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报》别了,辽足3

球报

无法磨灭的“十连冠”

中国人偏爱凑齐“十”这个数字,比如“十全十美”、“五光十色”、“十拿九稳”等等,甚至连开国元帅的名单都凑齐了十人,当然还有“十年磨一剑”,想起这个词语都带着一份功能圆满的意味。

“十连冠”也许是专业体制时期辽足在中国足坛创造的一个难以逾越的巅峰,那注定是一番曾经令人只能去仰视的王朝霸业。

吃水不能忘了打井人。应该最先被记住的名字叫倪继德,这支“十连冠”球队的奠基人,原国家队和辽宁队的前锋,因伤退役时才32岁,据说伤势之重让医生甚至找不到他的十字韧带,当时的诊断结果是“被吸收了”。正是这个拖着一条瘸腿的硬汉,从1975年起就几乎走遍了辽宁各市普选足球人才;1976年2月,倪继德当上了“孩子王”组建省体校少年队,此后几年中他把马林、唐尧东、傅玉斌、高升、李华筠、柳忠长、李争、王军、王勇、黄崇等一批十四、五岁的孩子召集在一起,从基础开始训练,并按照这些球员的身体条件和技术特点进行的精挑细磨。从建队的那一天起,倪继德就树立了一个改变了整个辽足风格走向的宏大理想,决心在立足北派足球快速勇猛的风格之外,再植入技术足球风脉。从而打造出一支有特色的球队,为国家,为辽宁,把他们培养成才。

很快,这支辽宁青年军就展露出了天赋。1978年,这支辽宁少年队在全国青少年比赛中初露锋芒,时任中国足球办公室副主任陈家亮对这批孩子青睐有加,特批邀请他们参加以往每年冬天只有全国成年优秀足球队才能的昆明海埂的冬训。这些小队员得以近距离观察和学习国内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

1981年,全国足球青年联赛,这支队伍以十六胜一平的成绩取得冠军。1982年,以辽足为班底的中国青年队在高丰文和倪继德执教下在亚洲青年锦标赛中获得亚军,得以进军1983年的墨西哥世青赛。李华筠在这次世青赛中大放异彩,赛后与巴斯滕、罗马里奥并列“世界六大希望之星”。

到了一九八三年冬,辽宁足球一队只留下了张光莹、李锡才、杨玉敏和张增群四名老将,然后以马林、唐尧东、傅玉斌等青年球员为主进行重新组建,倪继德担起主教练一职,队伍组建仅三天就前往海埂参加全国优秀足球队冬训。

当时每年为了检验冬训成果,中国足球办公室都会在昆明组织全国优秀球队进行“火车头杯”邀请赛。往昔只是作为观众的辽宁青年队员,在1984年作为主力队员纷纷登场。与东道主云南队的比赛中,李争禁区外大力劲射,皮球飞入大门后又穿网而过,震动全国足坛。

3月底冬训结束回程途中,又捎带手在武汉战胜了国家队,拿到了“红山花杯”,当时就有行家预言,这支具有现代化全攻全守型打法的队伍将成为未来的足坛翘楚。

看着心血浇灌出的树苗即将成才,但这支球队的奠基人倪继德却在回到沈阳后不幸罹患胃癌。经历手术后的倪继德指导不得不修养身体,李应发继续接手球队。这株树苗也最终在李应发的手下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1984的联赛中,经历了球队换血和主教练变更的辽宁足球队获得了联赛季军。

不过对1984年来说,全国最重要的联赛是在10月份举办的首届足协杯。当年足协杯参赛资格为:1984年的17个甲级队、全国乙级联赛的前4名和全国青年联赛的第1名,及向国家队输送球员较多的两个队,共24个队,比赛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凡获前16名者,定为1985年甲级队。其余各队降为乙级队或仍然参加原等级的全国比赛。国家一队、国家二队和国家青年队的队员均回原单位参加比赛。

从黄石的预赛开始,辽足一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并最终在武汉新华路体育场举行的决赛中以5比0大胜广东,拿到了“十连冠”中的第一个全国冠军。在全省一片欢腾的情况下,沈阳东北制药总厂率先与辽宁队实行联办,主动出资赞助“冠名”,第一年就提供了14万的赞助费,提高了球员的奖金和积极性,也让辽足的实力有了进一步提升。

1985年,李应发受中国足协指派前往德国学习深造,身体稍微康复的倪继德再次出任主教练带领球队征战亚俱杯。彼时财大气粗的香港精工队凭借英格兰、荷兰和澳大利亚等国脚级外援已经称霸香江足坛多年,骄横的他们在1984年贺岁杯比赛中就与上海队产生了肢体冲突,上海队队员吃了暗亏。但初出茅庐的“东北虎”岂是泛泛之辈。在两队中,精工中锋米曹与辽足盯人中卫高升比赛中就较上了劲。下半场比赛中,高升在任意球进攻中冲撞对方门将,米曹从底线到禁区弧一路追打高升。年轻气盛的傅玉斌从中场飞奔而来,一记凌空飞踹正中米曹胸口,两队上演了著名的亚俱杯“全武行”。换乱中原本拉架的辽足替补门将孙宪义打中对方球员眼框,精工队员陈发枝抡起角旗。赛后辽宁队内两位守门员都被处以为期一年的“球监”。

倪继德指导悲怒交加,健康情况再次恶化,不得不又一次挂印而去。远在德国的李应发被紧急召回队中。面对两名门将被禁赛和辽宁二队在冲甲关键时期的不利局面下,守门员教练蒋立生将年仅17岁的程强选为首发门将。上半年处于磨合期的辽足没能卫冕足协杯,但下半年以“东药”队名义参赛的辽足夺得全国足球甲级队联赛冠军。

1986年,辽足因角逐亚洲俱乐部杯未参加国内联赛,但重新夺回了第3届足协杯桂冠,并获得亚俱杯季军。1986年2月27日,国家体委正式决定组建红黄两支国家队。红队集中了除辽宁东药队四名国脚外的全国精英球员,黄队除加入大连珍珠队的王学龙外,其余均为辽宁东药队球员。红队由国家体委训练局主管,黄队由辽宁省体委主管。但当时辽足还尚未完全成熟,红黄四场大战以红队三胜一平而结束。

1987年,辽足再夺金利来杯全国足球甲级队联赛冠军 ;1988年卫冕联赛冠军。年末,东药企业集团足球俱乐部在沈阳成立,辽宁队成为俱乐部队,正式实行半职业化管理。这一改革使辽宁队的后援实力更加雄厚,管理体制更有利于激发进取,全队士气大涨,奠定了实现日后更大辉煌的基石。

实力日趋强盛的辽足还多次代表中国足球参加国际友谊赛。1986年5月23日,辽足就在辽阳体育场将来访的伊朗国家队斩于马下。(未完)


详情内幕揭秘请关注,辽宁足球队是怎么来的?辽宁宏运足球队是怎么没的?

珍藏版球报,请大家踊跃购买

购买热线:微信157983685

本报记者组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