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50大上古球星盘点(下)

克罗地亚球迷俱乐部 gggiraffe

不少球迷对克罗地亚足球最早的印象是90年代末以苏克、博班、普罗辛内茨基等人为代表的黄金一代,那么在他们之前,在克罗地亚独立之前,这片土地又曾经出现过哪些在足坛叱咤风云的人物呢?

25. 斯拉文-赞巴塔

斯拉文·赞巴塔(Slaven Zambata)生于1940年,司职前锋,代表南斯拉夫出场共31次,打入21球,1964年作为队长获得奥运会第6名,他被视为60年代南斯拉夫最好的前锋之一。

赞巴塔自1959年在萨格勒布迪纳摩呆了10年,其间4次夺得国家杯冠军,其中1963年在国家杯与哈伊杜克的决赛上演帽子戏法,这让他成为南斯拉夫国家杯历史上仅有的两名在决赛打入三球的球员之一,遗憾的是联赛方面经历了5次亚军也没能换来一次冠军。和鲁多尔夫·贝林一样,赞巴塔也是66/67和62/63赛季国际城市博览会杯(欧联杯的前身)的冠军和亚军成员,并且在夺冠那年担任球队队长。

1969年起赞巴塔在比甲闯荡了三年后又回到了迪纳摩,但却在该赛季仅仅第三次为迪纳摩出场时双腿半月板断裂而赛季报销,次年在奥地利的菲拉赫俱乐部退役。

24. 托米斯拉夫-伊夫科维奇

托米斯拉夫·伊夫科维奇(Tomislav Ivković)1960年生于萨格勒布,司职门将,1980年代表南斯拉夫连续打入奥运会和U21欧洲杯两项赛事的四强,1984年获奥运会铜牌和打入欧洲杯八强,1990年世界杯点球不敌最后的亚军阿根廷而再次止步八强。

伊夫科维奇出道于萨格勒布迪纳摩并助球队两次夺得国家杯冠军,在贝尔格莱德红星效力的两个赛季获得联赛冠军和国家杯冠军各一次,1985到1989年间先后在奥地利和比利时四家球队效力,不过他最为人所知的一段经历还是之后在葡萄牙体育度过的四年,助球队拿下3次联赛季军和1次殿军。

退役后,伊夫科维奇先是在克罗地亚国家队担任了3年的门将教练,之后主要在西亚和本国俱乐部执教,球队包括萨格勒布火车头、斯拉文比路朴、鲁达士、费萨里哈曼、波斯波利斯等等。

23. 热利科-佩鲁希奇

热利科·佩鲁希奇(Željko Perušić)生于1936年,司职左边锋,他和扎内蒂奇是仅有的两名在1960年连续拿下奥运会冠军和欧洲杯亚军的克族球员。尽管他球员时期只有1米64的身高,但对抗能力却相当强,且以速度和体力见长。

由于服兵役,佩鲁希奇22岁时才加盟萨格勒布迪纳摩,并随队拿下了国际城市博览会杯亚军和两次国家杯冠军,然而在1964年夏天,他却在俱乐部不知情的情况下来到了德国,并在首个赛季便作为绝对主力帮助慕尼黑1860拿下德甲冠军,生涯末期助圣加仑升上瑞士最高级别联赛。

佩鲁希奇38岁起同时兼任圣加仑的教练和球员,74/75赛季在列支敦士登俱乐部瓦杜兹继续兼任教练和球员并在该赛季结束后宣布退役,然后回到了圣加仑执教布吕尔俱乐部。2017年,佩鲁希奇于圣加仑病逝。

22. 德拉让·耶尔科维奇

德拉让·耶尔科维奇(Dražan Jerković)1936年生于现克罗地亚的希本尼克,司职前锋,曾代表南斯拉夫拿下1960年欧洲杯亚军,并在1962和1958年世界杯分别杀入四强和八强,且成为1962年世界杯最佳射手之一。

德拉让出道于萨格勒布迪纳摩并在那里度过了11个赛季,其间获得过1次联赛冠军和3次国家杯冠军,61/62赛季拿下联赛金靴,并以300粒总进球成为俱乐部历史第二射手,2011年入选由专家和球迷一同评选的迪纳摩历史最佳阵容。

遗憾的是德拉让因为重伤而早早在比利时结束了球员生涯,退役后先后在萨格勒布和奥地利的俱乐部担任教练,1982年世界杯担任南斯拉夫国家队助教,但最为人所知的还是他是克罗地亚国家队的第一任主帅,在任期间的三场比赛获得全胜,分别击败了美国、罗马尼亚和斯洛文尼亚。

2008年12月,德拉让因为糖尿病而截去了左腿,但依旧在截肢手术后病逝,享年72岁。

21. 古斯塔夫-莱希纳

古斯塔夫-莱希纳(Gustav Lechner)1913年生于现克罗地亚城市奥西耶克,是一名德裔球员,技术、体力和头球能力非常出众,主要踢左路,也可以客串右路和中场,被认为是南斯拉夫历史上最好的边路球员之一。

