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都有女排情结?

羽则专栏 羽则

有一类文章,经常被人叫做鸡汤。里面的主角往往出身贫寒,朝着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经历了无数挫折与痛苦的试炼,最后终于摘取成功的果实。

有一类漫画,经常被归类于少年漫。樱木花道面对山王豪赌上自己的人生,路飞让狙击王烧掉无人敢碰的旗帜,爱德华带着等价交换的惨痛仍要找回阿尔的身体。

我们知道这很中二,我们也都知道剧情会往哪里走向。但倔强少年站在压倒性的强大面前,看似弱小的身体里爆发出极大能量的故事,心里的热血就是不愿凉。

而现实中,就在中国体育史上,就有比所有虚构故事都更热血的存在。

她的名字叫——中国女排。

【百炼成钢】

女排在中国,早就是一个超越体育范围的图腾。

1972年,国家体委贯彻中央指示,提出了三大球要在三到五年间达到一般国际水平的要求。根据男子和女子足球、篮球和排球三大运动在全球不同的发展规模,最有可能率先实现这一目标的肯定就是女排。

但你以为,这条追上国际水平的路,在当时中国极其有限的客观环境里很容易实现吗?

福建漳州很快开始筹建女排的第一个训练基地,建设期间只能在临时搭盖的竹棚馆训练。屋顶是竹子,“外面大雨,里面小雨;外面雨停,里面滴答。”地面是黄土、石灰、盐水混合而成的“三合土”,下面垫底的只有煤渣。

条件有限怎么办?先练起来再说。想要快速提升水平怎么办?往死里练。

——由于每天训练长达10-12小时,经常为了接球在地上翻滚。久而久之泥土层被磨光,煤渣把姑娘们的手肘和腿部蹭得血肉模糊,睡觉时伤口和床单粘在一起,等医生用酒精分开后早就化脓了。

——女排首任队长曹慧英,队内外号“拼命三郎”。因为长期魔鬼训练,十根手指里六根受伤,其中三根还是骨折,膝盖半月板也出现了断裂。没时间好好静养,因此久伤难愈。

——16岁的曹淑芳,有次训练之后两条腿又肿又痛。紧急送到解放军医院之后,医生拿着放大镜,从她腿上取出了近百粒沙子。

别说当时她们的父母了,这些事几十年后被我们听闻,想想都仍然觉得心疼。

可是在那个国外竞技水平原本就比我们高、经济条件和后勤实力还是完全碾压、甚至已经开始用上计算机来分析风格特点的年代,不这样拿什么去拼,又凭什么想赢?

根据郎平回忆,为了模仿身体素质惊人的外国运动员,袁伟民教练让男陪练们站在三米的高台上,对着女排球员们全力砸球。被砸到手臂通红是常态,甚至有队员被这种凶狠的扣球当场砸晕。

袁指导的魔鬼训练还不止如此。

他有意在队内积累自己的“仇恨值”,利用各种严苛手段带来的反抗情绪让全队团结起来,与教练“对抗”。任何一名队员达不到当天的训练要求,全队都会被要求加练到深夜。队内很快就形成了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哪怕后来有表现优异的队员被允许提前休息,她们都会自愿留下来陪全队练到最后。

效果很快就开始显现。

此前,日本排球在国际上有过一段时间的统治地位,男女排都拿到过奥运冠军。咱们国内还给日本女排起了一个今天看来很是中二的外号:东洋魔女。

中国女排经过了数年的苦练,1980年在上海3-0击败了日本队,其中第三局还是9-14的逆境里成功翻盘了16-14。你猜赛后等待她们的会是什么?记者的采访?舆论的赞美?教练的肯定?

不,是加练。

袁指导说:“今天在落后的情况下拿下比赛,比领先取胜更有意义,但不能因此原谅你们。你们在赛场上不活跃,有骄娇二气。什么时候把情绪练上来什么时候结束,开始!”

张蓉芳来回垫球到虚脱,跟教练说:“我嘴干得要命。”袁伟民回她:“我嘴也干,比赛的时候哪有机会喝那么多水!”

陈招娣翻滚扑救到恶心,跑到盥洗室几分钟之后吐完回去,袁伟民质问:“你为什么不先请假?”

