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米vs布拉格:对手全队打鸡血,中场问题亟待解决

新赛季欧冠小组赛第一轮,国际米兰主场迎战捷克布拉格斯拉维亚。客队在下半场先进一球,而蓝黑军团直到伤停补时才由替补出场的巴雷拉扳平比分,最终收获一场平局。由于多特蒙德和巴萨战平,首轮过后本组四队同积一分,但对国际米兰而言,主场对阵四档球队是六场小组赛里最轻松的一场,这场比赛没能拿下,未来将会更加艰难。
布拉格斯拉维亚通过强硬的身体对抗和积极的前场逼抢打乱了国际米兰的节奏,让蓝黑军团完全没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和特点,大部分时间被对手压制,非常被动。
【首发阵容】
什克里尼亚尔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说到,赛前就知道对手会狠拼身体。或许正是出于这一点考虑,孔蒂没有沿用上一轮联赛所使用的3421阵型,而是重回352,中场屯三人,并且启用了最高大强壮的加利亚尔迪尼,就是为了应付身体对抗。但丹布罗西奥和劳塔罗取代了戈丁和波利塔诺重回首发,就只能说是考虑到赛程密集而进行的轮换了。说到底还是认为周末的米兰德比更加重要,或者认为本场比赛会相对轻松。
布拉格斯拉维亚是捷克传统豪门,上赛季在主帅特尔皮绍夫斯基的带领下获得了捷克联赛冠军,并且在欧联杯中战胜了塞维利亚,四分之一决赛总比分5-3惜败于最终冠军切尔西。其中客场对塞维利亚两次落后两次追平,主场对塞维利亚加时赛连进两球反超比分;客场对切尔西时开局17分钟就0-3落后,总比分0-4落后,但依然不放弃,追回了3球。可以看出这支球队的特点就是拼劲十足,韧性很强。
而且本赛季布拉格斯拉维亚状态非常好,一直保持不败,连上赛季末段已经连续二十场比赛不败。
【布拉格斯拉维亚能跑到什么程度?】
国际米兰在意甲算是能跑的,上赛季经常是依靠体能优势在最后时刻绝杀,布罗佐维奇和巴雷拉都是上赛季意甲跑动榜前三名。本赛季挖来了魔鬼体能师平图斯,将让国际米兰在体能方面更上一层楼。新赛季意甲前三轮国米场均跑动107.87公里,虽然三个对手都不是很强,但国际米兰每场的跑动都要多于对手,场均比对手多跑3.5公里,并没有因为实力强而踢大保健足球。
但本场的对手颠覆了人们的认知。
布拉格斯拉维亚到底能跑到什么程度?
直观上来看,就是对手的前场球员一直不停地在跑动逼抢,区域位置总是能占据人数优势。到中场休息一看数据,58.32公里,足足比国际米兰多跑了4公里。这数据太吓人了,要知道国际米兰54.3公里的半场跑动数据也不低了。
不过这样赌半场搏命疯跑的球队国际米兰也不是没有遇到过,上半场跑得太猛,下半场60分钟,体能不支,就只能被按着打。
(图)上半场数据统计
但布拉格斯拉维亚下半场又刷新了球迷的认知,60分钟只换了一个人,剩下两个换人名额到80分钟以后才用,但就是这样,他下半场的跑动根本没有下降。
(图)全场跑动距离
不光是没有下降,我特意去欧足联官网查了一下全场跑动距离,布拉格斯拉维亚居然达到了118.5公里,这就意味着他们下半场跑了60.18公里,比上半场还猛!
