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超级杯观察:控球与逼抢,球权之转换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2点30分,2020年的德国超级杯在慕尼黑安联球场举行。最终,坐镇主场的拜仁慕尼黑3-2战胜来访的多特蒙德。继上赛季赢得德甲,德国杯和欧冠三项赛事的冠军后,球队在近期一周之内又接连捧起欧洲超级杯和德国超级杯两座奖杯,成为名副其实的五冠之王。
双方首发:
从上周五的欧洲超级杯到今天的德国超级杯,之间仅相隔六天,期间还夹杂着客场与霍芬海姆的德甲比赛。面对如此密集的赛程,拜仁主帅弗里克在联赛中进行一定轮换,结果球队就遭遇一场1-4的惨痛失利。
这场比赛,萨内因伤早早确定打不了,格雷茨卡也因背部伤势缺席。弗里克在中场位置的选择是让近一段时期重获起用的哈维-马丁内斯殿后,托利索和基米希分居其左右,形成倒三角站位;格纳布里被放在替补席上留作后手,托马斯-穆勒出现在首发右路。
多特方面,桑乔和小阿扎尔的缺席对球队影响很较大。相比联赛头两轮,主帅法夫尔对球队中前场的首发做出了非常大调整:阵型从3412变为3421,中前卫搭档从贝林厄姆+维特塞尔变成了德莱尼+达胡德,左翼卫的最优选择格雷罗被放到了替补席上,布兰特和队长罗伊斯则分别迎来本赛季正式比赛的第一次首发。
后场传导VS高位逼抢,两大要素的对决
当代足球,尤其是豪门球队对传控与逼抢这两点非常强调。现如今,就连很多排名相对靠后的球队,在开球门球时都经常会将两名中卫留在禁区以内,与守门员进行相互短传,转移再分边的配合。像大脚开到前场这样的成功率不高,容易导致球权转换的长传球,在开球门球时的使用比例逐渐走低。
作为德甲赛场最优秀的两支球队,拜仁和多特自然是非常擅长对球权的掌控。上赛季德甲,拜仁的场均控球率排在第一,多特排在第三;在场均传球次数以及成功短传球数方面,则是多特第一拜仁第二。同时,两队的总传球成功率均为86.9%,并列联赛最高。
与后场传导相对应的,则是高位逼抢:在己方后场掌握球权时,不轻易冒可能导致球权转换的危险,待吸引对方上抢再通过转移球或直塞球攻击对方薄弱地带;当对方在后场控球时,积极压上逼抢,不让对手舒服出球的同时,寻求球权转换的机会,这样可以就地发起反击。两种思路激烈碰撞,正是如今足球赛场上的常见对决。
攻守转换,反击良机
纵观本场比赛的五粒进球,其实多数是和球权及攻守转换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第一球:从拜仁在己方半场防下角球,到托利索最终完成破门,整个过程只有15秒。攻守双方转换,利用速度和转移球进行反击。此过程拜仁总共只有四脚传递(戴维斯-科芒-穆勒-莱万-托利索),由左至中,由中至右,由右再到中,简练而高效。
事实上,“控球”与“反击”绝非两个对立的概念,在一支球队的理念中两者完全可以并行。一支强队,总要学会在主导控球率的情况下进行比赛;而防守总归是被动的,再弱的队也很难一场比赛都固守禁区,压上去时便也是对手打反击的时刻。
第二球:拜仁通过接近一分钟的耐心传球转移,从后到前,由左至右,不断拉扯对方防线,最终戴维斯传中帮助穆勒远端破门。
第三球:拜仁后场传导被断,哈兰德助攻布兰特进球。
第四球:拜仁后场传球不力,阿坎季干扰莱万的回撤拿球成功,身边德莱尼直塞助攻哈兰德单刀破门。
第五球:多特中场控球被断,基米希断球后传给莱万自己前插,再接莱万回传进球。
拜仁与多特的这场比赛中,通过对对方中后场控球的高位压迫,在对方半场断球的情况多次出现。传导与逼抢之间的控制与反制,已是当今比赛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话说回来,即便是多次被断导致球权转换,双方依然会坚持在中后场传导,足以说明这一点在球队战术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当两队的中场运转出现问题,就可以发现蒂亚戈的离去,以及维特塞尔的缺席(全场坐在替补席上)对球队的影响是有多大。能在中后场有个可靠的,稳定的,传球数及成功率都有保障的出球点,其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图)多特中场真核维特塞尔
