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败能否带来勒夫下课的好消息?不,谁也动不了他的奶酪!

晴空专栏 晴空专栏

毫无“五”德!在这个原本缺乏关注的国际比赛日,塞维利亚卡通加体育场的欧国联赛事却突然震撼世界足坛——凭借费兰-托雷斯的“帽子戏法”及莫拉塔等人的进球,近期看似状态不佳的西班牙队在主场6-0大胜德国队。其中,全场高达70%的控球率,射门次数23-2的明显优势,可见斗牛士军团犹如完爆了2014年的世界杯冠军。

纵观历史,德国队上一次在比赛中遭遇6球惨败,还要追溯到1931年5月在友谊赛不敌匈牙利。同时作为绿茵豪门,这场0-6失利还是德国战车历史上正赛最大比分失利。然而有趣的是,无论西班牙球迷还是德国球迷,赛后居然共同为这场创造历史的比赛欢欣雀跃——对无数德国拥趸而言,似乎终于看到德国队主帅勒夫下课的希望,只是残酷事实在于如此“好消息”恐怕不会到来。

【世界杯出局,毫无愧疚的勒夫“甩锅”后继续执教】

2014年世界杯冠军,2017年联合会杯冠军,加之带队征战大赛至少4强保底,昔日辉煌的战绩曾让勒夫被视为国家队层面的最佳主帅。例如2018年世界杯前,还有不少专家和媒体期盼勒夫早日在德国队功成名退后转身执教俱乐部,甚至皇马、巴萨、拜仁等豪门的名字早已频频和勒夫联系在一起。

然而,一届世界杯征程,让勒夫彻底跌下了神坛!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高调出征的德国战车突然故障频现:无锋阵下的进攻乏力、早已落伍的无效传控、没有硬度的中场搭配、速度不足的防线组合……在爆冷被韩国队击败后,这支卫冕冠军在小组赛便惨遭出局,由此创造了征战世界杯的历史最差战绩。

按理说,在遭遇“世纪之辱”后,理应有人站出来为此负责,外界则普遍认为身为主教练的勒夫难逃其咎。然而在德国队回国解散后,除了个别球员表达歉意,官方没有任何道歉或解释的声音——自保几乎成为每个人的选择,勒夫也突然没有了踪影并选择神隐(自称闭关)。不仅如此,他们明知外界需要“靶子”的情况下,更是故意把出局责任引向此前陷入“政治纠纷”的阿森纳10号。

最终,面对德国队历史性的耻辱,被公然要求“下课”的足协主席格林德尔没有辞职,曝出管理问题的领队比埃尔霍夫依然留任。随即,勒夫又回到大众视野表示要继续执教德国队,而德国足协内部则以“0票反对”的结果表示同意,可谓一方毫无愧疚的依然把自己放在至高位置,另一方则毫无追究的依然听之任之。因此,世界杯后的德国队一切不变,从未有人承担责任,唯有众矢之的的10号球员连发三篇长文后退出了国家队。

显然,这种“甩锅”以自保的做法不可能遭到无视!拜仁董事会主席鲁梅尼格便批评:“我确信本有更合适的解决方案,但他们的处理也不让我意外,因为德国足协充斥着业余的人。对此,我认为拉姆会是德国足协完美人选,他有能力在那里工作。”可惜的是,鲁梅尼格的批评反为拜仁招来麻烦,因为多数德媒直指勒夫已与格林德尔形成利益共同体,而格林德尔可是拜仁多年来的公开死敌,接下来发生的便是那起臭名昭著的“官宣”事件。

【开除三大将,勒夫的所作所为激怒了拜仁!】

“2019年是德国足球新的开始,我们希望继续去年年底的新老交替。博阿滕、胡梅尔斯和穆勒将不再进入德国国家队,我在今天向拜仁高层和球员解释了我的考虑和计划。”2019年3月5日,沉寂许久的勒夫突然来到拜仁总部塞贝纳大街,当场向穆勒等三名拜仁球员宣布他们将不会再被招入德国国家队,由此为世界足坛带来了一颗震撼弹。

