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刺vs莱比锡:残阵力战而竭,穆帅面临取舍

防线失误送点,热刺主场不敌RB莱比锡,在两回合较量中失去了先手。此役,热刺有多名重要轮换球员因伤缺阵,穆里尼奥临时搭建的“残阵”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得益于几名前场球员的带动,热刺在最后30分钟扭转了被动的局面,打出了一些不错的进攻。输球的体验固然是苦涩的,但北伦敦球队也有不少收获,洛塞尔索、贝尔温和小卢卡斯又一次在硬仗中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这些能够为集体服务的进攻球员就是热刺在逆境中的倚仗。
【“魔术师”对决,非对称442以退为进】
本赛季,纳格尔斯曼开发出了多种阵型,来应对多条战线上不同类型的对手。哈森许特尔和兰尼克时代坚如磐石的4-2-2-2体系沦为备选方案,带有少帅浓重个人烙印的三中卫体系已成为承载青年军天赋和梦想的最佳蓝本。不同于现阶段大多数以三中卫为蓝本的球队,纳格尔斯曼打造的三中卫体系关注的不是如何确保后场区域的防守密度,而是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场地空间展开进攻。
(图)走的走,伤的伤,波切蒂诺时代的推进-终结体系已经土崩瓦解。
莱比锡不再是铁板一块,热刺同样在进行令人眼花缭乱的阵型魔术。赛季中期仓促接手球队,面对的是前任留下的带有明显结构性缺陷的阵容班底,穆里尼奥在逆境中迎难而上,发挥经验优势充分调动现有资源,连续推出全新的阵型架构来解决实际问题,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探索出了全新的建队路径。经历了近期各项赛事的三连胜,全新的442/4411体系已然出炉,洛塞尔索、坦甘加和贝尔温成为主力,恩东贝莱和热德松-费尔南德斯也看到了跻身首发的希望,这些都是热刺在连胜期间展现出的积极因素。
(图)双方此役的首发阵容。
在依靠锋线球员带动三线建设的过程中,包括孙兴慜、贝尔温、阿里和小卢卡斯在内的球员都付出了巨大的消耗。在对阵曼城和阿斯顿维拉的比赛中,穆里尼奥都在集众人之力为突前的小卢卡斯减负,却没有想到受伤的却是在不久前还休整(停赛)过一段时间的孙兴慜。既是大场面下屡有神作的队内头号得分手,也是能够驾驭前场多个位置的战术拼图,孙兴慜的伤停对热刺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穆里尼奥此役排出的442/4411阵型有很多变化,除了温克斯的位置比较固定以来,其他五名中前场球员都可以在两线之间游走,狂人希望用整体的力量来维持进攻火力。
(图)热刺的技术型中前卫组合需要周围的队友来分担压力,阿里、贝尔温和热德松都要在防守端倾力。
【两翼防守差强人意,四中场体系摇摇欲坠】
“穆里尼奥有着可以吸引你的特殊光环,我真的很想认识他,在霍芬海姆的时候,维泽曾叫我是‘小穆里尼奥’,这是肯定的意思,但是我认为我们的理念并不完全相同。”纳格尔斯曼兑现了要成为“另一个穆里尼奥”的诺言,RB莱比锡在客场表现出了极强的进取精神,他们在比赛的前两分钟就完成了惊人的4次射门,为比赛奠定了基调,穆里尼奥的球队只能在被动防守中疲于奔命。
(图)莱比锡通过一波强势的开局猛攻,夺得了比赛的主动权。
纳格尔斯曼排出的3412体系延展性很强,前倾施压给热刺的后场出球制造了很大的麻烦。基于迪恩-史密斯和法尔克等同僚的经验,纳格尔斯曼设计的高位逼抢套路也是为了“腰斩”对手,即限制热刺中前卫的用球,迫使后卫用开大脚的方式完成向前推进。洛里与小卢卡斯之间的连线也曾制造过威胁,但缺少高点的热刺锋线多数时候都拿不到第一落点,发自后场的长传大多成为了对手进攻的起点。阿里无法像真正的前腰一样发挥作用,热刺的进攻球员无法形成有效连接,两翼的配合又打不出来,主队不但无法组织起有效的进攻,就连持续过半场都很困难。
(图)热德松站在边卫位置,这便于内收后的奥里耶弹出上抢、推进,阿里保护温克斯的防区。
热刺的442阵型建构在两条不对称的四人防线之上,此举的优点能够有效地阻塞边路空间,劣势体现在球权转换阶段。贝尔温所在的左路能够打出速度,但前后连接性较差,本-戴维斯对进攻的支援力度非常有限;右路的热德松-费尔南德斯需要持球等待奥里耶的套边插上,拖慢了进攻速度。
