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布的国家队生涯自述1:我也想要得到瑞典民众的喜爱

eeeCstasy 菜鸡译者

足球水友 菜鸡译者 谨献给喜欢翻译喜欢足球的你

伊布的国家队生涯自述

直到现在,我第一次和国家队队友们聚会的情形依旧历历在目,那是在韦克舍市踢完北欧冠军赛后举办的。这是一场和瑞士的友谊赛,发生在2001年。在派对上,作为队内的新人,我必须得通过一场对我来称得上是入队试炼的测试。测试很简单,老队员们要求让我唱首歌,就全当正式入队了。当我听到了这个脑残的测试后,我心里暗骂这都是什么辣鸡主意啊,因为唱歌可以说得上是兹拉坦最大的梦魇——没办法,我只能站在队友面前,把自己扮演的像个傻逼一样。华山一条路,除了唱歌我别无他法,于是我在心里默默回想歌单,最终选择了雅克布兄弟这首歌,再然后我就叽里呱啦的唱了起来,好不难听。我边唱边用余光偷瞄国家队的老人们,他们有亨里克.拉尔森,帕特里克.安德森,斯特凡.施瓦兹,马格努斯.海德曼,弗雷德里克.永贝里,泰迪.卢西奇。除了这帮老炮之外,就剩我这个新人了,队里最年轻的球员,就是那个正在唱歌的XX……话又说回来,在对阵瑞士的友谊赛上,我获得了45分钟的登场时间——我还记得我错失了一个绝佳的头球破门的机会,这有够让人心烦的。

另外参加的一场国家队层面的比赛是和阿塞拜疆踢得,从那时开始,我就感觉对我的周围发生了变化。人们想要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了解我,而我却从来不在社交媒体或者与足球相关人士的谈话中多说一句话。我感受变化大多来自普通的瑞典民众,街上的普通人。孩子们对我很感兴趣,但我却不知道,很期望我可以永久的记住这些有记忆点的事情。可能是由于我的鼻子或者其他一些地方,但是无论如何,如果你看到了我,你会很容易记住我的样貌。我们和阿塞拜疆的比赛是在拉森达体育场踢得,这场比赛中我有一粒进球入账,那是一个漂亮的进球,让人印象深刻。比赛结束后,我的关注度立刻提升了一个档次。我随后返回了居住的酒店,而酒店的门口密密麻麻的挤满了人。突然之间,事情变得很复杂了。就像是我在城里闲逛一会,放松一下,都会引起轰动一样。在加盟国家队之前,我还是个无名小卒,没人会把眼光聚焦到我的身上,什么也不会发生。无论是第一场比赛,还是第二场比赛结束后,我都可以闲庭信步的走在城里的各个角落里,享受着我的生活。但是作为国脚的第三场比赛结束后,这种宁静的生活就被彻底打破了。从那时起媒体就像是苍蝇一样跟在我的屁股后面,好不烦人。与此同时,瑞典足协还颁布了最新的国家队球员守则。条例中提到十一点后球员将被禁止外出,其实还包含着球员各方面的安保问题等等,我注意到国家队里的一些队友对这项条例感到很是不满。虽然他们不在乎,但是多多少少也会收到新条例的影响。

事实上这样挺好的,我还记得那时候我的训练课。媒体对于国家队的公开训练课有着你无法想象的兴趣。有时候,体育场外有成千上万的球迷驻足停留,就是为了一睹国家队的训练内容。同一时间,国家队内部的许多事情也发生了转变,我想表达的不仅仅是足球方面。在那之前,我们很少有记者发布会之类的东西。现在不一样了,他们就会设置警戒线,然后挑选一些国脚出席记者发布会,去回答媒体各式各样的提问——像是海德曼、亨克还有我都是新闻发布会的常客。不过,这样一来问题就出现了,我到底应该怎么处理和媒体之间的关系啊?几乎每一天,新闻媒体都有说不完的话,数不清的八卦,不是足球就是花边。那时候这些东西就已经把我浑身上下缠的密密麻麻的了,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就有人直言兹拉坦还没有融入球队,“他根本没有团队精神,他太嫩了,他得改变才行啊”诸如此类的话。每次一提起这事,我就觉得我在媒体面前很不受待见。