可以说,现代足球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完整的,复杂的科学,球员除了要展现出自己的个人才华,还是战术的参与者和执行者。
莱万VS哈兰德:两代锋霸的对决
作为受到全欧洲瞩目的年轻中锋,哈兰德在这场比赛中的表现非常亮眼。他在进攻端多次回撤拿球寻求配合,也展现出非常好的速度和冲击力。全场比赛的25次触球遍布球队中前场,先是助攻布兰特进球,再是自己单刀破门。若非诺伊尔神勇,哈兰德把握住又一次相似的单刀球机会便可完成帽子戏法了。
(图)哈兰德的触球点
而比哈兰德大12岁的莱万,本场的表现也是不遑多让,35次的触球次数甚至高于哈兰德。虽然他没有直接的进球或助攻数据入账,但托利索和基米希的进球可都是他完成最后一传的,只是二者接球后并未直接将球踢进球门,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两次的助攻也就无法算到莱万头上了。但在统计要求相对宽松的《踢球者》网站上,莱万还真就将这两次助攻收归账下。
现代足球对于中锋的要求就是全能,单纯的站桩中锋或机会主义者已不再吃香。身体,速度和技术兼备,超高的机动性和超大的活动范围;既要在中路争顶当支点,也要拉边寻求配合甚至亲自传中,同时最考验前锋的指标——进球还要有保障。莱万的恐怖之处正是在于全能,而哈兰德也展现出了非常高的往这方面发展的潜力。
主帅对决:弗里克懂得变通,法夫尔心不在焉
弗里克麾下的拜仁上赛季之所以能以横扫之势取得队史第二次三冠王,其设计的适合拜仁的,控制与逼抢两大因素完美结合的比赛风格正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但在这个夏窗,球队只引进萨内一名好手,却接连失去了佩里希奇,蒂亚戈,库蒂尼奥三位关键球员。尤其是蒂亚戈的离去,让球队中场控制力大大下降。加之密集赛程对体能的影响,球队不得不进行一些轮换。
单就这场比赛而言,拜仁还是占据着控球率的优势(57%对43%),但其实也可以看出了前场逼抢的力度与上赛季不可同日而语,这也算是弗里克对现实的妥协。事实上,高位逼抢的踢法对球员体能要求极高,也不可能贯穿全场,同时也需要队员们彼此之间的默契和统一行动。适当减少高位逼抢的时间比例,部分时间段回收阵线,以相对低耗的控球作战,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当然,拜仁现有阵容依然过小,急需在转会市场上加紧引援补充,否则面对这赛季密集的赛程,越往后越难应付。
相比之下,法夫尔的用兵则是受到了一些诟病。之前的三场正式比赛(德国杯一场+德甲两场),他排出了几乎相同的一套首发,让4位00后球员(哈兰德,桑乔,雷纳和贝林厄姆)扛起球队大任。球队固然年轻充满天赋和活力,但缺乏经验和稳定性也是年轻人的不足之处,球队也输给了奥格斯堡。
(图)面对门兴时的多特首发
像雷纳和贝林厄姆二人,固然天赋异禀前途无限,但眼下并没有担任绝对主力的实力,直接提拔未免有揠苗助长之嫌。更好的方式,还是从轮换球员做起,不断与球队磨合进步,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成长。
本场比赛多特的首发和之前几场相比变化很大。尤其是将维特塞尔和格雷罗两位绝对主力放在替补席上,法夫尔似乎是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两天后联赛与弗赖堡的对决之上。球队队魂罗伊斯本赛季第一次在正式比赛中首发,他显然还在通过比赛寻找状态。
虽然在落后情况下的调整卓有成效,但法夫尔却在不到70分钟便换下状态大火的哈兰德,直接让球队进攻中笑了最大的威胁点,这场比赛瑞士老帅着实有些心不在焉。
结语:
从比赛内容来看,拜仁和多特的状态都不在最佳,双方也都有不少无谓失误。但整体而言,这场德国超级杯不缺进球,算是精彩。
无论是对于夺冠的拜仁还是失冠的多特,2020-21赛季十分特殊,赛事也格外密集。眼下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不该被一场两场胜利所掩盖,球队上下必须着力解决,共同努力,方能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