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游子归来“明”天会更好

胡明,回来了!过去三年,北理工球迷最为牵挂的游子重新回到了他梦开始的地方。
走入校园,胡明站在东操场的草坪上仰望天空,耳边传来球场外匆匆忙忙赶去上课的脚步声和篮球场上喧闹的呼喊声,一切都是那么熟悉,没有一丝丝改变。
“在这里生活了七年的时间,我认识这里大部分老师、球员和工作人员。这次能够回来与大家重聚,感觉还是那么亲切,没有一点陌生的感觉。”这次“回家”,胡明在感慨之余更多的还是喜悦。
“我在外面闯荡了三年,感觉离开家的时间比较长了。另外我成家有了孩子,还是希望能多陪伴他们。对我来说,重新回到北理工,既能照顾家人,又能延续职业足球生涯,这是一件很完美的事情。”
(时隔三年,球迷终于有机会再次看到胡明身披北理工球衣庆祝进球的样子)
对于近两年才关注北理工的球迷而言,胡明的名字在老球迷口中是“传奇”般的存在。2013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北理工4比1逆转战胜巴西,胡明破门帮助球队反超比分。2015年中甲揭幕战,北理工客场1比0“掀翻”志在冲超的河北华夏幸福,胡明攻入制胜进球,并在同年获得中甲联赛国内射手银靴。2014-15赛季大足决赛,胡明在关键时刻赢得点球,帮助北理工在“老冤家”河海大学家门口登顶总冠军....
这一串历史数据,记载着胡明在北理工七年的努力与成绩,“传奇”之所以被大家广为流传,是因为他足够优秀。在去年俱乐部举办的“北理工二十年最佳阵容”评选中,胡明和韩光徽成为那个梦幻阵容中仅有的两位“90后”。所以当胡明归来,所有北理工球迷对于新赛季又多了一份期待。
(2013年7月13日,以北理工为班底组建的中国大学生男足在喀山大运会的比赛中逆转战胜巴西代表队,震惊国内足坛)
7月24日,是北理工在2020年首次集结的日子,胡明完成了回归球队后的首次训练。时隔三年,如今队内与胡明一起同场竞技的队友,只剩下了李思晨、王玮、李功豪等为数不多的“老队员”,但对于他来说,在北理工似乎无缝衔接般的融入到了这个“新环境”之中。
“现在队内的老队员我都认识,所以和他们相处起来非常亲切。小队员虽然我不熟悉,但他们很尊重老队员,大家知道我是从北理工毕业的,平时也会以师哥相称。这种校园环境和氛围,也是北理工多年来一个良好的传统,让我和大家的关系非常的融洽。”
时间回到2016年,北理工与“西班牙”达成合作,俱乐部的软硬件条件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新高度,但即将研究生毕业的胡明却决定出去闯荡一番。
“当时外面有一些球队对我有兴趣,但我首先还是希望留在北理工,那段时间也和“西班牙”方面进行了一些沟通,想以内援身份留在北京。由于一些原因,同时自己也进行了一些考虑,最后决定出去试一试,看看自己还能学到点什么,在一个陌生环境是否还能将自己的水平全部展示出来。”
迈出校门,离开家乡,胡明将自己迈向社会的第一站定在了南通支云,那支在2016年刚刚成立的球队。“当时决定选择那里,是因为俱乐部向我展现了球队的规划,从主教练对我的信任,到俱乐部老板对我的器重,大家有着共同的目标,我们要做中乙最好的球队,冲击更高级别的联赛。同时队里也有相熟的朋友,大家年龄相仿,融入起来也会容易很多。”
胡明离开北理工那年,笔者刚刚进入俱乐部工作,一进一出之间,与他的交集并不是很多。印象中一次是在精英训练营期间,提前从西班牙回国准备答辩的胡明给小球员进行了一次经验分享,言谈中虽然讲述着在西班牙比赛时感受到的差距,但眼神中却透露着不服输的坚定;另一次,是春节前的贺岁视频拍摄,当时他以基本确定会从球队离开,却依然接受了视频拍摄的安排。
场上无所畏惧,场下谦逊有礼,这是胡明给笔者留下的印象,这一点也得到了一位资深北理工球迷的认证。也许正是这种性格,让他在南通的三年时间里,不仅站稳了脚跟成为了主力球员,还当上了队长,并与球队一起成功冲上了中甲联赛。
(2018年10月27日,南通支云以两回合总比分2比0战胜陕西大秦之水,胡明与球队一起成功冲甲)
“我也没有想到能够在一个新的环境中成为球队队长,当时也有一些压力。但通过平时的生活训练和比赛,我向大家展示出了自己的能力,也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从老板、教练、球员,大家在一起相互信任,相互包容,非常的团结,通过一个赛季的磨合,最终在第二年取得了一个让人满意的成绩。”谈起在南通度过的时光,胡明将这一切归功于球队良好的团队氛围。
刚当上队长的时候,大家会对你的能力产生质疑吗?笔者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因为大家对我不是很了解,可能会产生一些质疑,但所有人都是为了这个球队,当大家目标一致的时候,不会有那些'不好'的东西。如果我做的不好,大家可以随时沟通,所有人都是一条心,都朝着一个目标前进,不会被其他事情所影响。”胡明坦言。
