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可的坎坷五年:愿你风雨过后,拥抱彩虹

上大夫散宜生 上大夫散宜生

球迷所关心的孙可去向问题终于有了答案,深圳佳兆业成为他和王永珀、裴帅等前天海队友的新家。

随着天津天海进入历史故纸堆,孙可与前东家情分也就此了结,自己的职业生涯即将掀开崭新的一页。

(一)

2008年,中国国奥兵败奥运,正式宣告中国足球的一个时代落下帷幕,另一个时代从随之而来的反赌扫黑中悄然开启。

除了高层的重大变动,中超联赛的格局也在悄然变化,2008年,江苏舜天夺得中甲联赛冠军,14年之后,江苏足球终于重返顶级联赛的势力范围。

提前7轮冲超成功,让主帅裴恩才在赛季末给孙可、吉翔、周云等多名年轻球员留出了锻炼机会,给未来的中超联赛做准备。

不过在接下来的赛季,球队买来了“武汉三少”邓卓翔、荣昊、姚翰林,并通过租借的方式引进任永顺、唐田,多名球员的加入,让孙可等年轻球员的上场时间受到挤压。

直到2010年,裴恩才在重压之下启用本土年轻球员完成保级,吉翔、周云等球员才开始崭露头角。

孙可由于患上急性胃炎,没能赶上这个好机会。此时,恒大的进场让足球投资持续升温,完成合并重组的江苏舜天也随之跟进,除了引进达纳拉赫、耶夫蒂奇等实力派球员,还聘请了德拉甘担任球队主帅。

塞尔维亚人对跑动积极的孙可非常欣赏,没过多久便将其排进主力阵容。

在德拉甘的指点下,孙可的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与当年获得最佳年轻球员的吉翔合称为舜天双子星。

2012年,场均跑动距离达到13000米的孙可帮助球队夺得联赛亚军,并首次杀入亚冠联赛。

2013年,孙可凭借愈加出色的表现,被卡马乔招入国家队并完成首秀,在7月份的东亚杯上,孙可的两粒进球分别帮助国足3-3逼平日本、4-3击败澳大利亚。

面对两个硬茬对手均有进球,孙可成为了国家队冉冉升起的新星。2014年底,国足主帅佩兰将孙可放进征战亚洲杯的大名单。

国足在小组赛中虽然没有碰到日本、韩国以及东道主澳大利亚,但仍然很少有人看好他们的出线形势——沙特的实力高出国足一筹,乌兹别克斯坦更是国足心头的一道阴影,8年前在亚洲杯上的那场惨败,正是中国足球的转折点。

然而国足的表现却出人意料,首战1-0爆冷击败沙特,取得开门红;次战乌兹别克斯坦,国足在落后一球的不利局面下,连扳两球逆转取胜,帮助国足锁定胜局的正是孙可,他在下半场的内切远射破门,让国足早早地确立小组头名位置。

小组赛第三场,孙可又两次洞穿朝鲜门将的十指关,成为球队的最佳射手。国际足联也为孙可做专访,称孙可是中国足球的“稀有物种”

凭借亚洲杯上的精彩表现,孙可成为本土球员中炙手可热的球星。此时距离他在江苏舜天打上主力只有4年时间,这4年时间里,孙可是凭一口气点一盏灯,一步一擂台,一步一脚印,扎扎实实地步入国内顶尖球员行列。

(二)

2015年,孙可26岁,距离职业球员的黄金年龄还有一点儿时间,此时他已经成为俱乐部和国家队的双料主力,前途一片光明。

不过,决定球员生涯高度的因素不只在于场内,在绿茵场上全力奔跑的孙可并不知晓,来自场外的危机正在向他迫近。

那一年的夏季转会窗口开启之前,媒体报道孙可将加盟天津泰达,转会费是创纪录的6600万。

消息传出之后,江苏舜天在很短的时间内便确认了转会传闻。江苏球迷扼腕叹息,天津球迷则是欢欣鼓舞,就在2年多之前,泰达一度窘迫到看集锦选外援的地步,陈金刚还因此得到一个“盘指导”的绰号,可如今风水轮流转,泰达也终于造了一个“标王”出来。

然而就在泰达球迷翘首以盼之时,事情却突然发生反转,孙可迟迟未能进入球队的名单之中。

很快,转会的相关细节就被媒体一一披露出来,实际支付转会费用的是天津泰达的赞助商权健集团,当时的权健还是个有直销牌照的企业,但其牌照仅限于天津范围内,而且其直销产品类型也有限制。若想在全国范围内扩张,必须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形象和信任度。

权健老总束昱辉选择了恒大的模式,就连过程也几乎一模一样——先进军女排,再进军足球。

对于束昱辉的野心,泰达方面心知肚明,但他们并不像广药那样选择直接撒手,而是与权健方面共同制定了一份3年的收购计划,并对外宣称权健集团为战略合作伙伴。

双方的合作并不愉快。权健这个伙伴身上,除了钱几乎没有一点能招泰达喜欢。

天津泰达之前与康师傅的合作相当顺利,因为康师傅赞助足球根本不是为了宣传品牌,而是因为在天津建厂要跟政府打交道,所以人家对俱乐部的经营一点儿兴趣都没有,只管打钱,其余的连问都不问。

