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亮:教练证司机、厨师都能学;辽足退出让我闹心

luna64

近日,前国脚徐亮在接受《东方体育日报》的采访时,他谈及了中国足球没有进入世青赛很多年以及辽足退出中甲一事。

谈及中国足球已经很多年没有进入世青赛

这情况很简单,就是现在中国经济条件好了,加上我们的足球的口碑之前不是很好,足球在老百姓中的地位没有那么高,踢球的人少了,青训的体制和以前比差远了,以前都是职业队踢下来的球员带青少年,现在青少年普及做得很烂,教练员学习班有没有门槛,说白了司机、厨师都可以学。

其实这里面有很多无奈,用中国足协的话,就是我们不能剥夺人家学习的权利,中国足协其实说得也没错,不能说你不是职业球员,就不给你报名学习班的机会,但是这样导致青训体制做得比较差。

另外,现在学踢球的孩子本来就少,现在经济条件都好了,孩子的吃苦精神就没了,谁家不心疼孩子,导致现在很多优良传统和精神都丢了,所以说,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一些不良的习惯就会养成,这会导致孩子遇到困难,就会退缩。足球没有捷径,就是不断磨练,就是各种优良传统在一起,你没有,就无法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所以导致孩子现在能力越来越差,这是我认为的原因。

从业务上说,首先教练员的能力,打个比方,我去带队,我是科班出生,我的基本功扎实,作为职业教练,我们可以和大家说,但是青少年理解能力并不是很高,他需要你的示范,比如说基本功,但是有的教练员做不到,在错误的道路一直往下走,那你这样了,你能达到一定高度吗?所以说教练员的能力很重要。

第二,训练的时长,我刚刚说过了,足球没有捷径,你必须在不断的数量多积累下,然后才能达到质的飞跃,足球的基本功都是要靠次数多积累,我们现在的训练时长没有保证,校园足球,包括俱乐部的训练都是一周两次,我们那个时候一周最少五天训练,一天两次,五天就10次了,每堂课都是一个半小时以上,现在大部分做的都是两三次,周末还安排比赛,好不容易到了球场还是比赛,比赛当然可以有,我觉得两周一场就够,比赛频率太快,对孩子来说不是好事。

因为你现在基本都是一周两次训练,孩子还没有能力驾驭比赛,你就去比赛了,可能比赛经验增长了,战术能力也增长了,但是你基本功不行,比赛毕竟脚踢的,而不是只靠头脑想的,现在很多队员做不出来脑子里面想的东西,因为不靠谱啊,基本功不扎实,这块确实是我们的短板,如果基本功扎实,那么我们再去说战术素养、战术理念。现在国家队、俱乐部的一些年轻球员,球停在三米之外、五米之外,你说作为职业球员丢人不,比我大的队员,你看他们那个时候谁能把球停在三米之外,正常来说,这种低级失误,很难出现,就是因为我们小时候练的基本功扎实。

谈及辽足退出

肯定是遗憾的,辽宁队是一支有历史底蕴的球队,这个球队曾经拿过十一连冠,这是无法复制的,所以说,辽足是一支有着传承的球队,辽宁也是一个极其出人才的地方,你看看现在哪个职业球队没有辽宁、大连的球员。所以说,这么一个“摇篮”现在没有了,确实很遗憾,对我来说,又是我的母队,它的消失对我来说确实比较闹心。

谈及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都效力过

其实我都没有特别对哪个城市感觉怎么样,我走了这么多城市,我还是喜欢家乡,那些地方都是最一线的城市,吃喝玩都是最好,那就没有比较了,在这几个城市,我带孩子包括我自己出去玩,所有的东西都是最好的,在一线城市住惯了,你现在让我去铁岭,还真不习惯了,所以就没有对哪个城市有特别印象了。我现在把家安在了北京,因为北方的吃饭我还是比较习惯,你让我在上海,或者在广州,可能吃不习惯,家在北京,就是因为北方人饭菜还是比较合口的。

我到申花那会儿岁数比较大了,然后在跑动方面确实没有那么好,但是从经验来说,我都踢成精了,在场上还是游刃有余的,阅读比赛的能力也很强,然后在队里,那是申花最困难的两年,老板也没钱,但是我拿出的数据也不是很丢人。唯一可惜就是自己因为伤病没有为球队做出更多的贡献,那两年伤停占了七八个月,所以说导致为球队出场次不是很多,但是出场还是大家能够看到我的表现,上海球迷还是比较认可我,你说球迷认可我,基本上很多人都认可我了。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