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足协国际裁判员申报:神操作层出不穷,需重视年轻裁判

裁判圈 @CGO建业hyf

昨日,中国足协确认了2020年度国际级裁判员名单,其中包括7名男子裁判员、9名男子助理裁判员、女子裁判员助理裁判员各4名、6名五人制裁判员以及2名沙滩足球裁判员,此名单的公布也引起了球迷和媒体的热议,小编本篇就从一名业余裁判的角度谈谈对本次以及近十年来国际级裁判员名单调整的看法,主要对关注度最高的,同时也是争议最大的十一人制男子国际级裁判员的报名做自己的解读。

(图) 中国足球协会关于2020年度国际级裁判人员名单的通知

明年中国足协十一人制男子国际级裁判员的总名额并没有变化,仍然是7人,与今年相比,共做出了两个人员调整,分别由贵州的王竞和广东的李海新顶替了艾堃和关星,这样的调整在小编看来是属于情理之中的。

(图) 新晋国际级裁判员:王竞、李海新

亚足联规定只有进入精英序列的裁判员才有资格执法亚足联旗下的各大赛事,目前已成为亚足联精英裁判的分别为马宁、傅明、张雷以及沈寅豪,其中前两位可执法亚冠等高级别赛事,而艾堃、关星以及顾春含这三位在报名国际级之后并未通过亚足联精英裁判的考核,所以虽是国际级裁判,却只能执法一些国际友谊赛,无法在亚足联举办的赛事中出场。其实这三位都可以做出调整,最终决定撤下艾堃和关星很可能是综合了本年度中超的执法表现,论状态顾春含确实要比这两位稍好一些。

(图) 未进入亚足联精英裁判序列的艾堃、关星、顾春含

王竞和李海新两人的晋升则是几乎没有任何悬念,毕竟纵观2019赛季中超联赛,有机会拿哨、可以被称为“年轻裁判”,且还未曾报名过国际级的就仅有他们二位了,当然他们二位在联赛中的执法表现也配得上国际级的报名。然而,出生于1983年,在中超还算年轻的他们面对亚足联对精英裁判首次报名不能超过35岁的年龄上限要求也只能望而却步,就算报上了国际级也很可能无法执法亚足联旗下的赛事。

暂且先不谈亚足联的这个要求是否合理,那么在世界各地都越来越重视培养年轻裁判的大环境下,我们对年轻裁判的培养又是怎么样的?本赛季中超联赛共有36位裁判员(包括克拉滕伯格和马日奇),其中7位是35岁及以下的年轻裁判,却只有沈寅豪一人得到了中超的执法机会,本赛季执法了13场中超联赛,其余的年轻裁判,包括2017年升入中超的金京元、唐顺齐,2018年升入中超的牛明辉、黄翼以及今年的新晋中超裁判甄伟、麦麦提江均只能担任中超的第四官员/VAR/AVAR,或在中甲执法,这也是为什么在考虑调整国际级裁判人选时候选人只有王竞和李海新的原因之一。

放眼世界上的各大联赛,年轻裁判的身影可谓随处可见,奥利弗、阿特维尔25岁就完成了英超的执法首秀,前者更是不到30岁就升上了国际级,目前年仅34岁已经成为了欧足联精英裁判中的一员,并且执法了多场欧冠联赛,而他的国际级裁判生涯还有十余年之久。此外还有30岁以下的西甲裁判阿尔贝罗拉、德甲裁判亚布隆斯基等等,然而咱们中国的年轻裁判发展的程度似乎还不如十年前。

(图) 2011至2020年中国足协男子十一人制国际级裁判员报名信息 (粗体代表可执法亚足联旗下的赛事)

从小编统计的资料中不难看出,在反赌扫黑风暴过后的2010以及2011年,中超联赛的裁判团队出现了许多年轻的新面孔,张雷、王迪和傅明在执法第一场中超时还未满30岁,他们这批当年的新生代裁判员在经过多年的历练后也都在中超站稳了脚跟,马宁、傅明、张雷、王迪在报名国际级后也都通过了考核,顺利成为亚足联精英级裁判员,并且执法水平得到了亚足联的认可。然而在近几年,真正的有潜力的国际级年轻裁判就只有沈寅豪了,中国足协于18年将他报上国际级是好,却放着未上精英的几位裁判不撤,倒是直接撤下了已经开始执法亚冠的王迪,让人着实感到迷惑,这也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撤下已在本大洲足联升至最顶级的裁判员的案例了。

