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分析:被人穿裆,是怎样一种“胯下之辱”?
职业足球,讲究技术动作的有效性,一般情况下,能简单出球,是最合理的选择。但一些技术出众的球星,往往会在技术动作上有各式各样的创新,于是,类似于马赛回旋、牛尾巴过人、油炸丸子、彩虹过人、穿裆过人等等技术动作层出不穷。
这些技术动作出现在比赛中,可以给观众带来更强烈的观赛体验,在很多时候,甚至可以称之为一场比赛的亮点之一。但是,对于比赛中被以这些技术动作突破的球员,心里恐怕会是另一种滋味,那就是羞辱与愤怒。
比如,内马尔就曾在比赛中,因为采用“彩虹过人”这样的动作而被对手侵犯。那么,为何内马尔的对手会因此感到愤怒呢?又或者说,类似于彩虹过人、穿裆过人这样的技术动作,究竟会给对手带来什么“伤害”?
人为什么会生气?
其实,虽然内马尔在上演彩虹过人之后被对手侵犯,显得一脸懵逼。但从对手的角度上看,他出现了愤怒的情绪,是有心理学支撑的。
伟大的马斯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创立的需求理论,可以通俗易懂的解释很多心理学现象。依据马斯诺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分为五种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五种需求就像阶梯一样,是有从低到高的等级排序的。当我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被剥夺时,愤怒就会随之而来,人也会因此感到愤怒,出现敌意情绪,甚至是攻击行为。
而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被剥夺,又可以具体分为以下几种,包括:生命或肢体受到威胁、遭受侮辱、家庭受到威胁、环境界限受到侵犯、因伴侣而起的冲突、社会秩序受到威胁、资源争夺、群体受到攻击、被限制(控制)。
上面这些类型,其实大多数从字面上看,就很好理解。比如,当生命或肢体受到威胁,绝大数人都会愤怒的发起反击,一些社会新闻里的反杀事件的心理根源就在于此。又比如,因伴侣而起的冲突,当男女一方出现不忠行为,大多数人也是会觉得愤怒。
这其中,唯独“遭受侮辱”这个子项标准不一,除了一些人类社会中通用的侮辱元素,如竖中指、“问候”家人等,你很难用自己的观点去评判一件事是不是存在侮辱。然而,当遭受侮辱时,确实是绝大多数人都会出现愤怒情绪,也就是生气。而我们要聊的关于球员在球场上被彩虹过人、被穿裆过人后为什么会生气?原因就可以从上面这种心理学现象去寻找。
为何会认为被穿裆是一种侮辱?
如前所述,在为何生气的原因中,遭受侮辱也是一种情况。而球员在比赛中被穿裆之后出现的愤怒(生气),对比马斯诺需求列出的情况,只能归因于“遭受侮辱”。那么,为何被穿裆,会认为是被侮辱呢?
这里就必须先界定,到底什么才算是“侮辱”?
可惜的是,这确实是一个千人千面的问题,并没有标准、统一的答案。毕竟,即便作出某种行为的人,在主观上并没有想要羞辱的意思,但一旦被视为是一种羞辱,依然会引起另一方的愤怒,这种情况类似于“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相反,即便是作出某种行为的人,在主观上其实是想要羞辱对方,但对方没意识到,也就不认为这是一种羞辱。
因此,与其他导致愤怒(生气)的原因不同,“遭遇羞辱”,这是一个很有主观色彩的感受。那么,为何被穿裆,有些球员会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侮辱呢?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主客观两方面去分析。
首先是主观原因,在球场上被穿裆者,如果认为这种动作是“不同寻常”,更容易滋生被侮辱的感觉。当发现对手实力远在自己之上,而恰恰对手又采用了自己所达不到的技能来击败自己,这个时候产生的被“实力碾压”的感觉,往往带有羞辱的懊恼。
(gif)“狗剩”的彩虹过人表演
让我们用例子来解释这种绕口的概念:当内马尔在球场上彩虹过人时,对手之所以愤怒了,是因为这个动作对他而言,是非比寻常的,甚至是训练时都做不好的,但内马尔竟然可以在比赛中轻巧使用,于是对方就有被戏耍的感觉,进而产生被羞辱的感觉,如果性格刚烈难以控制自己,接着便是出现愤怒情绪。
(gif)奥古斯托的穿裆表演
事实上,在当今足坛,被穿裆过人引起的羞辱感,在某种程度上还不如被彩虹过人。这是因为,如今穿裆过人已经越来越多的被用在比赛实战中,当这一动作被大多数人所熟知、所掌握,即便被穿裆,引起的被羞辱的感觉也相对较淡。
因为,对于被穿裆者来说,内心活动大抵如此:这个动作我也会,我也常用,只是我防守不小心而已。而对于被彩虹过人的人来说,内心的波澜壮阔则是:这个动作我在训练时都做不好,你竟然拿他来突破我,你这是在藐视我。
由此可知,从主观因素来讲,认为球场上的某种动作是对自己的侮辱,其实带有几分少见多怪的因素。
(gif)胡尔克在中超赛程表演彩虹过人
然后是客观原因,被对手穿裆过人,容易引起某些形而上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在人类文化基因里又蕴含着侮辱的意味,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换句话说,这或许是我们潜意识里的一种本能反应。
大家都听说过历史上的“胯下之辱”吧?作为汉初三杰,少年时候的韩信无依无靠,曾在大街上被屠夫威胁,被迫趴下从屠夫的裤裆穿过。这一故事经太史公渲染,被后人认为是奇耻大辱的一种,成为解读韩信复杂人性时一个不能回避的细节。
而从这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出,远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末,从胯下钻过,在人类的观念中便是一种侮辱。而我们同样不难看出,在足球比赛中,被对手穿裆突破,与“胯下之辱”之间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这种联系,很容易让人与“被侮辱”相挂钩。
(gif)中国球员宋端在比赛中成功穿裆对手
况且,与其说这是一种联想,但步入说是一种直觉。在潜意识里,我们人类会将这种行为,认为是一种侮辱。
综合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认为被穿裆过人是一种侮辱,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被突破者,主观上认为这种动作很难,对方是在戏耍自己;另一方面是在人类社会的文化惯性里,客观上认为这种动作是在羞辱对手。
相由心生,沙中世界
不仅仅是佛家思想认为相由心生,儒学中也不乏关于“我思故我在”的论点,甚至可以说,我们能感知到的世界,究竟是主观还是客观也没有定论。那么,对于侮辱与否,终究是千人千面。
(gif)维尼修斯尝试彩虹过人
事实上,近些年来,我们无论是在野球上飞驰实战,,还是在电视机前欣赏观战,已经有很大一部分人,不再认为被穿裆过人是一种羞辱。这个中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这个动作并不难学,只要时机把握好,野球场上这种动作也可轻易作出,并且,这一动作也确实具有实用性。反倒是像彩虹过人那种高难度动作,在实战中出现,依然会被认为是在羞辱,而不是实战需要。
因此,说到底,将穿裆过人和侮辱之间联系在一起,是一种主观意愿。毕竟,连是否被侮辱,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更多是一种主观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