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较个真:弗拉纳甘,真的是垄断集团富二代吗?

说到前利物浦球员弗拉纳甘,大多数球迷的脑海里肯定都会冒出这么个第一印象:富二代。
没错,在形形色色的网络“文学”里,你都能看到关于弗拉纳甘身世的各种传闻,有的还算收敛,有的简直离谱。说实话,本来我并不打算像当年辟谣“皮尔洛他爸是钢铁大王”那样较这个真,毕竟球员影响力本身不是一个等级,非要追着戳泡泡也没太大意思。
不过,最近在弗拉纳甘与流浪者合同到期成为自由球员的新闻下面,很多平台的评论都是“富二代只能回家继承亿万家产”的段子,不知情群众询问原委时,还总有人煞有其事的介绍一下所谓的“弗拉纳甘家族”。
我想了想,为了避免更多的以讹传讹,还是再较个真吧。
先来看看中文网络上到底是怎么描写弗拉纳甘身世的。
首先,你用“弗拉纳甘+富二代”作为关键词丢进度娘,多半会得到下面这样的结果。
随便一个网页点开,都能发现下面这样的关键词:
(前)利物浦球员弗拉纳甘来自利物浦甚至默西塞德地区最大的上市公司弗拉纳甘集团,该集团市值约为70亿英镑,几乎垄断了利物浦及周边的饮食、旅游和部分房地产。
有意思的是,你用“Jon Flanagan+Flanagan Group”去问谷哥,找到的却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网页。有的和弗拉纳甘集团有关,有的和弗拉纳甘这个球员有关,把这两者联系到一起的基本上就没有,包括两者的英文维基都完全没有提到对方。如果你再用什么family啊rich啊作为替代关键词,会发现英文网络里几乎就没人说弗拉纳甘是个富二代。
难道,这又和皮尔洛一样,是个本国没人知道中国却人尽皆知的“隐形大富豪”?(笑)
追根溯源,咱们先把中文网络的“故事”一句句拆开,聊聊弗拉纳甘集团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第一句:“弗拉纳甘集团是利物浦甚至默西塞德地区最大的上市公司。”
众所周知,英国公司如果想要在本国上市,那唯一的选择就是伦敦证交所。于是我打开伦敦证交所的首页,搜索“Flanagan”,发现根本就没有任何股票的名字里含有这个词。
作为对比,我搜了下著名医药公司阿斯利康,效果是这样的。
同时,我换着花样想用英文搜出“利物浦规模最大的公司”这一说法的来源,但在《回声报》等媒体列出的各种当地大公司榜单里,前列都是投资公司TJ Morris、早就被三菱收购的本地食品巨头Princes等等,完全没有人提到Flanagan Group。
嗯……
第二句:“弗拉纳甘集团市值约为70亿英镑。”
因为根本就搜不到这个“利物浦最大上市公司弗拉纳甘集团”的股票,没办法直接计算它的市值。而且在英文网络上使用相关关键词,也没有公司对该集团作出市值估算。
退而求其次,我找到了弗拉纳甘集团在领英上的官方账户,发现他们的雇员选择的是50-200人之间。
虽说各行各业情况不同,雇员多少并不等同于公司规模,但一个不到200人的公司,你真的觉得会是“利物浦最大的上市公司”,并且市值70亿英镑吗?
提供一组数据做对比,前面提到的利物浦当地著名大企业TJ Morris和Princes,当地雇员都在10000人左右。
第三句:“几乎垄断了利物浦及周边的饮食、旅游和部分房地产。”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包括我和内德在内,已经有的是利物浦球迷去过这座城市朝圣和看球。我想问:你们真的在当地看到了“饮食、旅游和房地产垄断巨头弗拉纳甘集团”了吗?
所以,还是让我们通过弗拉纳甘集团的官网,看看他们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吧。
事实上,根据他们自己介绍,弗拉纳甘集团就是一家房地产和业务公司,核心业务可以归纳于下列三大类。
第一类,也是他们最核心的业务——房屋翻新。弗拉纳甘集团非常擅长对古老的住宅、酒店和办公楼进行重新设计和施工,尤其是曾经通过翻新两个酒吧成功拿到了利物浦当地的年度设计大奖。他们也曾经接过翻新安菲尔德部分办公室的活,这也是他们与利物浦俱乐部唯一一次合作。
不过像翻新看台这种大工程,弗拉纳甘集团还是没能竞争过跨国大公司。
第二类,房地产收购和出售。
除了翻新业务之外,他们有时也会直接从想要出手的房东那里买走房产,然后以全面翻新精装修的形式卖给新的业主。这种情况,多半是发生在餐饮业方面,也有少数几次改建并出售了独栋公寓。
第三类,提供物业服务和合作经营。
有的时候,弗拉纳甘集团会在出售精装修商铺时与买家进行更加深层次的合作,比如入股新的餐厅和酒吧,并且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卡拉格曾经在利物浦市区开了两家足球酒吧,就采取了和弗拉纳甘集团合伙的形式,只不过还没开到两年就因为经营不善破产了。
破产时,卡拉格还欠了弗拉纳甘集团超过100万英镑的债务,不知道最后他们是怎么解决的。
以上,就是弗拉纳甘集团真实的情况。他们确实是一家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的家族企业,但没有在餐饮、旅游和房地产任意一行有垄断地位,更不是什么利物浦最大的上市公司。
那么,我们熟悉的那个弗拉纳甘和这个弗拉纳甘集团究竟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我耗尽了洪荒之力,终于在英文网络里找到了关于他和弗拉纳甘集团之间联系的一篇报道,还是来自《回声报》。那是一则弗拉纳甘集团向某酒店赠送了一幅油画的新闻,里面提到“家族成员包括利物浦后卫约翰-弗拉纳甘,他的叔叔保罗-弗拉纳甘是集团董事。”
从弗拉纳甘集团的官网得知,该集团是由朱利安-弗拉纳甘和保罗-弗拉纳甘两兄弟在1991年创立的,网络上各种关于他们的新闻出现的也都是这两个人的名字。而前利物浦球员弗拉纳甘的名字和他爸爸一样,都是:约翰。但在集团官网和各种新闻里,你完全找不到他爸爸和这个集团的任何联系。
他当年刚出道的时候也接受过《回声报》的采访,里面提到:“我爸曾经是利物浦青年队的一名前锋,但没有得到任何机会就跟着亲戚去做生意了。他常常后悔没有选择足球,所以我一定要吸取他的教训,抓住眼前的所有机会。”
综上所述,弗拉纳甘集团生意做得很好,但根本就不是什么市值70亿的垄断企业,弗拉纳甘他们家其实也不是这个集团的核心成员,他更不是什么富贵世家大公子。
不踢球,他是没有什么亿万家产等着继承的。
哦对了,最后不得不提的还有,那个“首秀时达格利什开赛前10分钟才敢告诉他首发,这是因为怕提前通知,弗拉纳甘家族会包场整个安菲尔德来给他助威”的说法,同样是中文网络的独家特产,英文无论媒体还是社交平台用任何相关关键词都搜不到类似的说法。
其实这里面有个逻辑漏洞。安菲尔德的球票销售第一步是季票,第二步是面向会员发售,第三步才是公开发售,每场比赛的半个多月前超过九成球票就已经卖出去了。你就算提前一个礼拜就告诉他首发,那个传说版的弗拉纳甘集团上哪去包场呢?
当然,弗拉纳甘那个“富二代”的外号是不需要改的,他和普通人比起来绝对算是个富二代。但那些传闻中富可敌国、踢球为健身的故事……
看看就好,别当真。
(全文完,更多更新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内德羽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