莱希纳的巅峰在BSK贝尔格莱德和萨格勒布公民两支球队度过,1936年曾因为膝伤而休养了接近半年,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复出后的状态,并且在BSK效力期间还顺利考取了贝尔格莱德法学院的文凭。国家队方面,他在二战前为南斯拉夫共出场44次,二战时期代表克罗地亚独立国出场12次。

莱希纳退役后执教过萨格勒布迪纳摩、伏伊伏丁那、韦莱日等南斯拉夫俱乐部,1987年在萨格勒布逝世,但他球场上的身影和绅士般的风范一直留在人们的心里。

20. 弗拉尼奥-韦尔夫尔

弗拉尼奥-韦尔夫尔(Franjo Wölfl)于1918年出生在萨格勒布,司职前锋,是一名捷克斯洛伐克裔球员,同时也是1948年奥运会亚军成员,被认为是南斯拉夫最好的前锋之一,2000年在当地著名日报Večernji list公布的克罗地亚20世纪球星排行榜名列第9。

韦尔夫尔在老家豪门比尔森胜利度过一个赛季后加盟萨格勒布公民队,不过这家盛极一时的俱乐部在1945年新政府上台后被勒令解散,韦尔夫尔也来到了取而代之的新巨头萨格勒布迪纳摩。

韦尔夫尔代表两家球队共4次获得联赛冠军,46/47和47/48连续两个赛季当选联赛最佳射手,曾担任迪纳摩队长,退役后亦在迪纳摩担任技术总监。韦尔夫尔最出名的一战是47/48赛季与瓦尔达的联赛对决,他在那场比赛上演了大四喜,其中一球是从45米处打进的任意球。

国家队方面,韦尔夫尔代表在40年代代表克罗地亚独立国出场过18次并打进13球,代表南斯拉夫出场过12次并贡献6粒进球。1987年,韦尔夫尔在萨格勒布逝世。

19. 尤里察-耶尔科维奇

尤里察-耶尔科维奇(Jurica Jerković)1950年生于斯普利特,哈伊杜克70年代黄金一代队长,是一名集速度、技术和射术于一体的进攻型中场,曾代表南斯拉夫打进1976年欧洲杯四强和1974年世界杯八强。

尤里察出道于哈伊杜克,效力十年间助球队拿下3次联赛冠军和5次国家杯冠军,并两次获得由当地权威媒体Sportske novosti(体育新闻)颁发的黄衣奖(每年基于赛后评分颁发给南斯拉夫最佳球员的奖项),而尤里察也是历史上仅有的3名两度获此殊荣的前南球员之一。

1978年,尤里察转会加盟瑞士豪门苏黎世俱乐部,据称他当时是哈伊杜克黄金一代里薪水最高的球员,并在退役后立即当选哈伊杜克总监。他有风度、有口才、能说多国语言,还在汉堡拥有一架游艇,被视为达尔马提亚地区的骄傲,然而却在遭遇了几次投资失败后破产,甚至在大街上流浪。不过斯普利特人始终对尤里察心存感激,在克罗地亚政客的资助下,尤里察终于可以靠运营咖啡店来维持生计。

18. 伊利亚-佩特科维奇

伊利亚-佩特科维奇(Ilija Petković)1945年生于现克罗地亚城市克宁的塞族家庭,司职右翼,是南斯拉夫1968年欧洲杯亚军和1974年世界杯八强成员。他在1968年与法国队的欧预赛上完成国家队首秀,并且上场第3分钟和第33分钟便各入一球,最终助主队5:1横扫法国。

佩特科维奇19岁加盟OFK贝尔格莱德,在成为职业球员的同时还考取了贝尔格莱德商学院的文凭。他在OFK效力了9个赛季后转会法甲特鲁瓦俱乐部,四年后又回到了OFK,7年后在那里结束球员生涯。他被视为OFK历史最佳球员之一,当时还曾被称为世界最佳右边锋。

佩特科维奇退役后曾执教于塞黑国家队、上海申花、OFK贝尔格莱德等球队,2017年起担任塞尔维亚U20主帅。

17. 弗拉尼奥-格拉泽

弗拉尼奥-格拉泽(Franjo Glaser)1913年生于现波黑首都萨拉热窝,是一名奥地利裔球员,二战前代表南斯拉夫出场35次,二战期间代表克罗地亚独立国出场11次,他被认为是南斯拉夫历史上最好的门将之一,也是唯一一名在二战前后代表过三家俱乐部登顶南斯拉夫甲级联赛的球员。

格拉泽15岁便升上了萨拉热窝哈伊杜克一线队,1933年来到BSK贝尔格莱德并助球队三度拿下联赛冠军,1937年加盟萨格勒布公民队后再次三夺桂冠。在萨格勒布公民俱乐部因政治缘由解散后,格拉泽来到了贝尔格莱德游击队同时兼任门将和教练的角色,他不仅成为了塞尔维亚豪门的第一位主教练,也帮助球队成功拿下南甲冠军。

退役后,格拉泽曾在萨格勒布迪纳摩、里耶卡、韦莱日等球队执教,2003年在萨格勒布逝世。

16. 伊万-布连

伊万-布连(Ivan Buljan)生于1949年,哈伊杜克70年代黄金一代成员,是一名极具攻击性的带刀后卫,曾代表南斯拉夫获得1976年欧洲杯四强和1974年世界杯八强。

