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变2016-2020之三:蓝月打破均势,众帅制衡曼城

瓜迪奥拉打造的“新蓝月军团”一度是无解的,一时间没有人能发现它的弱点,截止第四轮曼市德比甚至大家都没有找到针对防守的策略,曼城确实像是一支从瓜叔脑子中走出的“外形球队”。
但是英超的教练也并非泛泛之辈,尤其是穆里尼奥这样的“老相识”,他总能发现对手的短板和漏洞,而鸟叔发现的制衡曼城之法,其他英超名帅孔蒂、波切蒂诺、科曼都有能力根据自己球队的特色来抓住机会克制曼城,强行将瓜迪奥拉从梦想拉回现实。
以梦为马,对抗世界
瓜迪奥拉身上有着理想主义者的色彩,且非常浓重。
曼城毫无疑问是他实现梦想的舞台,西班牙人想凭借自己的主观想象的足球表现形式或者说是自己的足球梦想去实现足球的战术体系。而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教练都不会这样构建球队,普遍的做法是从战术到战略,在经过现实的打磨和考验,战略变成一种习惯性的足球哲学。这是一个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典型,瓜里奥拉则反其道而行,他是通过这个上层建筑或者说自己的足球哲学,影响到了经济基础的构建,用哲学反过来影响足球战术的实施。在梦三巴萨时期,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种思路的印记,由于各种特殊的条件,瓜迪奥拉的理想已实现,毋庸置疑那支球队就是梦里的球队。来到曼城以后,凭借资金雄厚的资金支持,瓜帅又得大刀阔斧的根据自己梦想的样子去构建球队,用自己的想法来打造蓝月军团。
但这并不是说瓜帅不会用正常的方式,从基础出发来构建一种足球策略,只是它更倾向于将自己的梦想逐步实现,用整体的“臆想”去指导具体的实施方案。我们要相信他有能力将这种足球战术升华。甚至当他刚到达曼城的时候,他表达出了与穆里尼奥等主教练对抗期待,似乎在他眼中冠军的并不比在这种困难的环境中实现梦想更重要。
穆里尼奥等人,不会束手就擒
瓜迪奥拉以梦为马想要战胜对手的时候,大多数人,包括我们普通人还都是觉得冠军更重要。而穆里尼奥更是这种“功利”思想的代表人物,从他的言语中也透露出:没有冠军的加持,梦想是缺乏具体实施抓手的,是很难实现的梦想。的确,瓜迪奥拉的梦想也和这些“现实主义”们也对抗了整个赛季。
正是从英超第四轮开始,穆里尼奥为大家指明了防守曼城压迫进攻和中锋回撤接球的方法,也找遭到了反击中如何攻击曼城更有效率;经过全英超教练的共同努力,在此之后战胜蓝月也并非难事,欧冠之中当时执教凯尔特人的罗杰斯也在两回合中进了曼城六个球,即使输球也堪称英雄;回到联赛中,科曼的埃弗顿抓住曼城的问题,4-0血洗蓝月,彻底完成了英超对曼城的制衡。
攻防两端的具体策略
在2016-17赛季的前3轮,曼城已经被瓜迪奥拉锻造成了一柄锋利的弯刀。被动防守、打对攻都没有好下场,斯托克城就是一个绝好的例子。想击败蓝月军团还是要立足于防守,先做到少丢球才是第一要务。
曼城主打内锋回撤体系,运行起来变化多端,有时候甚至会在锋线上有多达四名进攻球员,并且内锋的回撤还能让对手陷入短暂的个人防守。所以,第一步必须是防守人数投入足够,想要靠四后卫阵型来应对蓝月亮的进攻常常显得捉襟见肘。而5-4-1阵型是有效预防内锋回撤的手段,多出的中卫可以放心跟出去防守,而不必担心中路防守空虚。从比赛过程和结果来看,这一尝试是成功的,虽然曼联最终输球,但穆里尼奥已经很好地遏制住了曼城的核心战术。同时穆帅也摸准了曼城的脉门,并没有将五后卫死板站定,而是根据曼城球员的进攻节奏而调整防守节奏,球员们也普遍防守移动有了一定预判,老将瓦伦西亚在此之中变现最为优秀。此前进攻行云流水、水银泻地的“外太空战术”就这样被曼联拉回了地球,老对手穆里尼奥显然清楚瓜迪奥拉的心思。