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豪门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的10年11冠

高校足球圈 高校足球圈

都说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今天,小圈带你走进山城的校园足球:重庆第一个夺得大足联赛全国冠军的高校——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一、学校简介: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是由重庆市政府举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和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高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单位、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单位、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二、球队简介:

重电作为重庆赛区的绝对霸主,可以说是战功赫赫、誉满天下:从2010年到2019年,重电已经连续十次捧起大足联赛高职组重庆赛区的冠军奖杯了。(P.S.2014年之前是校园组)

重电在近5个赛季的大足联赛中,都在竞争激烈的高职组南区稳居前四,并于15-16赛季击败了当时的“王朝球队”川工程,用点球决战打破了川工程四连冠的梦想,上演了一出“新王登基”,夺得高职组的第二个全国总冠军!

2014-2015赛季高职组南区季军,全国第五名

2015-2016赛季高职组南区季军,全国冠军

2016-2017赛季高职组南区殿军,全国第五名

2017-2018赛季高职组南区季军,全国殿军

2018-2019赛季高职组南区殿军,全国第十三名

微博搜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足球队”,大多都是关于他们在2015-2016赛季夺大学生足球联赛高职组全国总冠军的消息。

那是他们的骄傲和荣誉,但夺冠的道路的艰难漫长,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因为聚光灯往往都只会聚集在冠军的身上。每年都能夺得南区四强的重电,却总在全国赛中与冠军失之交臂。

(流汗、流血也流泪的他们)

三、流汗、流血也流泪

谁不想拥有像“川工程”那样如雷贯耳的名字呢?可是谁又会记得那个默默陪跑的“重庆电子”呢?

虽然重电并没有每次都能站在那个全国领奖台上,但作为重庆第一支获得高职组全国冠军的学校,他们已然是重庆足球骄傲了。

2014年大足联赛高职组与校园组分开后,要进入大区赛每个省就仅有一个名额,那就是省赛的冠军,而重庆赛区的冠军,重电一拿就是10年。

换句话说,十年来的大足联赛大区赛,重电从未缺席。

都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十年来,要守住这座冠军奖杯,可谓是难上加难。

从高职组全国前四,到15-16赛季的全国冠军,再到2019年重庆赛区男足女足双冠王。重电足球一路走来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在2018-2019赛季,重电在全国小组赛中惨遭三连败,那是重电第一次爆冷无缘出线。

毫无疑问,那是重电校园足球有史以来最惨痛的一次滑铁卢,这给许多队员,乃至整支球队都带来了很大的打击。

在去年全国赛小组赛第二场很关键的比赛中,重电上半场0:2落后,好不容易到下半场,重电终于进入了节奏,开始对对手进行压制,下半场开始十分钟,重电刚扳回一球,天气却突然给本就不易的赛局雪上加霜——就在这关键的时刻,天却突然下起了暴雨,还伴随着狂风越下越大,重电则是在狂风暴雨中逆风踢球。

恶劣的天气导致比赛进行得异常困难,最终重电没能在比赛结束时追平比分。于是,有史以来第一次,重电全国赛小组赛被惨遭淘汰。

“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雨,我们连带球都带不动。我那场踢到后面边踢边哭,觉得老天太不公平了——因为第一场输掉了,我们知道这场赢不了就没法出线。那场雨很大,打在身上都很痛很痛,眼睛都睁不开,结果最后还是1:2输了比赛。那场比赛印象太深刻了。”

队长周嘉豪现在回忆起来,依然觉得可惜。

四、校园足球氛围

虽然重电在全国的赛场上折戟,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们在重庆高职组的统治地位,也丝毫没有影响到重电足球人对足球的热爱,重电球队在冠军背后所做的努力,远比表面上看起来的多得多。

那到底是怎样的氛围,能够孕育出一支如此坚韧不拔而又独具特色的山城球队呢?

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让我们走近重电足球,感受重电十连冠背后独特的校园足球氛围吧!

