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足球十周年!恒大模式从中超希望变成中国毒瘤的转变

中超话题帝 中超话题帝

2010年广州恒大收购广药的架构进驻足球产业,从短命暴发户的讽刺到现在8冠王的光环,广州恒大王朝缔造让“恒大模式”成为这十年中超热词。何为恒大模式,相对于传统的中超更注意本土和体制,恒大模式则是更加注重市场和资本,利用市场化和商业化模式和规律运营职业足球。广州恒大接轨世界职业足球的模式让中超这潭死水中激起很大的波浪。恒大模式一度在恒大球迷心目中是中国足球的希望。不过这个模式在其他中国球迷的心目中慢慢变成中国毒瘤,是嫉妒还是事实,下面我们一起回顾恒大模式的发展。

一、恒大模式打破传统,不走寻常路

1、恒大市场化和商业化转会模式打破中超传统。广州恒大让中国职业足球的热闹和沸腾起来,成为体育话题的热点。广州恒大一个又一个惊喜引援一次又一次轰动中超和中国体育界,从巴西猎豹穆里奇,巴甲MVP孔卡和高拉特,然后就是德甲铜靴巴里奥斯,巴西希望之星埃尔克森,巴西国脚保利尼奥和哥伦比亚中锋马丁内斯,广州恒大的引援打破中超过去引援老残水的印象,把当打知名球星和希望之星作为引援目标,树立最近十年中超引援的标准。广州恒大成为中国职业足球新闻顶级流量的担当。在内援方面,各级国脚成为广州恒大招揽的目标,郑智,孙祥,冯潇霆,黄博文, 郜林,张琳芃等等成为恒大王朝的一员。

2、扩大引援渠道,引援效率高。广州恒大具有相对成熟的引援标准和流程。对比传统中超俱乐部依靠录像,游戏和经纪人推荐的引援渠道,广州恒大拥有自己的球员数据库和球探体系,引援的渠道和科学性更强。所以广州恒大引进外援的成功率非常高,跟中超传统球队老残水的外援模式优势明显。中超传统引援模式是被动式的,通过经纪人推荐就买什么,没有多余的选择,水货几率就大。相反广州恒大的引援的主动式,建立球员数据库和球探体系,长期跟踪未来球队需要的位置,结合经纪人的推荐形成不同的选择,货比三家选择最理想的外援。这就是广州恒大外援成功率高的原因。

不同引援模式冲突,引发一个观点:竞争式引援不符合市场规律。竞争式的转会市场在欧洲是常规的,桑切斯转会曼联就是曼切斯特双雄竞争的结果,曼联胜出获得桑切斯这个冤大头,曼城则选择其他合理的人选。中超传统球队引援模式除了经纪人推荐是没有其他选择,最终竞争失败只能仓促引援水货百出。其实所谓的不符合规律,不符合按需分配的规律,但符合世界竞争市场规律。

3、欧洲级别的后勤保障和俱乐部宣传包装。广州恒大里皮时代除了带来一个亚冠冠军,还带来欧洲俱乐部的后勤管理制度。恒大跟欧洲职业俱乐部一样,拥有强大的后勤保障团队,球员只要专心踢球即可。老板领导下主教练负责制的管理制度,后勤保障管理在广州恒大两夺亚冠冠军和8冠王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中超传统球队的短板。亚冠赛场中超球队经常遭遇日韩和西亚球队的盘外招,广州恒大出色专业后勤团队,从飞机酒店训练场饮食交通各个方面为球队提供全面的准备,包括意外的预备方案,这些出色后勤保障让广州恒大在亚冠客场全身而退,这是冠军光环下被人忽视的部分。