此时,“世纪之辱”随着时间消逝已渐渐淡化,却不想勒夫的突然“出镜”顿时打破了德国足球少有的平静,而如此不合常理做法更让外界一片错愕。据勒夫解释,“官宣”三名功勋球员不再被征召是球队年轻化的需要,“我们传递出一个清楚的革新信号。年轻的德国国脚将得到必要的发展空间,他们必须承担起责任。”显然,这般解释根本无法让外界接受,穆勒不满30岁,博阿滕和胡梅尔斯刚过而立之年,三名球员依然处于最佳。

于是随着事件不断发酵,外界自然发现这个所谓“官宣”绝不简单,特别是勒夫所采取的方式、时间以及载体犹如闹剧。首先,主教练放弃球员居然主动“官宣”?这种方式放在全世界难寻他例。更可笑的是,勒夫居然“没有进行任何事先沟通便突然造访拜仁俱乐部”(拜仁声明)并向三将宣布决定,这种侵门踏户的行为丝毫不留余地与尊严,以至于博阿滕伤感地表示“我原本希望能有不同的告别!”

其次,德国队此前最后一场比赛是2018年11月19日,在三个半月后并无国家队比赛任务时突然“官宣”此事,时间点的选择颇为荒谬。要知道,在联赛复苏的拜仁此时刚在积分榜抹平9分差距,仅以净胜球劣势位于积分榜次席,且一周后即将迎来欧冠1/8决赛第二回合生死战——就在拜仁急需团结一心、拼死一搏之际,勒夫就这样来到塞贝纳大街卸磨杀驴,绝对是不速之客。

再次,勒夫在向三将宣布弃用决定后,当天便接受了《图片报》采访,并透过这家与拜仁关系不睦的媒体率先向外界释放了自己的决定。看上去,勒夫早已做好各项后续准备,而包括三名球员在内的拜仁上下却蒙在鼓里被猛击一顿,显然触犯了拜仁底线。对此,拜仁官网迅速以声明方式反击:“我们对向球员及公众宣布这一决定的时机和宣布的情形严重表示怀疑……这激怒了我们!”

毫无疑问,勒夫这般侵门踏户、卸磨杀驴的行为存有太多无法理解的地方,难免让外界此前怀疑的“阴谋论”得到最佳解释——看上去,勒夫和格林德尔确实存有幕后利益交换的可能。考虑到格林德尔多年来针对拜仁的持续打压,勒夫的所作所为就像借此表现向格林德尔投桃报李,而结果则是一场不胜的德国队在欧国联小组垫底后,勒夫依然帅位稳固。

【新主席撑腰,勒夫放任国家队矛盾涌现】

可谓,恶有恶报。来到2019年4月,被查出受贿丑闻的格林德尔黯然“下课”,这位前政客成为历史上最短命的德国足协主席。此后,外界在纷纷表示德国足球天亮了的同时,却不得不面对德国足协进入长达五个月没有主席的尴尬局面——这个职务犹如烫手山芋,让拉姆等有力候选人纷纷避之不及。就在这个空窗期,勒夫居然因伤住院长达4周,借机远离了媒体视线。

此后,随着德国队掌控欧预赛出线主动权,新任德国足协主席-凯勒在9月底终于上任。凯勒是弗赖堡人,1954年世界杯冠军队长瓦尔特是其教父。他于1994年进入弗赖堡俱乐部,2010年成为董事长,2014年当选主席。谈及凯勒最成功之处,在于小球会弗赖堡近年来稳居德甲中游,主帅施特赖希更是德甲目前在一支球队执教时间最长的主教练。

于是随着凯勒上任,勒夫看上去再度迎来了拨云见日,不仅在于凯勒不习惯“炒教练”,而是他在弗莱堡工作时便和勒夫私交甚笃。要知道,勒夫的职业生涯起始于弗赖堡,担任德国队主帅后常年居住在弗赖堡,时常到现场为母队助威,自然和弗赖堡俱乐部乃至凯勒建立了密切关系。于是,凯勒的上任让勒夫吃下了定心丸,再度于国家队主帅岗位上活跃起来。

对此,与勒夫犹如绑在一起的凯勒自知难以避嫌,上任伊始便通过调整管理架构等方式放弃了国家队主帅决定权。然而德国媒体可不傻,依然认定在这场“秀”之外,凯勒依然在幕后保护勒夫帅位无忧……此后不久,不甘寂寞的德国队又爆发了特尔施特根针对主力门将的“逼宫”事件,而勒夫的所作所为继续让这支备受诟病的球队成为争议焦点。