1.一个试训都要排长队的学校

想参加重电足球队的同学非常多,每年到球队参加选拔的新生都有近百人。在这个每年新生人数一共就7000来人的学校,这样的数字实在是令人羡慕。

球队不仅在大一军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安排球员过来选新,还积极地通过学校官方平台跟踪报道球队的情况,并在校内联赛中培养有潜力的球员。同时,在比赛时,也会有很多球迷自发到比赛场地给球队加油呐喊。

2.强大的球队体系

良好足球氛围的背后是主教练对每个环节的一丝不苟。

重电男足主教练唐荣地这样说道:“我有信心和毅力将球队的辉煌延续下去——”

招生方面,每当重庆教委或足协组织的比赛,教练组会经常去现场观看。对于比较好的队员,他们会提前沟通鼓励他报考重电,这样就保证了一定的生源质量。

训练方面,球队全年休息不超过一个月时间,过年也就放一周假期,这样保证了训练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管理方面,球队配置两名教练加一名队医,在重要比赛还会增派人手。重电拥有充足的人手对球队的各个方面进行管理,再加上合理的分工也提高了管理球队的质量。

保障方面,重电非常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在体育,特别是足球队上投入了大量的政策和资金保障,所以重电足球队走到全国各地都不会担心后勤保障问题。同时,他们也在向足球发展好的高校学习,让球队的教练和队员无后顾之忧,把精力都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去。

3.女娃儿也是好样的

重电应该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几个拥有校内女子足球赛事的高校之一。而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的比赛还是十一人制的。

重电下属的八个二级学院都有自己的院足球队以及女子足球队校内每年都有举办5人制和11人制的比赛。

重庆女足成立于2019年,而成立的第一年就取得了重庆赛区的冠军。要知道,在球队第一年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并非偶然。

“女足的训练量完全不亚于男足,基本上都是每周4练,也时候会多一些比如集训,通常星期二健身房练力量,星期四练体能,大家都很积极,对足球有热情。”——陈悉妮(重电女子足球队队长)

4.过硬的教练团队

出色的教练团队是球队水平的重要保障,重电也有着优秀的教练团队。

男足主教练唐荣地:秦皇岛中国足校高中毕业,大学毕业于北体大,19岁就考取了亚足联的C级足球教练,中超的裁判员,不到20岁就在四川广安带队参加省运会,2017年接手重电男足。

女足主教练蒋艺:2010年作为球队助理教练开始在重电工作,有着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2019年开始接手女足主教练职位,便带队获得冠军。

5.学校的政策支持

学校的支持也是重电取得如此辉煌成绩的保障。

每次全国大赛,重电的党委书记都会作为领队亲临现场。这在其他学校,应该是并不是常见的,所以这也为队员和教练增添了很大的信心。

(党委书记带队比赛)

另外,学院也将足球队伍建设纳入学校“13五”计划,出台专门文件保障足球队伍的日常训练和外出比赛,不耽搁队员的学习任务。

学校还把运动成绩和学分认定制度挂钩。这项政策不但解决了队员的后顾之忧也提高了校内比赛的参与人数,营造了良好的足球氛围。

(校领导对球队的关怀)

6. 饭桌上的球队友谊

“有时候,踢球不只是为了那一场球,也是为了踢完之后的那一顿饭。”

在与重电两位教练以及几位队员的交谈中小编发现,重电足球队并不仅仅限于足球,而更像是一个家庭:球队在每年元旦节的时候都会举行“元老赛”——由毕业的老学长与现役的球员踢一场友谊赛,交流经验。之后大伙儿再一起吃个年夜饭,围坐在一起听听老队员讲讲以前的故事,也聊聊以后的发展与展望。

大丈夫哪有什么多余的话——推杯换盏之间,所有的真情尽在彼此面前的一方人间酒肉烟火之中。

而到新队员逐渐到了退役的年纪,球队便会给他们举办退役仪式,颁发纪念品,一起回顾球队几年来走过的路,和一起经历的风雨。

球队的许多队员,都几乎把在校的三年时光全部奉献给了球场,他们对重电球队的感情至深也可想而知。哪怕毕业之后,学长们依然很关注重电的成绩。在一些重要比赛中,这些毕了业的队员们也几乎会全部到场,为学弟们加油助威。