(2018年足协杯对阵福建天信,胡明获得当场最佳球员)
胡明说在南通最期待也最害怕的,就是哪一天在球场上站在了北理工的对立面。在他看来那会是一种极为挣扎的心态,他想在家乡父老面前展示自己的进步,那么比赛就要全力争胜,但自己又很难对曾经一起奋斗多年的兄弟们“痛下杀手”。好在中乙联赛南北分区,北理工与南通在2016年之后再无交手机会,这也让胡明放下了心中的不安。
三年的时间,胡明在南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赢得了球队和当地球迷的认可,但他还是割舍不下对于北理工的这份感情。在南通的时候,胡明依然关注着北理工在中乙和大足中的动态。他与出自河海大学的宋岳是室友,但每每遇到大足联赛中的“理河”大战,他们都会“划清界限”,各自为母校加油助威。从入校到毕业,北理工记载着胡明太多美好的回忆,这也是促成他最终选择回归的原因之一。
“我刚进队的时候,于(飞)老师他们还在踢球,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那会球队的成绩非常稳定,几乎每年都会取得大学生联赛的冠军。我们是在冠军光环下成长起来的,所以当我成为球队中坚力量后,也将这些优良的传统传承了下去,用冠军作为自己大学生涯的谢幕演出。如果说遗憾,就是没能代表中国参加在深圳举办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对我来说那是一个在家门口展示自己的机遇,但总体来说在北理工都是美好的冠军记忆。”
(从2012至2016年,胡明与北理工实现了大足四连冠)
重新回归北理工,胡明的身份从学生球员变为了职业球员,年纪上也从小球员成为了球队的“老大哥”。这次回归,胡明有一个心愿就是将过去三年学习到东西,以及多年积累下来的比赛经验,传递给球队的年轻球员,帮助他们尽快成长。
“作为老队员,我愿意和他们多交流,以师哥的身份将自己的经验带给他们,帮助年轻球员进一步提高。我不觉得自己比他们优秀或强多少,可能还没有他们技术和身体素质好,只是比他们经历的更多,积累了一些经验。如果他们未来有从事职业足球的想法,我会告诉大家需要怎样去做,如何按照教练的意图去执行战术,怎样才能离职业球员更近一步,对我来说能够帮助到他们成长是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从校园足球队到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俱乐部,胡明对于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有着更为清晰的认识。在他看来一直在职业梯队成长的球员,他们具有更突出的技战术水平和更强的竞争意识,因为他们付出了更多的训练时间和训练量,同时还面临着每时每刻的竞争和淘汰。而校园足球选手相比与职业选手,训练时间短,基础可能没有那么扎实,但在长时间的校园学习中,具备了较强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于阅读比赛的能力更为突出。
“和一直接受职业梯队训练的球员相比,差距肯定是存在的,但没有想象中大,总体感觉是各有长处。足球运动,训练是一方面,但在场上对于比赛的判断能力也很重要。会思考,会动脑,是在校园学习中才能逐渐养成的习惯。”
作为校园足球的佼佼者,北理工建队二十年来本着“体育回归教育”的指导思想,培养出了一批批会踢球的社会人才,在这之中以胡明为代表的球员,就成功从校园足球迈上了职业足球的平台。而在如今的球队之中,也有许多怀揣着职业足球梦想的球员希望通过北理工迈上更高的舞台。作为他们之中先行者,胡明希望师弟们一定要从心理和心态上提前做好准备。
“首先要学会自我管理,在学校其实还是一个半管理的状态,规定了你训练和作息时间,有老师和辅导员监督你。平时你在训练和比赛中犯了错误,教练虽然会批评你,也会给你指正出来,继续给你机会,帮助你成长,但这些在职业队都是不可能发生的,都是靠自我管理和调整,你可能犯一次错误就再也得不到比赛的机会。职业球队只会以成绩说话,你达不到球队的要求,给俱乐部带来不了实际的胜利,你就面临着被淘汰,就会有其他人来替代你。”作为亲历者,对比校园足球,胡明深知职业足球的残酷性要比想象中还有大,在职业球队不仅要踢好球,还要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执行教练安排和战术打法,以及必要的抗压能力。
“能够被北理工招进球队,肯定都是校园足球中的顶尖选手,而北理工又是校园足球的佼佼者,你在这个平台上竞争的对手其实只有你的同学或师哥。当你到了别的球队,所有人水平都差不多,或者你不是那个最突出的,同时每年还有和你同等水平,甚至更强的选手补充进来,这种情况下如果教练一直没给你机会,你能否顶住这个压力继续坚持刻苦训练,不断提高,等待机会展示自己,还是堕落了,放弃了。很多时候,在职业球队中要经历比校园足球更困难的局面,他很残酷,很严苛,但也很现实。”