同样的情况其实在2011年也出现过。当时年仅28岁的张雷被推荐至国际级,并顺利通过了考核,成为亚足联精英裁判员,结果仅仅一年过后就莫名其妙的把他的国际级报名给撤销了,直到2017年才再次上报。要知道裁判员们在国际赛场上的执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需要一级一级往上升的,就跟在国内需要从中乙到中甲,然后才有机会执法中超是一个道理,并非谁今年吹得好就报谁上国际,吹得不好就直接撤,如果一直这样报名的话那咱们的裁判在国际赛场上永远走不远。

亚足联不可能根据你在中超的执法表现来给你委派比赛,想要吹到亚冠那至少要经过亚足联杯的历练,中间一旦中断国际级报名那就要从零开始。小编还注意到这些年来我国的国际级裁判报名时间并不长,超过5年的屈指可数,那么在这里马后炮一下,假如当年那么年轻的张雷没有被撤销国际级的报名,一直执法亚足联的赛事直到现在的话,按他的年龄,是否会比马宁更有希望上世界杯呢?当然了,小编也不是说不能撤国际级,而是要撤你就撤那些没有上精英级的,拿着FIFA胸徽只能执法友谊赛的,同时也要保留那些已经成功通过精英级考核的裁判。

 

回顾前几年刘虎在任时,虽然做出过类似于把黑晓虎报上国际级这样“赶鸭子上架”式的决定,但他至少给了很多中超新人机会,也培养了一些年轻裁判,例如沈寅豪、金京元等。然而自从谭海上任之后,还没有任何一位新晋中超裁判得到过中超执法首秀的机会,更没有新人能够有机会上亚足联精英级了。

 

再看看从11至19这九年间新晋国际级裁判首次报名时的年龄,九年期间只有两位超过了35岁,就算此前亚足联有这个35岁的年龄限制,对我国的国际级裁判也是没有太大影响的,结果今年想调整国际级裁判了,却发现候选人只有两位83年出生的,试问现任裁判主管真的没有感到自己过于保守了吗?

没错,年轻裁判在对比赛的控场上确实不如老裁判那么有经验,但请问哪位老裁判不是经过年轻时的一次次错误锻炼出来的?如果当年没有反赌扫黑,没有迫不得已的硬着头皮给当时的年轻裁判机会,马宁、傅明、王迪等裁判可以还没到40岁的时候在亚足联有这样的顺位?如果还不信任现在的年轻裁判,那为什么不让他们继续在中甲历练?为什么还要保持每年两位年轻裁判的晋升?把人升上中超却不给比赛吹,难道你们觉得当第四官员、VAR、吹中超预备队联赛可以使年轻裁判进步?是不是非要等到他们也像王竞李海新这样超过了亚足联规定的精英级首次报名的年龄才给他们机会?

更何况如今有了视频助理裁判,让克拉滕伯格、马日奇,或者马宁、傅明、张雷这样经验丰富的裁判做几次VAR,辅助年轻裁判执法,避免大的错误出现,这样难道很难以实现吗?英超在圣诞期间给了两位英冠裁判执法机会,这两位的四官是欧足联精英裁判泰勒,助理裁判也都是泰勒和奥利弗平时搭档了上百次的组合,而VAR也都是执法了多年英超的资深裁判,请问PGMOL(职业赛事比赛官员有限公司)难道不怕年轻裁判犯错吗?为什么给两场场关注度不高的比赛这么高的裁判组配置?作为足协裁判部门的领导人,如果连这点儿勇气都没有,那为什么还在这个位子上坐着?

此外,小编还注意到很多球迷对于还留在国际级裁判中的傅明非常不满,当然傅明在今年第二轮的中超执法中犯的错误确实应该批评,但小编很好奇,为什么因为在国内比赛中有误判就要直接撤国际级?更何况还是一位已经进入亚足联精英裁判序列并且升至了较高顺位的裁判?如果中国足协在11年撤张雷和17年撤王迪之后又把傅明给撤了,那才是真正的不职业,才是亲手毁掉了自己的裁判员在国际赛场上的前程。

无论是亚足联、南美足联还是欧足联等等,在内部都有对裁判员的分级,只不过亚足联对外的透明度没有欧足联高,对外只把裁判员分为精英级和非精英级,不像欧足联那样每赛季都公布三级、二级、一级和精英级的详细名单。但无论怎样的分级制度,一位新晋国际级裁判想要执法洲际顶级联赛,必须要一级一级往上升,而无论哪个大洲的足联,一旦升至最高级,就不太可能再降级了,一般都是一直执法到年满45岁从国际级退役,请问他们在本国的联赛中没有过严重的误判吗?在洲际赛事中没有过误判吗?当然是有的,而且比傅明那种误判更严重的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据统计,欧足联近几年来仅降级过三位精英裁判。放眼现役的精英级裁判员,德甲名哨布吕希上赛季德甲的执法评分倒数第五,世界杯小组赛吹了一场就因表现不佳直接回国了;意甲名哨罗基在国内引发过多少争议问问意甲老球迷就能知道个大概了;西甲第一哨马特乌是唯一能让皇萨球迷达成一致的人;曾经的全球最佳裁判考绍伊以及他的团队在欧冠半决赛制造出了那么大的争议。那么他们被撤国际级了吗?被欧足联从精英序列降级了吗?不仅没有,而且还得到了欧足联持续的信任。