重电的“校友足球队”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慢孕育发展起来,并一年年随着毕业季逐渐壮大。

凡此种种,自然也就构建了重电优秀的校园足球氛围——这样的足球氛围甚至是在一些足球底蕴比较浓厚的高校都难得一见的。

然而在重电,这样的氛围看上去就像家常便饭,是所有重电人都司空见惯的事情。

五、冠军终归这里

2016年8月30日,是重电值得载入校园史册的一天——首次杀入高职组全国总决赛的重电,打败了当时的夺冠热门三冠王川工程,夺得了2015-2016大足联赛高职组全国总冠军,上演了一出新王登基的戏码!

那是一个来之不易的荣誉,那是一个令人难忘的赛季——在这之前,重电已经有四次在半决赛的战场上折戟,“半决赛魔咒”仿佛成了一个挥之不去的噩梦。

2016赛季的半决赛也不例外——对阵同样实力强劲的四川建筑学院,自然是免不了一场恶战。当时的主教练徐然时至今日依旧对那场比赛记忆犹新:

在比赛中,重电一度以2:0领先,却不想四川建依然筑穷追不舍、步步紧逼,硬生生将比分2:2扳平,将比赛拖入最后的点球大战。这对场上的每个人都是残酷的考验——成王败寇,全凭一念之间。好在重电顶住了这样的压力,赢下了点球大战,也打破了这样的“半决赛魔咒”。

进入决赛之后,重电丝毫没有喘息的机会,因为在重电面前的是一座大山一般的敌人——校园组和高职组的霸主,三冠王的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比赛的哨音吹响,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此打响。然而历史似乎总是惊人的相似——上半场重电以1:0领先抢占先机后,川工程又将比分扳平。到了下半场,球场上的气氛紧张到可以拧出水——川工程形成围攻之势,群起而攻之,而重电却在高压之下严防死守,固若金汤。赛场上仿佛有两股无形的力量,在暗潮汹涌。

比赛结束哨响,比分依旧凝固在1:1,于是点球大战开始。然而有趣的是,就在这种千钧一发的时候,重电的主教练徐然却潇洒地转身离开球场,坐进了替补席。

原来,重电在平常的训练中就很注重点球的训练,队员们也个个训练有素,发挥稳定,内心强大,以至于在全国总决赛这样的重大比赛上也丝毫不怯场。换句话说,主教练徐然转身的背影,其实是对队员们最高程度上的信任与肯定。

果不其然,队员们也没有辜负教练的信任,赢下了点球大战,“虎口夺食”,成为了终结了川工程第四连冠的新王!

“2016年正处于队伍新老交替的一年,队伍的主力队员也都是大二、大三的年龄,经历了14-15赛季,也就是高职组元年的磨练,也是整个队伍最成熟的时候。可以说,这条冠军之路,是天时地利人和。”

当时的队长刘泳晨如今回忆起四年前的夺冠,依然觉得有着“说不出来的美好”——“我到现在依然觉得不可思议——当时的我们正处于新老交替,人员配置不整齐的状态。能拿到全国总冠军,真的很不容易。”

当时还是大一的替补队员王智,虽未在比赛中有很多切身的体会,但是对2016赛季的印象也是可以用历历在目四字概括:“大一那一年是我在大学三年中,感觉队伍最团结的一年,也是最难忘的一年。从实力到凝聚力,都是我所经历过的最强的一年。”

2009-2019是属于重电的十年,而他们也将迎来许多下一个十年。

重电的故事还在继续,毕业的学长依然还能回学校踢元老赛,球队的精气神也一样没有褪去。

校园足球的传承和友谊在重电有着完美的体现,希望他们在疫情过后再次捧起重庆赛区的第十一冠,在全国赛的赛场上继续努力!

重电,加油!

-END-


文案|周士琦

图源|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责编|李悦心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