自兵败俄罗斯后,“小狮子”不断通过媒体表示对诺伊尔主力地位的不满,自然让媒体找到了足够劲爆的焦点。于是在媒体渲染下,球迷阵营首先站在了特尔施特根方面(《图片报》调查显示58%的球迷认为特尔施特根应担任德国队发),而莱曼等名宿及莱诺等球员则坚定支持诺伊尔。只是随着事件不断发酵,特别是诺伊尔面对媒体的狂轰乱炸,勒夫却任凭两人隔岸交火就是不表态。

拜仁高层又怒了,时任主席赫内斯直指勒夫就是这件事的罪魁祸首:“我本期待德国足协给予更多支持,但他们总喜欢搞点事,此前强退三名球员,现在又如此对待诺伊尔。有些问题,球员本来只需和勒夫内部讨论就行,但他们居然允许将此公开。”同时,鲁梅尼格也表示:“诺伊尔和特尔施特根都是世界级,我不喜欢的是整个事件里德国足协的行为,勒夫等人一直没有明确表态,反而任由问题不断变大。”

【终引发众怒,勒夫却痴迷于对嘴名宿】

从“开除”拜仁三将,到放任门将之争,勒夫的系列行为不只针对拜仁那么简单,更暴露他已失去对德国队的保护和威信。《慕尼黑晚报》批评:“他们本应拿出决定以终止外界质疑,如今面对队员敢在媒体面前质疑球队,勒夫可有可无的态度显示他们只想保护自己。”好在最终事实证明还是名宿更懂球——在那场8-2过后,德国“一门之争”已无悬念,唯独勒夫又突然站出来:“如果投票,我会选择诺伊尔是世界最佳球员。”咦,你早干什么去了?

就在此时,随着拜仁赢得上季“三冠王”,一个过去陌生的名字已然成为世界足坛的公认传奇,这就是拜仁主帅弗里克——昔日辅佐勒夫的前德国队助教。暂且不论有观点指出勒夫当年赢得世界杯完全受益于弗里克,单论拜仁在弗里克麾下所展现出的成熟体系和碾压表现,无疑为以拜仁为班底的德国队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然而在勒夫球队的身上,却根本看不到任何拜仁印记,哪怕刚刚这场0-6惨败的比赛中有多达5名拜仁球员首发。

“德国队已经有五次领先(后被扳平)的情况了,对战土耳其的这场比赛就占了三次。勒夫的战术失误让德国队付出了惨痛代价。当我看到诸多像是舒尔茨这样在俱乐部打替补的球员,在德国队得到首发的时候,我感到很惊讶。这就是为什么如今没人愿意打开电视观看德国队的比赛了。”早在一个月前,前德国队长马特乌斯便举起了怒批勒夫的大旗。

的确,纵观那场德国队被土耳其绝平的比赛,首发球员至少有5人在俱乐部是替补角色。例如,马特乌斯所指的舒尔茨本季至今代表多特在联赛仅有1次替补出场,总共踢了6分钟而已。此外,被勒夫给予重任的吕迪格在切尔西已沦为替补——吕迪格本季以来共踢了8场比赛。其中在切尔西踢了2场,在德国队踢了6场,本季英超的出场次数是:0场!

“如果在俱乐部都不是主力,你在国家队是没有位置的。我并非针对这些球员,只是他们无法代表德国足球。”马特乌斯的观点看上去毫无问题,却不想引来了勒夫的强势反击:“舒尔茨已展示过能力,未来我将继续依靠舒尔茨,这样的球员可以在我这里获得自信,展示自己。” 可见,哪怕球队已被媒体讽刺为“德国替补队”,勒夫依然不忘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极度自负)。

不仅如此,就在德国队此后面对残阵的乌克兰艰难取胜后,勒夫依然无视球队持续糟糕的表现,而是把矛头再度对准马特乌斯:“我想马特乌斯正在(意大利)托斯卡纳和90年代世界杯冠军们聚会呢。这对我来说不错,因为这样他就没办法直接批评我们了。”其实,马特乌斯现为足球评论员,发表批评意见只是他的本职,然而当勒夫却痴迷和名宿斗嘴时,可想而知这是多么荒唐!

