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FA为足坛“复工”放大招,裁判们得多举牌了
5月8日,当韩国K联赛第一轮开打之时,我以为全北现代与水原三星的比赛又是我懂为球迷安排的“经典回顾”,当球迷们习惯没有足球比赛的生活后,冷不防的复赛竟然让人有些无法适应。
(图)2020年5月8日晚,推迟了2个月的K联赛终于重启,老将李同国又进球了
2020年的新冠疫情改变了我们曾习以为常的生活,全球大部分国家的足球比赛的暂时停摆也让我们非常想念有比赛的日子。当前,在疫情形势趋缓后,部分国家联赛得以重新开始,韩国K联赛的2020赛季已经拉开帷幕,德甲2019-20赛季的剩余比赛也将重燃战火。但足坛“复工复产”程度还远远不够,国际足联为了促进其他联赛尽快恢复,也是在5月8日,FIFA拿出了积极政策:直到2020年12月31日,今年全球剩余所有比赛可换5人,VAR可以取消,这两个规则都是由各联赛自行决定。
政策的初心,还是为了健康
国际足联的新政策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在这次全球疫情中,让全人类对健康有了重新的认识,各种机构、组织都在尽可能的加强防护,刚开赛的韩国K联赛中,球员们比赛中的饮用水都写上了编号,以避免交叉感染。国际足联当然也要这方面有积极作为。
其实比赛可换5人、VAR可取消的政策是为了保护两部分人员。显而易见,比赛换人次数从3人增加到了5人,可以明显降低球员的疲劳,此前各大联赛都中断或者延期,球员们在家隔离成为了无奈之举,即便是自律性极强的职业球员,他们在家中锻炼的效果也难以达到正常训练的强度。特别是对一些赛季结束的联赛,比如说中超球员们是在假期后冬训之时赶上了疫情,可想而知由于训练不能保证,球员们的体能储备势必会出现问题,在球场上出现问题的几率也会增大。另外,即便是赛季中暂停的联赛,球员们也在复赛以后面临着高比赛密度的情况(除非像法甲一样宣布比赛提前结束),球员们更容易出现疲劳、受伤的情况。因此,FIFA出台可以换5人的政策是也合情合理的。
为了不会因为换人而频繁打断场上比赛节奏,新规依然保留了比赛中可以进行三次换人的传统(也中场休息时换人不计入其中),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五个换人名额可以在比赛中的三次换人机会和中场休息调整中使用。如果比赛需要进入加时赛,没有使用完的换人名额,也允许在加时赛中使用。
如果说增加换人数量是为了保护球员,那么VAR的可选择停用就是为了尽可能的为疫情防控做贡献了。球迷们都很清楚,VAR这套设备的使用涉及到了很多人,并且要在一个狭小密闭的环境里去开展工作,这无形中增加了技术人员、裁判员感染病毒的概率,鉴于核酸检测也不能完全确定是否感染新冠肺炎,其他国家既没有中国的防控手段也没有德国的医疗条件,所以VAR的操作确实存在隐患。
(图)VAR控制室,看上去确实有些拥挤
当然,2018年世界杯后国际足联大力推广的VAR技术并没有被强制取消,各国联赛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是否使用这项技术,总的来看FIFA这次还是非常人性化的。
现实难预测,新规则可能产生蝴蝶效应
FIFA这只“蝴蝶”轻轻地扇动了新规则这双“翅膀”,势必会在剩下的大半年里引起足坛的海啸。
这样的说法可能过于危言耸听,但是我们可以共同开一开脑洞,畅想一下新规则实行后的足球世界。简单来看增加了换人名额对于球员、教练、球队都是好消息,球员们有了更多的出场机会,教练们有了更大的调整空间,球队除了早日恢复比赛外,还能尽可能让球员物尽其用,可以说是一举三得。但是我们再往深处思考,这样的政策也并不是没有BUG。
(图)武磊能多出场对于球队一定是好事