布连自67/68赛季起在哈伊杜克度过了整整十年,助球队3次拿下联赛冠军和4次国家杯冠军,1975年当选南斯拉夫最佳球员,1977年加盟汉堡并在效力四年间助球队拿下1次欧冠亚军、1次德甲冠军和2次德甲亚军,1981年来到纽约宇宙度过了职业生涯的最后两个赛季。

布连退役后曾在哈伊杜克、希本尼克以及一些北非和西亚俱乐部执教,2008至2009年间曾担任哈伊杜克体育总监,2011年入选球迷评选的哈伊杜克历史最佳阵容。

15. 托米斯拉夫-茨尔恩科尼奇

托米斯拉夫-茨尔恩科尼奇(Tomislav Crnković)生于1929年,司职左后卫,也可客串中后卫,南斯拉夫50年代黄金一代最年轻成员,曾助球队拿下1952年奥运会和1960年欧洲杯亚军和两次打入世界杯八强,被认为是萨格勒布迪纳摩历史最佳后卫之一。

茨尔恩科尼奇从小的梦想就是在坐满了球迷的球场内为一支大球队踢球,即使是残酷的二战也没有浇灭他的足球梦,自1950年穿上迪纳摩的球衣后,高大健壮的他就成为了所有前锋的噩梦。茨尔恩科尼奇曾帮助球队两次夺得联赛冠军,1960年以队长身份率队在国家杯登顶,他总是说那是他职业生涯最高兴的时刻。

在国际舞台上,茨尔恩科尼奇曾和同时代的各国传奇前锋对位,他在国家队最知名的一战是在1957年6:1横扫意大利的比赛上将尤文传奇博尼佩尔蒂完全防死。

茨尔恩科尼奇1961年离开迪纳摩后曾在林茨和日内瓦踢球,但因为半月板重伤而不得不提前结束职业生涯。除了能力出众的后卫,他还因为曾经结过5次婚而给人们一位花花公子的印象,另外他还因为一次交通事故而导致经济情况遭受大挫。2009年,茨尔恩科尼奇在萨格勒布去世,享年80岁。

14. 德拉甘-霍尔采尔

德拉甘-霍尔采尔(Dragan Holcer)1945年出生在塞尔维亚的纳粹集中营里,他的父亲在自己出生之前就在二战中牺牲,母亲在战争结束后将霍尔采尔带到现塞尔维亚城市尼什。

霍尔采尔小时候热衷于手球而并非足球,但有一天他见到30位同龄人在当地的尼什工人俱乐部试训便也去凑了凑热闹,结果他却成为了其中两位入选的青年之一。加入尼什工人后,霍尔采尔首先踢的是边锋位置,在他代表一线队出战联赛的第一个赛季,他作为右翼在于萨拉热窝的比赛中打进了球队唯一的进球。之后他也尝试过踢中场,但最后才确定了打后卫位置,在接下来的三个赛季里,年纪轻轻的他都被视为尼什工人最佳球员之一。

1967年,哈伊杜克力压众多球队拿下当红炸子鸡霍尔采尔,他在那里度过了8年并作为队长为球队之后的黄金一代打下了重要根基,在70年代初夺得2次联赛冠军和国家杯三连冠后,他因伤缺席了大半个赛季,但黄金一代还是成功拿下了联赛冠军。或许是意识到了球队的辉煌已经不再需要自己,霍尔采尔决定远赴德国。

1975年,霍尔采尔转会加盟德乙球队斯图加特,在帮助斯图加特升上德甲后,球队在霍尔采尔效力的四个赛季里都没有掉出过前四。1981年,霍尔采尔转会沙尔克04并在一个赛季后退役。

国家队方面,霍尔采尔是1968年欧洲杯亚军的重要成员,1974年退出国家队给卡塔林斯基让贤。他在2011年入选了哈伊杜克历史最佳阵容,于2015年去世。

13. 约西普-斯科布拉尔

约西普-斯科布拉尔(Josip Skoblar)生于1941年,司职中锋,也可客串两个边锋位置,曾代表南斯拉夫打入1962年世界杯四强追平队史最佳战绩,被球迷称为“达尔马提亚之鹰”和“进球先生”。

斯科布拉尔和莫德里奇一样出道于扎达尔俱乐部,OFK贝尔格莱德门将拉登科维奇在扎达尔服兵役期间关注到了这名默默无闻的19岁小将并向俱乐部管理层推荐了他,之后斯科布拉尔便在OFK度过了7年多并两夺国家杯。

1967年,斯科布拉尔转会加盟汉诺威96,并先租借到了马赛,凭借首个赛季15场13球的超高效率,斯科布拉尔回到汉诺威96后马上成为了球队主力,而与此同时马赛又想带回他,尽管汉诺威主席并不情愿失去他,斯科布拉尔还是决定继续他的法甲征程。