据说双方合作期间,泰达全队甚至都不知道康师傅天津地区负责人长什么样。对于中超球队来说,康师傅这样的企业,绝对是最理想的合作伙伴。

权健则恰恰相反,虽然签订了3年协议,但几乎从一开始,束昱辉就想把俱乐部的经营权要过来。

双方谈崩之后,束昱辉曾对记者说:“有些企业决定一个事情可能要半年,可能要一年,对我们企业来说,就是一种阻碍。”

而对这些弯弯绕绕毫不知情的孙可,无意中成了引发双方矛盾的导火索。

(三)

当时的束昱辉虽然财大气粗,但作为一名商人,他也不想花冤枉钱。

虽然孙可的转会让权健的知名度直线上涨,但束昱辉不想这6600万只被用来搞一次营销行动,他还想让孙可成为入股俱乐部的资本。

这就触动了泰达方面的核心利益——要股权可以,但得用真金白银买,用孙可入股,等于是把现金换成了无形资产,这是泰达方面无法接受的,于是,双方的合作很快就崩盘。

束昱辉就向人们展现出他所谓的效率,与泰达合作关系结束的第二天,他就出现在天津松江的比赛现场,并用极短的时间完成对天津松江的全资收购。

有球迷将中间的过程四舍五入,戏称束昱辉为了孙可直接买了一支球队。由于当时的天津松江已经用完了转会名额,天津泰达也没有为孙可在足协注册,权健只能以租借的形式又把孙可送回到江苏。

花了天价转会费,买来的球员却要留在原球队效力,自己还得支付大部分工资,束昱辉用所谓的“高效”,硬生生地把“天价转会”搞成了“天大笑话”。

失去权健赞助的泰达,可谓一夜回到解放前,球队一路掉落到保级区,2017年还靠着击败权健才勉强保级。

江苏舜天虽然赚了个盆满钵盈,但由于不想把钱投到转会市场,导致高洪波和俱乐部的矛盾激化,球队也陷入震荡。。

整个交易中有没有赢家不好说,最大的输家肯定是孙可。

泰达与权健之间的海誓山盟也好,相互嫌恶也罢,都与孙可没有关系,可是他的命运却如同脚下的足球一般,在泰达与权健之间踢来踢去,最后差点儿无球可踢。

这次转会闹剧,成为孙可职业生涯的最大转折,此后,他的状态便开始出现下滑。2016年,孙可被天津权健召回征战中甲,他为球队贡献了8个进球、4次助攻,帮助球队夺得中甲联赛冠军,自己也得以回到阔别一年的中超。

可伤病也随之而来。孙可的跑动非常积极,一场比赛里跑12000米以上的距离是常有的事,但这也给他带来了严重的伤病风险,2013年时,他还曾经因为身体疲劳导致抵抗力下降而患上肺炎。

加盟权健之后,孙可没有享受到集团主营业务的福利,伤病反而愈加严重。

2017年,孙可的腰部伤情开始加重,虽然那一年他只缺席了球队的4场比赛,但很大一部分场次都是以替补身份登场。

2018年,孙可四处求医之后刚刚摆脱了腰伤困扰,又被脚伤缠上,缺席了多场比赛之后,只能在赛季末远赴葡萄牙接受手术治疗,为此,他错过了2019赛季的前7场比赛;伤愈之后,孙可的伤势仍有反复,整个2019年,孙可的比赛时间加起来不到10场;今年2月份,俱乐部的生存前景扑朔迷离,孙可又遭遇腓骨骨折,至今仍在恢复。

转会闹剧,再加上伤痛折磨,让孙可与国家队也渐行渐远。2016年,高洪波将还在中甲联赛征战的孙可招入国足,但经历了一年多的种种变故,孙可已无法再像一年以前那样为国足力挽狂澜。

在对阵乌兹别克斯坦的比赛中,孙可首发出战,但在第18分钟便因为膝盖严重受伤提前离场,提前用掉一个换人名额的国足随即陷入被动并最终输球。比赛结束后,高洪波黯然下课,而这场比赛也成了孙可在国家队的最后一次亮相。

从孙可成为国足当红球星到淡出国家队,中间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从淡出国家队到伤病缠身淡出俱乐部主力阵容,中间也是一年多时间。

从崭露头角到步入巅峰,孙可用了4年,巅峰之后,孙可又急速滑落,其境遇令人唏嘘不已。

但种种挫折,并未让孙可意志消沉,只要他在场上,总会不遗余力地奔跑,在球迷眼里,孙可永远是那个“拼命三郎”,从未有过改变。

对于孙可,大忽悠束昱辉曾说过一句实话:“13个亿我也不会让他走,他从两个角度讲,一个是个人能力,一个是拼搏精神。”能力出众,敢于拼搏,孙可本来有着光明的前途,可他的命运却在商人的龃龉中发生转折。

如今权健帝国已经坍塌,天津天海也已烟消云散,孙可也终于从往日的风风雨雨中走出,寻找属于自己的彩虹。希望这个永远不知疲倦的拼命三郎早日重返绿茵场,开启新的征程。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