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马vs马略卡:四前锋拆解六中场,引援目标浮出水面

维尼修斯和拉莫斯破门,皇马轻松地击败了马略卡,继续领跑联赛积分榜。卡塞米罗缺阵,齐达内出人意料地从锋线“借兵”驰援中场,皇马通过两翼的高效输出维持攻守平衡,取得了不错的战术效果。
【齐达内"固执"有理,四前锋破解"六中场"】
马略卡的实力原本不足以对皇马构成太大威胁,但双方首回合的比赛颠覆了外界的认知。八个月前,皇马在马略卡岛收获了本赛季联赛首场失利。在那场比赛中,齐达内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轮换,“B队”球员普遍表现不佳。此战之后,J罗便无缘联赛首发,奥德里奥索拉在随后的冬窗便被租借,约维奇、维尼修斯和米利唐都被“冷藏”了一段时间,不甚成功的442/4222试验也被迫终止。
(图)双方此役的首发阵容。
受到了伤病和停赛的影响,又经过了一定幅度的轮换,皇马此役的首发阵容与几天前对阵皇家社会时有了较大变化。齐达内摆出了一个与做客马略卡时相似的4411/424体系,倔强的法国人试图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莫德里奇&F.巴尔韦德组成双后腰,维尼修斯、阿扎尔、本泽马和贝尔一字排开,皇马的锋线精英尽数出列。
(图)卡塞米罗缺阵,F.巴尔韦德司职拖后中场不太保险,齐达内推出4411/442阵型。
皇马的阵型看似是聚焦“两头”,比森特-莫雷诺选择抢占中场,马略卡的3421阵型实际上有六名中场。卡塞米罗的缺阵对皇马的影响很大,这让马略卡看到了争夺球权的希望。
(图)本泽马、阿扎尔和莫德里奇同时出场,皇马的运输线便畅通无阻。
久保建英、达尼-罗德里格斯与两名后腰呈箱型站位,瞄准了皇马体系中相对空虚的区域。莫雷诺的预判有合理的成分,但也不尽全面:皇马在边路布有重兵,马略卡的两翼很难展开,三中卫/五后卫的打法也就失去了活力;皇马看起来只有两名中场,但考虑到阿扎尔和本泽马都能像前腰一样用球,侧翼的贝尔和维尼修斯机动性很强,皇马在中场也能拼凑出六个人,不会在这一区域的博弈中处于人数劣势。
(图)贝尔和维尼修斯覆盖两翼,皇马的中场不缺人手,反击多路齐发。
【三核制动效率高,“小熊”出彩非偶然】
自复赛以来,皇马几乎每轮比赛比对手的休息时间都要少,累积下来已经超过了100小时,球队的体能状态进入了一个临界点。考虑到周末还要迎战为保级苦战的西班牙人,齐达内此役制定了抢开局的战术,希望尽早杀死比赛来保存体力。由四名前锋和两名推进能力很强的中场组成进攻体系,借助主场优势碾压对手,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理想方案。
(图)卡瓦哈尔和门迪拉边,贝尔和莫德里奇来到肋部接球。慑于维尼修斯和阿扎尔的速度,马略卡的翼卫不敢大幅上前,皇马在后场出球时没有压力。
莫德里奇、卡瓦哈尔和贝尔在肋部活动,阿扎尔和本泽马来到中场接球,三线的纵向连接较为紧密,局部的三传两递非常娴熟,皇马轻易地就将比赛纳入了自己的节奏之中。在积极组织阵地进攻的同时,皇马也在努力创造快攻机会。较之对体能消耗较大的高位逼抢,皇马的前锋群更擅长防守反击。贝尔和维尼修斯从两翼出发,莫德里奇、F.巴尔韦德和阿扎尔都能在中路带球推进,皇马的反击通道很多,马略卡防不胜防。
(图)本泽马的活动范围很大,他是一名"中场"。
上赛季可视作皇马本土化+年轻化战略的拐点,索拉里在任内提携了包括维尼修斯、雷吉隆和马科斯-略伦特在内的多名年轻球员,在洛佩特吉时代不受重用的巴斯克斯也得到了不少机会。齐达内上任后完成了对年轻化和本土化战略的大调整,马科斯-略伦特和雷吉隆离队,巴斯克斯回到替补席,“索家军”中只有维尼修斯拥有较多的出场时间。
