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你看不见的北京
生活百态
本文转自公众号:时差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时差岛"。
CN
北京,中国首都
古老与崭新,人文与科技
有太多视角理解这座折叠城市
但是否,你看见过这样的它?
很多人都觉得,
北京这样的超级城市是没有野生动物的。
但事实上,北京是一座很野的城市。
在中国,北京是最「绿」的北方城市,
北上广深4座超一线城市,
北京人均绿地面积仅次于广州。
放眼全球世界都市,北京野生系数位列前10。
▲2019年世界都市绿地面积排名,雾霾北京比我们想象中要绿。
西方国家常用物种数量、尤其鸟类数量
作为衡量城市生态的重要指标,
而北京作为全球九大候鸟迁徙通道之一,
现有鸟类470多种,约占全国1/3,是绝佳观鸟胜地。
▲观鸟在北京!此话并不夸张。观鸟地如此繁多,对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来说,欣喜又振奋。
这个社会流行一种观念,
即大自然只在遥远的地方才能找到,
其实……不然,城市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大自然就在身边,我们看不见它,
是因为丧失了发现自然的能力。
——美国博物学者 莱斯利《笔记大自然》
好在,你一定也欣喜发现,
城市博物学正在复兴,
自然教育正在成为一种公民共识。
而这一切,不妨从发现身边1平方米开始:
从胡同,到公园,再到郊野……《城市自然故事·北京》带你发现一个未曾看见的野生北京。
在胡同
胡同,北京人文符号。
要了解北京,必先钻入胡同,
这是外国游客对于北京形象的一种国际认知。
北京城区共有6074条胡同,
鼓楼一带更是老北京风貌保存最完好的区域。
但胡同的味道,并不只在于四合院的小日子,
更包含了家宅内、屋檐下、树梢上的动物邻居所共同构筑的生境。
在公园
公园是城市的肺,链接着人与自然。
巴黎的卢森堡公园、伦敦的海德公园、纽约的中央公园、东京的上野公园……这些世界都市因有了「像样子的公园」才成其为诗意栖居之地。
北京的公园也是值得称道的。
现有注册公园169个,公园绿地500米半径覆盖率达83%。因这些公园,干燥的北京难得地「绿」了。而深藏其间的野生动物们,你都发现了吗?
在郊野
一度,雾霾污染成为北京标记,
但这两年的确肉眼可见:
北京在变绿,尤其是郊野。
2019年森林覆盖率已达43.5%,
而20年前这个数字仅为12.8%。
松山、雾灵山、百花山、鹜峰、野鸭湖、汉石桥……当我们带着自然图鉴走向郊野,会惊喜发现,原来每1平方米土地都是一个涵盖大千世界的生态圈。
这样的北京是否令你惊喜?
时差岛 专访 波普自然团队
《自然,真的就在身边》
波普自然工作室的两位设计师
刘几凡、余明伟,历时3年调研北京本土自然,
绘制400多个物种,草稿多达千余张,
完成了这套手绘图鉴《城市自然故事·北京》。
这套书由中国国家地理·图书发行,
得到了自然博物导师天团刘莹、王昱珩、杨毅、张辰亮、张劲硕的隆重推荐,一经面市,就引来极大关注。
时差岛特邀波普自然团队,
将这套书的精华内容呈现给大家,
同时,也与主创人员聊了更多幕后故事。
▲波普自然应时差岛之邀特约创作,图为设计草稿
Q:时差岛
A:波普自然
Q:提到自然,人们都会想到非洲草原、南美雨林,而你们选择了「城市」,能否谈谈初衷?
A:首先是从小就喜欢博物学,常年进行自然观察,大学专业又是设计,就想到用视觉的方式来表达自然科普。从一开始,我们就计划从「城市」入手,讲中国人自己的城市自然故事。BBC纪录片不断唤起大众对自然的向往,非洲狮族、高原藏羚、森林大猫……但走进自然不该是一个只存于网络或电视上的事情,我们想传递给公众一个概念:自然其实不用去遥远的地方,而真真正正就在身边。
Q:发现身边的自然是一个大命题。具体到《城市自然故事·北京》的创作,是如何考虑的?
A:我们确实在用「策展的思维」进行创作。有一次临河散步,看到几只小䴙[pì]䴘[tī]扑扇着翅膀踏水飞行,旁边路人问:这是什么鸟?这个偶然瞬间触发了我们。如何让更多人发现身边自然、了解中国本土物种,乐在其中并知其所以然,成为了我们开启这道自然命题的原动力。其间试过很多线索去串联北京物种,最终选择了最大众的视角——空间分布的方式,从胡同,到公园,再到郊野,这是最符合人们日常探寻习惯的,是一条完整的展览故事线。
Q:听说你们正在创作深圳、上海篇?你们如何理解城市与自然的关系?
A:是的,城市自然计划是我们一直在进行的项目课题。国外有很多经典的「理想都市」,比如伦敦、维也纳、新加坡,现代建筑与丰茂园林有机结合,有着极佳的城市生态多样性。过去30年,中国经历了飞速的城市化进程,大众对城市的理解更多是经济、生活层面,自然对很多人来说并非刚需。但其实,我们自己的城市,自然也无处不在。像北上广深这些超一线城市,自然环境都在逐步变好,我们看不见它,是因为缺乏与自然对话的能力。
Q:这种能力如何提升?
A:博物学、自然主义在19世纪的欧洲十分盛行,我们也很欣喜发现在今天的中国,越来越多人对认识自然产生了浓厚兴趣。很多人在手机装上辨别花草、昆虫的App,很多父母领着孩子去郊野走一趟博物旅行……对儿童来说,兴趣的来源就是能够接触到!书本画面与现实世界要真正对应起来。所以不要吝啬自己的脚步,去亲自发现身边的自然吧!
美国生态学家佳戈登•汉普顿
在《一平方英寸的寂静》中写道:
寂静并不是指某样事物不存在,
而是指万物都存在。
你只要敞开胸怀就能感受到。
自然的寂静滋养人类的本质,
让我们明白自己是谁。
等你懂得与自然对话,
不仅会更善于听见、看见大自然,
也更容易理解人类彼此。
致每一位爱自然的你
后台回复【观鸟】二字
获取高清观鸟图谱
- END -
图 | 波普自然团队
刘几凡 余明伟 沈家盟 李子慕 蒋伟 邓诗玮
动效|李子慕
文 | 时差岛团队 李樱 韩丹 陈野子
© 波普自然 × 时差岛 联合出品
参考文献:
《北京统计年鉴2013》《2013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
《2013-2017年中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市场
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北京园林绿化及森林情况(1978-2013 年)》
时差岛·互动送礼啦
# 你生活的城市里,有怎样的自然故事 #
请在留言区告诉我们
截止6月18日,3位获赞最高的读者
将获赠波普自然原创玩偶
1套(3个装)价值¥108.00
本期推文中的6个物种
变身圆滚滚Q版豆包挂饰,送给你
▼
时差岛粉丝专属福利
限时特惠 · 全网最低价
《城市自然故事 · 北京》
▼
带上这三本图鉴
开启一场北京发现之旅吧
© 时差岛
- 看见世界的时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