广州恒大的海报文化也是中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广州恒大的海报成为球队最有效的宣传手段之一,每张精美的海报都成为每轮中超比赛前的热点话题和球迷收藏物品。其实所谓的海报背后的内容就是球队的包装和宣传,制造热点引起关注。独特的宣传模式,热点话题不断,球星加盟和比赛精彩的提高,中超球市越来越好,中超的球市在市场化和商业化刺激下,媲美当年中国职业足球最火爆的甲A。精彩的比赛把当年失去的球迷和转播商重新赢回来,中超的转播费从年底几箱啤酒变成一年10个亿。现在中超俱乐部在广州恒大的基础上继承发展,后勤管理和包装越来越出色,现在不仅仅是海报,还有俱乐部TV加强球队的宣传,向欧洲俱乐部看齐。

二、恒大模式带来的成绩刺激,给黑暗的中国足球带来希望。

广州恒大模式带来的就是俱乐部的快速发展。2010年在中甲绝对优势夺冠冲超,许家印提出五年亚冠冠军的目标,这个话语在中国足坛引起各种讨论,都是是讽刺。广州恒大中超首赛季实现凯泽斯劳滕神话,接着就是三连冠,五连冠。很明显这只与众不同的中超球队绝不满足中超的成绩,2012年首次参加亚冠比赛的恒大,凭借初出毛驴不怕虎的斗志,在亚洲豪门全北现代主场以5:1的比分大胜,给昔日亚冠冠军一个下马威,一炮而红名声大噪,这场胜利预示广州恒大亚冠的时代到来,首次参加亚冠就取得8强好成绩,中国球迷因恒大而关注亚冠。亚冠在中国得到重视恒大贡献功不可没。

2013赛季广州恒大在世界名帅里皮带领下,拿下中超球队第一个亚冠冠军,成为当年中国体育的的一个里程碑。这个轰动不亚于当年中国国足打进世界杯 ,央视新闻联播用史无前例的直播连线报道亚冠决赛的现场。恒大模式给中国职业足球带来第一座亚冠冠军,这是中国足球在国家队成绩低迷和职业联赛假赌黑的双打击中的一股强心剂。从决赛一票难求甚至天价球票到现场震聋欲耳的声浪,这个亚冠冠军是中国球迷对这些年中国足球黑暗和低迷的一种发泄,也是一种希望。亚冠冠军就像一股清泉,给了中国球迷希望,让中国球迷在失望的国足和假赌黑的联赛背景下,久旱逢甘霖的体会到足球的快乐和兴奋。

三,恒大模式是中国足球的毒瘤

恒大模式经历2010年到2013年期间高峰后,在2014年恒大模式的角色发生变化。2014年中国国家队冲击世界杯失败,最早备战到最早出局的国足的惨败,让这些年俱乐部的兴奋和希望被这次世界杯预选赛浇灭。恒大模式是在国足堕落和职业联赛假赌黑的双重打击的背景下诞生的,当广州恒大横空出世,改变双重打击的原状,在俱乐部取得突破,很多人觉得恒大模式在俱乐部的成功可以复制到国家队,所以,亚冠冠军的恒大被誉为中国足球的希望。当中超联赛和亚冠中超球队的火热,跟国家队成绩惨淡让中国球迷意识到俱乐部的提升跟国家队是两回事,他的希望和期待破灭。中国球迷开始思考恒大模式,在极端的背景下,他们得到一个观点:相比国家队的惨淡,中超和亚冠成绩好就显得毫无意义,恒大模式是中国足球毒瘤。

何来毒瘤,我们下面总结一下中国球迷的观点。1、中超独霸不利于中超和国家队发展。恒大的十周年拿到8个中超冠军+一个中甲冠军,缔造一个恒大王朝。2、恒大收集国脚,在中国球迷眼里认为国脚做替补不利于状态保持。3、高年薪+高转会费破坏中超健康生态,高年薪让中国国脚失去进取心和国家荣誉感。4、广州恒大在国家队俱乐部的做法不得人心。5、恒大模式在中超盛行,中下游俱乐部生存空间压挤,很多球队破产导致足球倒闭潮。