那一夜,女排姑娘们练到了十二点。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你是不是觉得这些根本就不人道?

可是在那个年代,正是靠着这种魔鬼到折磨人的训练方式,中国女排在短时间内追上了国际水平,并且逐渐走到了世界前列。再然后,就是我们熟知的第一次辉煌。

1981年,7战全胜,拿到女排世界杯冠军。

1982年,秘鲁世锦赛,再度夺冠。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拿到新中国历史上首个团体项目的金牌,追平了苏联和日本女排曾经创造的排坛三连冠纪录。

1985年,一路碾压再夺世界杯冠军。

1986年,8战8胜赢下世锦赛,成为女子排坛前无古人的五连冠王者。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世界用半嘲讽半警惕的眼光看着这条沉睡的东方巨龙,没多少人愿意去了解,更别提什么真正的尊重。就在中国女排首次问鼎世界杯的不久之前,还有欧洲媒体如此评断:“也许中国人未来能在小众个人项目上拿到世界冠军,但很长一段时间团体项目都没有走向顶级的可能。”

所以,你说女排的崛起对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那个年代,女排每次夺冠的消息都会像贺电一样传遍祖国的大街小巷,无数工厂里的工人们跟随广播欢呼呐喊,自愿无偿加班为建设国家添砖加瓦。加班费?大礼堂看一场女排比赛就是最好的加班费。

我们为什么都喜欢中国女排?

因为女排的奋斗与崛起,就象征着我们这个民族的奋斗与崛起。

【女排精神】

五连冠的辉煌过后,中国女排就像所有运动项目里的王朝球队一样经历了起起伏伏。

扬眉吐气的80年代,接下来是整个90年代的低迷,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小组未能出线只拿到第7,被全国媒体称为“溃败”。即使郎平在1995年接过帅位带队拿到奥运会和世锦赛亚军,仍然无法帮助球队重返巅峰。

陈忠和2001年的上任扭转了颓势。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女排拿下了2003年世界杯和2004年奥运会的冠军,终结了长达17年的三大赛冠军荒。冯坤、赵蕊蕊、周苏红等人组成的“黄金一代”,重新成为了全国人民的骄傲。

2009年陈忠和离任,次年中国女排在世锦赛上跌跌撞撞只拿到第10,这是1974年参赛以来的最差成绩。之后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排输给了这个赛场上从未输过的日本队位列第5,女排再一次陷入了低谷。

之后,就是我们熟悉的郎平回归。

“铁榔头”麾下的中国女排快速复苏。世锦赛、世界杯和奥运会三大赛全都登上领奖台,尤其是2015年世界杯+2016年奥运会的连续夺冠,以及2019年世界杯的再度夺魁,鼓舞了无数国人的心。核心球员朱婷成功出圈,许许多多平时并不关心体育的人都把这位排球女孩视为了偶像。

你觉得,陈忠和和郎平是怎么把女排带出低谷的?

一方面,是更加科学和系统化的训练与备战,尤其是郎平从美国带回了一系列先进技术,包括训练方式的调整和数据分析师的引进等等。而另一方面,是他们找回了“女排精神”。

如今谈起“女排精神”,总有人觉得这是老掉牙的精神胜利法。在这个盛行佛系和丧文化的时代,“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才被视为真理,讲究爱国、团结和拼搏的女排精神却被很多人一笑而过。

然而郎平却说:“每天的付出和汗水,都是人生赐予我们的金牌,感谢奋斗拼搏的日子,感谢代代相传的女排精神”。

陈忠和接手中国女排时,发现队员的身体素质不如欧美球员,基本技术也不如老女排,训练里的表现太过松懈,怎么办?