回顾一下我和金姆之间的点球纠纷。可谓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我并不是说我当时做得对,错了就是错了,但是那个时候,我的肾上腺素都已经顶到我的天灵盖了。脑子里就只有一件事,进球进球再进球,所以我渴望站在罚球线上,我想得分都快想破头了。所以,隔天,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上刊登都是都是耸人听闻的标题,抛开我争点的这件事,毕竟我们还是拿下了比赛啊。但是报纸内容和瑞典队却一分钱关系都没有,全都是诉诸兹拉坦的恶行。兹拉坦都干了些什么啊?兹拉坦身后是谁给他撑腰啊?兹拉坦争点球时都说了些什么啊?显而易见,在媒体眼中,国家队的成败与否是那么的无关紧要。

一旦我们输了比赛,就都是兹拉坦的错。假如我们踢得不好,错也被兹拉坦包圆了。新闻媒体传递出的讯息,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就是我和国家队格格不入。回顾往事,我尝到了和以前一样的,可怕的感觉——就是因为我姓伊布拉希莫维奇(这个姓氏并不是瑞典本土姓氏,伊布是个移民),所以我才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那时我还小,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但现在不一样了,我可算明白了。如今的我转变了思维,我有办法处理这件事。你可以看的出来,现在和过去不同了。不过我依旧能感受的到我不受瑞典球迷们的欢迎,就是因为我叫伊布拉希莫维奇。很显然,我听得到人们对我的评论,我也知道从他们嘴里听过“如果没有伊布,那么国家队就会更强更团结”之类的话,对此我只能回应,“管好你的嘴吧,别再自欺欺人了,少点种族歧视不好吗,难不成在你们眼里种族问题比是否为瑞典队效力还要重要?种族歧视才是最大的问题。”

话又说回来,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喷子在质疑我的存在是否有利于国家队的发展,那很好,我能接受。下面让咱们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团队而言,重要的是你能为它赢得了什么?我曾在阿贾克斯、尤文图斯、国际米兰、巴塞罗那、AC米兰、巴黎圣日耳曼和曼联,共计七家豪门效力过——这可是世界上最顶级的七家足球俱乐部,七家世界一流的球队。这些球队里面的队友,可能一个人的身价就比整只瑞典队的还要高。我分别在五个不同的国家赢得了共计33座冠军奖杯。下面,就让我来听听抖甲教练们的说辞吧,所以各位大师们能教教我团队应该怎么运作吗?

我知道我能为瑞典队提供什么。除非你亲自带瑞典队赢下了比赛,否则你有什么资格张口闭口就哔哔我?你空口无凭,而我则是历经磨难。我知道我是谁,我有几斤几两,我不会乱允诺别人我做不到的事,我也从未想要做过其他人,我就是我。

还记得埃里克.哈姆伦认命我为瑞典队队长的那一刻。他说你现在要成为队长了,我希望你接下来能够做到以下几点……时间慢慢过去,但我越来越觉得有点不对劲。埃里克总是命令我,“兹拉坦!快点!和那帮球员说,让他们训练的刻苦点!”还有一些这样那样说辞,“去做这个!去做那个!”类似于这样的话充斥着整个训练场。我告诉自己,我是兹拉坦,我知道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发挥最棒的水平。所以我和埃里克进行了一次约谈,我们彼此之间需要一次严肃的谈话。谈话地点选在了埃里克的办公室,我告诉他,自打我成为球队队长的那一刻起,兹拉坦就是兹拉坦,我永远不会去成为另外一个人。我也和他说,如果他认为我这种想法不对,没得商量余地,我也可以接受,他可以选择其他人当队长,拿袖标,我没意见,但是我是绝对不会变的。我依旧会为瑞典国家队奉献我的所有。随后他向我回道:我理解你,我知道你为了说这些已经思考了很久很久,这很好,你依旧是我的队长。