从接受足球训练,到如今成为一名真正的职业球员,除了胡明自身的努力与坚持,这一路走来同样与家人的支持与理解分不开。2015赛季第十八轮主场对阵深圳宇恒,胡明在破门得分后跑到场边,给在看台上观赛的父母深深地鞠了一躬。“就是想感谢他们多年来的支持,让我能如此幸运的在北理工这个平台去踢球,有机会参加职业联赛。”对于那次特殊的进球庆祝,胡明如是说。
最近三年,胡明成家、立业、到升级做父亲,他也非常感谢妻子多年来的理解与陪伴,正是“贤内助”在背后的支持让他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之中。“当时她还是我女朋友,有的时候我进球后就会朝着她在的看台上做出“心形”的手势,现在回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依然非常的甜蜜。”
(对胡明来说,陪伴家人与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选手同样重要)
由于北理工这支球队的特殊性,在队期间“成家立业,娶妻生子”是一件非常稀有的事情,大部分球员还都处在年少轻狂的“学生心态”,这一点胡明感触颇深。“以前听一些师哥说成家立业后的变化,那会觉得这件事情离自己很遥远,也没有那种感受。但自己真正成家后,尤其是看到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你就觉得自己需要肩负起更多责任。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你需要给他一个正确的引导,孩子虽然很小,但模仿能力很强,你平时怎么说话,怎么做事,他都是看在眼里,所以你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而这份责任感也会在无形中让你在足球场上有所改变,年轻的时候莽莽撞撞不会考虑很多,现在在场上可能会更沉稳一些,对足球也会有新的认知。”
与胡明的采访是在北理工即将出发昆明前进行的,其实从知道他回归理工的那天开始,笔者就在考虑要如何通过俱乐部这个媒体平台向外界正式传递这个消息,也有很多球迷通过留言或者私信的形式表达了期待官宣的心情。在构思了许久后,笔者还是希望通过这篇专访宣布这位“老将”的回归,在笔者看来胡明不能算新援加盟,更像是一位学成的游子回到家中,与其用形式上的通告,不如让我们看看胡明过去三年的成长与变化。
在过几天,北理工新赛季的第一场中乙联赛就将在泸西打响,在采访的最后自然离不开新赛季目标这个话题,但让笔者没有想到的是,谈起新赛季的期待,一直很平静的胡明却有了一丝丝的激动。“这次回来还是希望能把北理工带回他应有的位置!可能现在有一些很年轻的队员不太了解球队以前的历史,我是北理工降级的亲历者,那段往事让人很伤心,也不愿提起,其实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内心对球队是有愧疚的。重新回到这里,我希望能够肩负起这个责任和使命,带领大家在联赛中踢出好成绩,把理工带回属于他的平台,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如果说过去笔者对于胡明的印象是谦虚有礼,在这次采访之后还要给他加上一个新的标签:有情有义!在采访快结束的时候,胡明提出希望能够通过这次专访的机会向过去三年一直支持他的南通球迷说一声“谢谢”,他说:“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的支持。从南通离开也没有和他们打个招呼,希望通过这个机会和他们道个别,三年的时间,我们一起经历了很多,点点滴滴都是我非常美好的回忆。我们一起创造历史,一起冲甲,球迷一直在背后默默的支持我们,南通能够取得那么好的成绩和他们的密不可分。虽然因为各种原因,我最终选择了离开,但还是向他们说声感谢,希望未来南通的成绩越来越好,也希望球迷能继续支持我。”
对于北理工球迷而言,胡明的回归让人欢喜,但同样大家也知道胡明有能力在更高的平台去展现自己,因为无论他身在何处,大家的心是在一起的,他的成功,也是北理工的成功。对于未来的打算胡明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作为球员来说,肯定是希望在更高的平台去展示自己,但中乙这个平台也有发挥的空间,同样可以展示自己。尤其是回到母校,我的使命感更强了,我希望把这支球队好的东西传递给那些小球员,带着大家一起进步,往更高的平台去冲击,毕竟我们曾经是在那个平台上面。对我来说在那个平台都无所谓,能在北理工最好,希望自己可以延续足球生涯,因为我还没有踢够,还想多踢几年。”
(重新穿上北理工的训练服,胡明目光坚定。在外闯荡三年,他要肩负起更多责任,用自己积累的经验帮助球队赢得更多胜利)
带着一份责任,带着一份传承,胡明回来了!我们期待他能给这支球队带来新的变化和提升,同时我们也相信胡明的足球生涯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