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理想足协 巴西篇

施拉姆新观察 施拉姆新观察

(《建设性新闻视域下的足球新闻传播研究》实验性作品第五期,共八期)

如果把一个国家的足球发展比作一艘航船,那么各国的足协自然是这艘航船的掌舵人;足协政策的优劣,往往对一国足球发展起到直接影响。面对中国足协积贫积弱的现状,我们在对足协口诛笔伐之余也不妨理性思考,哪国足协的哪些政策才最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耐心看完,你会有更多收获。

众所周知,获得过五次世界杯冠军,有足球王国之称的巴西足球长期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但鲜为人知的是,巴西足球职业化时间之早,程度之高也同样出人意料。早在上世纪初,巴西就实现了全国足球职业化,这也是巴西人才辈出的原因所在。


一、历史回顾

在介绍巴西足球管理部门之前,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巴西足球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引进时期、普及时期、职业化萌芽时期、足球风格形成时期和足球现代化时期。

(一)引进时期(1894-1906)

19世纪末期,现代足球运动在英国的蓬勃发展吸引了一个来自巴西的留学生查理·米勒,这位咖啡商人的孩子回国后创建了巴西的第一个足球俱乐部——圣保罗竞技俱乐部。

1899年12月19日,巴西举办了第一届“圣保罗足球联赛”。随后里约热内卢也出现了博塔弗戈、班古和美洲等俱乐部。1906年,首届里约热内卢锦标赛开赛,标志着足球运动的种子在巴西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二)普及时期(1906-1932)

    在这段时间,巴西已经形成了两大联赛系统:圣保罗足球联赛和里约热内卢足球锦标赛。1912年,巴西著名的桑托斯俱乐部成立,而后圣保罗州的科林蒂安俱乐部也成立,在众多俱乐部的推动下,巴西足协成立。1916年第一届美洲杯,巴西队捧夺桂冠,为巴西足球日后的辉煌奠定基础。

然而在这一时期,巴西足球走的依然是精英路线,一般民众和黑人还不能参加足球比赛。但大众媒体的传播使得足球运动在那些不能接触到足球的群体中进一步普及,这也为巴西的职业化足球埋下了伏笔。

(三)职业化萌芽时期(1933-1950)

随着俱乐部、比赛、观众的增加,大众媒体的进一步普及;足球超越了阶级的界限,成为大众文化的的主流。

然而由于没有合约的约束,不少优秀球员被国外俱乐部挖走,这导致了国内比赛质量下降、球市低迷,俱乐部的收入也随之下降。以上种种因素迫使巴西足球在1933年开始实施职业化,在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分别成立了职业联赛,并在足协以外创建了巴西足球联合会;俱乐部也开始加强对球员的管理,门票、赞助等方面开始实现市场化运作,巴西足球开始了职业化进程。

(四)“桑巴足球”形成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巴西移民政策的调整,巴西涌入了大量移民,来自不同国家的足球风格也因此飘洋过海带到了巴西。这些不同的风格再加上巴西本土的桑巴文化融合下形成了巴西独特的“桑巴足球”,并在1958年瑞典世界杯上大放异彩。在贝利,加林查等一众球星的带领下,巴西又拿下62年和70年的世界杯冠军,成为世界足球的霸主。

(五)现代化时期

    随着巴西足球职业化的发展,国家、俱乐部、球员三方在保障、出国等方面出现矛盾,为此巴西修改了《体育法》,明确国家与俱乐部关系以及运动员权益,确立了俱乐部主体地位,逐步完善了运动员转会制度和流通。

巴西足协不但在球员转会,门票出售等方面进行市场化运作,还设立了各级别的仲裁法庭负责对各种问题与纠纷进行判决。从此巴西足球走上现代化道路。

 

二、管理结构

正如上文所述,1912年巴西足协在众多俱乐部的推动下成立。1933年巴西足球联合会创立。现在巴西足球的管理部门分别有巴西体育部、巴西足球协会(CBF)、体育仲裁法院。其中巴西体育部属于巴西的国家行政部门,对巴西足球仅有建议权和指导权,没有管理权。

巴西足协简称CBF,是巴西国内各级别足球事务管理的直接领导机构。主要负责巴西全国的足球联赛,以及各级别国家队的管理,受巴西体育部的建议和指导。巴西足协在州、市设有州足协、市足协等各级别地方足协,地方足协负责本区地方足协的管理。巴西国内设有各级别体育仲裁法院,对各种纠纷进行调查、仲裁,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维护相关从业者的权益。

与之前做过的其他国家不太一样的是,巴西足球的一些优秀政策并不全是足协出台的,国家层面(巴西体育部)和法律层面(仲裁法院)的一些相关政策同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政府推动足球发展

足球在巴西是名副其实的国民运动,作为和平年代的战争,体育竞技对提升民族凝聚力、激发民族热情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不出意外的足球在巴西也被赋予了政治意义,历届总统都想通过足球实现政治目的,因此也会在政府层面推动足球发展。