【众叛且亲离,谁还相信勒夫适任德国队主帅?】

舒尔茨、吕迪格、若纳唐-塔、德拉克斯勒、阿米里、达胡德……看着勒夫对俱乐部替补的痴迷,自然有越来越多的声音为功勋三将表达不舍。自回到多特后,胡梅尔斯便撑起球队防线,还凭借“梅开二度”等连续进球表现助队胜利;博阿滕在弗里克麾下焕发第二春,对抗能力依然顶级,稳健方面更有提升,并凭借出球能力成为拜仁关键核心。至于上赛季欧洲“助攻王”穆勒,早已实现了职业生涯的彻底升华!

“人们是否忘掉了穆勒和博阿滕助拜仁赢得了三冠王?如果我是国家队主帅,那么博阿滕和穆勒就会在国家队里!”眼看德国队病入膏肓,另一位前德国队长施魏因斯泰格近日也站了出来,“就我个人意见,我总是说最好的球员应为德国队效力。我看到博阿滕如今水平依然非常高,相信你在欧冠赛场也看到了这一点。”

德媒跟进表示,血洒2014年世界杯决赛场的小猪离队,正是德国队由盛及衰的转折点。对于勒夫痴迷的中场核心克罗斯,在场上不仅看不到任何铁血意志,只攻不守的表现更是球队隐患。要知道,克罗斯只比穆勒小3个月,为何就能留在这支所谓“年轻化”的队中?更不要提比穆勒还大105天的罗伊斯,纵然状态下滑也未影响他持续入选勒夫的球队。

就在惨败西班牙后,创纪录之战却遭遇职业生涯首次6度失球的诺伊尔也站了出来:“我不想强调这三个名字中的某个,他们依然可以帮助我们且已证明了这一点。他们三人,无论是托马斯(穆勒)、马茨(胡梅尔斯)还是杰罗姆(博阿滕),都没有结束国家队生涯!”就是这样,当年勒夫没有及时支持自己的队长,诺伊尔此时的肺腑之言自然作为球员代表揭穿了皇帝的新衣!

此外,近期从事解说嘉宾的小猪还对战术提出了质疑:“在过去19场比赛中,德国队有41名球员出场,这是不小的数字,导致了问题,因为体系没有形成,失球很多。我认为球队并不总是需要五后卫(三中卫)在场,频繁使用同一阵型比赛是有益的。球队要知道,特别是想成为冠军的话,我们怎么踢?我们的球员是谁?我们的战术是什么?球员绝对世界一流,却看不到确定的踢法,没有凑成完美阵容。”

诚如小猪所言,如今的德国队“丧失了吸引力”,甚至“你再也无法在国家队找到100%认同感!”当德国队此前要用三中卫体系“苟”胜残阵的捷克和乌克兰,可见已经失去灵魂的德国战车遭遇历史性惨败早已成为必然,只是此间的罪魁祸首有目共睹,唯独离心离德的球队和外界万众的批评却无法唤来历史正确的一步!

【结语:勒夫OUT!】

“我是不是要担心丢掉工作?这事儿你得去问其他人。”毫无意外,勒夫在惨败西班牙后依然不忘侃侃而谈,根本看不出主动辞职的可能。自跌下神坛到走向极端,如今的勒夫俨然不再只是一名教练,更像政棍般在操控权谋的同时已让自己和德国足球管理层捆绑在一起。这就不难理解,为何比埃尔霍夫今日还会大言不惭表示“我们依然支持勒夫……”

看上去,足球已经不再重要。哪怕明知失道寡助,哪怕外面骂声一片,只要勒夫赖着不走,如今谁也动不了他的奶酪!他依然可以牢牢抓住德国队教鞭,甚至以赌注般带队征战明夏欧洲杯:赌赢了,他自信地认为自己能像1998年法国队主帅雅凯(弃用坎通纳)那般书写传奇;赌输了,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如上赛季弃用穆勒的科瓦奇,显然趋向于必然发生的事实。只是如今又有谁能站出来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呢?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