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卓尔的他们加入男足国家选拔队了

小朱专栏 朱万宁

10月31日下午,中国男足国家选拔队(又一个新名词)诞生了,武汉卓尔队主帅李铁成为这支球队的主教练,随同前往的还有球队几乎整个教练组成员,及董春雨、明天、李行、刘云四名运动员。

2019年1月24日,董春雨加盟武汉卓尔。从2018年武汉卓尔冲超成功开始,球迷吵吵嚷嚷的“谁将成为武汉队的中超一门”这个话题算是告一段落了。但远离一线舞台太久,有不少武汉球迷,对这个名字并不了解,于是只好通过简单地搜索新闻来找寻第一印象,然后发现了广州恒大这么一段履历。履历固然亮眼,可由于恒大队内众所周知的激烈竞争,大多数人提到恒大门将的第一反应还是曾诚。所以回忆起董春雨在广州恒大时期的表现,武汉球迷还是很茫然。

他真正留给武汉球迷第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是武汉队在西班牙拉练时,他和外援们的一众聚餐、合影,“这么快就和球队外援打到一片了呀”。

于是,董春雨在武汉球迷中的第一个外号,叫做“交际花”。

随着本赛季中超联赛的深入,董春雨“交际花”的称号已经逐渐被人淡忘,现在的武汉球迷,简单明了的称呼他为“董爹”。在球迷圈,这个称谓基本代表了球迷对一个运动员的仰仗程度。无他,这个赛季的董春雨,实在是太稳定了。

没有太过明显的技术短板,鲜有太过低级的失误丢分,顶得住对手的狂攻,时不时再来点神扑,对一支保级队来说,这样的门将基本就是一支保级队门将该有的模样。

从最初的不了解甚至质疑到如今的接受和全盘放心,这位在接受采访前也会特意打理下自己发型,保持形象的门将,用他的表现迅速征服了这里的球迷。

第一次听到明天这个名字,是在2013赛季,武汉队季中的一次发布会,时任总经理陈旭东在发布会中透露了三点信息:1、引进海归球员汪洋;2、将聂傲双、明天送去法国雷恩学习一个月;3、引进斯托扬诺维奇、法蒂,取代小桑托斯、马丁诺维奇。

当时的媒体,更多将目光放在了第三个话题上。有关与雷恩的合作的部分,明天这个名字的有趣程度超越了事件的本身,但明天这个球员到底是何来历,并不了解。

两年后的5月31日,武汉队在新华路主场6:0大破深圳宇恒,当下半场武汉队大比分领先的时候,时任主教练郑斌令旗一挥,武汉队球迷第一次在一线队赛场,看到了这个名字特殊的家伙。哦,原来这是个右后卫啊。

往后的两年,中甲年度新人是他的高光,可2017年的手臂伤,成为了他人生的一道大坎。

那时,相比起他的何时归队何时复出,更多人期待的是他能尽快从伤病中走出,无论是身体层面还是心理层面。

然后,那年下半程,还是面对深圳(又是深圳),带着护臂的明天归来了。并在比赛一开始打进一球,遗憾的被吹越位。

但那时的大伙儿看到后,也都放心了。

这些年的武汉球迷,从2015年看着明天,从一个对抗外援吃力的边后卫,逐渐成长为了一个合格的冲超队伍的主力右后卫。

那么,中超级别的主力右后卫,他能配得上吗?在经历了一个稍有起伏的前半赛季之后,在中超下半程,他迎来了一个爆发。

面对山东鲁能的比赛,明天先是为球队扳平比分,随后又助攻刘云反超比分。那个助攻之前,明天一度没找到球的位置(解说的话说,想踩油门可找不到踏板,可话还没说完……),可调整好后,看了眼身前的刘洋,“听说你是国家队的?”一个穿裆过人,便大步流星的飞驰而去了。对一个24岁的孩子来说,这是何等的自信?

光是上半场,明天就有平快球传中,弧线球绕后点(助攻刘云的球),贴地找小禁区队友插上三种传中模式了。看惯了他在中甲平快球的武汉球迷,是不是快不认识他了?赛后明天坚定地说“在主场我们就是强队”。

对了,这个赛季,明天的中超处子球,对手还是深圳。从一线队处子秀,到重伤回来的复出战,再到中超生涯处子球(也是一线队处子球),深圳真的见证了明天的很多里程碑。与此同时,武汉队真正意义上迎来了自己右后卫位置上真正的“明天”。

比明天更早一点,郑斌在一线队起用的第一个95批新人,便是刘云。与明天登场时武汉队已然大比分领先不同,刘云的那次登场,是在2015赛季那场犬牙交错的“两湖德比”当中,那场比赛,武汉队先赢后输,拉法总算打破了赛季球荒,可定位球上的防守疏忽,让客场作战的湖南湘涛反超了比分。生死时刻,刘云登场。

那场比赛的终场前,武汉队最后一波快攻,刘云的持球推进,又陷入到了犹豫不决的困境,急的当场解说员在解说台上大吼了一声“快传球啊”。

在那之后的传球,可能是刘云在那场比赛中的唯一一次正面贡献。也就是那一脚,造就了武汉队终场绝杀的点球。

时常关注那时预备队比赛的武汉队死忠,早就注意到了这个脚法秀丽、技术细腻的年轻人。再以技术脚法为重要衡量标准的武汉球迷心里,刘云让他们看到了老湖北足球的影子。在姚翰林正在撑起湖北足球大旗的那个年代,早有人隐隐看到了湖北足球未来的希望。