1970至1972年间,斯科布拉尔助马赛夺得联赛两连冠,其中71/72赛季还拿下了国家杯冠军,而他也连续三个赛季夺得法甲金靴,其中1971年更是以惊人的单赛季44粒进球荣获欧洲金靴,此项法甲单赛季进球记录至今未被打破,同年获金球奖第6名,而南斯拉夫历史上也仅有他和潘采夫获得过欧洲金靴。斯科布拉尔2009年进入马赛名人堂,并入选了马赛、里耶卡和OFK三家俱乐部的历史最佳阵容。

斯科布拉尔退役后先是在马赛担任技术主管,之后曾执教于黎巴嫩国家队、汉堡、萨格勒布迪纳摩、哈伊杜克、里耶卡等球队,2001年起在马赛担任球探。

12. 斯雷奇科-卡塔内茨

斯雷奇科-卡塔内茨(Srečko Katanec)1963年出生于现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的一个克族家庭,可以踢后腰和中后卫,代表南斯拉夫在1984一年内连续拿下奥运会铜牌、欧青赛四强和欧洲杯八强,此外还参加过1988年奥运会和1990年世界杯。

卡塔内茨出道于当地豪门卢布尔雅那奥林匹亚,此后先后效力于萨格勒布迪纳摩、贝尔格莱德游击队和斯图加特,其间曾代表游击队夺得南甲冠军,也曾帮助斯图加特杀入欧联杯决赛但最终不敌拥有马拉多纳的那不勒斯而屈居亚军。

卡塔内茨1989年来到桑普多利亚后正式迎来了职业生涯巅峰,90/91赛季随队拿下意甲冠军,91/92赛季夺得欧冠亚军,和曼奇尼、维利亚、帕柳卡、维尔乔伍德等意大利传奇球员并肩作战。

90年代南斯拉夫分裂后,卡塔内茨选择了代表斯洛文尼亚国家队,并被认为是斯洛文尼亚历史最佳之一,退役后先是上任斯洛文尼亚U21主帅,1998至2002年间担任成年国家队主教练,2004年还曾是克罗地亚国家队主帅重要候选人之一,但卡塔内茨后来因为遭到业界反对而主动退出了竞争,帅位最终由老克拉尼察接替。

11. 约西普-卡塔林斯基

约西普-卡塔林斯基(Josip Katalinski)1948年生于现波黑首都萨拉热窝的克族家庭,司职后卫,1975年获金球奖第17名,曾代表南斯拉夫打进1976年欧洲杯四强和1974年世界杯八强。

卡塔林斯基1965至1975这十年间效力于萨拉热窝的泽列兹尼察俱乐部,71/72赛季助球队力压众多豪门获得历史上唯一一次南甲联赛冠军,1974年当选南斯拉夫最佳球员,1976转会尼斯并在首个赛季便助球队获得法甲亚军,1978年30岁的他因伤而早早退役。

卡塔林斯基是一名典型的带刀后卫,在法甲和南甲各有两个赛季进球数达到两位数,代表国家队的41场比赛里亦有10球进账。在1974年对阵西班牙的世界杯附加赛上,卡塔林斯基接布连开出的任意球打进了金子般的进球,助南斯拉夫时隔12年重返世界杯决赛圈。

90年代的前南内战结束后,卡塔林斯基获得了体育教育硕士文凭,并在波黑从事青训工作,2011年在萨拉热窝去世。前克罗地亚足协主席马尔科维奇说:“只要是认识卡塔林斯基的人都不会忘记他,不会忘记他对阵西班牙时的进球。”

10. 伊万-霍尔瓦特

伊万-霍尔瓦特(Ivan Horvat)生于1926年,或许是南斯拉夫历史上最全能的运动员,虽然最后定位是一名后卫,但在青年梯队时曾经是一名进球如麻的前锋,1951年曾作为门将扑出点球,更可怕的是他在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之前还是一名手球、乒乓球和跳高运动员。

伊万的父亲是萨格勒布的费拉里俱乐部的高管,而两位哥哥初期同样是足球运动员,兄弟三人身高都达到1米9,这样的身高即使是在巴尔干地区在当时也非常罕见,不过其中一位哥哥因为断腿而没有成为职业运动员。

1945年,萨格勒布迪纳摩正式建队,伊万和哥哥约西普加入了这支新豪门,兄弟俩之后都成为了俱乐部的传奇球星,随队两次登顶南甲联赛。值得一提的是伊万在加盟迪纳摩的前三年依旧打手球,另外还获得过全国跳高冠军。

伊万在1957年转会法兰克福,在第二个赛季助球队夺得德甲冠军,但这时他却遭遇了一次重伤而不得不提前结束职业生涯,而他为法兰克福出战欧冠的梦想最终也因此没能实现。

国家队方面,伊万为南斯拉夫国家队共出场60次,位列队史第7,1952年助球队夺得奥运会银牌,1950、1954年连续两届打入世界杯八强,其中1950年担任国家队队长。

伊万在国家队的坎坷历程是这个数据完全体现不出来的,他在1947年因为几次致命失误而大受挫折,并声称再也不踢球了。当伊万时隔两年重返国家队,他又马上成为防线担当,然而在他的最后一届大赛——1954年世界杯,他在与德国的1/4决赛上再次出现致命的回传失误而打进乌龙。但反过来想,即使多次失误多次受挫,他都能代表星光熠熠的南斯拉夫出场这么多次,不也说明了他其他时候的表现有多惊艳吗?

