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20年,这对夫妻搜集了全世界最美的东西。

生活百态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那一座城(ID:thecity2015),作者城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当两人看到一个中年大叔走进这栋梦幻紫的少女商店时。

店主Timmy和Jason还是有点诧异。

| 店主Timmy和Jason,里面仿佛就是他们造梦的兔子洞

店门的左边,满满陈列着两个人创办的43期杂志,殊不知大叔笑了笑,指着说,他都有。

Timmy陡然觉得这些年的努力和坚守,还是蛮有意义的。

在深圳的华侨城创意园里,这是一家很特别的百货商店。

和当下流行的性冷淡和高级灰背道而驰,这家百货商店里,少女感琳琅满目,充斥着上千件色彩感爆棚的小物件。

它有个名字,叫做“恋物百货商店”,店主Timmy和Jason在深圳已经20来年。

用他俩的话来说,这家店没有具体的定义,有人觉得是手作天堂,有人觉得是少女乌托邦,亦有人觉得是设计师的灵感实验室。

店里面陈列的风格感极强,搜罗和陈列着来自全世界,和国内创意设计师的孤品、经典古董、和手作。

尽管来自世界各地,但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美、怪趣,独特,手工。

| 恋物百货里,随便拍一张都美到不可方物

“叫它恋物百货”,Timmy说,因为人们对这些小物件的情义,或许可以让快节奏的深圳生活有点不一样。

而不只是这里,Timmy和Jason几乎是顶起了深圳少女感的半壁江山。

| Timmy和Jason,和他们的43本“恋物志”

他们创办过一本叫做《恋物志》的杂志,云集国内外优质创作人。

第一期,就靠着不俗的风格就惊艳了整个杂志圈。

随之,他们的每年n度的小物市集,华美精致,复古迤逦。

也成为了深圳、华南,甚至全国,最负盛名的创作人云集之地,和向往之地。

| 七年前开始创办的小物市集,是国内手作人的大事件

见惯了深圳的高楼林立和行色匆匆,这对夫妻,仿佛给了深圳的年轻人们,一个梦幻又现实的,兔子洞。

01

“其实一开始的预算,只够办一期杂志”

杂志《恋物志》是两人做这件事情的起源。

这本出生于2008年的独立杂志,双月刊,坚持了43期。

| 他们很明确,办真正可发行的杂志,而不仅仅是闹着玩

第一个发起者是Timmy,一直从事时尚和广告相关行业的她,想做这件事来由已久。

老公Jason虽不是圈内人,但也都对美好的事物,有共同的向往,于是应允。

辞职,创业,实现理想。

在当时深圳的创业大潮里,顺理成章。

只不过,他们要做的,是一件当下没有人在做的事情。

“我觉得没有足够好看足够vintage(复古古着风)的杂志,那么我就自己发行一本。”

 | 当年少女们朝圣的杂志内页

于是,想选题,约国外的设计师,找模特,编辑、成稿,出版,国内第一本专注于呈现手作艺术的杂志应运而生。

“可是,没想到梦想是美的,兔子洞里却也有黑影。”

启动资金是30万,第一期杂志出刊时,就用完了。

尽管杂志界水花四溅,但各种不容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一路走下来风尘仆仆,幸而杂志是越做越好了,也有了逐渐稳定的手作人生活圈。

这对夫妻,渐渐开启了属于自己和深圳这座城市的,少女感帝国。

Timmy负责内容,Jason负责商务和外联,他们采访了很多国外艺术家,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更多种有趣的、美的,超凡脱俗的,生活可能。

譬如法国50来岁,却仍然画着少女风漫画的插画家Nathalie Lete;

| 两人和法国插画家,成为了朋友

| 法国插画家的作品,有着和年龄无关的少女感,现在恋物百货中也能找到延伸品

譬如英国手作艺人,气质独特的小人偶;

譬如,更多更多。

“我只筛选触动我的艺术家”,Timmy说,“举个例子,一个叫做艾米丽的英国专栏作家,她是我发现的一个宝藏。”

家具造型师艾米丽擅长的是家居的布置和创作,“是一种modern  vintage的风格,很持续感也很新鲜”。

Timmy把这个造型师的作品称为,“不同于寻常的,就像是普通生活中加入闪光的生活方式。

“后来我们成为了好友,一直合作了7、8年,她也很喜欢我们杂志。”

像这样的宝藏,Timmy有很多,也看到了很多。

她说发现世界是连在一起的。

“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我而联结在了一起,而他们又介绍更多的闪着光的人联结进来。”

这就是,Timmy他们的杂志总是让我们惊艳的缘由。

现在,恋物百货商店在深圳万象天地诚品生活也有了一家店。

他们夫妻俩挖掘宝藏,而我们看着这一切闪闪发光。

02

“后来,渐渐国内的设计师多了起来”

