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式传控14:巨星拜仁的三后卫体系1
我是专注学习足球技战术,深入分析瓜式哲学,为大家复盘各经典比赛的小瓜,今天也一起来看看新内容吧。
前几期我们有提到过,瓜迪奥拉曾经一年排出9套阵容帮助队员们应对不同的球队,这两期便来分析一下这9套阵容。不过由于再瓜帅的战术板中,这些针对不同球队的战术板实在时太细了,例如针对多特的高位压迫就有两套反击反击的前场以多打少套路。
因此本期分析将拿捏9阵容中每一套的战术思想、核心球员、防守策略来分析。
首先是面对沃尔夫斯堡的4-3-3阵容,一般在联赛中瓜帅都只会对他的理想阵容进行微调,4-3-3便是最好的例子。
图片来源网络
战术思想:边路推进拉扯空间,中锋一击致命。
核心球员:拉姆、比达尔、穆勒。在这套阵容中,光头一如既往地让边锋拉边吸引防守,同时将拉姆调至右后卫,利用拉姆的强进攻能力搭配比达尔防守中场的属性来互补,加上跑位和拿球能力极佳的科斯塔,可以为拉姆的向前推进争取很大的空间,而在中锋的位置上穆勒的作用不再是支点中锋,而是具有影锋属性的突击性中锋。(后面的阵型中拉姆在中场都是起到向前推进的作用,特别是阿隆索缺阵情况时)
防守策略:拖延。比达尔和蒂亚戈都属于防守占位和能力极强的中场,可以在边后卫进攻之后延长对手拿球时间,让后卫回位逼抢。
接下来是对阵FVS的4-2-3-1阵型。
战术思想:传导异侧传中,中路一击致命
核心球员:阿隆索、蒂亚戈。和大多数4-2-3-1一样,瓜帅的4-2-3-1一样避免不了打异侧和下底传中的套路,可以说这也是瓜帅最喜欢的套路。穆勒在前卫位置除了影锋属性还曾但了球队的第一道防线,而关键点在于双后腰的承上启下作用,以及进攻节奏的作用,对于往那边发展,长传还是短传,快还是慢,全由阿隆索和蒂亚戈负责。
防守策略:中路围堵。由于进攻的节奏完全拿捏在双后腰手中,和所有教练一样,光头要求断球后的第一时间将球交给后腰,这样就可以大大节省由守专攻时间。
再看看对阵沙哈矿的4-2-2-2阵型。
战术思想:右侧推进,左侧牵制。
核心球员:格策、莱万、沙奇里。在这套阵容中,我们可以看到,光头把具有分球属性的拉姆、阿隆索、穆勒放到右侧,同时配置罗德一防守后腰不足缺点;同时具有前插射门的能力的沙奇里、格策、莱万在左侧,进攻时可以跑位拉扯防守队员,让右侧的阿隆索、穆勒有更多的拿球空间。在进攻时由于穆勒拉边,莱万和格策的前插,往往会变成下面的4-1-2-3。
防守策略:落位防守。这场球最后1-1,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找回放看,控球时间很长,防守特点展现不出来。
然后时在欧冠赛场对阵阿森纳的4-1-4-1。
战术思想:高位逼抢,渗透。
核心球员:阿隆索、比达尔、蒂亚戈。瓜迪奥拉在这场球回归了恩师克鲁伊夫的传统,安排了防守能力稍弱的阿隆索做单后腰,主要任务时由后往前出球,而防守能力强的比达尔和蒂亚戈在中前场位置,利于高位逼抢。双边前卫的拉边为中路创造空间。
防守策略:高位压迫。这场比赛似乎让光头回忆起了被皇马反击的恐惧,双防守前腰不仅没能形成压迫,反而让后防线压力巨大,控球权也来之不易。最后0-3落败。究其原因是因为防守型正中场要兼顾的职责太多,在三后卫体系中,瓜帅就很合理地安排防守型边中场,帮助球队顺利赢球)
这是面对BML的比赛,排出的4-3-1-2阵型。
战术思想:中路渗透,边后卫进攻。
核心球员:拉姆、阿拉巴、格策。进攻中瓜迪奥拉一如既往地让穆勒回撤分球,而莱万做指点和掩护跑位,格策在做球给穆勒后前插包抄。而在防守方面前提的拉姆和阿拉巴则能很好地掌控着中场的控制力度。
防守策略:边路围堵。在教练的战术板中,菱形中场的防守区域绝大部分时间是边路,(不同意的自觉面壁反思,不接受反驳)因为菱形中场可以很好地封锁出球点,有利于在局部创造以多打少,热刺的终极逼抢和萨里的切尔西都是很好的典例。其次当我方主攻中路时,将对方逼入边路进行围强断球后可以迅速转向中路,避开对方人员分布密集的边路,发起快攻。
以上就是瓜迪奥拉9阵容中的5个四后卫阵型,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整体,除了4-3-1-2菱形中场外,瓜帅在其他阵型中都强调队员往边路拉扯利用空间,从而给中路球员留出巨大的处理球时空间。这也是瓜迪奥拉的哲学。其次光头和克鲁伊夫一样,对高位压迫的改进十分激进,经常将防守型队员调至中场乃至前场(全能拉姆就是很好的例子),这就是瓜迪奥拉将传控和拜仁结合的产物,为了防止球员过于疲劳,经常重新定义场上位置,却出人意料的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例如穆勒的中锋、边锋、前腰、影锋呼唤可以补足变阵时候的缺点,这也是穆勒过了巅峰期如此就还能呆在拜仁阵中的原因,堪称万花筒)
穆勒的前腰属性(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上就是本期内容,下期我们将分析瓜帅9阵容中剩下的4种3后卫阵容。
我是专注学习足球技战术,深入分析瓜式哲学,为大家复盘各经典比赛的小瓜,喜欢的观众老爷请评论转发收藏哦。
关注微信公众:传控天下。获取更多深度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