伊万退役后曾执教于法兰克福、萨格勒布迪纳摩、塞萨洛尼基、沙尔克04等球队,1967年带领拥有赞巴塔、贝林等人的迪纳摩击败利兹联夺得国际城市博览会杯冠军。伊万在2012年去世,享年82岁。

9. 伊万-古德利

伊万-古德利(Ivan Gudelj)或许是南斯拉夫历史上最具天赋的球员,只可惜命运让他没法达到本该达到的高度,他生于1960年,司职后腰,被誉为“来自兹米亚维茨的贝肯鲍尔”(兹米亚维茨是位于克罗地亚达尔马提亚地区的一座城市)。

古德利曾在1978和1979连续两年代表南斯拉夫U18参加欧少赛并夺得一冠一亚,其中1979年当选赛事最佳球员,同年在世少赛上与拥有马拉多纳的阿根廷队同台竞技,1980年一年内连续打入奥运会和U21欧洲杯两项赛事四强,两年后年仅21岁的他便作为最年轻的主力球员在世界杯上攻破西班牙的大门,世界杯结束后入选法国媒体《队报》所评的1982年世界杯最佳阵容。

俱乐部方面,古德利16岁在哈伊杜克完成一线队首秀,随队夺得过1次联赛冠军和1次国家杯冠军,1982年当选南斯拉夫最佳球员,在普罗辛内茨基1990年获得最后一届此项殊荣之前古德利是最年轻的获奖得主。

古德利在1982年世界杯后引起了皇马的关注,而当时处于全盛时期的波尔多对他更是偏爱有加,然而古德利为了等待皇马的邀请而拒绝了波尔多200万德国马克(折合约102万欧元)的年薪,而哈伊杜克也没能得到波尔多报上的折合约550万欧转会费,这个金额在80年代几乎就是天文数字,更难得的是波尔多为了得到古德利而在他患上了乙肝后还为他支付医药费,不过他最终还是在仅仅26岁时因病结束了球员生涯。

早早退役的古德利在27岁当上了南斯拉夫国奥队主教练,1993年起在克罗地亚青年队执教了长达17年,2005年曾带领洛夫伦、巴德利、卡利尼奇等人打进欧少赛四强,创下队史最佳成绩。古德利的青年队帅位在今年5月由西穆尼奇接替,他因为被解雇而与青训总监兼前国脚克尔潘发生了冲突,不过他依旧在斯普利特地区足协担任总负责人。

8. 兹拉特科-武约维奇

兹拉特科-武约维奇(Zlatko Vujović)1958年生于现波黑首都萨拉热窝,佐兰的双胞胎兄弟,司职前锋,以速度和身体对抗见长。

武约维奇一家小时候从萨拉热窝搬到了斯普利特,职业生涯也是在当地豪门哈伊杜克开始的。他在哈伊杜克度过了整整十年,助球队拿下过1次联赛冠军和2次国家杯冠军,1981年当选南斯拉夫最佳球员,同年获金球奖第19名,84/85赛季拿下联赛金靴。

1986年,武约维奇开启了他长达7年的法国生涯,他先是转会加盟波尔多并在首个赛季便助球队拿下双冠王,之后曾效力于巴黎圣日耳曼、戛纳等俱乐部,92/93赛季结束后在尼斯宣布退役。这几年里,武约维奇还创下了法甲最高个人造点数记录。

国家队方面,他在1979年对阵塞浦路斯的比赛上首秀便打入处子球,20岁出头的他马上占据了锋线主力位置,1980年助球队奥运会打入四强,之后南斯拉夫便陷入了低谷,武约维奇随队在1982年世界杯和1984年欧洲杯都以全负成绩黯然离场。

1990年,南斯拉夫民族矛盾愈演愈烈,眼看大战一触即发,32岁的武约维奇或许也意识到这届世界杯可能会是他的最后一届大赛,此时的他已经戴上了南斯拉夫的队长袖标,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这次的南斯拉夫没有重演80年代的惨剧,小组出线后经过120分钟的鏖战淘汰西班牙,其中第一粒斯托伊科维奇的进球便是由左路突破传中的武约维奇策划。1/4决赛上,南斯拉夫从上半场起就少打一人,但依旧是在120分钟内顽强逼平了拥有马拉多纳的最后的亚军阿根廷,不过最终点球大战告负,而那也是南斯拉夫最接近追平世界杯历史最佳成绩的一次。

武约维奇为南斯拉夫新黄金一代打下基础后告别了国家队,他的国家队出场数停留在了70次,位列队史第二,与此同时内战正式爆发,天赋异禀的后辈们各为其主。武约维奇并不喜欢也觉得自己并不适合从事执教工作,他说现在自己只是在家看足球,而克罗地亚媒体也不时采访这位哈伊杜克名宿对自己老东家现状的看法。

7. 兹拉特科-查伊科夫斯基

兹拉特科-查伊科夫斯基(Zlatko Čajkovski)1923年生于萨格勒布,热利科的哥哥,主打右边前卫,也可客串后腰和左边前卫,以顶尖的脚下技术、出色的身体素质和防守能力被视为南斯拉夫历史最佳之一。

