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迷说球:飞翔的上校普斯卡什,31岁加盟皇马的矮胖子!

鱼翅

本贴由球迷@鱼翅发在大话足球圈,欢迎大家理性讨论,想和作者直接交流的,欢迎戳此。希望关注作者的,可以点此关注

上周周中欧冠,C罗轻松戴帽带领皇马取得一场大胜,这莫名地让我想起了普斯卡什,那个20世纪50年代末同C罗一样进球如探囊取物般轻松的匈牙利球星,巧合的是他当年也是个前场左路的自由人。不同之处嘛……他是个短粗胖,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飞翔的上校”。

关于普斯卡什的回忆,要从1960年的欧冠决赛的“大四喜”谈起。

1960年,皇马在半决赛主客场两个3:1横扫巴萨,普斯卡什在这两场比赛取得3个进球,并以8球雄踞射手榜,而皇马也波澜不惊地第五次挺进了欧冠决赛。他们的对手是来自西德的“黑马”法兰克福队。

为什么说法兰克福是“黑马”呢?因为虽然当时西德足球因强大的国家队实力享誉足坛,但德甲联赛1963年才起步,在此之前,西德的俱乐部只能打淘汰赛性质的地区联赛,比赛质量和数量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因此他们在欧洲层面的实力自然稍逊几分。而且,有成绩为证:1960年之前,西德俱乐部的最好成绩仅为多特蒙德和沙尔克04分别在1958年和1959年打入过8强(共16支参赛队伍)。

对于法兰克福来说,这场欧冠决赛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于是他们放手一搏;皇马则不同,他们顶着“四届卫冕冠军”的头衔,显得小心翼翼。

果然,法兰克福的冒险打法在第18分钟收到成效,中锋施泰因与右边锋克雷斯频繁的交叉跑动扯出空当,后者为球队首开纪录。但皇马毕竟坐拥普斯卡什与迪斯蒂法诺的豪华锋线,这个进球反而激起了他们的斗志。27分钟、29分钟,迪斯蒂法诺轻松祭出两连击扳回比分,随后普斯卡什大开杀戒,在25分钟的时间里连下四城(45’56’60’70’),彻底杀死比赛,要知道那时他已年满33岁。当然迪斯蒂法诺还在74分钟饶有兴致地补了一刀,完成帽子戏法。虽然法兰克福中锋施泰因最后阶段打入了挽回颜面的两个进球,却也无济于事,他们终将成为胜利者的背影。

这场比赛创下的3项纪录至今无人打破:1、决赛进球数最多(10个);2、决赛个人进球数最多(普斯卡什,4个);3、决赛上座人数最多(127621人,格拉斯哥汉普顿公园球场)。

赛后,汉普顿公园球场休息室里,皇马主席伯纳乌走向独中四元的普斯卡什,给了他一个深情的拥抱,并指着他的心脏说:“潘乔,我永远信任你,你的力量……你看,他就在这儿。”

通过这个“决赛大四喜”,普斯卡什完成了足球史上最著名的“复苏”,也算“曲线救国”,一雪1954年世界杯决赛匈牙利惜败西德的“前耻”。

而1954年,可以说是匈牙利足球极盛转衰的一年。

那届世界杯以前,匈牙利队已经4年未尝败绩,期间还曾以6:3、7:1教训了在足球方面一直居高自傲的英国人。那几年,由普斯卡什、柯奇士、希代古提、齐博尔组成的梦幻攻击线让匈牙利成为世界杯夺冠的最大热门。

1954年世界杯小组赛,匈牙利先是“走着踢,站着防”9比0生吞韩国,又8比3打得“战略性放弃”的西德生活不能自理(西德赛前轮换了7名主力球员),一切似乎都朝着预定的方向发展,但当家球星普斯卡什却被西德后卫维尔纳-列布里希凶狠地铲伤了脚踝,X光显示他的踝骨上出现了“头发丝那么细”的一条裂缝,因此缺席了接下来的两场淘汰赛,这给匈牙利队的前途蒙上了一层阴影。

好在匈牙利经受住了考验。在经过与巴西队著名的“伯尔尼之战”(在此不赘述)、与乌拉圭的加时赛大战后,他们有惊无险地挺进决赛,这次对手还是西德。

胜利的天平似乎在开赛前就倾向了西德,他们的队长瓦尔特在二战时染上过疟疾,天热就会发作,而决赛当天上午,天降大雨打消了他的顾虑;大雨使球场变得泥泞,阿迪达斯提供的“可换钉”足球鞋帮助西德队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换上了更易于抓地的铁质长钉;一个铜管乐队在大街上练习准备瑞士冠军赛,吹吹打打把匈牙利人吵得难以入睡。

或许,对于匈牙利来说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他们的领袖普斯卡什回归了。事实上,他仍是带伤上阵,脚步沉重。