 (图) 欧足联裁判分层结构

只要裁判还没有被AI所取代,误判就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升至最高级别代表着大洲足联已经高度认可了你的执法能力,不可能因为那么一两场的失误就直接毁掉你国际级的前程,更不可能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在欧联/亚足联杯吹好一场球就能直接上欧冠/亚冠,或者吹毁一场就直接撤下国际级,等有进步了再报名。

就拿意甲裁判马萨为例,本赛季意甲第1轮的执法就犯了大错,将一次明显的跳水判罚了点球,随后他与当值VAR瓦莱里各收到了停哨3场及2场的处罚,但停哨过后马上又回到了意甲赛场上,并且在欧足联一级裁判中的位置也没有发生变化,更别提撤国际级了。试问如果中超赛场上出现这样离谱的误判,而且VAR还没有及时纠错,那我们的舆论会是什么样的?裁判员的个人信息是否安全?家人的生活是否会受到打扰?是否会像之前那样有球队直接要求足协将裁判员终身禁哨?裁判是不是会像今年的傅明一样直接被禁哨十场?

(Gif) 马萨在本赛季意甲首轮比赛中做出的点球误判

说了这么多,小编并不是希望大家都能够容忍误判,毕竟误判会影响到整场比赛的进程,更会使球员教练的努力付之东流,就连小编在成为裁判之前也曾对裁判出言不逊,做出误判被处罚是应该的,但是这个处罚一定不能过度。要知道中国足协对裁判的处罚虽不公开,但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算是非常严厉的了。禁哨场次上双的这类处罚在国外是基本无法见到的。

PGMOL主管麦克·莱利曾说过,如果一名裁判在英超中犯下大错,最好的方法就是下周末再给他一次执法英超的机会。当时的背景是现任英超第一哨安东尼·泰勒在16/17赛季第27轮斯旺西3:2伯恩利的比赛中将伯恩利球员在对方罚球区内的手球误判成了斯旺西球员的手球,并判给伯恩利一粒点球,相当于间接送给了伯恩利一个进球。在那次误判之后泰勒并未受到任何处罚,而纵观近十年也仅有阿特维尔一位英超裁判员因技术原因被降至英冠。

(Gif) 泰勒曾在英超中做出的明显错判

可能还有球迷会说,小编举得这些案例都是裁判没有受到严厉的处罚的,那是否有裁判因为在本国国内联赛的误判而被撤销国际级报名的呢?不敢百分百说从来没有,但至少小编统计裁判数据几年来是真的从未遇到过。各足协撤销裁判的国际级报名的原因普遍有这样三种,分别是年龄达到上限必须退役;年龄超过40但还在欧足联二级/三级的组别中,无法得到太多机会,也没有晋升精英级的希望;或者裁判自己选择了放弃这份工作/放弃担任国际级裁判员。

那如果傅明这样已经被禁哨十场了,一个赛季就给了两场中超都算是背景硬的话,请问像哈桑、贾西姆那种无论如何瞎吹都安然无恙而且还稳进世界杯的怎么算?假如马宁、傅明真的背景强硬,那还用得着发愁世界杯没有中国裁判?

提到世界杯,不得不说一个长久以来大家非常关心的话题——中国男足和中国裁判究竟谁先能进入世界杯?在男足世界杯上,02年是既有国足也有中国裁判,10年是只有作为备选裁判的穆宇欣,此后就再也没有过中国裁判的身影。其实在马宁之前,中国裁判无论是孙葆洁也好,谭海也罢,虽然能够得到亚冠联赛的执法机会,但从未有人以主裁的身份执法过亚冠决赛,他们在亚足联精英裁判中的顺位也并不靠前,所以咱们国家没有世界杯裁判其实并不足为奇。

一名裁判要想亮相于世界杯的舞台,仅成为国际级裁判还远远不够。对于欧足联的裁判来说,需要在三级/二级以及一级中经过几年的锻炼,执法欧青联、各种青少年赛事以及欧联,成功脱颖而出被提拔至精英级,在欧冠执法至少1至2个完整的赛季,才会被考虑在世界杯裁判的候选名单内。最终经过各项评测,只有综合实力最强的十位才能拿到世界杯的门票。如果你连欧冠都还未曾执法过,还不是欧洲精英级裁判员,那想直接去世界杯就相当于白日做梦。