查伊科夫斯基在二战结束前效力于萨格勒布豪门哈什克俱乐部,尽管最后一个赛季随队夺得联赛冠军,那时的他依旧只是默默无闻的一员。战后哈什克俱乐部解散,查伊科夫斯基1946年加盟贝尔格莱德游击队并随队夺得新南斯拉夫联赛的第一个赛季的冠军,隔年再度登顶。

1955年,查伊科夫斯基转会加盟科隆,并在57/58和56/57赛季助球队分别拿下德甲亚军和季军,1957年起在以色列的海法工人俱乐部度过三个赛季后结束了球员生涯。

国家队方面,查伊科夫斯基代表南斯拉夫连续两届拿下奥运会银牌,1950、1954年打入世界杯八强,40年代还为克罗地亚独立国出场过两次。1953年,为庆祝英足总建立90周年,国际足联挑选出全世界最顶尖的11名非英格兰球员与英格兰国家队进行一场纪念赛,而查伊科夫斯基便是4名入选的南斯拉夫球员之一。

查伊科夫斯基退役后也成为了一位相当成功的主教练,1962年率领科隆夺得德甲冠军,弥补了他球员时期未能为科隆带来一座奖杯的遗憾;1963年接手拜仁后率队成功升甲并两次夺得国家杯冠军,1967年登顶欧洲优胜者杯(一项由欧洲各国杯赛冠军参加的赛事,曾经的除欧冠、欧联外另一欧洲三大杯之一,1999年废除),贝肯鲍尔、盖德·穆勒、塞普·迈耶等德国传奇巨星皆是他手下的弟子;1970年,查伊科夫斯基在执教奥芬巴赫踢球者俱乐部时完成了带领德乙球队赢得国家杯冠军的奇迹,

除此之外,查伊科夫斯基还执教过萨格勒布迪纳摩、纽伦堡、汉诺威96、苏黎世、雅典AEK等俱乐部,1998年于德国慕尼黑去世。

6. 韦利米尔-扎耶茨

韦利米尔-扎耶茨(Velimir Zajec)1956年生于萨格勒布,可踢后腰和中后卫,被认为是南斯拉夫历史上最好的自由人之一(又称“清道夫”,上个世纪足球战术中的位置),以盘带和长传著称,被誉为“克罗地亚贝肯鲍尔”,南斯拉夫名帅米加尼奇和韦塞利诺维奇视其为南斯拉夫历史最佳。

扎耶茨出道于萨格勒布迪纳摩,在母队效力十年曾拿下2次国家杯冠军,81/82赛季助球队时隔24年重夺联赛桂冠,1979和1984年当选南斯拉夫最佳球员,他和塞尔维亚名宿斯托伊科维奇是南斯拉夫历史上仅有的两名两次获此殊荣的球员。2011年,扎耶茨入选萨格勒布迪纳摩历史最佳阵容。

1984年,扎耶茨转会加盟希腊豪门帕纳辛纳科斯,并在第二个赛季助球队豪取双冠王,1988年在那里宣布退役。

国家队方面,扎耶茨是1978年欧青赛冠军的重要成员,但后来的队友古德利、老克拉尼察、博格丹、斯利什科维奇等人都因伤病或个人习惯等原因没达到应有的高度,扎耶茨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南斯拉夫低谷时期绝对的顶梁柱,在1984年欧洲杯还戴上了队长袖标。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1982年世界杯上,扎耶茨还因为在禁区1米外绊倒了西班牙球员米格尔·阿隆索而遭遇了点球误判。

扎耶茨退役后先是担任萨格勒布迪纳摩体育总监,两年后回到帕纳辛纳科斯执教一个赛季后又回了迪纳摩接班因惨淡欧冠战绩下课的老克拉尼察,结果却惊喜地击败了波尔图和阿贾克斯,取得队史最佳欧冠成绩,不过他之后在朴茨茅斯和再次执教迪纳摩都没能重现当年的神奇。

5. 伊维察-舒尔亚克

伊维察-舒尔亚克(Ivica Šurjak)1953年生于斯普利特,哈伊杜克黄金一代的代表人物,他是一名典型的多面手,可以踢左翼、左后卫、中前卫和后腰。

舒尔亚克1971年在与贝尔格莱德游击队的比赛代表哈伊杜克一线队完成联赛首秀,并且打进了宝贵的制胜一球,而那时他才18岁。在哈伊杜克的10个赛季里,他助球队拿下了3座联赛冠军奖杯和5座国家杯奖杯,其中1972和1976年的国家杯决赛都是由他打入制胜球,同时1976年还当选了南斯拉夫最佳球员。

舒尔亚克快速、跑不死、技术细腻、覆盖面积大,还具备一名篮球运动员的身高,他是球队的进攻核心,被视为哈伊杜克黄金一代真正的领袖,并在耶尔科维奇离队后接过队长袖标,2011年也顺理成章地入选了哈伊杜克历史最佳阵容。

