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球帝足坛名人堂:古利特

时光总是会侵蚀过往的岁月,让记忆渐渐变得斑驳。那些陪伴过我们的球星,那些影响过足坛的传奇,用他们脚下的足球,描绘出了多彩斑斓的绿茵世界。
懂球帝足坛名人堂,每周二精彩呈现
本期人物:古利特
霸气侧漏的少年
在上一期有关里杰卡尔德的名人堂中,我们提到,里杰卡尔德的父亲赫尔曼在从苏里南来到荷兰的旅途中有个搭档,他的名字叫乔治,在欧美属实算得上烂大街;而他的姓氏,则是古利特。他就是往后大名鼎鼎的路德-古利特的父亲.
1962年9月1日,路德-古利特出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不过当时他的注册姓名叫鲁迪-迪尔,迪尔是他母亲的姓氏。
他的父亲在荷兰当地一所学校教经济学课程,而母亲则是荷兰国立博物馆的一名管理员,相对稳定且经济无忧的家庭环境让他从小就能够全身心投入于自己最喜爱的“事业”,那就是足球。
1970年,才8岁的古利特加入了Meerboys俱乐部,这是一家距离阿贾克斯旧球场很近的当地小球队,同样,也是古利特伟大生涯的起点。
11岁后,古利特跟着全家搬到了阿姆斯特丹西部,也就近加入了DWS俱乐部,在那里,他开始展现才华,吸引到了荷兰国字号梯队的关注。也正是在DWS,他开始第一次用古利特这个父姓来称呼自己——因为比迪尔听着更像个足球运动员。
(右侧美女边上的便是古利特)
和周围除了里杰卡尔德之外的其他孩子相比,古利特的技术和身体天赋实在太强。
当时的他被教练安排打自由人位置,而他则用另一种形式完美呈现了荷兰自由人的风采——全攻全守的荷兰足球,要求球场上本方站位最后的一名防守球员来充当进攻第一发起点的角色,而按照古利特自己的话说。
“小时候我在各式各样的球队踢过球,无论是阿姆斯特丹当地的梯队还是国少国青队,然后我一直在过人,从本方后场开始不断地过人。球场上所处的位置和找队友做配合,于我而言都是浮云,反正我能把对面都给过个遍。”
看,这就是霸气侧漏。
“荷兰的邓肯-爱德华兹”
1978年,荷兰俱乐部HFC哈勒姆签下了古利特,这里成为了他职业生涯的第一站——作为彼时荷甲历史上最年轻的登场球员,首秀时的他才16岁,而且那时也还没往后极富个人标志性的一头脏辫。
首个赛季,哈勒姆不幸降级,当然这怨不了年仅17岁的古利特;而仅仅一年之后,才要成年的古利特就以荷乙最佳球员身份带队冲回了荷甲,峥嵘初露。
往后的1981-82赛季,哈勒姆在古利特的带领下以联赛第四的排名拿到了队史唯一一次欧战资格,同时,他个人还攻入了事后回忆中生涯最佳进球:
“对阵乌特勒支时,我连过四人,最后过掉了门将完成进球。这粒进球我永生难忘。”
如此出众的表现让他赢得了“荷兰的邓肯-爱德华兹”称号。后者几近是全欧洲足球史上最能贴合“天妒英才”之称的人杰,而事后证明,没有遭遇和邓肯-爱德华兹一样不幸人生的古利特,站到了后者都没有机会去触及的高度。
1982年,古利特加盟了荷甲超级强队费耶诺德,在那里他有幸能够和晚年短暂逗留的克鲁伊夫成为搭档,而当时球队的助理教练,则是另一位费耶诺德队史传奇范哈内亨。
在前辈的提携和指导下,古利特飞速兑现着自己的天赋,率队夺得国内双冠王之余,还一举斩获年度荷兰足球先生的殊荣。
相比于青年时期的自由人角色,效力费耶诺德时期,古利特被安排在进攻中场的位置,这让他得以充分在最能够依靠个人能力解决问题的前场绽放自己的光芒。
1985年,埃因霍温以120万荷兰盾的转会费将古利特招致麾下,这里成为了他荷甲生涯的最后一站,同时也是奠定其世界级巨星地位的平台。
他的到来帮助球队实现了荷甲两连冠,其个人也蝉联了荷兰足球先生。刚猛的爆冲和优雅的传球,是他埃因霍温生涯的代名词,刚柔并济的球风助他成为了全世界最令人关注的超级巨星。
(米兰时期古利特的冲刺过人)
1987年,是古利特生涯的第一个大丰收年。雅普-伊顿奖,即荷兰年度最佳运动员奖,第二次授予了一名足球运动员——在古利特之前的另一位获奖者,是他的前辈和过往的搭档克鲁伊夫,而往常,这一国家级荣誉一般只会授予滑冰和自行车运动员。
另一项荣誉,则是这一年晚些时候他所荣获的,足以代表欧洲足球运动员之巅的金球奖。
古利特的闪耀,全世界都看在眼里,包括处于欧洲南部的亚平宁半岛。早在1986年,AC米兰就已经瞄上了这名荷兰巨星。埃因霍温深知队内头牌之强,两队之间的谈判从一开始就是朝着打破世界纪录去的。最终,古利特以当时1800万荷兰盾的历史第一身价成为了米兰的一员。