“飞奔的上校”虽然变成了“折翼的天使”,却依然可以在场上不负众望、摧城拔寨。比赛开始第6分钟,他抓住柯奇士被对方后卫挡出的射门,补射入网。两分钟后,齐博尔再下一城,开赛8分钟,匈牙利就取得了2:0的领先。但顽强的德国人不甘落后,在不到20分钟内就扳平了比分,比赛陷入拉锯战,接下来的60分钟内,双方都没有取得进球。

终场前6分钟,奇迹出现了,匈牙利后卫博日克出现低级失误,球被对方边锋汉斯-沙菲尔抄走,后者传中虽被解围,第二点却落到西德球员拉恩脚下,随即,他闪开空当低射入网,击碎了匈牙利的夺冠之梦。

不过这场比赛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一是普斯卡什终场前打入的进球本可以将比分扳成3:3平,却被边裁认定“越位”,后来他说“进球后2分钟,边裁才举起旗帜告诉我越位了,这很荒唐。”;二是,西德球员被疑赛前服用“安非他命”(一种兴奋剂),有人看见赛后很多球员在更衣室呕吐,而且进入21世纪,有专家调出历史档案研究证实了这一点。

但是,历史不容假设,普斯卡什终究在他最好的年纪错过了世界足坛的最高荣誉。

西德国内将这场比赛称作“伯尔尼奇迹”,从而一扫战后的颓势,飞速发展;匈牙利群众却被熊熊怒火点燃,当时的门将格洛西奇回忆:“匈牙利国内的反应可怕极了,比赛结束后成千上万的民众涌向街头,他们以足球的名义,进行公开的示威活动反对社会体制,这恐怖气氛持续了好几个月。

舆论重压下,匈牙利队一蹶不振,世界杯后的6场国际较量中,他们的战绩仅为2胜1平3负,普斯卡什在俱乐部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但对国家队的困局他也无能为力。同样陷入黑暗的还有匈牙利国内的政治形势,总理纳吉的改革虽然赢得了群众的欢迎和认可,却激化了党内不同派别之间的矛盾。

这时普斯卡什所在的洪瓦德队(又名“布达佩斯爱国者队”)拿到了匈牙利联赛的冠军,挺进欧洲冠军杯。国内混乱的政局下,洪瓦德队征战欧冠的历程也并不顺利。他们在第一轮的对手是西班牙劲旅毕尔巴鄂竞技队。在首回合的客场比赛中,洪瓦德以2:3输给了对手。11月4日,在他们归国途中,匈牙利国内爆发了政变,这使得洪瓦德第二回合的比赛无法在匈牙利本土举行,于是俱乐部当机立断决定在第三国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海森尔球场进行比赛。虽然在该场比赛中普斯卡什打进一记漂亮的进球,但是由于球队以3:3战平对手,因此他们以总比分5:6被淘汰出局。

此时由于国内政局依然动荡,洪瓦德队便不顾国际足联和匈牙利临时政府的反对,毅然决定举行国际巡回表演赛。无论是从意大利到葡萄牙,还是从西班牙到巴西, 他们高超的球技均得到了当地球迷们热烈的喝彩。

次年2月,洪瓦德重返欧洲,但大部分球员怕遭到迫害,纷纷决定不回匈牙利,加盟西欧的俱乐部。普斯卡什也在其中之列,他先是选择加盟西班牙人,但很快便因“拒绝回国”遭到欧足联禁赛,禁赛期间他辗转奥地利、意大利,并在意大利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虽然大部分时间他都处于无球可踢的状态。解禁之后,AC米兰和尤文图斯两大豪门便向他抛出橄榄枝,不过他谢绝了二者的好意,最终在1958年选择加盟皇家马德里。

初来乍到,皇马球迷还纷纷质疑伯纳乌主席的决定,“为什么要带这个已经31岁的胖子来皇马?”可是没过多久他们就被普斯卡什的球技征服。

第一个赛季他就展现出了恐怖的攻击力,4次上演帽子戏法。在为皇马效力的8个赛季内,普斯卡什一共参加联赛180场,射进156球,帮助球队在61-65年连续5次获得西甲联赛冠军。他自己也分别于1960、1961、1963和1964年获得最佳射手称号。最值得一提的是1963年皇马对阵老冤家巴塞罗那的两场比赛中,普斯卡什分别两次上演帽子戏法,这在西甲历史上绝无仅有。

 

 

普斯卡什、柯奇士等球星在西班牙联赛杀得风生水起,却止不住匈牙利足球的凋零。拒绝流亡海外的希代古提独木难支,“社会主义黄金一代”一去不返。

1962年,35岁的普斯卡什加入西班牙国籍,并代表其征战智利世界杯,但小组赛即遭淘汰,未能登上世界之巅注定成为他一生的遗憾。

匈牙利昙花一现,普斯卡什足坛常青,我不知道该感到庆幸还是悲哀,只希望足球不再因政治而兴亡。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