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岛球王:从足球荒漠走出的一片天

采写|李建利
绿城球迷为陈柏良做过两次让他印象深刻的事。一次是他初来乍到,一次是他已经在杭州扎下了根。
刚来杭州没多久就赶上了陈柏良的生日,球迷在看台上唱起了生日歌,“当下是很感动,也有落泪。”等到陈柏良在绿城出场100次的时候,球迷在主场给他画了一个巨大的Tifo,“肯定还是会很感动,但也觉得骄傲吧。”
从台湾走向大陆,陈柏良经历了香港、深圳、上海到杭州,才真正扎下了根。初到杭州质疑声一片,他要面对无数的口水,有人唤他“干儿子”、“特鲁柏良”。5年后,陈柏良离开杭州,绿城球迷却唤他,“永远的队长”,也有人说,“杭州永远是你的家”。
其实陈柏良想一直留在杭州,但年初浙江绿城定下的基调是以年轻人为主,“我还有一年合约,耗在那里也可以,但我觉得配不起那份工资,我还想证明自己还可以踢中超,亚泰跟我的目标也差不多。”新赛季的中甲联赛已经结束,陈柏良也帮助亚泰以中甲冠军的身份重返中超,其实32岁的陈柏良已经足够成功,他是很多中国台湾球员的偶像。
踢得越来越好的时候,“宝岛球王”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响。从台湾足球的荒漠走出,陈柏良已经是台湾足球的一片天,但他不在意这些名号,“希望能够成为一个榜样让他们去学习,总有一天我会退役他们会上来,当他们上来的时候又可以是一个榜样让孩子去学习,这样就够了。”
1.“职业球员看上去很酷”
有段日子陈柏良差点放弃足球。
2000年初,网络游戏掀起热潮,和很多年轻人一样,还在念高中的陈柏良也会和队友们一起半夜偷跑出去打电脑。竞技状态不在最佳的他,连续落选了中国台湾少年队和青年队,陈柏良有一度不想踢球了。
转变的契机在于陈柏良后来选到了奥运培训队和中国台湾代表队,“也是因为家人和教练一直鼓励我,整个心情和动力都变得不一样了,就觉得努力是有回报的。”加上当时的教练是日本人,让陈柏良真正有机会了解职业足球是什么样子。在日本教练的推荐下,陈柏良有机会去到J联赛球队横滨水手训练,陈柏良用很酷很厉害来形容他所看到的职业球员。
“所有的东西都会帮你摆好,帮你放好,训练环境,包括食堂,草皮。让我觉得变成职业球员应该会很帅。”从中国台湾走向中国香港,再走向深圳,陈柏良成为他口中那个很帅的职业球员。
在深圳,陈柏良遇到了乐山孝志,乐山孝志教会了他如何成一名职业球员,他们关系很好,“来到大陆最大的改变就是职业素养,确实得好好谢谢乐山孝志,毕竟日本球员很职业,职业球员不仅要在场上做的好,还有场下的生活要求。”这也让陈柏良的身材一直保持的很好,肌肉线条清晰可见。
陈柏良还遇到了特鲁西埃,从台湾来到深圳试训,他被特鲁西埃留了下来。后来在一次采访中,陈柏良称“特鲁西埃很伟大,能在他的手下踢球是一种幸运。”特鲁西埃是陈柏良足球道路上的伯乐,如果没有他或许也没有现在的陈柏良,“如果不是被特鲁西埃看中,自己很可能现在还留在台电,满足于一个月不到一万人民币的薪水。”
特鲁西埃的训练方式让陈柏良受益,虽然脾气暴躁,但陈柏良把它看成一种激励的方式,他是完美主义者,希望所有东西都做到完美,所以特鲁西埃的训练场要求极为严格,他不满意球员的训练时经常就会他们咆哮,是真的咆哮,“台湾没有足球,台湾人不会踢足球,我认识的中国球员不会踢足球!”特鲁西埃越是这样说,陈柏良就越想证明给他看。
有时候陈柏良在场上踢球也会跟特鲁西埃起冲突,“其实很正常,毕竟这是男人的运动,不会把这种情绪带到私下。”特鲁西埃虽然会咆哮球员踢得不好,但会在下一秒告诉球员应该怎么做。而在深足遇到欠薪的时候,特鲁西埃一直与球员站在一起,帮球员争取最大利益。
陈柏良在深足的时间并不长,后来转会去了上海申花,在申花期间,陈柏良的机会不多。而此时的特鲁西埃也成为了杭州绿城的教练,他给陈柏良打了电话,“那时候他知道我14年在申花没怎么踢,因为他知道我懂他的足球,我也理解他的战术,也喜欢他的足球哲学。”两人在绿城再次相遇。
2.“ 黑夜过后黎明不会迟到”
但特鲁西埃把陈柏良带到绿城遭遇了一些质疑,有球迷开始喊陈柏良“特鲁西埃的干儿子”。