恒大模式的毒瘤论背景是联赛发展后满足不了中国球迷的需求,国家队跟联赛齐头并进才是球迷愿望。事与愿违,联赛的火热跟国家队的堕落形成鲜明反差,让中国球迷开始思考恒大模式。但中国足球畸形的背景让中国球迷产生一个变态的立场,要么全部好要么都放弃的极端,国家队不好联赛再好无用论的观点成为中国球迷的立场。比较两个极端的背景,一个国家队联赛双黑背景下,看到联赛发展希望争取改善联赛去带动国家队,另一个背景则是国家队和联赛冰火两重天,用国家队的糟糕去毁灭和否定联赛的发展。看出中国足球畸形和中国球迷畸形。

四,恒大模式的反思和改进。

回顾过去十年时间,总结恒大模式的是与非,恒大模式值得学习的内容应该延续,也有反思和改善的地方。总结恒大模式的十年,需要解释误解,反思不足和解决方法三者结合去看恒大模式,这才是一个相对客观的总结。

第一,恒大模式带来的误导。

1、综合中外情况,一家俱乐部在联赛形成霸主是一个正常的情况,法甲里昂七连冠和巴黎7冠王,德甲拜仁8连冠,意甲尤文即将9连冠到巴萨皇朝,一个联赛的独霸跟国家队好坏没有直接的关系。一家豪门不断通过转会市场更新换代也是职业足球的常规做法,银河战舰的皇马当年替补席是贝克汉姆这些世界巨星,所谓中超的囤积不过是世界豪门普通的竞争上岗的机制,在中超变成一个恶性词语去贴标签和扣帽子。

2、这些年的中超,提高球员的年薪可以改善球员的待遇,待遇是普通人从事工作的重要因素,所以中超待遇提升对小孩从事足球是有他的积极意义的。提高球员转会费,增加青训俱乐部的收入,有利于青训俱乐部的发展和积极性。足协新政内援2000万人民币调节费就是在扼杀青训俱乐部的生存空间和积极性。广州恒大就是打破中超传统进入足球,合同剩下半年俱乐部可以跟球员私下接触的国际惯例,球员自由身源自于中超俱乐部续约程序不职业,俱乐部时刻要求球员感恩和让步,这是赤裸裸的道德绑架。球员被欠薪和伤病被抛弃的时候,感恩两个字就会变得一文不值。球员必须为自己职业生涯和生活负责。所以半年合同私下接触,就是球员国际足联保证球员选择权益的保证,但在中超变成罪行。

3、国家队和联赛不是一个矛盾体,我们球迷完全没有必要把两者对立起来。联赛能够快速发展,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职业化足球是职业化和商业化的产物,你球队阵容可以通过引援进行补强,包括内援外援。国家队更像一个体制,他只能自己培养人才,不能市场化转会。这就是联赛和国家队发展不同步的重要原因,两者补强的周期不同。但是两者的相同点就是人才的重要性,国家队需要好球员,俱乐部也需要好球员,俱乐部可以搬运,国家队只能自产,这就是决定两者发展快慢的关键因素。

第二,恒大模式下的反思和提升

1、盲目跟风导致联赛生态失衡,恶性竞争导致倒闭潮。没有一种人是完美的,没有一个模式十全十美的,客观评评价应该看到正反面,而不是片面。恒大模式下,中超兴起一股跟风的浪潮。每一个投资人都想模仿恒大模式,大连阿尔滨,华夏幸福,天津权健和现在的深圳佳兆业,恒大模式的独特性导致这些模仿者的下场是悲观的,两个已经消失在中国足坛,华夏幸福也是一厥不起。在盲目跟风的环境下,中超的军备竞赛失控,恐怖的年薪和转会费成为联赛的负担,一家保级球队都跟风冒进10亿元俱乐部下,很多俱乐部经营困难选择破产。

中超生态链在盲目跟风投资下极度畸形。一个健康的联赛食物链应该三四只实力雄厚的投资性豪门球队,一堆定位准确的青训俱乐部和培养型球队,这些球队是职业联赛健康水平的标志。在西甲除了马竞,皇马和巴萨三大豪门俱乐部之外,其他俱乐部经营都有清晰的模式。有的依靠球队青训自力更生,有的扮演豪门培养平台赚中间价,很多俱乐部都是小本经营但出大球星,这就形成一个联赛有人投资有人培养的健康循环。而不是中国每个人都想当豪门,就没有踏实做青训和培养的平台。