(图)在阵地战和反击中,皇马都能不断制造威胁。
赛季初,维尼修斯在场上的表现依然是老样子,在次回合国家德比中打入关键球后,巴西人信心大增,他在射门方面开始有所顿悟,突破后的处理球也愈发合理。齐达内在首次执教时曾帮助卡塞米罗和阿森西奥取得过巨大进步,璞玉维尼修斯就是他要攻克的下一个目标。
【“中锋”拉莫斯收获进球,442试验还有意外收获】
皇马早早取得领先,球员在场上的表现也愈发自如,对阵皇家社会时逃过一劫的拉莫斯尤为活跃。在过往的比赛中,卡塞米罗在运动战中会不时插入禁区扮演“临时中锋”,配合本泽马冲击球门。F.巴尔韦德上位后,卡塞米罗更多地留守后场,他只会在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才会频繁前插(如对阵塞维利亚一役)。
(图)卡塞米罗缺阵,拉莫斯频繁上抢支援后腰。
此役,马洛卡的两名翼卫被皇马强大的边路所压制,进攻推进几乎全部从中肋部展开,拉莫斯不断上抢来支援后腰,断球后不是停在原地,而是顺势前插进攻。第56分钟,拉莫斯任意球攻门直挂死角技惊四座,皇马取得两球领先优势。
【三中场保住胜局,后腰短板须重视】
第60分钟,F.巴尔韦德后场带球失误,马略卡就地发动快攻形成了射门。齐达内迅速做出反应,换上克罗斯变阵三中场,以缓解F.巴尔韦德的压力。尽管具备不错的压迫能力,也可以带球出击,但F.巴尔韦德的防守位置感,单防状态下的断球能力,以及对传、带时机的把握,还达不到优秀后腰的水准,他更适合“跑着打”的B2B或边中场角色。在此前做客梅斯塔利亚时,齐达内就曾将F.巴尔韦德安排在拖后中场位置上,此番再度尝试效果一般,这或将加速皇马引进卡马文加或坎特的计划。
(图)先是后场带球被断,后又放任久保建英轻松杀入禁区,F.巴尔韦德现阶段并不适合主打后腰位置。
F.巴尔韦德不适合坐镇防线身前,但他在中前场的其他位置上都堪称好手。齐达内重视中场,皇马的当务之急是加强锋线,能够兼顾这两项任务的生力军就是F.巴尔韦德。作为一名新潮的"半中场",F.巴尔韦德比一般的B2B中场的边路活动能力更强,运动能力胜过大部分边前腰。巴尔韦德的上位对J罗和伊斯科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前者刚刚挥霍了难得的表现机会,离队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后者因为能够在菱形442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前途较为光明。
【总结】
从洛佩特吉执教开始,皇马就已经失去了多线争冠的能力,索拉里提出的“不抛弃、不放弃”理念固然热血,但也让皇马付出了四大皆空的沉重代价。“银河三期”成军后,齐达内多次暗示球队在竞技上的基本面是联赛,球队暂时无力多线出击,国王杯被皇家社会淘汰以及欧冠16强战首回合不敌曼城便是明证。不过,突如其来的赛程变故给了皇马修正战略计划的机会,他们可以在一路单线的节奏中兼顾联赛和欧冠。
欧冠对手曼城状态正佳,齐达内需要在联赛中提前完成战术储备,这也是他在近期依然冒险大轮换的原因之一。J罗和米利唐有负众望,但维尼修斯、贝尔和阿森西奥表现不错,这些球员都是能攻善防的多面手。近年来的欧冠强强对话中,重视锋线的球队一般都能取得不错的战果,齐达内已经在第一个任期的最后阶段接受了这种理念,二进宫后依然还在坚持,皇马的新一轮战术建设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