例如,俄罗斯世界杯没有英超裁判其实跟他们的能力并没有太大关系,因为最初欧足联精英裁判中是有两位英格兰人的,但是谁都没有料到克拉滕伯格会在2017年初突然辞职,这样一来在2017年9月欧足联开始考虑世界杯的裁判名单时英格兰就仅有阿特金森一位精英裁判,当时他的年龄已经超过了46岁,即使欧足联和国际足联将他的国际级退役年龄延后到了47,以他当时的身体状态,也无法再参加世界杯这样的顶级大赛了。而奥利弗和泰勒在2018年1月才升入欧洲精英级,当时世界杯的初选裁判名单早已确定,不可能临时加进一位新晋精英裁判。可以说如果克拉滕伯格没有辞职,那他肯定会出现在俄罗斯世界杯的赛场上,而且以他的实力至少能吹到八强战。

在亚洲同样如此。如果你连亚冠联赛的淘汰赛都没执法过,那也就不要想着直接进世界杯了。在目前亚足联的精英裁判中,第一梯队包括了法加尼、舒克拉拉、贾西姆、哈桑以及佐藤隆治这几位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哨,其中除了年龄偏大的舒克拉拉,其余四位晋级卡塔尔世界杯基本已经是板上钉钉。

(图) 亚足联现阶段最为重用的几位裁判员

而第二梯队则是亚洲剩余两个世界杯名额的有利竞争者,包括卡夫、马哈德梅赫、比思、塔基、马宁、高亨进以及胡达伊尔等人,小编列出的这个顺序也是这几人目前大致的顺位情况,可见马宁并不处于领先的位置。其实要论执法能力,第二梯队裁判们的差别并不大,甚至小编认为比第一梯队中的哈桑和贾西姆要更强,要论在亚洲范围内的执法履历,执法了去年亚冠决赛的马宁也不差,第二梯队中也只有三位执法过亚冠决赛。

但是如果要比较国际大赛,马宁就必须要拿出更有说服力的表现才能冲击卡塔尔世界杯了。今年的U20世界杯,亚足联派出了卡夫、马哈德梅赫以及塔基这三个裁判组,其中卡夫执法了一场小组赛和一场1/8决赛,另外两人均执法了两场小组赛,总体表现并不能让国际足联满意。而在U17世界杯上,比思执法了两场小组赛外加一场1/8决赛,并且担任了决赛的第四官员,卡塔尔的第二哨马里居然能够执法两场小组赛外加一场1/4决赛,而马宁则只吹了两场小组赛,这两场比赛小编都看了全场的直播,在这里不过多评价马宁的执法表现,只能说感觉他并没有发挥出自己最好的状态。

(图) 马宁执法U17世界杯

经过今年国际赛事的考察,如果此后马宁还能得到东京奥运会/2021年U20/U17世界杯的执法机会,那晋级卡塔尔世界杯还是有希望的,但这毕竟相当于六争二,这样激烈的竞争下哪位裁判都不敢保证稳进世界杯(除非是像哈桑、贾西姆一样背景过硬)。目前在各国的第二哨中,傅明的顺位相较于其他裁判倒是更加靠前一些,今年的U20世界杯以及世俱杯傅明均担任了视频助理裁判,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编认为傅明以VAR的身份晋级世界杯比马宁以裁判员的身份晋级的难度要小一些。

此外,马宁是小编列举的第二梯队那些裁判中唯一的“70后”,本来就已年满40岁,亚足联如果重用并力推他进世界杯,最多只能执法一届,而如果培养其他更加年轻的裁判员,他们能执法两届甚至三届世界杯,这笔账亚足联还是会精打细算的。本身就没有任何年龄优势,能够做到今天这一步,真的是依靠在亚冠以及各大洲际赛事中的出色发挥所得来的。如果最终没能如愿晋级世界杯,也希望大家不要去指责、攻击我们的裁判员,他们真的尽力了。

(图) 目前中国足协的四位亚足联精英裁判员

最后,小编认为,对于足协来说,多加学习五大联赛的裁判培养模式,注重年轻裁判的培训,减少像此前王哲、艾堃、关星、顾春含等年龄符合要求但却未通过考核的情况。同时在国际级的位置上尽量报名有潜力的年轻裁判,并且连续保留已经成为精英级的裁判的国际级资格,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增加咱们的国哨在国际赛场上的竞争力,才能拿到更多执法国际大赛的机会。


(注:本懂球号与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裁判圈”并无任何关系,只是小编起名时一时糊涂,在懂球号使用了这个名字,由于懂球号一旦创建则无法改名,请大家见谅!)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