我们都知道,本赛季刘云的进球,大多放到了中超Big4球队球队的身上。作为赛季前球迷最期待的年轻球员,刘云的本赛季几乎全留给了大场面。

客场面对上海上港,他迎来了个人的中超首秀,也就是这一场,他顶住了卫冕冠军的中场高压。上赛季的“刘云不能首发”的问题似乎不复存在了。

客场挑战广州恒大,是他,更是整个武汉队赛季至今的最巅峰。

当拉斐尔因伤缺席,巴普蒂斯唐到了广州又受伤,锋线只有一个埃弗拉可以仰仗的时候,刘云彻底放开,变成了球队中前场传球串联的超级中转器,有他过渡一下的进攻,不仅能有节奏上的变化,更能让球队的阵型更清晰的摆开,有了他、周通和埃弗拉三个小前锋在前场的反复突刺,武汉队才能在上半场不断通过反击去震慑广州恒大。而这样的震慑,也在下半场收到了效果。三个小前锋的跑位,给武汉队带来了致胜一球。

通过这场比赛,刘云真正追上了前辈们的步伐。张斌、郑斌、姚翰林们看到这样的刘云,应该会频频点头。

提到李行,第一反应一定是“这个字到底是xing还是hang”。这是困扰所有比赛解说的问题,也是困扰所有现场播报的问题。我们在武汉队的客场听到现场解说播报“Li Xing”的次数应该是不在少数了。

说完名字,然后是什么呢?恩,对上海申花的那脚吊射,和时任主帅图拔科维奇对他的信任,可那时他的毛病也和他的优点一样明显。总有球迷吐槽他的懒散和他的体重,用脑踢球的灵性逐渐不再是大家给予他的第一评价。到了后来,甚至有人说,正因为他的懒散,才导致了那时节武汉队比赛的拖沓节奏。

于是,2015赛季结束后,他选择了离开,加盟了中超的河北华夏幸福,开始了他在最顶级舞台的试炼,开始逐渐拥有了在镜头前也颇为好看的八块腹肌。而这时,武汉球迷又开始怀念他,当初离开我们的,真的是一个好球员啊。

然后便是一年前的归来、冲超,和对阵绿城赛后,那句经典的“武汉牛逼,兄弟们牛逼”。

作为武汉队的一员重返中超的李行,和此前大不相同。联赛首战国安,李行真正意义上撑起了武汉队的中场。

防守端,李行拦截位置普遍较高(因为身后有王凯、姆比亚扫荡),他不必再过于担心因为位置过于靠前,而暴露身后空当。

于是,我们看到了李行大量的禁区前拦截,组织起了球队的二次进攻。在武汉队刚刚失球的回合,李行的上前拦截一度让武汉队形成了围攻之势。

可以说,姆比亚防守端的拦截撑起了武汉队的硬度,那李行则在进攻端通过自己的跑动和调度,独自一人在挑战北京国安的防守体系。

一年前我们曾经设想过,当李行的身边有了勤勉和强硬的搭档后,他究竟能释放出多大能量。可上赛季,勤勉的聂傲双状态下滑,当强硬的宋志伟来到首发时,已然是赛季后半段,球队框架已定,不好改了。

但这一晚,一个更全面的李行,我们见到了。这样的李行,在中超级别的对抗强度,也是能以核心角色站住的。

于是,大约从八九月开始,董春雨、明天、李行、刘云就成为了武汉球迷最常念叨的希望进入国字号的球员。这一次,就像是约好了似的。并且,执掌他们的那个教头,仍是李铁。

事实上,当李铁作为球队的总经理兼体育总监,最后又成为了主教练,所有人的担心都是:他可以吗?毕竟在中国足坛,集此三职务于一身的本土主帅,只此一人。

可能不大有人记得了,上赛季中甲联赛的前两战,武汉队的表现并非多么优异,可都在客场全取三分。除了拉斐尔的神威,靠的还是李铁给球队带来的一股强大的精神气质。最终,这股气质也让李铁手下的武汉队成为了湖北足球史上最具有韧性的一支武汉队,并且以绝对优势实现了冲超目标。

可即便2018实现冲超,新赛季的中超联赛开始前,他们仍然饱受质疑,武汉队能保级吗?这么一支平民战队,能在中超舞台生存吗?

在写下这篇文字的10月31日,往前推算七个月,大部分的球迷,都觉得武汉队此时应当还在为保级而战的(更有甚者,会认为保级形势异常凶险)。

可现在的情况,我们都知道了。

这次的国家选拔队,除了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名词外,最让武汉球迷振奋的还是在于国字号球队的身影中,又出现了大量武汉元素。除了上述四个队员和主教练以外,这支国家选拔队的教练组也几乎照搬了武汉队中超联赛的原班人马。

当然,由于十四年前,一段不那么愉快的回忆,从这次选拔队的流言阶段起,有不少球迷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可事情到此为止,从我私人角度,除了对“国家队主教练选择性执教赛事”颇为荒唐外,其他的真的还好。

实际上,这是对李铁治下的这支武汉队到目前为止的一切努力,最好的褒奖。我也很期待这支球队,尤其是这四位队员在东亚杯上的表现。

试想,如果本赛季武汉队成绩不佳,当真此时还在为保级而战,甚至形势极致凶险,李铁还会成为这支选拔队的主教练吗?这个赛季支持武汉队的你们又能够收获到这么多的惊喜和快乐吗? 

现在的情况更像是,这份褒奖和大家期待的褒奖多少有些不同,而且因为过往的那段负面历史,让看客们不自主的对这件事产生了抵制情绪。

可我相信,武汉球迷在目前这个阶段,谁不希望前台的那几个国际号球队,能多出点我们本土俱乐部球员的身影。

对于仍在复兴过程中的武汉足球来说,其实是挺需要这些的。里皮不想要的机会,对这期国家选拔队的所有人来说,却会是一段难得的经历。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