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亚少赛决赛,U16国少加强战术训练,注重思想教育工作

2020年U16亚少赛决赛阶段的比赛将于11月25日至12月12日在巴林举行,中国队与日本队、印度尼西亚队以及沙特阿拉伯队同被分在D组。
U16国少目前正在海口进行集训,看欧洲联赛视频学习战术是十分关键的一项课程。本期海口集训总共安排了29堂视频战术课,内容包含队伍团队攻防、队伍各条线攻防、队员个人、队伍定位球攻防,以及世界上优秀团队和优秀球员的比赛视频五个方面。
U16国少主教练安东尼奥表示,上视频战术课是完善球队战术、提高球员水平的关键,其重要性等同于训练。
而长期以来,中国球员在青少年阶段最缺乏的就是战术。曾培养出国脚蒿俊闵,有“中国草根足球之父”之称的邓世俊,在2013年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指出了这个问题,“从小就缺少战术素养锻炼是中国球员最大的短板,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提高必须要从小培养战术素养,同时营养补给也必须跟上。”
作为亚足联讲师,职业级教练,邓世俊在职业级教练员培训时的同学,前国脚张恩华也曾说,“西班牙的教练认为中国的12岁以下球员基本能力都不错,但一到了球场上的战术素养一片空白,很多孩子个人技术很好,但战术素养一点都没有。”
战术素养到底什么时候形成?邓世俊当时结合自己的带队实践分析道:“我现在的足球试验是在战术上面发展技术,不要到了十四五岁再发展战术,日本球员在12岁就可以打和国家队同样战术的足球,所以现在我想做这个试验,从孩子们小时候的训练开始,教他们丢了球要学会压迫,一定要抢回来。”
现在U16外教强调的,正是要提高小球员的战术水平。
据国少队统计,面对成年队或至少比自己大两岁的青年队对手,6场比赛,U16国少的前锋、前卫及边后卫的场均跑动距离都提高到了9500米以上。在高强度跑能力上,队员也在不断进步。
另外,U16国少的思想教育工作也从来没有放松过,除了爱国主义教育、日常球员心理疏导外,还为小球员们购买了中国历史、运动员传记类书籍,鼓励球员多读书,学习中国历史、了解优秀运动员的成长历程,促进队员们树立远大目标和为国争光的志向。
值得一提的是,这支U16国少有两名球员来自前国脚林强母校,知名足球项目传统强校武汉市江岸区堤角小学,他们是边后卫林文杰、门将陈珏。小学阶段,林文杰、陈珏的教练是林强外甥,堤角小学基层教练员叶炬麟。其后,林文杰、陈珏入选尚文梯队,作为武汉04年龄段精英球员赴西班牙巴塞罗那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