118.5公里什么概念?意味着除去门将的3-5公里以外,其他十名球员的平均跑动达到11.5公里。11.5公里的场均跑动,国际米兰队内目前只有布罗佐维奇一个人能达到,没有第二个。也就是说,国际米兰球迷津津乐道的超级能跑-靠体能耗死你-布罗佐维奇,对手在场上有十个。
而国际米兰本场跑动109.4公里,已经比平时联赛中要跑得多了,但还是比对手少了整整9.1公里。也就是说布拉格斯拉维亚通过跑动,让球队在场上硬生生的多出来一个人。这样的跑动足以弥补技术上的差距,你总是面临一挑二的局面,但你技术达不到一挑二的水平。12打11,你根本没法打。
对比一下本轮欧冠两场焦点战的跑动距离,那不勒斯对利物浦是103.6-103.1,多特蒙德对巴萨是107.4-104.2,就可以看出布拉格斯拉维亚的跑动有多恐怖。
当然,这是布拉格斯拉维亚对本场比赛格外重视,战术方面进行了精心的研究,精神状态也打了鸡血。要是场场都能这样跑,布拉格斯拉维亚在本组绝对配得上一个出线名额。
【中场运转】
除了跑动,布拉格斯拉维亚在战术方面的限制也做得非常成功。
布罗佐维奇本场传球只有42脚,排名全队第6,当然他只踢了71分钟,但即便是踢满全场,按比例算,他也只能完成50多脚传球,离他联赛中场均90脚传球差得太远。
(图)布罗佐维奇触球点,疲于后场接应,难有机会到前场
对方中场总有一个人贴身跟着他,寸步不离。而布罗佐维奇在国家队比赛日时遭遇了病毒感染,身体本来就没有恢复到最佳状态,上轮联赛又强撑着踢满了全场,本场遭遇重点盯防,也实在难有作为。布罗佐维奇其实也非常积极,尝试了6次抢断为全场最高,但只成功了3次,说明他相对瘦弱的带病之躯在强硬的身体对抗中完全占不到优势。
(GIF)布罗佐维奇遭遇贴身跟防,没法接球
我之前分析过,孔蒂的战术不像斯帕莱蒂那样对布罗佐维奇的出球过于依赖,三中场里的另外两人也可以分担较多的出球任务。
但是本场,这两个点都没能完成这个任务。
左边的森西,位置太靠上。森西的位置本来就是三中场里最靠前的,在上一轮改打影锋之后,更是激发了他的进攻热情。他的作用更多的是在进攻到前场时肋部的连接以及前腰位置的组织,回到后场接应的次数相对较少。而即便是他回来,面对对方强悍的肌肉中场绞杀,也显得无所适从。
右边的加利亚尔迪尼,本来就不擅长串联组织,上轮联赛打乌迪内斯,他负责的右路都完全与前场失联,并别说是本场对手这样的强度。当然加利亚尔迪尼确实在中场硬度上提供了一些支撑,他在拼抢中拿到球权的次数和高球争顶成功的次数都是中场球员里最高的。
(GIF)加利亚尔迪尼能抢下球,但抢下之后拿不住
(GIF)即使拿住了,他也很难传得好
中场三个点全部被掐死,陷入了对方的肌肉洪流之中,那么出球的任务只能交给后卫来完成。
【中卫出球】
本场传球次数最多的是拖后中卫德弗赖,达到87次,而他在联赛中的场均传球只有50多次。门将汉达诺维奇本场传球次数达到47次,排名全场第五,甚至比布罗佐维奇还高,而他在联赛中的场均次数只是20多次。
这个数据非常不正常。
按国际米兰的战术,能压制住对手时,传球最多的应该是几名中场,不太压得住的时候,需要后场倒脚,那传球最多的也应该是两名边中卫。但本场,拖后中卫和门将在传球榜上如此靠前,这就出了大问题。这就意味着,国际米兰连边中卫主导的后场倒脚控球都做不到,已经被对手逼迫到拖后中卫和门将这一线了。
那么两名边中卫是什么问题?
右路丹布罗西奥,传控能力本来就不强,面对逼抢时就更没有信心,不敢向前传球,更多的选择是把球回传给德弗赖或者汉达诺维奇,本场比赛26次回传排名全场第一。
(GIF)丹布罗西奥回传坑门将
而左路什克里尼亚尔,由于不顺脚,在左路用右脚向前传球很别扭,显然是用右脚来回传更舒服。加上阿萨莫阿接球位置又比较远,所以什克只能选择自己带球上。
(GIF)什克带球推进到中场,被断后没有及时回防
(GIF)阿萨莫阿上抢扑空,德弗赖补位到左边路,对手传到肋部将球打进,而什克此时依然匀速慢跑,这个丢球中什克表现出的精神状态与他平时的战斗精神严重不符
什克里尼亚尔打左路,除了出球问题以外,抢断也随之大幅下降。什克抢断的特点之前我分析过,他习惯在侧身扛住对手的同时用逆足,也就是左脚伸出去掏球,成功率很高,这种抢断方式在当今足坛非常罕见,也是什克最大的特点之一。但是前提是要在右路,他把对手扛在外面,左脚在前,才能用这一招,而换到左路后,防守时的身位是右脚在前左脚在后,他的绝招也就无从施展。数据也能佐证这一点,17-18赛季搭档米兰达,他打右中卫时,场均抢断2.5次;上赛季搭档德弗赖,被迫变成左中卫,场均抢断下降到1.8次;而本赛季改打三中卫,他拉到了更靠左的左边中卫位置,场均抢断下降到了1.3次。
左右两个边中卫都出不去球,那不是只剩德弗赖和汉达来回传了么。
