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惨“扶弟魔”:父母起诉22岁女儿拒养2岁弟弟胜诉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腰线(id:yaoxian6)。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也不像假新闻,因为中国新闻周刊、凤凰周刊、楚天都市报、辽沈晚报、广州日报等几十家正规媒体都报道了。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
广州司法局《说法》栏目邀请了一位律师点评了桩奇案。
一对自己就靠低保生活的夫妻,高龄生完二胎几年之后,因为两人的身体不好,经济状况也不行,实在养不了二胎了。
于是就想到一个办法,让22岁的大女儿丽丽(化名)来抚养。
可是大女儿自己也不宽裕,因为家庭拮据,大学期间所有费用都是靠她的奖学金和助学金来解决的。
刚刚毕业,有了点稳定收入,对未来升起了一点美好的幻想时,父母就给了她这么大一个锅。
她当然强烈反对:“你们就是告我,我也不养”。
没想到父母真的把她告上法庭,也没想到最后法院判决父母胜诉。
二胎,就该她养了。
(新闻图片,图文无关)
普通人第一反应就是气,父母既然没有能力养二胎,为什么要冲动生下二胎?
孩子也不是大女儿生的,为什么她还有抚养义务?
网友更心疼的是这个大女儿:
第一、刚毕业,自己都养不活,就要帮爹妈养小孩。
第二、二胎还比自己小20岁,根本没有共同成长的感情。
第三、几年后谈婚论嫁,带着刚上小学的弟妹,比二婚还难吧?
但是法院没有判错,按照我国新颁布的《民法典》规定:
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弟、妹,有抚养义务。
律师接着还在采访里说了个更极端的案例:
比如之前的杭州杀妻案里,妈妈不在了,爸爸坐牢了,那这个11岁的小孩谁来养呢?
来女士和前夫生的大女儿,哪怕不是同父同母的,哪怕父母已经离异了,也是要承担起抚养弟弟妹妹的这样一个责任的。
国家法律首先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无可厚非。
但是真有一天,天上突然掉下个小你20岁的弟妹,砸到自己头上时,估计谁也笑不出来了。
(电视剧照,图文无关)
之前奇葩说有个辩题叫“父母生二胎,要不要经过老大的同意?”
正值生育高峰期的父母们,都是独生子女一代,常常自己先把自己感动了:
独生子女太孤独了,再给大宝生个玩伴吧。将来我们不在了,孩子还有兄弟姐妹可以依靠。
也有叛逆的父母,是这么想的:
我一个经济独立、人格独立的成年人,生个孩子还要问小孩同不同意?我白混了?
当然,成年人的生育权,别说你的小孩,连生你的爹妈,都不能干预。
但家庭成员如果心里不乐意,却有十足的本事能让你不痛快。
比如时不时就会看到青春期的孩子,因为听说妈妈要生二胎,而以离家出走、跳楼、逃学作为威胁的新闻。
到时候一边鸡飞狗跳的奶二宝,一边还要防着大宝做出什么过激的事。
就算你一碗水端得平平的,也架不住一些好事的大姑大姨用老梗故意逗孩子:“你妈妈有了小弟弟,就不喜欢你了!”
有个视频里,8岁的小男孩哭着对他妈撂下一句话:“你要敢生,我就敢死。”
你说碰到这种情况,哪个妈妈孕期舒心得起来?
所以嘴里说要二胎根本不需要孩子同意,但现实情况,当然是家庭成员意见达成一致最好。
要么是趁头胎还小,没那么多心思的时候,让俩孩子一起成长,建立感情。
要么就是准备好双倍的钱和爱,做好人生B计划,给老大做好心理建设,以后尽量别给孩子添麻烦。
但有些父母,做得就不那么地道了。
豆瓣上看到一个姑娘吐槽。
自己上大学去了,父母偷偷在家生了个二胎。
真的是偷偷的,寒假她回家的时候,妈妈其实已经有三个月了。
但是担心她闹起来,高龄孕妇受不了,就都瞒着她,只说妈妈身体不好,需要卧床静养。
寒假不长,她忙着和朋友玩,也没往这方面想,返校后唯一的不对劲,就是妈妈后面很少和她视频了。
等放暑假回家的时候,走到门口,听到家里有小婴儿啼哭,她还以为自己走错门了,一进屋,大姨这才小心翼翼地跟她解释这孩子的来历。
家里突然多了个小她20岁的弟弟,这姑娘心态直接崩了。
不仅仅是二胎的问题,重要的是,父母都没有把她当家庭成员,没有想过问问她的想法。
妈妈年纪大了,产后恢复也不太好,再过十来年,他们年逾花甲,而弟弟还没成年,那照顾小孩的事,她再不情愿还能不搭把手?
家里就一套房,今后父母肯定是打算留给年幼的弟弟。
有个医院的产科护士说,小城市40、45+二胎的情况非常普遍。
偶尔和孕妇们聊起来了,几乎所有的大龄二胎妈妈口头上都说自己养得起,没问题。
但心底里还是会把成年的老大当成了二胎的依靠,万一自己有个三长两短,二胎弟妹总归是手足之情,大的无论如何以后都做不到撒手不管的。
当小孩也挺无奈的,来世上一趟,本来也不是自己能选的。
父母要不要生二胎,自己也根本没权利过问,是天赋人权。
嘿,但是父母生下来之后,养不起的时候,却可以直接起诉子女,你还无法拒绝帮他们养小孩。
在国外,父母会提前做好预案,甚至在孩子出生后就制定好遗嘱,如果父母出现意外,指定谁来监护孩子,不一定是血亲,也可以是挚友。
如果父母没有指定监护人,或指定的监护人不再愿意接收,孩子就会被政府分配到寄养机构或寄养家庭中去。
但中国是个以血缘、姓氏、人情为基础的宗族抚养制,都说“长姐如母,长兄如父”,如果碰上有感情,有责任的哥哥姐姐当然很好,但也出现过那种兄弟姐妹年龄差距太大,没有共同成长的感情,又逃不开责任,就把小孩送到乡下,半遗弃的案例。
有本事生,就要规划好孩子们的未来,不要以为自己有能力养,最后发现养不成,只能甩锅给下一代,指责他们不懂血缘亲情。
有时候不懂事的不是孩子,而是恰恰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
-END-
面对复杂
保持欢喜
欢迎关注我的小号:
桑桑姐(yaocenli)
微博:桑桑走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