意大利名宿多纳多尼,是这么评价古利特的:
“他的身体是如此的生猛,以至于在场上简直无所不在。我第一回见到他,是在巴塞罗那的一个杯赛上,当时他出任的是自由人,结果他一会儿出现在右路,一会儿在中场,过了会儿又跑到前面成了二前锋。”
绚烂之橙
1988年的欧洲杯,是荷兰足球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同时也堪称古利特的人生顶点。
在老帅米歇尔斯挂印的橙衣军团中,作为队长的古利特被安排出现在二前锋位置。然而首战,由于范巴斯滕的缺席,荷兰负于苏联,开门黑的他们惨遭当头一棒,这也预示着随后的每一战都不容有失。
幸运的是,范巴斯滕随后及时复出,由三剑客+科曼统领的荷兰以完全体亮相,最终征服了慕尼黑奥林匹克球场,坐上了郁金香王国男子成年国家队史至今最引以为傲的王座。
荷兰的四位核心各自分工明确,却又都具备一专多能的技艺:范巴斯滕,当之无愧的头号杀器,也是彼时已然崛起的全能中锋;
里杰卡尔德,古利特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作为中后场几乎所有位置全能的枢纽,引领着后场攻防;
科曼,作为荷兰式自由人,身居后场的他以一手绝无仅有的低平且快准的长传,以及广为人知的后插上重炮,成为荷兰最为仰仗的进攻发起点之一;
而古利特,作为全队身体素质最彪悍,且在前场领域内最为全能之人,出现在了自由度最高,且某种程度上和科曼一起相得益彰成为最重要战术点的二前锋位置。
通过古利特的这届杯赛,尤其是淘汰赛中的表现,我们便能清晰捕捉到其极富特色的球风。
作为一名中轴线对面手,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以古利特的技战术能力结合超人般的身躯,在当今这个时代他也丝毫不会逊色于30年前的自己。
以如今极度盛行的逼抢为例(当然了,当下的高位逼抢原先就是荷兰全攻全守后开创的产物),这次对苏联的后场逼抢,几乎凭一己之力迫使对方只得以将球送出底线作为最安全的解决办法。
生涯高峰期长期担任二前锋角色的古利特,在将活动范围延伸到边路后,凭借扎实的脚下技术和爆发力、身体柔韧性也能有所发挥。
例如这次前场贴着边线,极其狭窄空间内的一对一,依靠反复转身和节奏变化,以及巨大体魄下的护球,硬是送出一记高质量传中。
进入到淘汰赛阶段的荷兰,连斩最大宿敌西德和此前先胜自己一场的苏联,成功夺魁。
尤其在决赛场上,正是古利特的头槌助橙衣军团先下一城,奠定了冠军的基础。
实际上,古利特这粒头球的出现绝非偶然,让我们将时针往前回拨两分钟。在荷兰主导的攻守转换中,二前锋古利特退到本方后场,接队友横向传球从中路腹地长驱直入,在禁区前沿分球后继续向前无球穿插。
其强悍的体魄令对手无可奈何,只能用犯规将其放倒,给了荷兰一次直接任意球的机会。
古利特亲自操刀主罚,其高质量的任意球打门被苏联门将托出横梁,然后便有了上面的角球回合,诞生了首开纪录的头球破门。
而且,即使仅仅讨论头球,身高达到190cm,弹跳和力量均为近乎职业球员最顶点的古利特,长久以来也一直被视为足球史上最为凶悍的高空球争夺者。
在这一届欧洲杯中,荷兰大量采用了以往并不常见的长传打法,依靠的正是后场长传精准的科曼,以及作为二前锋却能提供更优于一般中锋的对抗能力的古利特。
赛后作为队长的古利特,带领队友们将老帅米歇尔斯高高举起以示庆祝;随后,他亲自上台,在全场数以万计的球迷注视下捧起了德劳内杯。
这座沉甸甸的奖杯,使得以古利特为首的这一代荷兰足球人,超脱了足球的局限,成为了荷兰社会文化中难以抹去的一笔财富。
亚平宁岁月
在参加欧洲杯之前,古利特已经踢完了自己在AC米兰的第一个赛季。
起初,头一回来到异国他乡踢球的他多少有些不太适应,而且充当三前锋中居右的角色也并不是他个人最为适应的位置,直到范巴斯滕受伤,踢起了双前锋的他重新回归了最佳状态。
前场无所不能的古利特,其光芒之闪耀早已不是单赛季39场13粒进球这一看似“平平无奇”的数据可以涵盖的,世纪之交的米兰王朝便是最好的佐证。
1987-88赛季,完成处子赛季的古利特带队夺得意甲冠军,通过这张后世广为人知的漫画,我们便可认识到当时初来乍到的古利特在意甲地位如何。
随后的1988-89以及1989-90欧冠两连霸,则是彻底奠定王朝的美钻。尤其是1989年欧冠决赛4-0战胜布加勒斯特星一战,更是经典中的经典——米兰的4粒进球全部由两名荷兰前锋所包办,古利特和范巴斯滕各入两球,在涌入了97,000名观众的诺坎普球场耀武扬威。
