讷了许多,事实上他的两次被过,直接导致了阿根廷的两粒失球。而他其实也是整个阿根廷后防线的缩影,面对老辣的阿尔维斯,他们无计可施,面对热苏斯这样风风火火的愣头青,他们也无能为力,运动机能和经验技术你至少得能对付其一,但阿根廷的后防线却是应付哪个都没十足的把握。
所有战术的终点还是把球交给梅西
巴西取得领先后,阿根廷人是知道的,桑巴军团有100种方法把比赛变成自己的控球游戏,他们没有一点机会,虽然大举进攻意味后防更加吃紧,但不进攻就意味着慢性死亡,这样的绝境逼出了斯卡洛尼的全部招数。
落后后,阿根廷展开了疯狂的前场逼抢,梅西甚至难得一见地在无球时也开始全力冲刺起来,他们确实逼的巴西队在后场呼吸困难,但远没有到达窒息的地步,巴西人还是可以靠着后转身、身体接触找犯规这些伎俩把阿根廷的气势给泄散了,实在想呼吸几口新鲜口气了,巴西队也有在后场玩二过一的胆量,把球运转到前场不算太难的事。在几次围抢不成后,阿根廷自己先打了退堂鼓,前场逼抢质量直线下降,慢慢就变成了“前场领防”这样不痛不痒的花花架子。
下半场阿奎罗回撤拿球的效果很不错,他和梅西、劳塔罗之间也终于形成了斯卡洛尼期盼已久的中路渗透配合,劳塔罗的凌空、德保罗的爆杆和梅西的门柱基本都是这种进攻套路下产生的机会,但卡塞米罗和阿图尔对阿奎罗稍加留意后,阿奎罗在中前场舒服拿球的机会就几乎绝迹了,阿奎罗也就再次消失了。
随后,斯卡洛尼立刻换上了迪玛利亚,天使在左路确实对巴西的防守造成了巨大的牵扯,这给中路的梅西、劳塔罗制造了更多活动的空间,从59分钟到第二失球前,巴西的右路肋部的防守难得出现了无人管辖的区域。斯卡洛尼这一招确实是个妙手,但阿根廷在没有收费站的情况下还是无法保持出行顺利,那就真的是“给你机会,但你不中用啊”。而0:2后,阿根廷人的心气就低了一半了,加上阿尔维斯也务实地不再插上,填补了这个真空地带,巴西整场比赛难得出现的防守漏洞,就这样被阿根廷错过了。
诺,这就是阿根廷的症结所在了,全场紧逼持续了几个回合就效果下降,中路渗透被对手回过味来就难东山再起,迪玛利亚难得占山为王了,10分钟后就被赶了出去,斯卡洛尼确实为阿根廷带来了许多技战术上的改变,他甚至有些刻意地想淡化梅西在这支阿根廷国家队的作用,但场上十一人始终无法把他的技战术贯彻到底,不通则变的道理固然没错,但变得太多却更容易让自己的比赛节奏变得支离破碎起来。
阿根廷本场比赛的最接近进球的两个门柱,一个是梅西长途奔袭博得任意球后,传给阿奎罗的,一个是梅西准确预判第二落点后带球入禁区射门而来的,斯卡洛尼纵然设计了千百套复杂的技战术,但效果还不如梅西拉开单打。这也让场上的其他球员养成了一种可怕的依赖性,让他们始终觉得还有一个保底的选项……把球交给梅西。
对于梅西
梅西这场比赛表现得足够努力,他甚至已经踢成了一个十足的B2B,除了阿奎罗帮他分担了几分钟中场接球的任务外,他几乎要完成中前场所有串联的任务,他可以像阿尔维斯那样踢得很聪明,但阿根廷现在的人员配置却不允许他踢得聪明,每次遇到绝境的时候,他必须解开封印,露出最好的自己。
阿根廷持续有效的最大威胁还是梅西的带球突破,在发现卡塞米罗无法阻挡梅西后,巴西人对梅西采取了夹击之势,而梅西硬生生把足球比赛变成了一场橄榄球赛,作为四分卫的梅西必须带着球往前跑,虽然他明知道摆在他身前的是恨不得把他生吞活剥了的巴西防守组们。全场比赛,梅西7次过人、4次威胁传球、4次被犯规全部都是全场最高,但这样的表现却还不是最好的梅西。
1986年世界杯决赛,面对连板两球正气势如虹的西德队,马拉多纳在紧逼下还是找到了布鲁查加,帮阿根廷锁定了世界杯冠军。而现在阿根廷阵中却没有梅西的布鲁查加,一切都得靠自己,他必须拿出2017年世预赛3:1厄瓜多尔帽子戏法那样的表现才行。阿根廷现在不需要最努力的梅西,他们需要的是最好的梅西。
2006NBA总决赛第三场,佩顿在比赛最后时刻命中了一记准绝杀的中投后,解说员当时是这样的说的:“佩顿如果你要拿总冠军,就要像这样自己站出来拿,而不是等别人给你。”这句话同样适用于32岁极度渴望成年国家队荣誉的梅西,要想拿到美洲杯或者世界杯的冠军,你就自己把那该死的球踢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