1981年离开哈伊杜克后,舒尔亚克先是助巴黎圣日耳曼夺得国家杯冠军,之后在乌迪内斯度过了两个赛季,最终在西甲俱乐部皇家萨拉戈萨退役。在海外效力时期,舒尔亚克最为人所知的是他拒绝了皇马和纽约宇宙的邀请,这意味着他本可以成为皇马历史上第一位克罗地亚球员。

国家队层面,舒尔亚克是1976年欧洲杯四强和1974年世界杯八强成员,1982年世界杯担任国家队队长。

4. 布兰科-泽贝茨

布兰科-泽贝茨(Branko Zebec)1929年生于萨格勒布,可踢左翼和左后卫,他体格健壮,擅长头球和阅读比赛,不过最为人所知的还是他异于常人的速度——百米冲刺只需要11秒,已经达到了那个年代南斯拉夫最快的短跑运动员的水平。他并没有花里胡哨的技巧,但球永远都“听”他的,他被视为那个时代最接近完美的左后卫。

当泽贝茨只有14岁时,他所在的萨格勒布公民队梯队教练就预言他未来会成为比科科托维奇更成功的左边锋。在萨格勒布公民队解散后,由于被萨格勒布迪纳摩拒绝,泽贝茨只能在当地一些小球队效力,1947至1951年间助博拉茨俱乐部(现NK萨格勒布)连升三级直至甲级联赛,而对阵斯洛加(现伏伊伏丁那)的比赛改变了他的一生,因为上演帽子戏法的他被豪门贝尔格莱德游击队相中。

在贝尔格莱德游击队效力的八年多,泽贝茨助球队两夺国家杯冠军,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次与哈伊杜克的关键战赛前,泽贝茨建议主帅让自己出任后腰并得到了同意,继左边锋和左后卫之后,他在新位置再次成为全场最佳。55/56赛季欧冠1/4决赛上,游击队在客场0:4落后的情况下主场3:0大胜最后的冠军皇马,距离创造历史只差那么一点点。

1960年,泽贝茨加盟贝尔格莱德红星,首个赛季便夺得了联赛冠军,并马上成为了球队队长。两个赛季后,泽贝茨转会到德国的亚琛俱乐部,在那里度过了四年后宣布退役。

泽贝茨在国家队同样硕果累累,他曾代表南斯拉夫出场65次,位列队史第三,1952年奥运会和1960年欧洲杯助球队取得亚军,1954和1958年世界杯打入八强,其中1952年以7粒进球当选奥运会最佳射手,而1958年则担任国家队队长,1953年还受邀与另外10位全球顶尖球员参加英足总纪念赛。

泽贝茨在国家队最著名的一战当属1958年世预赛与罗马尼亚的生死战,他在攻防两端的表现都极其出色,人们仿佛看到了他有四条腿。赛后南斯拉夫主帅米洛舍维奇抓住他双臂说:“你是人类还是野兽?在这么长时间的球员生涯和执教生涯里,我从未见到任何一名球员可以在90分钟内表现得这么完美!恭喜!”

退役后,泽贝茨作为主教练率领拥有赞巴塔和贝林的萨格勒布迪纳摩在1967年杀入国际城市博览会杯决赛,1969年率领拜仁时隔37年重夺德甲冠军和拿下历史第一次双冠王,率领汉堡在1979和1980年分别夺得德甲冠军和欧冠亚军,此外还执教过哈伊杜克、斯图加特、多特蒙德、法兰克福等球队。1988年,泽贝茨在用餐时意外哽噎去世。

3. 贝尔纳尔德-武卡斯

贝尔纳尔德-武卡斯(Bernard Vukas)生于1927年,是一名具备顶级盘带技术的锋线球员,2000年被克罗地亚足协评为克罗地亚历史最佳球员,当地权威日报Večernji list将其评为克罗地亚20世纪最佳体育运动员,2011年入选哈伊杜克历史最佳阵容。

武卡斯早期在当时的萨格勒布豪门康科迪亚俱乐部接受青训,1947年加盟哈伊杜克,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在哈伊杜克成名的萨格勒布球员。在哈伊杜克度过的前十年,武卡斯当上了队长,并助球队三次登顶南甲联赛,其中1950年哈伊杜克还成为了南斯拉夫历史上唯一一位以不败战绩夺冠的球队,而他个人也在54/55赛季成为联赛最佳射手之一。

1957年,武卡斯转会博洛尼亚,但由于受到严重的伤病影响,他在那里度过两个赛季后便又回到了哈伊杜克,四个赛季后去到奥地利闯荡,1967年在卡普芬伯格俱乐部退役。

国家队方面,武卡斯在1948和1952年助南斯拉夫连续两届夺得奥运会银牌,1950和1954年连续两届打进世界杯八强。1953年,武卡斯与国际足联挑选出的全球最顶尖的另外10名球员组成球队与英格兰队进行一场庆祝赛,在这场50年代双方阵容最为豪华的比赛上,武卡斯梅开二度并造了一粒点球,成为场上最闪亮的一颗星。两年后,武卡斯再次受邀到欧足联全明星队与英国队进行了一场友谊赛,这次他上演了帽子戏法。

1983年,年仅55岁的武卡斯在萨格勒布去世。为了纪念这位传奇球员,斯普利特和萨格勒布都有街道以他的名字命名。

2. 弗拉迪米尔-贝阿拉

弗拉迪米尔-贝阿拉(Vladimir Beara)1928年生于斯普利特,司职门将。苏联传奇门将、金球奖得主雅辛曾表示:“我不是世界上最好的门将,贝阿拉才是。”被誉为西班牙历史最佳门将的萨莫拉也曾对贝阿拉说:“你,贝阿拉,是世界最佳门将!”