当赛季各项赛事出场28次斩获11球的古利特,继1987年后再度被英国《世界足球》杂志评为世界足球先生。
然而,1989-90赛季,对古利特而言是另一个生涯中略显悲壮的拐点——人说,英雄难过美人关,而对足球运动员来说,最为致命的无疑是不断的伤病。
和锋线搭档范巴斯滕一样,米兰时期的古利特也遭受了伤病的璀璨,其右膝严重的伤病使得他往后数年五次接受手术。
不幸中的万幸,这一年的欧冠赛场他终究没有完全缺席——1990年决赛夜对阵本菲卡,恰巧是他全赛季唯一一次出现在欧冠赛场,便随队卫冕成功
随着时间的流逝,古利特在米兰的位置慢慢不如加盟头几年那般稳固。
虽然他依旧随队赢得了1991-92和1992-93赛季的意甲两连冠,但在卡佩罗阵中,他不再是板上钉钉的绝对首发乃至核心。
同时,由于受到外援人数限制,最终在1993年欧冠决赛场上,甚至替补席中,我们都无法看到古利特的身影。
将帅矛盾已经难以调和,此赛季最终成为了古利特在米兰,同时也是三剑客在米兰的绝唱。
引领英超变革
离开AC米兰后,古利特继续留在了意大利赛场,于桑普多利亚效力了两个赛季。随后,他收到了来自英格兰切尔西的邀约。
90年代,英超联赛诞生,但起初,英伦并不是像现在这般最为吸引外援球员的土地。
是坎通纳、博格坎普、佐拉等一系列外援先驱们以“技术扶贫”的形式率先登陆到这里,逐渐造就了往后英超的繁盛和开放。而在诸多早期外援之中,古利特则是“最特殊”的一个。
2020年6月,古利特在接受BBC采访时回忆了当年的往事:
“在我1995年加盟英超的时候,这里和如今的情况完全不同。我并不是第一个来英格兰的外援,但我是第一个来英格兰的绝对大牌,我来自于一个当时更繁荣的联赛,那就是意甲。”
相比于前金球奖得主,米兰王朝的核心,古利特说出这样的话显然不会被认为是大放厥词。
从后世眼光看,竞技层面上面提到的坎通纳和博格坎普等人,在英超或许比古利特的成就更为耀眼,毕竟古利特登陆之时已经是生涯暮年;
然而论及咔位以及对联赛整体品牌的提升,古利特丝毫不逊色于这几位,在英超的变革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且与上述三人不同,古利特还有着哪怕到现在都极为少见的一番履历——在英超作为球队兼任球队主帅。
年龄渐长的古利特在加盟切尔西后,更多地扮演中后场的角色,然而无论是担任自由人还是中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适应后,依旧显得虎虎生威。英超处子赛季,在被教练格伦-霍德尔提到中场后,古利特再度展现了世界级球星的风采,最终在英超年度最佳评选中仅次于坎通纳屈居第二。
比巅峰期位置稍为靠后的古利特,已经无法再像年轻时的自己那样全场屹立于前线,但年少时的自由人经历依旧给予了他足以胜任后场核心角色的能力。像这般抓准时机上抢,随即单兵推进直捣黄龙的片段,在其切尔西生涯也并不占少数。
来年1996,格伦-霍德尔离队前往英格兰国家队任教,切尔西方面则做出了大胆的决定,直接安排古利特就地接班。该赛季的转会窗口,古利特为球队引进了佐拉、维亚利和迪马特奥等外援名将,并在8月18日的首轮英超赛事中完成了自己作为主帅的生涯首度亮相。
1997年5月17日,切尔西在足总杯决赛中2-0战胜了米德尔斯堡,使得古利特成为了首位非英国籍足总杯冠军教头。
一年后,由于与俱乐部董事会在薪酬方面发生矛盾,在带队位居联赛第二,且两项杯赛(其中包括欧洲优胜者杯)进入八强的前提下,古利特最终还是被炒了鱿鱼,结束了自己教练生涯知名度最高的一段岁月。
往后,古利特又先后执教于纽卡、费耶诺德和洛杉矶银河等队,但作为教练的他终究一直没能达到足以匹敌其球员生涯的高度。
【生涯数据】
1979–1982 HFC哈勒姆 91场 32球
1982–1985 费耶诺德 85场 30球
1985–1987 埃因霍温 68场 46球
1987–1994 AC米兰 125场 38球
1993–1995 桑普多利亚 53场 24球
1995–1998 切尔西 48场 4球
特别说明:
由于《懂球帝足坛名人堂》栏目的画图师遭遇意外情况,《懂球帝足坛名人堂》栏目将停更一周,下一期专题将稍晚与大家见面~感谢大家的谅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