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刺vs利物浦:狂人临场调整见功力,热刺进入重建新阶段

刘强专栏 刘强专栏

萨拉赫先拔头筹,孙兴慜闪电扳平,菲尔米诺终场前完成绝杀,利物浦主场击败热刺,在英超积分榜上独占鳌头。此役面对重返英超后从未击败过的对手,穆里尼奥将比赛拆分成了几个阶段,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予以应对,热刺的进攻逐渐起势,一度看到了逆转翻盘的希望。尽管未能从安菲尔德带走积分,但热刺防线经受了开季以来最严峻的挑战,中前场球员的战术执行力得到了证明,未来可供升级的环节也逐渐明晰,失利之外亦是获益良多。

【渣叔打明牌,狂人留后手】

由于中后场遭遇大面积减员,近期状态火爆的若塔也高挂免战牌,克洛普在排兵布阵方面受到了很大的掣肘,几乎处于打明牌的境地。克洛普没有对三天前迎战富勒姆时的首发阵容做出太大调整,只是用里斯-威廉斯顶替了受伤的马蒂普,彼时曾客串中卫的亨德森依然出现在中场。

(图)菲利普斯和威廉斯都曾肩负重任,克洛普不希望"牵一发而动全身"。

早在范戴克刚刚受伤的时候,克洛普就曾表达了“不想被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思,即尽量不要安排中场球员代班中卫,多给威廉斯、菲利普斯以及库梅蒂奥等人首发机会。克洛普认为年轻球员需要经受考验,中前场的球员可以用其他方式为队友解压。

(图)穆里尼奥希望依靠本-戴维斯来对抗具备支点能力的萨拉赫,右路将承担起更为繁重的推进任务。开季以来,热刺是英超传中次数最少的球队,雷吉隆无缘首发,穆里尼奥的球队将更加倚重几名前场球员之间的配合。

自首战不敌埃弗顿之后,热刺在联赛中保持不败,主力阵容也逐渐稳定了下来。在对阵曼城和切尔西的比赛中,穆里尼奥都使用了相同的首发阵容,整体思路比较保守,到了北伦敦德比战中,狂人在前腰位置上使用了洛塞尔索,对调了孙兴慜和贝尔温的场上位置,以便于前场更好地发挥跑位和射术优势。此役,穆里尼奥用本-戴维斯替换雷吉隆,以此来抵御具备中锋属性的萨拉赫,同时将孙兴慜推上锋线来维持反击威慑力。

(图)穆里尼奥看重洛塞尔索的跑动能力和可边可中的属性,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需要不断调整防守部署,来应付对手对阿根廷中场的冲击。

【高位拦截+冲击身后,利物浦持续施压破僵局】

两支球队开场后很快就进入了状态,热刺像此前强强对话时一样在己方半场组织防守,利物浦依靠菲尔米诺协助中场梳理球路,亨德森负责组织和调度,左边卫罗伯逊的助攻相对右翼搭档更为坚决。为了遏制利物浦的边路进攻,穆里尼奥调整了三名中场球员的原有站位。穆萨-西索科在防守中落在右前卫的位置,赫伊别尔也会向右路靠拢来保护处于肋部的洛塞尔索。

(图)吸取了北伦敦德比时的经验,穆里尼奥改变了三名中场在防守中的位置。

在击败阿森纳的比赛中,热刺在打出了自开季以来最为出色的防守表现,他们不仅很好地控制了对手的射门次数,还极大地降低对手的射门质量。热刺卫线球员的个人防守能力不算特别突出,穆帅构筑防线时的要诀是最大化中场和边前卫的功效,对手的攻势往往会被阻隔在热刺的禁区外围,无法对中卫造成持续消耗。

(图)利物浦选择用中长传绕开热刺的中场防线,为前锋创造直面后卫的机会。

当然,阿森纳也曾在上半场中段给予了热刺防线很大压力,阿尔特塔的策略是一方面利用托马斯和萨卡的个人能力强突破局,一方面在控球中注意拉开空间,将穆萨西索科和赫伊别尔吸引到边路后,再集中火力攻击戴尔。既拥有犀利而高效的锋卫组合,也有擅长后插上冲击禁区的中场球员,利物浦复制了这种战法,他们一边通过转移调度拉开空间后强攻洛塞尔索的防区,一边不断尝试过顶传球,为萨拉赫和马内创造与热刺后卫一对一的机会。