对我而言最最重要的事莫过于踢比赛了,这才是我留在国家队的原因。无论是在俱乐部,还是在国家队,比赛的目的就是为了赢球,赢球的关键就在于你要随时随地的保持最佳的竞技状态。我想,时间一长,很多人都会明白,在某种程度上我为什么对队友要求那么严格了。这就像是,如果我传丢了一个球,我就能感受到整个身体都像燃烧起来了一样,很是惭愧。假如我要是错失了一次破门良机,我可能会对自己口吐芬芳,因为这种情况下,我自己很自责。不过球迷们却总是误解我的这一系列表现,新闻媒体就更不必说了。球迷们总会说,“哇!兹拉坦怎么射门了?这距离这角度怎么会选择打门?他脑残吧!这完全行不通啊!”我的上帝啊,如果你去看看国米的训练课,再听听我国米的队友们是怎么沟通的,我敢保证,这些素材完全够媒体出本书的了……人们应该清楚,我在场上极个别的表现都是为了争取团队的利益,不是与他人的冲突。而且我正在做的,是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事情。球迷和媒体何必这么较真呢?

正如我所说的那样,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在国家队里越来越成为了自己。可能是人们开始意识到我的水平,这是语言无法描述的。接下来,当我获得了瑞典人最梦寐以求体坛奖项最佳突破奖时,才感觉到人们开始逐渐接纳兹拉坦,喜爱兹拉坦,就好比我做了正确的事,然后收获了一帮黑转粉的拥趸。能获得最佳突破奖,对我个人而言,是我获得的意义最大的奖项,原因有二:首先,获奖者是由瑞典民众评选出来的。第二点——我是瑞典国家队的一员,可我确是以个人名义夺得的奖杯。所以在我眼里,它的分量可以藐视一切奖杯,因为它是瑞典民众对我的肯定。后来获得瑞典年度最佳运动员奖更是无需多言,因为一直到现在我都是这个国家最出色的运动员。甚至是在曼联的第一个赛季,我依旧是瑞典最佳,这点毫无争议,但是那年我却没有得到,我猜肯定是颁奖嘉宾已经看烦了我这张老脸,所以他才把瑞典最佳运动员奖颁给了安德烈亚斯.格兰奎斯特,这对安德烈亚斯来说可是件好事。

在获得最佳突破奖的这件事上,我总感觉,我得付出那些冠有瑞典名字的人的数十倍的努力,才能将它收入囊中。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我的父母是移民,所以我不得不付出千倍万倍的努力,才能被瑞典人民所接受。那些和我有着相同境遇的人能感受得到,这种闹心的感觉,是常人所肉眼不能及的。只有精神足够强大,在面对种种歧视的问题上,你才能得心应手。

当我意识到了这些问题,我才发现,在我这里,根本没有捷径可走,你总不能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吧?这个想法深深地影响着我。加盟曼联后的膝伤对我影响很大,我在一台该死的康复机上花了整整六个月的时间来训练的我的腿部。六个月啊,每天训练六小时,我心里清楚,如果我立刻回到曼联参加比赛,那么我迟早玩完。无论我去哪,这种想法一直伴随我左右,它塑造了我的人格。

结束语:译文是个很枯燥的过程,很多随口说出的话需要结合语境来分析。水平不高,能力有限,希望大家多多担待。这是伊布国家队自述的上篇,还有下篇。等我上传完下篇,可以说是这本书的杀青了,从伊布在马尔默青葱岁月到曼联的狮王雄心,再到回顾国家队的褒贬参半,这就是伊布的职业生涯。相较于第一本自传《I AM ZLATAN》的第一人称,这本《I AM FOOTBALL》更多的是以第三人称以及中间穿插着自述的方式,来侧面烘托,都是好书,值得一鉴。

在这里衷心感谢各位的支持和鼓励。同时,我也期待着今年十月份温格自传的上市,我会着手译的。

翻译:菜鸡译者

文章选自:《I AM FOOTBALL》

文章作者:MATS OLSSON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