上世纪初,巴西国内遭遇了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危机,而巴西国家队在美洲杯上的夺冠激发了巴西的民族情绪,并且把足球奉为国球。三十年代现代化建设时期,时任总统瓦拉斯多次参观国内足球基地,还亲自送国家队参加第四届世界杯。60年代军政府时期,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总统们也用足球来一定程度上转移矛盾。巴西政府也积极推动运动员、运动员输出,以增强巴西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升国家形象。

(二)立法推动职业化进程

巴西足球早在1933年就开始职业化,为了巩固并进一步发展职业化,巴西多次修改《体育法》。标志性的是济科担任体育部部长后颁布的《1993年体育法》,在该法律中以往俱乐部被社会团体或政客操控的现状,使得俱乐部做到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真正意义上实现市场化。1998年贝利担任部长后又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设立了独立于体育协会之外的各级别“体育仲裁法庭”,来专门裁决各级别球员、裁判、比赛的相关问题。巴西足协也无权干预处罚。

体育法的不断完善,巴西足协逐步明确了国家与俱乐部的关系,建立健全了职业足球的发展,保障职业联赛正常运行。

(三)各赛区独立发展

巴西的足球联赛与之前介绍的其他国家可谓是大不相同,虽然也是在全国性的职业联赛基础上发展而来,但各地区足协组织的比赛却是彼此独立的。

除了全国联赛、足协杯,巴西26个州和1个联邦区全部有自己的州联赛,而这些州联赛才是这个足球王国的发展根基。

以圣保罗州为例,该州设置了A1至B3六级联赛,并且可以在官网上看到每一支球队、每一位球员的详细信息。而且不同于第一期讲过的德国足协,州足协并不接受巴西足协的直接管制,各州自己决定赛程,而且该州的每一支球队,无论职业还是业余都必须参加。

在这样赛制的安排下,每一支球队不是在踢比赛就是在踢比赛的路上,职业球队则会参与更多的比赛(职业联赛+地区联赛+足协杯,要是成绩足够好还要参与南美杯和南美解放者杯),赛程简直可以用疯狂来形容。

    正是在这样的赛程下,平民球队有机会挑战豪门、替补球员得到充分的锻炼、年轻球员获得充足的机会。罗马尼奥、里瓦尔多、罗纳尔迪尼奥......无数球星都在州联赛中源源不断的涌现出来,走向更大的舞台。

(四)近年来足协政策调整

巴西足协与体育部自1979年“脱钩”后,虽战绩颇丰,但大权在握后却也存在官员贪腐等弊端。14年以来巴西队在洲际大赛中战绩不如以往,许多问题也就逐渐暴露出来。巴西足协也进行了一些改革。

首先是领导层,巴西足协从2019年开始将足协主席任期限制在两个任期,八年以内;还成立了委员会,前四级别联赛可派代表参与重大事项投票,并剥夺了巴西足协的一票否决权。此举使俱乐部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以往巴西青训工作主要是由各个俱乐部负责的,但14年世界杯惨案后,为防止巴西足球人才出现断层,巴西足协开始主抓青训。投入一亿美金在全国建立15个标准化青训基地,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青年足球锦标赛。

在种种改革推进下,2019年巴西在本土成功夺冠,拿下第九个美洲杯冠军。

 

三、巴西足协相关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一)吸收借鉴同时,形成我们自己的风格特色

在巴西足球的发展史上,不同足球风格的融合才最终形成了其独特的“桑巴足球”文化。我国足球发展中也在不断向足球强国学习先进的足球技战术和发展理念,但却始终没有形成一套长期发展的模式,也没有形成我们自己的风格。

“引进来、走出去”的政策没有错,但没有持之以恒的发展,而只是短期的学习并不利于我国足球持续的提高。

(二)加快管办分离,实现真正的职业化

目前中国各行各业都在走社会化、企业化的道路,管办分离、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从2012年体育总局的《管办分离试行方案》开始已经过了八年的时间,但种种方案却未让“管办分离”落到实处。陈主席上任后的“职业联盟”也由于种种原因一再跳票。

虽然改革的实际过程中会遇到层层阻碍,但改革的总体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中国足协对职业联盟做到“应放尽放”,二者各司其职,管办分离才能落到实处,职业联盟也才无愧于职业二字。

资料来源:

1、《巴西足球运动发展及启示》吴健喜

2、《南美足球文化研究》王琳

3、《中外职业足球管理体制比较研究》耿家先

4、《巴西足球联赛发展》网易体育

5、《巴西足协加速职业化改革》人民网

《我心中的理想足协》系列的作品是建设性新闻和足球传播相结合的一次尝试,在介绍他国足协优秀政策的同时也会论述我国足协在当前阶段遇到的现实问题。无特殊情况下每周更新,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宝贵的建议,感谢您的阅读!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