目前,尤文图斯仅仅以一分优势领跑意甲,拉齐奥的奋勇争先对老妇人保持着极强的压力。如果意甲也实行单场比赛更换五名球员,斑马军团板凳球员的优势就能立马表现出来,而主力球员整体年龄偏大的劣势也能很好的掩饰,比如说萨里可以先用伊瓜因、迪巴拉、夸德拉多去消耗对手,到了下半场可以非常舒心的换上C罗来对付对手疲惫的后卫,一般的后卫状态全满也难以对付总裁,更何况已经是残血……
(图)尤文图斯和拉齐奥的斗法还在继续
相比之下,老妇人的竞争对手拉齐奥就比较吃亏,他们的主力阵容称得上骁勇善战,但是轮替补阵容绝对不如尤文,竞争力势必下降。这一规则,对于板凳力量深厚的豪门球队来说其实更加有利。
我们再从弱队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比如本该在5月9日打响的沃特福德与曼城的比赛,瓜迪奥拉的进攻套路非常多变,但是每场比赛由于人员限制,他不可能猛烈调整。沃特福德教练皮尔斯本来可以通过前几场比赛的录像大概构建一个遏制蓝月军团进攻的防守体系,但是当比赛换人次数增加到了五人,上半场德布劳内为主,下半场又变成席尔瓦为主,瓜帅用兵的神鬼莫测与增加换人数量简直是绝配。其实在同等水平的较量中,更善于临场调整的教练必然更加习惯于这种变化,能把自己手中的牌在一场比赛中打出不同效果的人,当然更喜欢变化。
(图)瓜迪奥拉可能会喜欢能换五个人
增加换人名额只是事关技战术,而VAR的使用与否则牵扯面更广。其实,最近两个赛季VAR的推行并不是非常顺利,可以说是杂音不断,其中最主要的争论就是这项技术是不是为了公平而牺牲了足球比赛的流畅性,时至今日依然有不少人对VAR否定态度。现在,人们通过一次次的争论,开始对VAR基本接受的时候,贸然提议取消VAR,并非明智之举。也许火车在刚出现的时候有诸多问题,但是它一定能替代马车,VAR对于判罚的识别度肯定是远高于人类的肉眼,假以时日随着技术的提高,我们有理由VAR对足球比赛流畅度的影响会越来越小,“误判是足球的一部分”类似话语也会烟消云散。
除了从科技进步的角度看问题外,还可以从公平公正的角度看问题。就拿欧洲的跨年联赛来说,疫情之前大家都在使用VAR来辅助执法,体毛级别的越位都能识别,几乎让误判无所遁形,可以说营造了一个非常严格的执法环境。但是到了下半赛季,又回到了靠裁判肉眼判断的时代,一定会出现一下越位进球、门线冤案,可定会有人从中得利,相当于前半年交警查违章看监控后半年却要凭感觉凭经验,这样在事实上造成了一年联赛两种尺度的问题,如果非要吹毛求疵,这里面也存在着不公平的可能性。
其实根本的问题还在于,VAR的使用其实可以完全避免病毒传播的影响,进入视频控制室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戴口罩、手套、测量体温,我们刚开始复工复产的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每次使用过后再对操作间按标准进行杀毒,这大概就能避免病毒的传播了,其实在很多球迷看来VAR完全就不用停止,毕竟这是个历史趋势,但是我们不想看到国内裁判们用A4纸去判断球员是否越位……
规则都有漏洞,只要公平公正公开就好
再好的规则都有漏洞,甚至再健全的法律条文也都会碰到例外。这次国际足联对于规则的微调肯定会在未来的运转中出现各种问题,但是只要做到了用不偏不倚的态度,在阳光之下用一把尺子进行测量,就能基本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也就能保证比赛正常的运转。
疫情之后,很多规则都像足球一样被动或主动的发生了改变,也许到了2021年足球还会变回大家熟悉的规则,可是很多其他行业,甚至这个世界都不会再变回原来的规则,我们除了努力适应之外,还要有去逐步完善它的准备。
毕竟足球马上就要回来了,我们的生活都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