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兆才出任亚足联裁委会主席,U23亚洲杯的遭遇不会再出现

成说体育 成说体育

据亚足联最新消息,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足协党委书记杜兆才当选为亚足联裁判委员会主席,任期至2023年。在中国成功获得2023年亚洲杯承办权后,杜兆才的当选无疑更有益于中国足球争取有利的外部竞争条件。

近年来,随着原中国足协副主席张吉龙淡出国际足球舞台,中国足协在“外交”方面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多年来国际足坛各利益集团竞争的错综复杂以及国字号、俱乐部队的“外战”经验教训证明,中国足球欲发展壮大大,除致力于提升自身竞技水平与硬实力外,也必须在外事工作方面赢得更多有利条件。

在今年亚足联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第29届联合会代表大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足协党委书记杜兆才以35票的绝对票数优势,当选国际足联理事会理事。这也意味着中国足协在国际足联重大事务的决策问题上,争取到了比较充分的话语权。

而在亚洲层面,巴林人萨尔曼在连任亚足联主席之后,亚足联高层按惯例也会相应调整未来4年内部管理的组织架构。杜兆才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当选了新一届亚足联裁判委员会主席。在亚足联换届选举之后,中国足协也与亚足联高层加强了沟通与互信,并进一步在足球外交方面取得了一定收获,包括2023年亚洲杯的举办权,以及如今杜兆才当选足联裁委会主席。

虽然亚足联下属有很多常设的专业委员会,但其中最为核心的两大部门,一是竞赛,二是裁判。杜兆才作为亚足联裁委会主席,意味着亚足联旗下所有重要比赛的裁判委派,都将由中国人来决定。据了解,在杜兆才之后,还会有多位来自中国足协的人士将在亚足联多个不同委员会中分别任职。这也在最大程度上为中国足球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外部条件。

就裁判管理工作本身来说,目前担任亚足联裁判委员会副主席的卡塔尔人哈尼,在张吉龙出任亚足联裁委会主席期间就担任该委员会副主席。此人之前在亚足联裁判圈浸淫多年,还担任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副主席的重要职务。

2018年1月,U23亚洲杯小组赛末轮中国与卡塔尔一役,由于当值主裁判伊朗人法加尼的执法尺度故意针对中国队。中场休息时,中国足协提出抗议,当时与杜兆才进行交流的正是哈尼,但哈尼并没有给出杜兆才满意的答复。中国足协的抗议毫无效果,法加尼在下半场继续着双重标准的执法尺度,最终导致中国队被逆转出局。比赛结束后,杜兆才再次找到亚足联的官员进行交流,但结果已无法更改。随后,中国队向亚足联提出了申诉,并且递交了正式的书面申诉材料。

此番随着杜兆才身份的转变,哈尼对于中国足球的态度恐怕也将随之改变,而中国足协和杜兆才本人在应对亚足联内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时,也同样需要发挥更多的外交智慧与手段。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