(图)利物浦非常注意丢球后的反抢与延阻,热刺很难打出流畅的快速反击。

热刺的防线组织严密,球员具备不错的斗志和韧劲,利物浦做好了打持久战和消耗战的准备。作为形成持续压制的必要手段,利物浦非常注重丢球后的拦截和反抢,一边全力遏制热刺持球人的起速,一边就地构建防线来拦截和封堵对手的反击线路。在孙兴慜进球之前,热刺没能获得射门机会,只是依靠右路组合的几次配合攻入过前场30米。

(图)马内戍边拉开空间,琼斯带球冲击洛塞尔索的防区,萨拉赫内收接应,利物浦用自己擅长的中路楔形攻势切开了热刺的防线。

【铁腰右倾+孙兴慜归位,热刺的进球不是偶然】

在萨拉赫打破僵局之后,穆里尼奥迅速调整了中前场球员的站位,热刺的两翼防守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形态。赫伊别尔和穆萨-西索科同时出现在场地右侧,遏制利物浦在这一侧的强攻;孙兴慜来到前场左路,狂人希望利用他的冲击力牵制红军左翼的进攻球员。洛塞尔索留在中卫身前的区域,这里的空间比较大,便于其清洗“脏球”后策动反击。

(图)萨拉赫进球之后,穆里尼奥迅速调整了中前场球员的站位,堵住了后场右肋部的漏洞,孙兴慜进入了最擅长的攻击位置。

穆里尼奥的变招很快收到了效果,利物浦的直线进攻虽然制造了威胁,但没等大兵团压上就送出威胁球的做法不利于前场丢球后的反抢。洛塞尔索抓住机会策动反击,孙兴慜将客队全场第一脚射门转化为了进球。

(图)洛塞尔索助攻孙兴慜。

【狂人三“变”只差进球,热刺仍须聚焦两端】

进入下半场后,穆里尼奥做出了幅度更大的调整。热刺整体阵型前移,洛塞尔索来到了右前卫位置配合锋线球员向对手施压,孙兴慜来到右路吸引红军的防守,左路的贝尔温进入了攻击位置。热刺的变奏突如其来,利物浦的应对稍显不足,里斯-威廉斯和阿利松连续出现失误,可惜贝尔温和凯恩未能把握住破门良机。

(图)洛塞尔索的防守位置感比较一般,比较喜欢扑抢对手,来到在右前卫位置上后能够更好地实施压迫,进攻端的自由度也较大。

(图)贝尔温错失绝佳机会。

洛塞尔索和赫伊别尔相继领到黄牌之后,穆里尼奥换上小卢卡斯继续保持442/424阵型,不过,由于小卢卡斯与奥里耶的配合效果一般,热刺的攻势有所消减,再度转入低位防反的模式中。就像北伦敦德比最后阶段变阵三中卫/五后卫一样,穆里尼奥在比赛的最后时刻再度将雷吉隆和本-戴维斯同时放在场上。雷吉隆在防守中可以在左前卫和左翼卫之间切换,进攻中瞄准阿诺德身后的空当。

(图)小卢卡斯出场后,热刺的中路防区(442/424)变得有些单薄,穆里尼奥决定换上雷吉隆变阵五后卫来堵住肋部,菲尔米诺的头球粉碎了狂人力保平局的计划。热刺的12粒丢球中有8粒源于定位球防守,这是中卫实力不足所导致的,穆里尼奥倾斜资源保护防线也是无奈之举。

胜利最终属于利物浦,热刺为下半场初段连续挥霍良机付出了代价。除了为利物浦带来了冠军奖杯,克洛普还从根本上改变了这支球队的气质,红军能够在伤兵满营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连胜绝非偶然。穆里尼奥对热刺的提升同样是全方位的,可惜面对体系更为成熟、机会把握能力更强的卫冕冠军时还是差之毫厘。

(图)热刺的锋线人员储备相对殷实,穆里尼奥需要在接下来的比赛中细化阵地进攻套路(增加边路传中),找到可靠的第三得分点。

三天后,热刺将回到主场面对莱斯特,近期的魔鬼赛程渐入尾声,穆里尼奥的球队也将逐渐开始进入另一个战术建设阶段。穆里尼奥一方面需要做好“AB队”之间的人员流动,为主力球员减压,避免再次出现核心球员伤停影响赛季冲刺的情况,一方面要在细化阵地进攻方面加大力度,尽快找到孙凯组合之外的第三得分点,提升定位球攻防效率。圣诞-新年阶段的密集赛程接踵而至,穆里尼奥和弟子们需要尽快忘记这场失利,以全新的姿态投入到新一阶段的战术建设中。

展开更多