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亿人口的中国,为什么找不到足球踢得好的运动员?

任意球专家也是专家 任意球专家也是专家

要回答好这个问题确实很难。

足球是一项复杂的多人运动,不能单纯的从概率学的角度去评判。中国地广人多,按常理来说,可供选材的范围和基数都很大。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检验,事实就是没有出现拿的出手的球员或者球队,甚至相比于一些人口少的国家都相形见绌,比如邻国韩日。

所以这提醒了我们,足球运动员不是选出来或者找出来的,一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应该是靠培养出来的!

最近几年对于14亿人口基数理论有一个常见的反问声音,就是中国足球运动员的选材基数应该是有多少参与正规青训的年轻球员,也就是我们说的足球人口。

足球人口的概念很宽泛,但真正的青少年足球人口,是指系统从事训练,系统参加青少年赛事的青少年球员,严格意义上说,就是各俱乐部梯队、部分足协的梯队,以及极少数校园足球队伍,现阶段,中国青少年足球人口严重不足。就在中国国奥不敌乌兹国奥无缘东京奥运会之后两三天,56025人现场观看第98届日本全国高中选手权大赛决赛的赛事新闻和相关视频刷屏网络。这样一个全国高中联赛有多少支参赛球队?48支!看似不多,但他们却是日本各都道府县4058支高中球队层层筛选,挑出的精英中的精英。而从实际训练效果和战力来看,他们之中许多或许要比一支中超俱乐部的梯队更像足球人口,更像青训。

在青训的所有要素中,青少年足球人口一定是核心指标,这是毋庸置疑的,只有基数不断扩大,才会有真正有天赋的球员脱颖而出——但对于中国足球来说,难题绝不仅仅是足球人口。

还有青训教练的业余化严重。现在很多的青训教练都是职业队或者专业队退下来的球员,但一个职业球员退役了并不代表他自动会变为职业教练,还是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年轻人的职业,还是要有更严格的职业门槛。

当然还有青训系统设置不合理、地方发展短视、比赛少质量低、忽视球员素质培养等等问题,因为跟题目不相关,就以后再一起讨论咯。

谢谢观看,多多指教。

注:部分内容引用《足球报》记者陈永的《中国足球的三重解析·青训之苦》,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