(图)上半场,贝尔温获得过的最好机会来自于洛塞尔索长途奔袭后的妙传。
基于保持防线严整性的考虑,穆里尼奥没有安排热德松过多地冲击禁区,阿里和小卢卡斯无法在左肋部打开局面,也间接导致了右路负责包抄的球员无法来到射门位置,习惯于直上直下的葡萄牙中场沦为了右路的定点传中手。热德松的进攻威胁被弱化,防守端的缺陷(动作速率慢、柔韧性不足)却在拉边和远离本方半场中暴露了出来,维尔纳和安赫尼奥利多次利用奥里耶和热德松插上助攻后留下的空当。左路的维尔纳能拉边制造纵深,右路的恩昆库习惯于向中路运动,配合莱默尔打击温克斯的防区。 热刺不得已只能收紧阵型来保护禁区的安全,这为本-戴维斯的致命犯规(57’)埋下了伏笔。
(图)莱比锡的球员之间配合默契,移动中快速出球能力很强,热刺的右闸和后腰位置遭到频繁打击。
【中盘调整释放能量,两位“新人”激活进攻】
下半场初段,热刺加强了前场逼抢,获得了一些不错的进攻机会,但这加剧了球员们的消耗,体能瓶颈期很快到来。当球员的体能和注意力出现问题,依赖于整体移动效果的4-4-2体系很容易暴露出宽度覆盖不足的问题。第56分钟,本-戴维斯禁区放倒莱默尔,RB莱比锡获得点球机会,维尔纳主罚一蹴而就。在这次运动战进攻中,莱比锡充分发挥边翼卫参与进攻后制造的宽度优势,他们在无球一侧有3名球员深入禁区包抄,本-戴维斯陷入了以寡敌众的尴尬境地。
(图)弱侧空间被对手利用,本-戴维斯以寡敌众。
边路打不开局面,穆里尼奥索性把突前的阿里调整到了左前卫位置,将贝尔温拉到中路去冲击纵深,同时换上恩东贝莱和拉梅拉提升中场推进能力。当热刺在中路拥有两名突击手时,一直占据主动的莱比锡也感受到了压力,莱默尔和萨比策分心于保护后防,洛塞尔索便获得了更多前插进攻的机会。
(图)逆境中,穆里尼奥调整了贝尔温和阿里的位置,换上了恩东贝莱和拉梅拉,热刺的进攻迅速起势。
(图)洛塞尔索在边路完成5次突破,阿根廷人填补了埃里克森留下的空缺,成为了热刺进攻的驱动器。
【逆风球隐身,替补席“搞事”,阿里陷入危机】
在本赛季已经结束的比赛中,凯恩和孙兴慜的进球占热刺全队进球数的61%。自2015/16赛季以来,在凯恩&孙兴慜同时缺阵大名单的比赛中,热刺仅取得7战1胜1平5负的成绩,进球只有6粒。热刺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阿里成为了当年主力配置中唯一“幸存”的中前场攻击手,可惜的是,这位问题球员不但没有力挽狂澜,反而在球队最需要他的时候在场边制造了负面新闻。在穆里尼奥刚接手热刺时,阿里曾经是队内效率最高的攻击手。随着赛季的深入,阿里在适应各种阵型的过程中逐渐迷失,老搭档凯恩的伤停以及埃里克森的离队让他在战术层面愈发挣扎。
(图)阿里的状态持续低迷,被换下的时间越来越早。
穆里尼奥致力于提升边路进攻的权重,这意味着中路球员不必像过去那样承担繁重的任务,这对有些“门门通、门门松”的阿里来说是有利的。在波切蒂诺时代后期,阿里成为了4312体系中的万金油,中锋身后不再是他的专属区域,为了打上首发甚至要客串后腰(欧冠对阿贾克斯)。远离禁区的位置设定导致阿里很难发挥出后上冲击禁区的能力,过多的持球和防守任务放大了短板。在穆里尼奥近期尝试的几种阵型里,阿里都会出现在靠前的位置上。即便要在442体系里承担着一定的衔接和防守任务,阿里依然在进攻中享有较高的自由度,这位与埃里克森有些相似的“奢侈品”球员需要从自身找找原因。
【总结】
在纳格尔斯曼执教霍芬海姆的最后一个赛季中,克拉马里奇曾公开质疑少帅频繁变阵的举动“搞乱了球队”。吸取了前一段执教经历中的教训,纳格尔斯曼改换门庭后很快确定了三中卫为主、442为辅的布阵思路。德姆离队、防线主将连续受伤,纳格尔斯曼在冬歇期后不得不再次频繁变阵。幸运的是,莱比锡的锋线人员躲过了伤病潮的侵袭,这对于一支依赖于锋线驱动压迫和快攻的球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少帅以攻代守的客战策略达到了扬长避短的效果。
穆里尼奥与纳格尔斯曼的战术理念有明显的差异,但对于锋线球员的依赖性是相似的。一方面,热刺的防反体系要求前锋必须把握住为数不多的机会,另一方面,防守端的漏洞也需要前场球员的勤勉来弥补。不幸的是,在三周后的次回合较量中,缺阵此役的莱比锡伤员大部分都能回归,而热刺方面似乎很难等来援兵。面对三线作战的压力,渴望欧冠资格和杯赛(足总杯)锦标的穆里尼奥或许应该尽快做出取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