若是要排上准确的先后顺序。

其实应是先有了《恋物志》杂志,再有了华侨城的“恋物百货”,继而有了后面的风靡全国手作艺人的“小物市集”。

| 小物市集,场场人满为患

奇妙的是。

Timmy和老公一直觉得只有在深圳,才能让他们这样挥霍创意和想法。

2012年,他们来到华侨城,把杂志落地于实体,是个巧合,也是机会。

“我们从这里刚开始的荒芜,一直看到,这里渐渐成为了深圳年轻人的聚集地。”

别以为深圳只有互联网先行的快节奏,这个城市还有一件东西——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感。

 | 店内随意的一面墙,都是小心思

“可以是任何一种亚文化的培养和发扬地。”

“恋物百货”旁边,就是深圳有名的文艺地标——旧天堂书店。

而往回走个数十米,这个城市最负盛名的Live house,被乐迷们打卡的演出圣地B10,也在这里。

“一开始,我们全世界找设计师找产品,去日本,去泰国,去欧洲,淘货。”

Timmy有着别具一格的时尚眼光,若说她挑到的艺术家是宝藏,那么她就是那个把这些宝藏带到我们眼前的引领人。

“后来,渐渐国内的设计师多了起来”,两夫妻很开心,恋物百货则逐渐变成了一个网罗优秀设计师和手作人的平台。

从另一层意义上来说,也正是恋物百货,见证了他们的诞生、瓶颈和成熟。

“我们看着它们渐渐成为自己的独立品牌,这种造梦的感觉,也很好。”

比如,爱彼高,一个饰品品牌。

| 国内创作人的品牌“爱彼高”

“从在我们的小木屋办展览合作销售,到后来渐渐被挖掘,发展成熟,现在成为很多买手店的固定销售产品。

我觉得我见证了年轻人生存形态的变化。

Timmy和Jason说,“年轻人终于不一定非要做公务员或者办公室白领,他们可以有更多选择。”

“恋物志”的英文名字叫做little thing,意思是“微小的事物”,他们的市集叫做“小物市集”,也是这个意思。

| 参加小物市集的国内年轻创作者们

“我们所做的,之于主流的行业,是little thing,包括这些年轻人所做的小品牌,小企业,都是littlething。”

Timmy感叹起来,“能包容这些微小的事物,并让他们得以立足,就是现在最美好的事。”

| 同事画的 TimmyJason的插画像,作为送给Jason的生日礼物

这几年,他们一年n度的小物市集已经办了几十场,深圳周边城市,甚至北京上海的爱好者都闻风而来,一度成为一个有着独特文化符号的事件。

2019年起,因为人手不足和成本原因(之前一直是公益性质),市集暂时停办。

恋物百货商店最近也开始做直播带货。

所有人都在期待。

03

“在深圳生活,也可以很怪趣”

在深圳,就一定要黑白灰吗?

看了Timmy夫妻的家就知道,绝对不一定。

他们在深圳的家,简直就是另一个“恋物百货”。

Timmy挑选严格,Jason细致入微,两人养着猫,满屋都是细腻的小物件。

| 两个人的家,从沙发到卧室门,甚至厨房,细节都是新意

Timmy说初来时觉得深圳无聊,后来觉得既然城市无聊,那么内心就一定要不无聊,“要让自己满意吶”她说。

可不,就到了现在。

“我们很满意现在的状态,尽管还是很多烦恼,很艰难,但怎么说呢,就像这云来了又散。”

| 家中陈列着有趣的小物件

Timmy说现在和老公,就像是人生开启了修行,无论世俗上的成功与否,自己心是满的,就足够。

Jason称Timmy的个性是,又怪趣,又不合逻辑,又叛逆,反正常,又细腻。

在恋物百货开起来的时候,Timmy也开始做一个自己的服装品牌,名字够特别,叫做——Unlogical Poem(不合逻辑的诗)。

“慢慢来,她喜欢做的事情,都和她的个性一模一样。”

现在,恋物百货里一共有六百多类单品,有自己出品的,国外淘的宝,亦有设计师代卖的产品。

“不合逻辑的诗”也在正常售卖,每一件都有着小小的巧思和新意。

夫妻俩的猫有时候来店里“接客”,他们放了一碗猫粮在门口。

偶尔园区内的流浪猫也来玩,店里的小姐姐在准备直播,而我们想让他们在门口拍一张合照。

“啊,好久没有这么正经地拍合照”Timmy笑着说。

这对默契了多年的夫妻,在他们通体紫色的造梦城堡前站立。

橱窗的把手有爱心的模样,就像欢迎大家进入梦境。

我们按下了快门。

版权声明:

文中图片来自Timmy和Jason,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者 / 城城

原文链接

展开更多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