今年中国足坛出现倒闭潮,这里面有盲目投资的结果,更多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反应。坊间说中国足球是中国经济的风向标,中国足球投资热这些年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十年,最近一两年俱乐部倒闭潮,其实就是反应中国经济甚至世界经济的发展的缓慢。因为中超是输血型和附加性型的联赛,也就是说中超俱乐部依靠母公司输血生存,足球的广告效益和利益关系返利给母公司的一个循环,这种模式更多原因就是中超生态导致的,我们的市场化和商业化被行政体制限制,俱乐部自身入不敷出。职业联赛是开源节流双管齐下,我们的中超只有节流,足协为了自己的利益从不放权开源,牺牲投资人的利益。当世界经济不景气,母公司就会放弃足球的投入。

2、中国足球特色的陋习延续。恒大被人吐槽的就是七外援和为国养士。七外援的提出时间在2009年,整个政策目的就是增加外援名额去提高亚冠球队参与的积极性,外援人数增加减少亚冠球队多线作战伤病的担忧 。鼓励俱乐部参与亚冠目的就是足协年度评分这个政绩工程。河南建业2010年参加亚冠成为第一个照顾对象。2012年广州恒大在争议声中成为第二个对象,不顾其他俱乐部不同意,足协积极鼓励恒大全力参与亚冠帮足协拿积分。这个决定反映出一个惯性的现象:中超行政大于市场和决策。第二个陋习就是为国养士。从上貢里皮到归化球员,恒大模式中国特色化只是继承发展。所谓的为国养士,恒大只是跟着王健林的脚步走下去,王健林可以钦点卡马乔,承担国家队教练工资,恒大可以上貢里皮和承担里皮和归化球员的工资,这仅仅是继承发展。就像中国国家队的集训营和U23政策,都是几十年玩的东西。所以说,恒大模式下,一些中国特色的行为得到丑陋地继承发展。

五、结语

过去十年中超俱乐部的好与坏,坏的方面可能立刻就会出现,但是好的东西需要时间检验,比如说青训的投入。我们说联赛和国家队不同步的原因就是投资周期性。俱乐部投资立竿见影,国家队投资是慢针出细活,所以说,中国球迷应该乐于见到联赛发展,把中超打造一个不错的锻炼平台。另外对于国家队来说,重视青训,或许这是一个很长的周期,但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中国足球需要的事耐心,而不是揽炒。

恒大模式有很多退步,也有地方赞赏。青训的坚持是恒大模式最值得赞赏的地方,些年高额的转会费让很多俱乐部重视青训,中超俱乐部越来越重视俱乐部青训的打造,恒大赞助的青超联赛,建立自己的足校,自己举办的冠军联赛和西班牙杯赛,也初具规模,注意青训这是这些年很好的现象,是一个希望。这对于假赌黑时期足校倒闭潮,这次足校的兴起给中国足球未来走到一个正确的方向。退步的原因就是越来越中国特色,失去了打破中超传统的初心。总体来说,中国职业足球这些年的发展是向上的,但问题依然严重,我们需要的是整体规划科学发展,而不是朝令夕改。中国国家队人才是凋零,球员在国家队的荣誉感不强,有青训时期对于集体荣誉教育的不足,也有金钱诱惑背后的虚荣,我觉得中国球员是缺乏自信,被骂颓了,这样的人何来的斗志。

最后我想说,未来十年,个人不希望中国出现恒大模式的模仿者,希望中国职业联赛和中国足球都找到自己的定位,跟风模仿应被健康合理的发展取代,打造一个亚洲一流的联赛和中国足球的发展。假如有球迷认为一家俱乐部可以成为中国足球发展阻碍的关键,这不是抬高广州恒大,而是无限放大其他俱乐部的无能。还是那句话,办法比困难多,中国足球发展之路不只一条,你不赞同恒大模式,就去发展合适中国的足球之路吧。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