(GIF)森西回接什克左脚传球,德弗赖带球直接推过半场
要么就是中后卫直接带球上去,要么就是在后场直接开大脚。
【中锋拿球】
开大脚让前锋去拼身体,孔蒂在赛后说了他讨厌这种战术,但本场比赛被迫经常使用。这也就是为什么孔蒂明知道卢卡库不擅长争高球当支点,依然强烈要求买他并且坚持用他的原因,因为在孔蒂的设想中,不需要支点中锋,他希望快速的地面配合推进。但现实总是残酷的,他的每段执教经历,最后都是由支点中锋完成了战术的最后一块拼图,哪怕每次开始时他都不是这样设想的。尤文的略伦特、意大利的佩莱、切尔西的吉鲁,都是在他的原定战术施展不顺利的情况下弄来救场的。所以在转会期国际米兰虽然一直在谈哲科,但却不是那么坚决,因为孔蒂认为他的战术里支点中锋只是一个后备选项。
之所以被称为二愣子,就是因为孔蒂一根筋认死理。哪怕已经有三次经验教训了,但在国际米兰,他还是想再试一次不用支点中锋的打法。
本场比赛,国际米兰从后场往中圈以前开大脚找前锋的次数超过40次,当然这包括了边路边翼卫插身后接长传的次数,其中两名中锋能够跑到落点起跳争球的次数是19次,卢卡库争13次赢得4次,劳塔罗争6次赢得2次。从争顶成功率上来讲,劳塔罗确实比卢卡库还要适合打中锋。
(GIF)有人逼抢,丹布罗西奥只会回传,汉达被逼抢也只能开大脚,而卢卡库争不下第一点,在他头上把球顶走的是身高1米79的霍沃尔卡
这时候,真是让人无比的想念哲科,甚至是略伦特或者吉鲁。哪怕不作为你的常规战术,在这样只能被迫开大脚的比赛中,大中锋真的管用。
两名前锋争顶的能力都不强,但问题是你同时上两个人并不能增加争顶成功率,反而造成第二落点也拿不到。波利塔诺替补上场之后利用他的个人带球突破,帮助国际米兰在比赛末段掀起进攻高潮,这是劳塔罗不具备的能力。
(GIF)卢卡库即便争到第一落点也很勉强,劳塔罗根本拿不到第二落点
(GIF)反而是1米75的巴雷拉上场之后,冲上去争第一落点,卢卡库拿第二落点,配合就顺利多了
【横向转移】
面对疯跑流的对手就没有办法了吗?
其实很简单,球永远比人跑得快,多做快速转移,让球跑起来,对方就只能疲于奔命。
奔跑积极是增加了在有球区域内的人数优势,但是在异侧肯定会有大片空当,只要能够好好利用,多打大范围的横向转移,就算不能直接打穿形成进攻,至少也能调动对方阵型不断跑动、消耗体力。
(GIF)比如这就是一次成功横向转移制造的威胁进攻
坎德雷瓦后场横向转移避开对手重兵逼抢,阿萨莫阿传给身前的森西无人防守,得以推进至前场,森西带球吸引多人防守,横向转移给右路插上的坎德雷瓦,最终突入禁区制造威胁。但国际米兰本场这样的横向转移使用得太少了。
(GIF)比如这次森西过人很漂亮,但延误了战机
对手布重兵在这一侧防守,森西拿球摆脱第一个人以后,如果立刻长传拉扎罗,右路就能形成一对一的突破,但是他又过了第二个人再往右边分,此时对手已经回防到位,丹布罗西奥拿球只能回传。森西的两个漂亮过人除了炫技,没有起到任何战术作用。
本场比赛在横向转移方面,只有坎德雷瓦和布罗佐维奇各尝试过2次,其他时候都是只会纵向的进攻,或者扎在对方人堆里打。
其实本赛季首轮联赛对莱切的时候,国际米兰的大范围横向转移就用得比较好,来回撕扯对方防线,但是在之后的几场比赛,横向转移用得越来越少。
【总结】
(图)数据统计
(图)球员评分
本场比赛除了对手特别能跑之外,最关键的就是通过跑动和逼抢限制了国际米兰的中场,让国米的后场出球体系无法顺利展开。其实这样的战术在之前斯帕莱蒂依赖布罗佐维奇单核出球时就经常遇到,而本赛季在首轮大胜之后,之后联赛遇到的卡利亚里和乌迪内斯,包括本场的对手都用了这一招,而孔蒂的战术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其实是有解决办法的。
一是布罗佐维奇两侧的中场回撤来分担出球任务;二是两名边中卫压上出球;三是中后卫直接长传找前锋。但目前由于人员配置的原因,没有支点中锋第三点是很难实施,第二点如果上戈丁,效果也许会比丹布罗西奥好,而什克回到右路也是一种解决办法;最关键的就是第一点,也是目前最可行的一种方式,左侧有森西,而右侧试过贝西诺和加利亚尔迪尼都不行,孔蒂却总是显得不太信任巴雷拉,上轮好不容易首发一次结果半场就给换下。中场配置三名能够出球的球员,是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
这些问题并不是本场才暴露的,只是本场的对手做得特别极端,加上结果不尽如人意,才让更多的人正视这些问题。要是不赶快想办法调整,以后的对手都会抓住你这一点来打。
接下来赛程密集,场场关键,孔蒂的调整需要抓紧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