“要赢,就必须在别人休息的时候,用更加刻苦的训练来弥补,吃别人吃不下的苦。”

这位在袁伟民时期担当男陪练的主帅,重新让中国女排感受到了什么叫做魔鬼训练。真以为 “黄金一代”全是靠着天赋井喷出的成绩?这和“梅西不努力”一样不过是错觉,虽然女排当时的条件已经不再像80年代那么艰苦,但训练依然很苦。

郎平重回中国女排时,同样说过“因为训练不到位,我们距离世界强队要差一个档次,基本功太差了。”

所以,郎平和当年的陈忠和一样,第一手抓的就是基本功。

怎么抓?一个字:练。

训练课分为三堂课,上午三小时,下午三小时,晚上根据情况决定加练项目,练完还要看国外比赛的录像。“她们虽然比我们当年好多了,但练得还是很猛。而且看录像都看吐了,因为基本功太差了,都要学别人的。”

郎平自己的身体因为当年的魔鬼训练伤痛不断,却还是坚持身体力行地示范和指导,并且具体到每一个细节:“为什么你不能像这样先迈左脚,然后再移动过去?”,或是“要学会思考对手怎么做,比如当我们像这样站在了拦防对手打直线的位置,能不能主动封一下斜线?”

从袁伟民到陈忠和再到郎平,正是在每一次训练里都要求队员们拼尽全力,要求她们团结拼搏,到了赛场上“女排精神”才不会只是一个假大空的口号,而真正成为几十年传承的精神内核。

我们为什么传颂女排精神?

因为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

你看到朱婷和惠若琪们在场上不惜一切扑出去救每一个球,而国外很多球员觉得接不到就放弃的时候,你就知道为什么女排精神能感染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借题发挥】

当然,我们不得不看到,现在也有很多人对女排的热爱与支持不过是在借题发挥。

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女排夺冠的新闻下面,你总能看到大量嘲讽中国男足的段子,以及“解散男足国家队”、“找11个死刑犯去踢球也比那些人强”的言语,哪怕文章内容根本就和足球没一点关系。我十分赞同男足球员应该好好学习真正的女排精神,但万分不同意“解散职业联赛重回举国体制”的倒退。

也有些人爱的不是中国女排,而只是中国女排取得的成绩。

2016年奥运会小组赛打得磕磕绊绊,只拿到第四勉强出线。发挥不佳的丁霞和龚翔宇微博评论区惨不忍睹,甚至郎平的微博下面也是骂声一片。等到淘汰赛连克强敌摘得金牌,这些人又枪头一转加入凑热闹的喜庆大军。

2018年世锦赛半决赛输给了意大利,张常宁被骂成“想不想打球?不想滚回家谈你的恋爱去”,袁心玥因为拦网贡献太少被起了个外号叫“拦零王”。2019年世界女排联赛南京总决赛,中国女排以替补阵容出赛拿到了第三,各路平台上的千军万马骂了郎平接近两个月,看起来“好聚好散否则中国女排迟早要完”已经成了主流论断。

这些言论为什么停止?因为两个月后的世界杯,中国女排11场全胜,卫冕夺冠。

真正的热爱,绝不仅是记得她们拿到过多少冠军,只愿捧着别人的功劳簿跳舞,不肯陪着走过曲折和低谷。

1976年,漳州市平和县的一名青年骑着自行车绕了六七个小时的山路,只为了看一场女排联赛。这场比赛,让他彻底爱上了排球。

之后,这位名叫林钟辉的青年成为了漳州市第七印刷厂的一名工人,几乎每天都去厂对面的女排基地看训练和比赛。1999年,他转行开始做茶叶生意,第一家店就开在训练基地门口,继续一场不落看比赛。每当女排赢球时,他都会在店门口挂上庆祝横幅。每当女排输球时,他也会打出鼓励标语。

2003年,林钟辉带着自己手工制作的茶叶前往北京庆贺中国女排拿到世界杯冠军,全队所有球员一一与他握手。他说:“这么多年吸引我每场都看的,就是团结一致、顽强拼搏、鼓舞人心的女排精神。”

女儿林小雅说:“父亲在人生中的艰难时刻,总会用女排精神激励自己,也教导我要敢拼敢闯,不要轻易放弃。”

这才是真正热爱中国女排,以及中国女排精神的人。

正如朱婷刚刚在两会上说的:“女排精神不是胜利时才有,而是一直存在。有时候明知得不到冠军,我们也会竭尽全力不在乎胜负,这种信念一直都在。这是我们的女排精神,也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为什么我们都有女排情结?

因为我们始终热爱的,就是这种无论胜负、拼搏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展开更多
打开懂球帝,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