贝阿拉小时候曾学习芭蕾舞,虽然之后成为了一名门将,但他的每一次弹跳、扑救依旧保持着弹性和优雅,他也因此被称为“长着铁手的芭蕾舞者”。

贝阿拉出道于当地豪门哈伊杜克,度过了8个赛季后转会贝尔格莱德红星,在本国联赛的这段时期里共7次夺得南甲冠军和2次登顶国家杯,还曾助红星历史性地打入欧冠四强,被哈伊杜克和红星视为队史最佳门将。值得一提的是,贝阿拉是曼联遭遇慕尼黑空难前的最后一场比赛的对手门将。

职业生涯末期,贝阿拉先是来到德甲俱乐部亚琛,一年后老队友泽贝茨也前来与其聚首。1965年,贝阿拉在弗赖伯格俱乐部宣布退役。

国家队方面,他完美接过了姆尔库希奇的位置,助南斯拉夫拿下1952年奥运会银牌并连续三届打进世界杯八强,共出场59次,位列队史第8,并贡献了20场零封,也就是超过1/3的国家队比赛他都力保球门不失,这个数据在当时足球规则还不够完善的年代简直难以置信。和泽贝茨和武卡斯一样,贝阿拉也是受邀参加英足总90周年纪念赛的11位世界顶级球员之一。

对于自己如何获得如此成就,贝阿拉说:“为什么我面对射门如此自信,为什么我看起来扑救相当容易,这是得益于卢卡·卡里泰尔纳(贝阿拉第一位教练之一)教给我的技巧。他让我去接住和棒球差不多大的小球,所以接住足球对我而言就变得非常简单。”

退役后,贝阿拉曾在南斯拉夫、德国、荷兰、喀麦隆等国的俱乐部执教,而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或许是70/71赛季作为助教和母队哈伊杜克的黄金一代拿下了时隔16年重夺联赛冠军,而16年前的那次夺冠正是在贝阿拉离开哈伊杜克前的最后一个赛季,这也意味着在贝阿拉离队之后、归队之前,哈伊杜克这16年间从未夺冠。2014年,贝阿拉在老家斯普利特去世。

1. 斯捷潘-博贝克

斯捷潘-博贝克(Stjepan Bobek)1923年生于萨格勒布,可踢中锋和前腰,他技术细腻、视野开阔、射术精湛,被视为南斯拉夫历史最佳之一,球迷们都尊称其为“大师”。匈牙利传奇巨星普斯卡什曾说:“博贝克的有球技术是无以伦比的,我可以直说,我尝试过去模仿他。他的盘带和脚后跟传球怎么可以这么完美而神圣!他始终是足坛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

博贝克早期曾效力于当地的一些小俱乐部,他12岁时所在的德比俱乐部并没有青年梯队,这也意味着他在这么小的年纪就成功入选了一线队。二战时期转会豪门萨格勒布公民俱乐部。在该俱乐部解散后,博贝克转投贝尔格莱德游击队,并将自己余下的所有球员时光都献给了这家塞族新贵。

在游击队这13年里,博贝克共出场466次并打进413球,位列队史射手榜第一,助球队分别两次夺得联赛冠军和国家杯冠军,1946年在对阵奥克托巴尔的联赛中打进9球,创造了南甲联赛从未被打破的单场比赛个人进球记录。55/56赛季曾和泽贝茨等人一同3:0掀翻皇马,1959年宣布退役。1995年,博贝克被评为游击队历史最佳球员。

国家队方面,博贝克代表南斯拉夫出场63次,打进38球,是南斯拉夫历史最佳射手,他帮助球队在1948和1952年奥运会连夺两枚银牌,1950、1954年世界杯连续打进八强,其中1954年担任国家队队长。由于世界杯后他经历了一次大伤,归队后只踢了4场比赛便告别了国家队。

退役后,博贝克曾执教于萨格勒布迪纳摩、贝尔格莱德游击队、华沙莱吉亚、奥林匹亚科斯、帕纳辛奈科斯等球队,于2010年在贝尔格莱德去世。

备注:

1. 克罗地亚独立国(Independent State of Croatia)是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傀儡政权,在1940至1945年间有独立的国家队。

2. 萨格勒布公民(Građanski Zagreb)、哈什克(HAŠK)和康科迪亚(Concordia)是上世纪初萨格勒布最强的三家俱乐部,二战结束新政府上台后被全部勒令解散,原球员只能转投其他俱乐部,萨格勒布迪纳摩、贝尔格莱德游击队、贝尔格莱德红星等南斯拉夫豪门都是在二战结束后新建立的球队。

3. 文中提及的边前卫(wing-half)是上世纪足球战术中一个介于翼卫和边卫之间的位置,亦可看作是“边后腰”,和当代的边前卫(side midfielder)不是同一个位置。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