这种质疑声其实并没有持续多久,陈柏良就用自己的表现击退了它们,也得到了球迷的认可。15年8月份主场与老东家申花的比赛中,陈柏良贡献助攻并取得进球,绿城4-1取胜。比赛后,绿城球迷在主场给陈柏良唱起了生日歌,陈柏良说,“这是我印象最深刻最难忘的一天。”
他觉得这帮球迷很可爱,“当下是很感动了,觉得不管从哪来,只要表现是好的,球迷都会认可。也有落泪,觉得这帮球迷还是非常的可爱,他们想要的很简单,希望球员好好表现,球队能够取得胜利。”
陈柏良在绿城经历了中超、降级、打中甲,到自己在绿城的100场比赛时,绿城的球迷在主场给他制作了一个巨大的Tifo,上面写着“百场先生陈柏良”,这是一种认可。这让陈柏良很骄傲,俱乐部也给他在主场补办了百场仪式,“其实来到这也没少挨骂,但是也一直会有些感动,没想到俱乐部会给举办百场仪式,为自己感到骄傲。”
这种骄傲也会延续到陈柏良胳膊上的队长袖标上,前主帅塞尔吉把队长袖标给了陈柏良,在每一个主场比赛前,更衣室中陈柏良也会对自己的队友“大喊”:“开赛以后让他们知道这是我们的主场,我们是要取胜他们!不要让他们在我们主场轻易的拿分,让他们知道我们在联赛中就是一个强队。”陈柏良想把自己球场上争强好胜的性格传递给队友,让他们在场上战斗。
陈柏良有几个目标,但都没有实现,他觉得绿城不管怎样都值得中超的舞台,他也想球队能够靠成绩把曾经黄龙体育场丢失掉的球迷找回来。
2018年中甲联赛最后一轮,终场哨声响起,浙江绿城客场1-2输给了梅州客家,被深圳积分反超,失去冲超资格。很多绿城队员都躺在了地上,外援迪诺坐在替补席上拿着毛巾在脸上盖着哭泣。这种悲伤的感情蔓延到了赛后的更衣室,更衣室很安静,没有人说话。球队大巴驶离梅州时,几百名球迷在集体高喊,“明年再来”。这是绿城降级后距离冲超最近的一次。
陈柏良当然很难过,“大家辛苦了一整年就差这一步,所有的堆积都是身心疲惫。”但他还是告诉大家,“那些打不死的只能让我们更强大,今年所有的遭遇只会让我们明年更好。”后来,他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写下,“黑夜过后黎明不会迟到”。
3. Hold on,pain ends
年初,陈柏良与长春亚泰传出绯闻,最终绯闻成真。当陈柏良离开效力5年的俱乐部时,绿城球迷希望他们的队长能“常回家看看”。
他觉得很可惜,最初的计划陈柏良希望能够在绿城呆到退役,“我觉得最遗憾的是我认为能够在一支球队呆到退役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他也有寻求续约,但主教练告诉他并不在自己的计划之中,“我觉得我状态不错,还能够再踢,我也不想浪费这一年。”
跟随亚泰征战新赛季的中甲联赛,陈柏良在亚泰的冲超路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最后两场比赛中,陈柏良均有进球入账。他也帮助亚泰成功冲超,下个赛季,陈柏良也将返回那个他期待已久的中超舞台。
已经32岁的陈柏良希望能够至少踢到35岁,他不敢标榜自己有多成功,只是说自己现在也还在努力,“希望踢回去中超,那个舞台我应该也能够胜任。”
陈柏良已经是很多台湾球员的榜样和偶像,外界对他最多的评价就是“宝岛球王”,但他却说“我还是我啊”,他不在意这些评价,但他希望一代一代传承,“毕竟我的年纪比他们大,希望能够成为一个榜样让他们去学习,总有一天我会退役他们会上来,当他们上来的时候他们又可以是一个榜样让孩子去学习。这样就够了。”
陈柏良在场上是个硬汉,私下里的他比球场上安静很多,说话温柔。他喜欢安静的地方,看看电影看看书。他也喜欢看一些球员教练的自传,前些日子有朋友发给他一本伊布自传的电子版,在《我是伊布》这本书中,伊布自己讲到,“我不是什么天才,没有一鸣惊人,迈着轻快的舞步亮相欧洲联赛;我总是逆流而上、拼搏、奋斗。我是不会屈服,连做梦都没有想过放弃。”
陈柏良的手臂上有一个文身,“Hold on,pain ends”,他用自己的努力走出了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