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限制曼城的后场出球。上篇文章中我们说过曼城是从后场开始建立向前传球的稳定性,以获取稳定的接球空间和机会。曼联队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用前锋和中场球员尽可能的破坏曼城的后场出球,特别是斯通斯的向前拿球推进,但是也不急于一下子抢下球,避免了不必要的失位,而是上抢后迫使曼城中卫变相,造成第二次逼抢的机会。以此类推,曼城在整个对手中后场都以破坏对手的出球质量为目标,造成蓝月军团推进质量的下降,最终导致进攻质量不高。
前场压迫与后场密集防守是一套组合拳。
防守永远是被动的,什么队都不可能分秒不差的限制曼城这样的球队,也难以保证不被进球,要在进攻中有所作为才能战胜蓝月军团。
曼城是以进攻为建队思路的,他们的阵型也是以压制对手主导进攻为主的。足球是寻找攻守平衡点的运动,在进攻端投入人力和精力过多,在防守端上自然会相应减少,这是不可避免的问题。相对于华丽的进攻,蓝月亮的防守还是有漏洞可抓的。当曼城大举压上,他们两个肋部、两个边路都有可能成为被攻击的软肋。只要抓重点,在有限投入兵力的情况下破门得分也不是奢望。
曼城最大的防守问题就是,瓜迪奥拉的内锋回撤体系不论怎么排布,被打反击时后腰都只有一个。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后腰的覆盖面积,对手后场长传高中锋头顶,利用中锋(比如这个赛季还在埃弗顿卢卡库)的身体优势在肋部充当支点,为后排插上的队友争抢第一落点,他还可以回撤接球让曼城的后卫跟出来防守,把蓝月亮本来就不是特别厚实的防线扯出更大的空挡。
曼城边后卫压上的幅度很大,一旦后腰位置上出现问题,往往是中后卫补位,两个边后卫通常是一个支援后卫线,另外当边锋使用。他们身后空挡可以让进攻方大做文章。这些空挡为英超的边路好手们提供了极好的驰骋舞台,不论是下底传中还是内切,蓝月军团人数不多的后卫线都难以应对。
偏技术轻身体是当时曼城的特点,防空能力差是球队的阿喀琉斯之踵,从穆里尼奥之后英超各位较量都会充分利用,在英超似乎找一个拥有身高和头球优势的球员并不难,当年的卢卡库、迪尼、龙东、科斯塔等人都有足够的杀伤力,一旦边路形成突破传中或者赢得任意球,那将是对曼城防控能力的极大考验。
其实这三个大的进攻方法是环环相扣的。如果能在曼城肋部拿球或者挣到第一落点,就可以吸引防守球员注意力为边路突破的球员赢得机会,边路球员打边后卫身后才能传出高质量的高空球,进而打中对手的短板。事实证明,英超教练们也是这么干的。
从梦想回归现实
针对内锋回撤接球战术的被遏制,瓜迪奥拉选择了接地气。
在第7、8、9三轮一胜难求后,蓝月亮变阵为4-2-3-1阵型来扭转局面,企图让对手忽然不能适应,这样的处理既加强了本方后腰位置的防守人数,也使得来到后腰位置上的德布劳内得以从容的传球。4-2-3-1阵型是前任教练佩莱格里尼的“冠军遗产”,当年的中轴线球员诸如孔帕尼、亚亚-图雷、席尔瓦、阿圭罗还都在队内,使用起来还是轻车熟路,智利工程师的战术成为一个极好的过度策略。
同时,曼城还研发出了一名边后卫来到中场扮演“边后腰”的策略,起到接应和保护中场的作用,让中场组织者处于一个稳定的控球状态,此时德布劳内得以利用边后卫离开后的空位,到边后卫位置甚至边中卫的位置上用长传出球,如果防守方将逼抢保持在中场,后卫线势必压得略微向上,主动清理了传球路线的曼城,能更好利用丁丁的脚法控制、时机把握能力,很容易传出精确制导的长传,瞬间撕破对手防线。
这些变化都证明,瓜迪奥拉意识到了英超群雄们的能力,靠着灵光乍现的思路可能能赢几场比赛,但是还要依靠比赛中的实践来丰富自己的“梦想战术”。同时,冠军也很重要,没有荣誉投资方没有收益,也难以继续支持教练实现梦想。
在2016-17赛季,曼城并不是最成功的的球队,下一期我们来看看其他球队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